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拒绝了。
最后能来的这物价,外贸部还是很看重的。
毕竟是自己的同胞,总比真正的外人要好说话一点。
负责这次接待工作的副部长道,“这些就安排学生翻译,其他从外交部请来的正式翻译主要是对外商。”
“这些华人同胞也要安排吗?”
“安排上吧,有些人出去的早,这次回来的大多数都是他们的后辈,这些人在国外出生长大,华语不一定说的比外语好。”
五家,总共就需要五个翻译了。
好在这次京大参选人挺多,总能选出来合适的。
也幸好去年恢复高考了。能找到有用之人啊。
如今还远在国外的这些企业家们也都在大力的准备这次带回去的资料,以及打听各家各户准备拿出什么样的投资。好参考一下。毕竟华国这个市场关闭的太久了,对于国外来说,就是一块还没有开发的肥沃土地。
特别是华人们,心里比较复杂,他们一方面想回去建设祖国,一方面也想在这个广大的市场里面发展。但是吧,对国内的政策又带着几分不确定。
所以干脆坐在一起开会商量,各自露底。
第191章
因为华人在国外的艰难地位,所以互相之间都认识的,不管平时怎么竞争,遇到事情了,他们也会互相拉一把。要不然在外面很难生存。
在这次要归国的五家里面,元家是最早出来的。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
当清朝的大门被列强的大炮轰开之后,眼看着那么多的钱被抢走了,做生意的元老爷子心疼死了。
当时元家当家人想的很直接。既然他们把咱们的白银给抢走了,那咱就去他们国家赚钱去。打仗打不过,咱做生意就没输过。为了表示决心,重金聘洋老师教授外语,学了个七七八八之后,一家老小远渡重洋。
结果到了国外之后,因为水土不服,元老爷子直接就没了。
剩下两个儿子四十多的儿子当家。因为人生地不熟,做生意还真输了,吃了很多亏。加上当时对外战争基本都输了,他们在外面也被人歧视,生活的十分艰难,要不是老爷子留下遗愿,两兄弟还真想立马打道回国。
好在磕磕碰碰的,还是在英国站稳了脚跟。
然后经过不断积累,也确实赚了钱。人在外面久了,就想回国了。赚了钱不回国如同锦衣夜行。
本来也打算收拾收拾回去,结果发生二战了。
到处都打起来了,他们一想,回去生意也做不成了,得了,换个地方继续做生意吧,还能给国内寄点钱。于是又举家搬到美国了。
而且因为战争波及英国本土,为此也损失了不少产业。元气大伤。
美国更不好混,他们被歧视的很严重。花了好些年在美国站稳脚跟之后,二战结束了,但是这刚站稳就搬家,又得大伤元气,总感觉这些年白过了。于是准备再多赚点再回去。而且那会儿美国经济是真好,真舍不得这地儿。结果过了十几年,回不去了。国家大门关上了,全世界还搞起了冷战。
元家老一辈的又走了,就留下遗愿,一定要回国,回国,回国!钱不赚了也得回国!
如今元家的当家老爷子都把这当执念了。为此还给孙子取名元归,希望他不要忘记归国之志。
这不,终于等到机会回国了。
元老爷子觉得这名字果然取的好啊。
唯一可惜的就是这孙子配不上这名字。他倒是想回国,但是他满心满眼的就是回去赚钱的。一点也没有继承到老元家爱国的思想。
这会儿几家坐在一起开会,元归就坐在老爷子边上发言,“当然得回去,华国正值举国建设之际,正是我辈之人出力的时候,我们元家准备举家归国,领取华国国籍,当然,这次太过突然,还要再多做安排。为表决心,我们元华集团董事长这次回国留在华国养老。”
元老爷子听了,顿时想翻白眼。
他是自己本人想回去没错。但是他孙子并不是为了完成他的归国愿望,而是为了让他回去表示诚意的。然后换取国内更多的政策优待。
这会儿哪怕是他的孙子,他都忍不住想骂一声乌龟王八蛋。连自己的爷爷都能从来做交易!
他已经很多年没有骂过人了。
这小子长的一脸正气,怎么就这么败类呢?
他很后悔,当初因为儿子太废物了,为了在这异国他乡黑心资本家们手里活下来,所以学美国搞了个群狼战术,想养一群狼。
结果忘记了,真实的狼都想当狼王。最后元家的群狼就剩这么一只了。
别看元归今年就二十五岁,因为他这两年在元华当家,所以说话还是具有代表性的。
其他人见元老爷子没说话,以为他默认了,也没人质疑元归说的真实性。
于是互相对视一眼,都在琢磨元家这么大手笔的意思。
老元家人虽然总是吃亏,但是那都是因为外部因素,做生意他们真没吃什么大亏。而且他们相当舍得投资,当初为了在美国站稳,光送出去的东西都有三分之一的家产了。但是后来成倍成倍的赚回来了。
这次这么大手笔,难道说,老元家人真的纯粹是爱国思想?不过也不奇怪,因为元家几代人都是心心念念的归国的,用洋人的钱,建设自己的祖国。
沈家如今的负责人道,“国内现在各方面都是很落后的,听说他们那边目前工人一个月平均工资三十人民币。这个市场不好开发啊。哎,我空有一片归国之心,可是有时候又有些有心无力。”
元归看了眼元老爷子,见他没开口,继续道,“这也是我们举家回国的原因,我们华国人有一句老话,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我们不应该嫌弃自己的祖国贫穷。”
元老爷子在桌子底下捏了一把自己的大腿,才没嗤笑出来。一个说华语都说的不标准的人,竟然有脸说出这种话来。连这些成语歇语都是最近恶补的吧。
元归无视他的小动作,一脸严肃道,“我还是建议各位拿出足够的诚意出来。不要让我们的同胞失望。想想我们在国外受到的歧视,只有祖国强大,我们在国外才能得到足够的尊重。钱还可以赚,尊严却买不回来。”最后这句话说的铿锵有力。
其他四家互相看了看。
然后点点头,老元家这么带头了,他们也不能考虑太多赚钱的事情了。
都是华人同胞,是该为自己的国家多做点贡献。
虽然他们都是在国外长大的,但是身体里流的血是属于华国那片土地的。而且元家这么大的决心,他们总不能太拿不出手了。
“资金和设备,我们准备无偿提供一批,具体数目过几天才能确定,在归国之前我们还可以再讨论一次。这次元华牵头,我们肯定比不上元华的投资力度,但是也不会拖后腿。”
元归严肃的点头。
会议结束,几家人又愉快的吃了一顿午餐,庆祝即将归国的喜事。
从此以后,他们也是有家可以回的人了。
送走了这几家之后,元归就准备联系国内了。毕竟在他的带动下,这几位又要加大投资了。总要报个喜。他如此爱国,如此为国家建设奔走出力,总要得到点回报。比如说在广省的投资政策对他更放宽一些,多批点地,让他能在那儿建立大量的工厂。
而且有了这些人的投资,国内市场也会更加活跃。一个活跃的市场更利于发展。
平均三十元人民币的月薪,那么多的华国同胞,多么广大的劳动力市场啊。等这些工人赚钱之后,就有钱购买他的产品,这笔钱又回到他的口袋了。
他高兴喝了一口红酒。为了保持清醒的头脑,他很少喝酒的。
他喝完之后,还对黑着脸的元老爷子道,“爷爷,你为什么不高兴,我们马上要回国了。”
元老爷子就开始拍桌子了,“畜生。小畜生。那可是咱们的祖国,你一心想着回去占便宜,你这心怎么这么黑?”
元归站起来看了他一眼,“你该休息了爷爷,你得养好身体,健健康康的回国。健康的身体分量更大,生病了别人会觉得我们决心不足。”
被物化了,元老爷子差点气过了头,“……你还是不是我们元家人。老祖宗们怎么说的,赚钱了要回国搞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