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厂长沉思了片刻,点点头,“看来我也要和他们接触接触了。”
苏青玉笑了笑,心道下次见到元归了,她还能给元归说说,自己给他们单位弄了个潜在客户了。
饲料厂的事儿办好了,苏青玉又按着上次的法子请了退休的工人,等厂里建好了就通知他们过去传技术。
安排好之后,苏青玉才去了机械厂。说起来这机械厂和苏青玉也是老熟人了。
熟门熟路的。以前苏青玉来,还要赊账啥的,现在不用了,可把厂领导高兴的,还请她喝了一杯茶。
因为从饲料厂省钱了,所以机械厂这边倒是可以多下两套设备的定金了。这会儿她还是得感慨一遍,知识就是金钱啊。自己之前动动嘴皮子,就能多买两套设备了。
要不是赶着要设备,苏青玉还准备从宁安县机械厂那边下订单的,不过那边估计也没这个技术。
刚定了东西,苏青玉从机械厂出来,就看到苏少民了。
他穿着一身工装,正在和一个女工人吵架。
苏青玉也没仔细听,只听着结婚,住房几个字。
苏青玉看他那工装,也是机械厂的。
他也看到了苏青玉,愣了一瞬,想说什么,但是看了看旁边的女同志,然后低着头就走了。那女同志也没理他,转身进了厂房。
苏青玉也没找他说话的想法。
觉得这样就很好。
以后等苏军强和徐美芳退休了,她会给他们每个月提供一笔生活费,算是给他们养老了。
不过苏少民并没有走,只是躲在一边看着苏青玉。等看着她走了,他才从角落里站出来,回到厂里打听苏青玉来干啥。
听到苏青玉是厂长的客人之后,苏少民愣了好半天,才抓了抓头,一脸颓废的去出了厂门。
他去农业局找了苏少华。
哥两坐在国营饭店吃饭。
苏少华道,“还为房子的事情操心呢,爸不是说了吗,就住家里。”
“家里住的下吗?”苏少民低着头道,“而且我也不想住家里,闹哄哄的。”
苏少华:“……”
“我今天看到青玉了。”
苏少华看了他一眼。青玉现在就是家里的一个禁忌,谁也不乐意提。
苏少民苦笑道,“她是我们厂长的客人,风风光光的。早该想到的,人家上了几次报纸,肯定比咱们这种人风光。”
他看着苏少华,“哥,你说这个世界怎么了?咱明明起点比她好,咱们怎么还过的不如她了?!咱这工农兵大学生,怎么就一下子不值钱了。谁都能瞧不上。”
苏少华低着头。他也想不通,这个时代变的太快了。
让他有点儿不适应了。
甚至有时候他在想,如果当初不是爸把他们保护的太好了,是不是他现在能力会更好一点。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因为没了靠山,就什么都办不成。
对于这哥俩的事儿,苏青玉是完全不知道的。忙完饲料厂的工作,她歇都没歇,给公社打了电话,给他们说了饲料厂的情况之后,立马又去海城食品厂考察。
食品厂效益并不算好。好些技术她都看不上。她就干脆先带着饲料厂的技术回公社了。
毕竟食品厂现在还不着急,那些养殖场的鱼明年才能出来。正好等赚了钱之后,资金充足了,再办食品厂。
苏青玉一回来,就受到了公社干部的热情欢迎。
何穷笑着道,“社长,原本只能搞四条生产线的,你一下子搞了六台啊。王家村的干部们都乐疯了,来公社问了几趟,问是不是真的。”
苏青玉喝了杯水,“我还能骗你们,协议都签了。回头汇款给他们就好了。”
何穷笑着道,“那到底是怎么杀价的啊。”
“什么杀价啊,我这是亲自接了一笔业务省下来的钱。”
苏青玉边喝茶,就把自己在饲料厂的事儿给说了。
何穷道,“还能这么干?这也能换钱?”
“怎么不能换?创意,计划,这都是钱。”
这简直就给何穷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无法理解苏青玉几句话就能省下这么一大笔钱。
而且还是人家主动给的。
这会儿他看苏青玉,简直就想仰望了。
因为太过震惊,苏青玉这个事儿还被公社传出来了。
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苏社长十分厉害,几句话就换了两套设备了。
这可让下面的干部和社员们对苏青玉又高看了几个台阶了。
这社长也太能了吧。
很多人都好奇苏青玉到底说了什么话,想学一学,以后杀价的时候能用上。
但是问谁都问不出来。
大家更觉得脑补这是很神秘的一句话。
苏青玉巡视王家村厂房建设的时候,王书记还特意问了一下。
苏青玉扶额,只觉得这些人脑洞特别大。
“嗯,确实说一番话,才给你们多弄了设备。不过这个话也不是通用的,只有这个讲话的方式才是通用的。”
大伙儿眼巴巴的看着她。
苏青玉严肃道,“这个方式不是随便学的,得学知识,有了知识,自然而然就会了。都是书本上的东西。只能自己学,别人教不了。”
大家也没怀疑,因为苏青玉就是京大学生,大家都知道这事儿。
她的文化水平大家都是知道的。
以前大家只觉得了不起,但是对于大学生没什么概念。
大概就是特别会念书的人吧。
现在苏青玉凭着知识弄来了两套设备,他们就把这和钱划上勾了。有知识的人,会弄钱!
这倒是让社员们对于大学生更加渴望了。
第293章
光是建设厂房,就花了好一阵子时间。
虽然食品厂还没着落,不过苏青玉让大队已经把厂里的地基给挖出来了。
然后又在队里进行招工。
这都要花时间,好在苏青玉是个有经验的,把这些大队干部们拉过来培训了一番,倒是暂时能应付这些工作。
何穷这会儿算是看出来了。
这基层工作想要做好,没两把刷子不行。
瞅瞅这苏社长,不止会养鱼,还要会做生意,还得会建厂,会管理。
反正他是做不来的,不过跟着苏青玉后面,倒是学了不少。
天气渐渐冷了起来,不够花岗公社倒是到处都在红红火火的搞建设,搞培训。
一直到初雪下来了,大伙儿才算是暂时歇了。即便如此,也没人觉得累,反而觉得越发的有干劲儿。
苏青玉翻了翻日历,还有几天就元旦了。又过了一年了,感觉计划完成的都还算圆满,但是总觉得还有啥事儿没干。
等学校打电话通知她去领毕业证的时候,苏青玉才恍然记起来,自己这都大学毕业了!
苏青玉赶紧抓紧时间,写了自己的毕业论文。
这好写,她平时都做的工作都做好了笔记了。所以论文就以农村的经济模式作为题目。
花了几个晚上写完之后,苏青玉才将自己实习报告拿去找县里盖章。
原本花岗公社也能盖章的,因为职务变动,还得找县里盖。
临走之前,她还安排公社各个领导要多注意工作,越是这年底,天冷的事儿,越容易出问题,可不能出岔子了。
这会儿这些领导才想起来,这个看起来十分强势的社长,还是个学生娃娃呢。
不止这些干部,连赵县长也才记起来,苏青玉这还是个没毕业大学生。
他有些担心了,“你这回去了……分配单位……”
苏青玉道,“我这还有工作没完成呢,哪里能分配别的单位啊,领导您不会赶我走吧。”
“当然不会,我巴不得你一直待在我们云城呢。”赵县长乐呵呵道。
苏青玉笑道,“那我可放心了。”
赵县长心道,我这也放心。
手续办好,苏青玉又去了一趟水产公司,让陈玉梅管理好单位,自己去学校办手续。
都安排好了,才赶紧往首都去。
说起来,她和自己的同学都好久没见面了,也有些想念。
这会儿的首都已经下了大雪了,苏青玉才处火车站,就发现这雪特别厚。
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这景色一眼望去还挺美。北国风光啊。
但是苏青玉冷的打了个哆嗦。
原谅她实在没有这份闲情逸致来欣赏这种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