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44)

以前还会有争取的,后来看那些高中的也回来种地了,也就没在乎这个名额了。

特别是苏有福这样不重视教育的大队长,就更不用说了,能争取才怪。

当然,这也说明,如果大队能够去争取,一个高中名额是完全没问题的。

大队干部们刚上班呢,就看到苏青玉来了,问道,“青玉啊,你这一大早过来是有啥事啊,厂里今天不是出成绩吗?”

苏青玉道,“可别说了,我犯愁呢。”

妇联主任道,“咋回事?”

苏青玉道,“咱屯里第一名是我们家卫华。”

听到这话,其他干部们脸色就有些复杂了。

他们自家孩子可也有参加考试的呢。这下子自家不是没机会了?

苏青玉道,“可我不想我们家卫华来当这个工人,他年纪小,不合适。”

“……”

“是有些不合适。”有人附和道。

“可我婶儿肯定不同意啊,说卫华现在不念书了,不当工人,还能干啥?”

苏青玉道,“我一琢磨啊,咋就不能念书了?所以想来队里问问,咱队里有没有高中名额啊,我之前打听过了,好像很多队里也有高中生的,咋咱们队里没见着呢?要是能送我们家卫华去念高中,那这名额我就让他让出来了。”

听到这话,立马有人问道,“第二名是谁啊?”

苏青玉道,“哟,这还真没注意,我只看到我们卫华是第一名就急匆匆的回家和家里人商量了,要不中午你们自己过去看?但是这事儿要是中午之前定不下来,那就没第二名啥事儿了。”

“……”

能当干部,那也都是人精,知道苏青玉这是不乐意说。

可甭管她乐不乐意说,卫华这事儿得解决,要不然还真没第二名啥事儿。

“这事儿还得找队长商量。”

记分员小六立马去跑腿了,把苏有福喊来了。

苏有福看到又是苏青玉,太阳穴一突,“又是啥事啊。”

都不用苏青玉说,大伙儿就七嘴八舌的把苏青玉这事儿说了。

苏有福太阳穴更突突突的动了。因为这些年,这些名额他都让出去给公社一些干部的家属了,人家孩子念了书总会有机会进单位。所以比较看重这些名额。再说了,念书也没啥用,还不如思想进步。他乐得做个人情。反正队里孩子念了书回来还是得种地,念不念都一样啊。

苏青玉道,“队长,我觉得我们队里不可能一直没名额的,要不我去公社那边问问,问清楚到底咋回事。这不是欺负我们大队吗?咱大队的孩子就不能念高中了?再说了,现在有了这个高中名额,我们家卫华就能让个名额出来,造福一个家庭。皆大欢喜!你们大家说对不对?”

妇联主任道,“要不咱去公社打听一下。应该不是啥大事儿。”

那当然不能让苏青玉去问啊。到时候问出来,这队里人不得有意见?

苏有福赶紧擦擦脑袋,“不就是个高中名额吗,找公社闹啥,我就能解决了。”

“真的有?那我们家卫华能去念高中了?”

“嗯。”苏有福点点头。

苏青玉道,“这学期能走吗,虽然都开学了,但是也没啥影响。”

现在学校里学习靠自觉,老师们都管不着学生了。

“我回头去公社争取一下。”苏有福皱着眉头道,觉得这事儿有些难度。

苏青玉道,“那行,我相信有福叔有这个能耐,要是公社不同意,我必须去问清楚咋回事,往年一个名额不给,总要补偿一下。就算是服从组织,那组织也要对得起人民群众是不是?有福叔,你先给批个条子吧,我拿回去给我二婶看看,要不然他们不放弃这个工人名额。”

苏有福:“……”他真的后悔了,当初就不该把这孩子带队里来……

第31章

苏有福一个大队长,是去磨还是去找关系,反正都是他的事儿了,就算公社那边没有了,其他公社也能淘弄出一个名额来的。

苏青玉可不替他操心。

拿了队里盖了章批的条子,她就赶紧去了工厂这边。

然后让人把录取的人的名字改成第二名。也是生产队会计家的弟弟。

李芳道,“为什么改了呀,这不是你弟弟吗?”

苏青玉叹气道,“正因为是我弟弟,所以要避嫌啊,免得队里人不服气。为了咱们厂子的稳定,这第一次招工啊,咱就让让,以后有机会再来。”

听到她这么说,李芳她们都有些郁闷。

她们在这里啥事儿都要考虑到队里人的想法。现在为了厂里,厂长连自家堂堂正正考上的人,都不能安排进来。

朱琳道,“那也太委屈了吧。”

苏青玉摆手,“没事儿,这都是暂时的,只要咱们厂子做得好,做的稳,让人说不出话来,以后还有机会的。”

中午,招工考试的排名就出来了和录取名单就出来了。

虽然苏卫华没被录取名单上面,可成绩单上还是有他的名字的。他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苏青玉当然也得给他宣传宣传。

来看热闹的乡亲们看到了这个情况,也都纳闷起来。

“咋卫华考第一没录取?”

苏青玉解释道,“我家卫华说了,他年纪小,来参加考试也是想试试自己的能力。没想到能考上。现在这机会还是让给其他人算了。他还是想去念书,看看队里有没有念书的机会给他。”

听到苏青玉这解释,其他人都觉得苏卫华傻。

念书哪里有当工人好的。念书没钱拿,当工人可是能拿钱的。当然,卫华这种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

这以后多点这种傻子才好呢。

大队会计的弟弟苏来宝同志当场高兴的蹦了起来,还给苏卫华来了个拥抱。从明天起,他就不用下地了,正式的成为加米厂的工人了,只要来这边上班就行,每个月可以拿工资。

“卫华啊,好哥们,哥不会忘了你的。”

苏卫华:“……”

那些没考上的有些灰心丧气,后悔之前那些年没保持学习,所以没考过苏来宝他们这些毕业没两年的。

苏青玉道,“大家也别灰心,以后机会多着呢,我以后还要弄榨油机回来,工作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咱队里人还不够呢,还得找别的队里来。”

这还没来得及高兴的众人听到最后的话,立马就不乐意了,“啥,还找别的队里,咱队里这么多人咋还不够呢?”

“这不是咱队里符合条件的人太少吗。这次就这么些人参加考试。以后厂子越来越大了,这要求更要严格了是不是?最起码初中毕业这个是不能变的。”

一听要初中毕业,大伙儿想着自家家里的孩子现在连小学都没念呢,顿时着急起来了。

能不着急吗,同样是苏家屯的人,就凭人家多念了几年书,过的日子就不一样了?

等大家散去了,男知青们都垂头丧气的。只有李聪高高兴兴的帮着女知青们干活,俨然把自己已经当成厂里的一员了。

苏青玉道,“急啥急啥,这是你们丢了书本知识的原因,回去好好看书,把知识都给找回来,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吴华道,“还有机会吗?”

“当然有了,我刚说的话你们也听到了,厂子肯定是要扩大的。而且以后肯定还会有别的机会。我从来不骗人,不信你们问问其他女知青。”

“我们厂长说话那肯定是算话的。”

当初厂长当知青组长的时候,说了要给她们换工作,结果真给换了。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证明。

苏青玉道,“都回去好好念书学习。别等下次机会来了又考不上,到时候又赖我。你们都是男同志,要有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决心。拿出你们的男子汉气概来。”

“……”

整个中午,苏家屯的人都在饭桌上讨论着这次招工的事儿。

以前这加米厂和他们关系仅仅是加米加面,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还能招工呢。

前几天苏青玉增加机器就增加了两个岗位。大家觉得苏青玉还是有本事再加机器的。所以啊,到时候肯定还会有机会当工人的。

就是这招工的硬件条件太严格了,得中学毕业,自家这小学都没念完就回来了呢。

好些人的想法是要不要把自家孩子给送去念书。但是考虑到学校太远了,来回耽误事儿,没法给家里干活,所以又开始犹豫起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