穿越七零做知青(479)

这也是为了什么他要出去这么长时间。这不止是钱能办到,还要人脉。国外对华国的技术封锁虽然没过去那么严密了,但是也不算放松。当然,钱也要花不少。这就是个无底洞。

苏青玉听着心里有些激动。

她记得大哥大似乎是在未来好几年才会传进来的。

这要是能够提前一点,那就更好。

通讯和路一样重要。一个是人走的路,一个是信息传递的路。

“你怎么会想到搞这个,太棒了!”苏青玉高兴道。

元归笑道,“原本是我们两人联系太不方便,后来我联想到,这全国还有多少我们这样的痴男怨女、牛郎织女……”

苏青玉严肃的咳了咳,“严肃点。”

元归笑着嗯了一声,“实际上也确实是从这一点看到了通讯的重要。未来应该不止华国,全世界都很需要便利的通讯,虽然现在技术不成熟,但是我觉得提前投资也是很重要的。入股不会亏。”

“得花不少钱。”苏青玉可知道,通讯就是个无底洞啊。可惜她提供不来什吗帮助。她没钱也没技术。

“确实让资产缩水了不少,但是拉菲还是喝得起的。”元归尽量用轻松的语气笑道。

这次决定确实很重大,毕竟元华之前并不涉及这个产业。但是现在投资这么大,基本上要伤筋动骨了,也确实是一个大的决策。

就这个决策,他都差不多考虑,以及和其他管理层人员商议了一年才定下来的。

苏青玉见他这会儿还有心情开玩笑,也就没什么担心了。就算亏钱也不要紧,钱还可以赚嘛。但是通讯确实很重要。

要是成功了,未来也不会差钱,关键是这会给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便利。

她也开玩笑道,“你就安安心心的去办吧,我可以少喝点拉菲,我自己也会酿葡萄酒。你要是没钱买了,我给你酿酒喝。”

元归听着爽朗的笑了。“那我要让人在院子里种点葡萄,万一穷的连葡萄都买不起怎么办?对了,可能最糟糕的是连房子也要卖了。”

苏青玉笑道,“没关系啊,我有工资,我们单位还给我分房子呢。我养你。”这就是背靠组织,啥也不操心。

元归轻笑,“嗯。”

他想着,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没有后顾之忧吧。

原本在有了成家的打算之后,他下决策都比以前谨慎。怕自己做的不好,不能给家里人带来最好的生活。

这次进军通讯行业也是一样。他举棋不定,即便下了决心之后,心里还还是有些压力的。

现在和青玉谈了之后,他心里一点压力没有了。

似乎就算输的一无所有也没关系,他还有东山再起的勇气和底气。

……

第二天,苏青玉就和左亮一起出发,前往其他镇考察。

她倒是没和其他镇打招呼。毕竟这次是私人考察,并不是正式的形式去的。也不准备去镇政府打扰其他人工作。

年底大家都忙。

她自己就到处看看而已。

不过除了花岗公社的路之后,苏青玉还真不习惯了。

走习惯了花岗的好路,她都忘了其他地方的路还都没修。

一路坑坑洼洼,尘土飞扬。

好在左亮开车比较稳,吉普车地盘也高,倒是顺顺利利的,没出什么事儿。

“这路得修了,”苏青玉自言自语道。

既然几个镇形成一个区了,以后来往肯定会多,要想盘活经济,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就必须先连起来。

这路必须得通。

又是钱啊。

苏青玉觉得自己咋就一直差钱呢。

再想想元归都有钱投资通讯了,那种无底洞他都敢投资,苏青玉顿时觉得贫富差异巨大了。

她还是得想办法赚钱。

第342章

苏青玉先到的是广地镇,广地镇和花岗镇相连。

路都没怎么修。一路上也看到一些鱼池。不过数量并不多。

一个村也就几个。搭建大棚的也不算多。不过也有。

显然这边的干部也是想学花岗致富的,只不过老百姓跟着的也不多。

这也是有原因的。花岗大棚菜之所以种植的人多,是因为大家有其他的投资收入,所以即便是亏了,他们也不怕。

而其他的投资又需要单位牵头。

这边搞不了大规模的养殖场,他们也没有别的致富经验,就缺少集体单位引领。

路上遇到有老大爷背着柴火往家里走,听到动静,看到车子来了,就往旁边一退,还特别稀奇。

这边可是很少有车子来的。

苏青玉让左亮把车停在路边,问这老大爷,这边叫什么村子。

“我们这叫大王村。”

左亮抿了抿嘴。

苏青玉问道,“你们种植些什么啊?”

老大爷好奇道,“你们这是干什么的呀?”

“我们就是路过这里问问,”

“嗨,能种什么呀,不就是那些吃的喝的,哦,最近还有人养鱼,还有人搞啥棚子菜。咱也不是很清楚,要不你去找村里干部问问?”

苏青玉笑道,“算了,就路过看看。你们这边有什么特产吗,回头我带点回去。”

“没什么特产,咱这除了地大点,没什么稀奇的。地大也没用,又不肥。还不如隔壁花岗镇的村子呢,人家那边养鱼,都富裕了。”

老大爷说的时候还挺羡慕。

苏青玉道,“大爷,以后这里肯定也要发展的。”

“希望吧,听说有个挺有本事的区长要来,也不知道成不成。”

苏青玉:“……”她这名声传的还挺远啊。

苏青玉笑了笑,和大爷道了谢,就让左亮开车走了。

左亮道,“苏书记,大家对你很期待啊。”

“就怕越期望,越失望。”苏青玉觉得这份期待也挺沉重的。

作为一个经验并不是很足的干部,一下子成为区长,压力肯定是有的。

所以组织里面提升干部,都是一点点的提升,有个缓冲期,适应期。

她这种跳了一级的算是很少了。

也就是现在缺人才了,要不然也轮不到她。不过越是这样,她越是要努力。

经过广地镇几个村子,苏青玉就发现了,广地镇其实还是有个好处的,那就是土地确实很多。

而且连山都很少,基本上没山脉。

她将这一特点记录在了笔记本上。

左亮一路又开车去其他的镇。接下来的镇是清水镇,清水镇和其他的镇又不一样了。

有山有水,但是山不多,水也不多,就是个普通的没有任何特色的小镇。也因为有点水,她们的养殖业倒是比广地镇要好一些。

为了节省时间,路上都没怎么停,还是中午在清水镇上的小吃店吃了一顿午饭。

小吃店主给苏青玉他们送了一小碟泡菜下饭。

苏青玉吃了一口,发现这泡菜还挺可口。有一股清甜的味道。

她夸了一句。“就和放糖了一样,特别好吃。”

店主见他们是开车过来的,以为是从外地过来的,就笑道,“当然好吃,这也是我们这里才有这么个味道,你在别的地方吃不到。”

苏青玉道,“这是你们家独家秘方吗?”

“有秘方也做不出来,”老板娘笑道,“咱这水好。那水都是甜滋滋的。”

苏青玉眼睛一亮,“这清水镇的水都是甜的?”

老板娘虽然喜欢和顾客吹,但是也不乱吹,解释道,“当然不是,就有一口泉是甜的。叫清水泉。”

苏青玉笑着道,“难怪这叫清水镇,原来这里还有这么好的水源。”

“那可不,以前咱们清水镇也是很不错的,比花岗镇要好。也就是现在被他们赶超了。”

苏青玉听他们又提起花岗镇了,也笑了笑没多说。

她心里倒是高兴的,虽然大家叹气花岗镇都有些酸溜溜的,可是这也说明了,他们心里也是想致富的。

有想法就好,未来才好带动大家。

离开小饭馆的时候,苏青玉又和这位问了泉水的位置,说想灌一瓶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老板娘当即就说自己家里有,让她就在店子里灌就行了。

“也不在这附近,要走远路,还得爬山。挺不方便的。”老板娘指了方向。建议他们别去。

苏青玉笑道,“我想试试从泉水里直接灌点儿。我还没见过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