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32)

“……”

苏家人全家都看着她,连饭都忘了吃了。

苏青玉道,“我说真的,我还想待会儿吃完饭,请二叔和我走一趟,去队长家里谈谈。”

“啥,我?”苏有材诧异的问道。他可从来不管事儿的。也没人把他当回事。

“当然了,我毕竟是小辈,找有福叔谈事儿总要有长辈一起。”

苏奶奶道,“你爷爷不比他强,你爷爷还是苏有福的长辈呢。”

“奶奶,不是这么算的,要是我一个人去了,有福叔可能也不会把我当回事。但是有二叔这个平辈的去了,他会给点面子。要是换做我爷爷去了,我怕有福叔还会觉得咱们仗着辈分欺负人。”

“还是你懂的多,咱家青玉就是有本事。”苏奶奶觉得闺女真是懂事。

苏家其他人倒是对谁去谈话没兴趣,他们就好奇苏青玉这办厂到底是咋回事,一个小知青还能办厂?说的好像和喝开水一样。

陈爱兰道,“是不是你爸那边的关系?”

苏奶奶也关心的看着苏青玉。

“怎么可能呢,我爸那是管武装的,他还是在海城,手伸不了这么长,要不然这么多知青怎么就没办厂子呢?”

“就是,我们青玉是懂事的孩子。你瞎想什么呢?”苏奶奶不高兴道。

陈爱兰好奇,“那你是怎么办的?”

“当然是靠自己,二婶,你得相信年轻人的本事。只要肯动脑子,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陈爱兰哼了一声,心道她就不信苏青玉还真给办个厂子出来。

吃完饭,苏青玉就和苏有材一起出门了。

两人直接去苏有福家里的。

苏有福家里是队里唯一的青砖瓦房。

苏有材一脸羡慕的看了看,进去的时候还有些紧张。苏青玉只能自己先进屋了。

正好苏有福家里也吃完饭了,见他们来了,苏有福倒是还挺客气的请他们进屋里嗑瓜子。

以前苏有福是不把苏有材家里当回事儿的,但是现在有了苏军强这号人物之后呢,他也就意思意思的给几分面子了。加上苏有材好歹是他隔房的兄弟,上门了总要客气点。

苏有材有些拘谨,“是,是青玉和你谈事儿。”

苏有福道,“哟,青玉这是想谈什么事儿啊?”

“叔,我想以大队部的名义,成立一个厂子,您能同意吗?”

“成立厂子?”苏有福问道,“什么厂子?”

“是这样的,我下乡的时候,知青办那边就教育我们要为建设农村做做贡献,可我来了之后啊,发现大家种地都不行,不够专业,想着知青们来种地,纯粹是拉后腿了。”

苏有福没说话,但是很认同。

苏青玉继续道,“所以我准备开厂子,让知青们干别的活儿,”

“什么厂子?”

“我这还在想呢,但是肯定要办的。”苏青玉故意道,她可知道苏有福的性子,这要是知道了开啥厂子了,那情况就要变个样子了。

苏有福觉得苏青玉这是在闹着玩,想都没想好呢,“那你们地里活不干了?”

“地里的活,我们是准备请其他小队的人帮忙干的,以后分粮食的时候,小队那边可以多算工分。咱们知青就不需要队里分粮食了。”

其实相当于将自己负责的任务外包出去了。

苏有福还没当回事,觉得苏青玉这就是个想法,想的很简单。

“叔,你是不知道啊,这些知青们都不大安分,都想有别的出路。我琢磨着吧,我先办个厂子试试看,成了,给队里解决问题了。失败了,这不是也让她们把心给定下来,安安心心的在咱队里种地吗?再说了,叔,你这报上去了也算是成绩啊,别的队里都拿知青不当回事,可您这也是在不断的尝试,再过阵子不就国庆了吗,您去公社那边汇报工作,不也多点汇报内容?”

苏有福:“……”

苏有福是个官迷,还挺好面子。

平时还干过虚报成绩的事儿。

这会儿听到苏青玉这么说,也有些心动。而且,他也希望那些知青们老实点,以后他找知青儿媳妇,儿媳妇也能安定点。

“队里可不能给你们什么帮助。”

“知道知道,我们就需要队里提供一个场地就行了,不用多大,我们还给队里交租金呢。”

“租金?”

“对啊,队里给咱厂房,咱不得交租金吗。”

听到这话,苏有福心里又乐意一些了,这说下来,成不成的好像也没啥影响。到时候还让有田欠自己一个人情。自己这么照顾她闺女,这以后有机会了不得还点儿?

苏有福一琢磨,就装作勉为其难的同意了,“行吧,那就给你们一个机会。你明天去大队部那边办手续。”

“叔,还得公社那边盖章,咱搞正式点,申报材料啊,工人名单啊,都去公社那边盖个章子。免得人家说咱搞虚的。”

苏有福道,“你这名堂还真多。”

“那可不,这要换了别人我可不敢麻烦,可谁让你是我有福叔呢。咱一家人,我不麻烦您,那不是当外人了吗。以后您有啥事能用得上我的,也可劲儿麻烦,咱别见外。”

苏有福笑道,“你这娃儿倒是会说话。”然后和一直当背景板的苏有材道,“有材啊,你哥可真会教闺女。”

苏有材尴尬的点点头。

有了苏有福这边松口了,苏青玉就趁热打铁,第二天就往大队那边去办手续。

其实也很简单。

就挂个集体的名义而已。比如公社那边还成立了榨油厂呢。也是集体组织的。

只要大队这边盖了章就行了。

但是苏青玉这边防着苏有福后面搞事儿,所以干脆把手续办到公社那一层去,这样一来,苏有福就不好插手了。

第22章

大队办集体单位的手续还是比较简单的。

毕竟规模不会大,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影响。关键是苏青玉这还不需要组织上批一毛钱。

不需要钱的事儿,对于公社来说,那就是盖个章的事儿。

当然,关系到知青了,负责办这事儿的综合办公室吴主任还是问了好几句,“你们这怎么想着办厂了,还是几个女同志。”

苏青玉道,“吴主任,你不知道,我这才来不久就听说好些事儿。说每年公社都有回城名额,每次名额一下来啊,大家都卯这劲儿呢。有些人回不去还要闹。我就觉得吧,做点事儿安抚一下大家的情绪,让他们看到,咱们队里和公社还是在为他们的未来做努力的。以后就算有些人回不去,他们也没啥话说。是不是?”

吴主任笑了笑,“你这想的还挺远,你就不担心你自己回不去?”

“我就没打算回去的。主席同志都说农村好了,在农村大有所为,我可指着在农村干大事儿呢。”

“不错,要都是你这思想,咱们这管知青的事儿可就省很多事儿了。难怪你这刚来不久就成了你们知青组组长了。”

“可能是因为我平时喜欢跑腿,做啥都积极。大家也信任我。”

吴主任道,“年轻人确实还是要保持积极的精神,可别到了农村就变了。”

苏青玉摇头,“那肯定不能啊,我还想多学点咱农村的技术,吴主任,我听说咱公社还有加米厂,我能去观摩观摩吗,以前都没见过。”

“就在公社,你自己去看。别耽误人家工作就行。”

“您放心吧,我肯定老老实实的。我还有一把子力气,能给人搭把手呢。”

在吴主任这边盖好了章,办了手续,苏青玉还很正式的领了一个集体单位证书,证明这是属于集体的,合法的,不是搞走资的。

拿了文件之后,苏青玉又去公社这边的供销社买了一些饼干和香烟之类的,拎着就往加米厂去。

公社加米厂有十来个工人。

毕竟来这边加工米面的人还是很多的,附近很多大队的人都要来。

苏青玉进去,就给大家撒烟撒饼,笑嘻嘻的和大家道,“我和吴主任说想看看米面咋加工的,吴主任就让我过来了。想着大家都辛苦一天了,就带点吃的过来了。”

有了吃的,这些工人么那自然也客气一些。

知道苏青玉是新来的知青,对农村的东西都很好奇,还让她参观自己是怎么把稻子加工成大米的。

这会儿的机器对于苏青玉来说,还属于傻瓜机器,使用起来基本上没什么难度。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