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406)

现在明白人都知道,县里领导是很重视小严村模式的,更是想小严村所在的公社能够全面行动起来,做出榜样。

苏青玉可以这么说,她但凡去县里找领导告一状,一告一个准。

可她不想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

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个锻炼。要是什么都找领导开口结局,那显得自己很无能。

所以,这两位是去干什么?难不成是借钱?

苏青玉想到这个,摇了摇头。

要是这两位真能借来钱,她也不为难他们,反正只要能在大队搞建设就行。

她也不会死咬着他们的养殖场的。

趁着这两位不在,苏青玉就又去了一趟小严村,然后让小严村帮忙通知其他大队来开会。

甭管钱有没有,这事儿得先做起来了,时间不等人。大队没钱,先把社员的钱收起来,把建设搞起来再说,后面钱要回来了,再投进去也是一样的。

苏青玉让大家来开会,这些人倒是来的很积极。

不过一个个的精神不怎么好就是了,就和霜打的茄子一样。

苏青玉知道,他们都是被吓的。

都是老实人啊。

苏青玉笑道,“都打起精神来,今天我开会,就是想通知大家,咱们可以开始办起来了。先按照小严村的集资模式,把钱收起来再说,有了钱,咱就可以开始修养殖场了。然后安排社员来小严村学习养殖技术。”

高书记问道,“那公社同意吗?”

“大队内部发展,可以自己做主,只要你们自己同意就行了。”

高书记点点头。

苏青玉又道,“其他不能建设养殖场的也不用担心,你们把各自队里的具体情况都汇总给我,我再决定哪个大队办厂,哪个大队挖鱼池。今年我们就能把基建完成,开年,就能开始赚钱了。”

严队长道,“你们一个个都坚定点。都决定要致富了,还这个样子给谁看?看看我们小严村,公社领导可嫌弃我们了,结果呢?哈哈哈。”

“……”

太嘚瑟了!

各个大队的干部们给了他一个白眼。

然后纷纷表态,“干,谁不坚定了,我们这不是在听吗?”

苏青玉道,“坚定就好,那接下来,我们就一个一个的商议,各个大队如何发展。早日定下来,早日勒袖子干活!”

这场会议一直开了两天才开完,但是开完会之后,大家总算是精神振奋起来了。给自己队里找到了发展的道路了,一点都不慌了。

至于胡书记和郑社长的想法,他们现在也不关心了。只关心队里能不能致富,以后他们能不能过上富裕的生活。

与此同时,胡书记和郑社长也回来了。

两人都是带着欢喜回来的,因为借到钱了。

这可真是不容易啊,现在队里各个单位效益都不好,如果县里找他们借,可能容易点。但是他们这公社层面的,见那些单位领导的面都不好见。

这还是扯了老大的关系,再加上小严村养殖场很出名,倒是让他们有了谈的可能。后面他们再展示了公社养殖场的实力,才分别从三家单位总共借了八万出来了。

总算是把事情解决了。

他们刚回公社,让公社财务的去县里领钱,县里的电话就打到公社来了。

电话是赵县长打的。

因为他们不止找一家单位借钱,所以这事儿就被传到县政府了。

毕竟单位也是归县政府管理的。赵县长就听说了这事儿。

赵县长打电话过来也是关心他们。

因为借钱的时候,胡书记他们说的理由是公社搞发展需要。赵县长想着,这搞发展都沦落到去找县里单位借钱了,那这发展得搞多大?就打电话过来问问,顺便看看需不需要县里支持。

小严村的模式如今全国闻名,领导们可都看着呢,他也是对花岗公社很上心的,只要他们好好办,县里勒紧裤腰带也是要支援一点的。

胡书记他们接到电话之后,心虚的冷汗都出来了,然后仔细一想,好像也不需要心虚,确实是搞发展需要啊。

赵县长道,“那这么说,你们是全公社开始搞建设了?”

胡书记嗯了一声。

“好,好好干啊。”赵县长道,“对了,苏青玉同志怎么样?你们作为老同志,要多协助她的工作。她虽然来的比你们晚,但是工作开展的很优秀的。是个人才。去你们花岗公社,那真是你们花岗公社赚了。”

胡书记有苦说不出。

赵县长说完之后,又叮嘱道,“忙完了记得来县里汇报一下,让县里了解你们的发展状况。以后全县要推广的。”

“好,好。”胡书记赶紧应了。

挂了电话之后,他擦了擦脑门上的汗水,心情十分复杂。

总有什么不好的感觉。

他赶紧让财务的加快速度把钱拿回来,然后通知苏青玉来拿钱,把债还清了。

“苏青玉又去哪里了,一个公社干部,天天见不到人。”

徐主任道,“去小严村了。”

“去那干什么,真是……工作都开展完了还天天跑,她干脆就留那边那算了。”胡书记说着气话。

徐主任也没说话。

县里,赵县长也是心情不错,然后把何副县长喊了过来,准备和何副县长商量一下拨款的事情。

县里虽然穷,但是也不是没钱。

之前没支援多少小严村,那是因为知道小严村有几十万的投资,不用操心。

但是现在小严村做出成绩来了,获得全国关注,他们当然也要重视花岗公社的建设了。只要他们做得好,县里就会支援。

多的没有,几万块是没问题的。

何副县长道,“他们还找县里单位借钱?这……这怎么不像是小苏干的出来的事情啊。”

人家当初五十万投资都能找来,现在还能为了几万块去借钱?

赵县长道,“花岗那边是这么说的。”

何副县长还是不信,“我得问问小苏这回事。她如果缺钱肯定宁愿找县里,也不乐意去找单位借钱的。”

打了几个电话,才在小严村找到了苏青玉。

何副县长道,“你这工作都每个固定的地方,不好找啊。”

苏青玉笑道,“领导,我们最近忙着搞全公社建设的事儿,所以就没在办公室待着。”

“我知道,我打电话就问你这个事儿呢,你们是不是找县里那些单位借钱了?”

“没啊。”苏青玉道,然后一想就知道了,是胡书记他们干的。

“我们搞建设这个事儿没借钱。现在有小严村养殖场提供的帮助,可以省钱,加上社员投钱,不需要借钱。”

“那他们那是怎么回事,这不是打着幌子借钱吧,这是犯错啊。”何副县长顿时激动了。

旁边赵县长也连连问这是怎么回事。

苏青玉也不想他们误会,就道,“我可能知道怎么回事。”

她把之前借钱还债的事儿说了一遍。她不主动告状,但是也不能背锅。

电话这头,赵县长和何副县长只觉得一阵无语。

公社为了搞发展,就把大队的钱借了。大队现在要搞发展没钱了,只能找公社要钱。

这两位领导自己都替花岗公社脸红。

在发展的道路上,你不能提供帮助就算了,还拉后腿。

而且苏青玉提出的方法是最好的。省时省钱。

结果这两个宁愿去外面借钱也不乐意接受这个提议。

何副县长道,“行了,我们知道了。这个事儿县里会有安排的,你先好好忙你的工作吧。对了,如果你真要做全公社发展计划,县里到时候可以给你们给与一些支持。”

苏青玉高兴道,“谢谢组织的支持,有了县里支持,那我们这个项目就宽裕多了。”

何副县长嗯了一声,就挂了电话。他现在心情有点不好。

电话挂断之后,何副县长和赵县长都想拍桌子了。

小严村模式推广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前几天才上的全国报,多少人打电话来咨询啊,还有人提出要来小严村参观学习呢。

他们还准备着组织其他公社都去参观学习呢,总不自己县里的小严村,最后自己县里还不如别的县里学的好吧。

结果花岗公社自己掉链子了。

幸好啊,幸好他们知道这事情了,要不然真要让这两个搞下去,得耽误多好的机会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2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