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446)

她以前还挺觉得对不起元归,现在没那想法了,她和元归同志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关系。

“东西收到了,特别暖和。你怎么想到给我送羽绒服?”

“这是我们今年生产的,看到设计图纸的时候就觉得很适合你。这几天冷,我就给你寄过去了。”

“特别好,我很喜欢。谢谢你。”苏青玉笑着道,“我没给你准备礼物,为了支持我们信合的同志工作,我把钱都存进信合里了。等年底取出来了,我请你吃饭。”

元归笑道,“存了多少?”

苏青玉也笑,“你是怕我请不起吗?一顿鱼头豆腐汤还是请的起的。”

“再加点鱼丸?就去年过年吃的那种。”

“好。”苏青玉爽快道,“我还给你包点饺子。”

“我给你擀面皮,”元归坐在电话这头止不住笑。

想着怎么会有这样的女孩子啊,就一件羽绒服,她都能这样高兴。这样满足。

其实只要她愿意,自己可以给她送更华丽的衣服,更珍贵的珠宝,让她和国外那些富太太一样,过着精致舒适的生活。

可他心里也清楚,青玉不会愿意。

甚至他明白,今天如果送的是华服珠宝,她都不一定会这样高兴。

两人又互相聊了点工作。

元归过年前也要提前来湖云,因为湖云的投资在年底也竣工了,他得过来看看。顺便年底就不走了,就在这里等苏青玉一起回老家过年。

苏青玉道,“我得忙到二月了,我们这边刚修了路,你这次过来就可以看到了,一条特别美丽的沥青路。”

元归还是头一次听人用美丽来形容沥青路的,乡镇的沥青路能有多美?

可见他女朋友有多喜欢这条路了。他心里还微微泛酸,觉得自己可能还不如一条路吸引她。

偏偏他还就喜欢她这些品质。

想归想,嘴里还是要认可的,“你修的路,当然美了。”

苏青玉道,“别贫嘴,等你来了,我带你走一走你就知道了。真的很美。”曾经亲眼看到过那条街道有多沧桑的人,都会承认如今这条路的美。

原来要一起走一走啊……“那应该确实很美。有些期待了。”

一个电话倒是让两人都很满足。

都期待过年的时候见面。

苏青玉以前都没觉得有男朋友和没男朋友有什么区别。但是慢慢的也发现了,有个理解她的对象在她烦闷的时候说说话,给她安慰和鼓励,也是很让人放松的。

特别是这种寒冷的时候送来了温暖,就更让人心里暖洋洋的了。

她准备等有空了也去买点好羊毛回来给元归织一条毛巾。

当然不是自己织,她没那个手艺。也没那个时间。

她请人织。

那些有钱人不都讲究个什么手工定制啊,手工编织吗,她就来一条高定的手工羊毛围巾。

对于新衣服,苏青玉也没舍不得穿,当即就穿起来了。

鞋子也穿上了,反正怎么舒服怎么来。这大冷天的总不能让衣服舒服,人给难受到了。

徐主任进办公室汇报工作,看到她这一身都愣了,“苏书记,您这衣服真好看。哪里买的,没见过这款式啊。”

“羽绒服,我对象刚给我寄过来的。”苏青玉笑着道。

徐主任笑道,“您对象可真体贴,还知道大冷天寄衣服过来呢。这是紧张上了,毕竟这么长时间没见面。”

当初元归在公社放的消息,大伙儿可都还记着呢,知道苏书记这位对象对她多紧张。追的多紧。

苏青玉笑道,“确实很体贴。”

她得承认,在这一点上,她比不上元先生。

仔细想想,元先生比她还是要强一点。她又问徐主任,知不知道谁织围巾织的好,想给对象织条围巾。

徐主任道,“那还真有呢,回头我再仔细甄别,找个手艺最好的,保准让苏书记您这礼物送的有面子。”

苏青玉叮嘱道,“要找个年纪大点的。”

徐主任愣了一下,然后笑了。“行,找年纪大的同志。”她都忘了,她们苏书记可以还是小姑娘呢,也是有脾气,爱吃醋的年纪。

这样的苏书记可真是少见。

……

元旦这天,是整个公社最热闹的时候。

除了镇上原本的居民之外,好些大队的社员也提前知道消息过来看热闹了。另外也有听到通知也说今天农贸市场开张有优惠,特意来赶着优惠了社员。就这样聚集了许多人。

大家都看到了那条修好的沥青路,从街的这一头,一直到前面看不到头。

这一刻,不止是镇上的居民,还是农民同志,都为花岗的这以改变而高兴。

在大家眼里,花岗的改变,也是他们未来生活的改变。

街上修的好了,大家都能受益。

苏青玉拿着扩音器,站在公社的拖拉机上面。

“同志们,咱们花岗镇的街道修好了!”

所有的社员们都一阵鼓掌。

各个脸上露出发自肺腑的笑容,然后满眼热情的看着苏青玉。

就喜欢听苏书记讲话,就觉得带劲儿。

苏青玉笑道,“我修过不少路,但是不可否认,这一条路,是我修的最的最好看的。可花了不少钱啊。”

大家也跟着乐得笑。

“为了对得起它花的钱,所以,我给它取了个特别实在的名字——财富路,也希望以后大家走上这条路,都发财致富。”

太实在了!

社员们高兴的笑着鼓掌。

要是取个别的高大上的名字,他们可能还听不懂。但是这财富两个字,没一个人不喜欢的。都图个吉利,都图个喜庆。关键是特别符合他们现在内心的渴望,都想着赶紧致富呢。

苏青玉道,“既然大家这么喜欢,那它就是财富路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把这条发财致富路走下去。”

她说着跳下车,带着干部们和社员们往前面走。

走到中间路口,大家就看到了农贸市场的招牌了。

苏青玉站在门口,指着这农贸市场。“这是咱们公社自己的市场,以后大家买东西卖东西都不用跑远地方去了。”

她扯下了农贸市场门口牌子上的红布,招牌上露出花岗农贸市场几个字。

里面传来一阵阵食物的香味。

苏青玉笑着道,“今天过节,又是新开张,所以每个人每个摊位补贴一毛钱,大家去买东西去。买完了凭摊位给的票,记得去市场管理办公室领一毛钱。一毛钱不多,图个心意。”

一听补贴钱,这下子社员们真心激动了。之前是被苏青玉带动情绪,这会儿是被钱带动心意。

一毛钱怎么不多了?很多了!

在苏青玉挥挥手让他们进去买东西之后,大家赶紧儿一窝蜂进去了。

看着这些人这么热情,公社干部们都服气了。

这次苏青玉再次提出要补贴社员之后,他们偷偷的给苏书记取了个号,叫送钱书记,专门给社员送钱的。

可看看人家这生意,他们又觉得得改改,叫赚钱书记。

第316章

公社补贴的这一毛钱倒是把新开的农贸市场的人气带动起来了。

后面很多人买东西回家就赶紧和大队的人说了。

大队的人听说就这一天有补贴,大老远大家就往镇上农贸市场跑。

即便只是因为这点补贴而来买东西,留不下多少客户,但是消息倒是打出去了,也让更多的人来过农贸市场这么个地方。提到买东西,就要去农贸市场。

公社有了沥青路,有了农贸市场之后,就显得热闹多了。

以前也就偶尔有人社员拎着农产品过来卖东西,现在基本上每天都有人来。

特别是农贸市场里面东西多,选择多,好些人有空了也过来转转,就和凑热闹一样的。

苏青玉裹着羽绒服,看着窗户外面人来人往,脸上也挂着笑容。

旁边何穷在给她说着来年的农业发展计划。

他之前出去了一阵子,除了省城之外,还去了外省,倒是带回来一些种子和种植技术。这阵子自己在琢磨,然后准备明年先找部分农户实验一下,要是可行,就给种起来。

“苏书记,你之前和我提过的那种大棚种植,我这次也看到了,那些蔬菜长的特别好,比咱们自己农户种的就是好多了。我还是头一次看到人家这么种菜的,就是得花点成本搞大棚。不过搞起来了也确实有用。准备明年我们自己开一块地出来试试看。要是可行,我看也能推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