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238)

吴教授道,“光送信没用,要是能弄点学习资料才好呢,之前咱们用的课本太分散了,要是真复习,不好用。”

邢教授道,“现在咱们刚来,也不知道什么情况,等开了会,能出去转转,就去书店找资料。”

七月底,苏家屯的水泥路就正式修好了。除了水泥路,还有苏家屯的新饲料厂。

水泥路洒了水,大家高高兴兴的将这条路给重新打扫干净了。

用社员们的话来说,这水泥路简直就比自己家里的地面还要干净。

走在这样的路上,大伙儿心情都不由自主的好,真是感觉日子越来越好。

说来也奇怪,也就一条路而已,平时往公社去走的也不多,但是它是泥土路和水泥路的时候,这心情就差距很大。

走在上面都觉得有点幸福。

因为天太热,苏青玉也没搞什么大的仪式,只放了个鞭炮,将发展路的牌子重新做了一面,扎在路头,还在上面绑了一条大红花。

厂里的货车和队里的拖拉机也帮着一条大红花,带着队里的老人,孩子,还有年轻人代表,在这路上缓缓的通过。

苏奶奶也是老年人代表之一,高兴的在吆喝,“一点也不颠,特别舒服,这路可真是好。”

她旁边的二奶奶道,“比咱家里还平,咋走都不磕着,好啊,这路可真好!咱这一辈子第一次走这么好的路。”

后面,还有人上了这水泥路跟着车子后面走,感受着这平坦的大道。

以后甭管下多大雨,都不会一脚泥了。

有社员们指着发展路的路标道,“咱这发展路可真发展了。这名字当初还真取对了。”

第161章

八月二号,队里就举行了期待已久的测试活动。

这次老师们都是有针对性的出题的。有些难度。

按照老师们的说法,尽量的把知识点都多考一些,对以后总会有帮助的。

在苏青玉的安排下,学校也很重视。

完全按照高考的模式进行的。发了准考证号码,作为也都是分开的。监考老师也是由队里的干部们,以及一些自觉考不上,没有参加考试的知识分子担任的。考试十分严格,氛围也是完全提起来了。搞的这些参与考试的知识分子们都以为是参加重大考试了。

为了支持这次考试,队里工厂都直接停工休息一天了,只要报名的都来参加脸。

还别说,就因为这个考试活动,大队干部们才猛然发现人才储备的重要性,要是哪天这些娃娃们不在队里了,还真要乱了套了。

一个个的对之前苏青玉的人才培养计划庆幸不已。觉得幸好还是听了她的安排。

苏卫国也叹气,认为有自己的眼界还是要看的更远一点。

这次苏青玉没参加考试,只是拿着试卷在办公室里做,检验一下自己的能力。

考试一直考了两天。

连续两天才结束。

结束之后,陈教授他们连夜批改试卷,就想知道队里人的考试成绩。

苏青玉的试卷也拿给陈教授了,“我是严格按照规矩做的,绝对没作弊。”

陈教授笑道,“这个我还是相信你的。我也想知道你考了多少分。”

这次考试考的科目比苏青玉所了解的高考科目还要强。

语文,数学,政治,连高考不考的外语也考了,另外史地,物化也是分开考的。

好在这次考试主要是针对大队的考试,只有苏家屯的年轻人和知青们参加考试,所以试卷也不算多。

不过为了批改正确率,这次批改试卷也是花了要一个星期的时间了。

在这一个星期里面,参与考试的年轻人们都锥心挠肝一般的等着考试结果,都想知道,到底考试第一名是谁。

那个明年能够被送去念工农兵大学的幸运儿是谁。

考试结果一登好,陈老师就高兴的把苏青玉找来了。

“你考了文科第一名。总分五百分,你考了四百三十分。外语满分,数学考了九十六,主要是语文丢分,还有政治历史地理丢了分。”

陈教授高兴道。

苏青玉诧异道,“就考四百三十?”

她好歹也是参与过高考的啊。想着至少也要考个四百五才行啊。而且她知道高考是不考外语的,到时候外语这一百分没了,她岂不是就三百多分?

苏青玉顿时抹了把额头。只能安慰自己,四百分总分,考个三百多分也不丢人。

陈教授道,“你可别不高兴,这题目都是往年我们高考出的题目,难度还是有的。你平时也没怎么复习吧。”

苏青玉点头。

这年头的语文都是从头学的,历史地理有一部分是学过的,有些也是没学过的,而且学过的知识,她也忘了好多,都是抽时间复习的。

不过这也给她提了个醒了,不能因为自己参加过高考,念过几年大学就太自信了。

“你这成绩很不错了,要是放在以前,重点大学都可以念的。得再抓紧点复习,可不能再为了工作耽误了。”

苏青玉笑着应了,“现在队里工作都比较平稳了,没以前那么忙了,我会抽出更多时间学习的。”

陈教授欣慰道,“这就对了,我知道你一心为了社员过好日子才努力工作,可你得知道,你以后念了大学了,才有更大的平台帮助他们。”

苏青玉理解的点头。

未来能当大干部的,那可也都是高学历呢,好多老三届。

她不准备当多大的官,但是她得多认识一些有本事的同学啊,拉着他们一起搞扶贫啊。

光靠她一个人,能做多大事儿啊。

“那其他人的成绩呢,”她关心的问道。这可是她最关心的问题。

说起其他人的成绩,陈教授更高兴了。

“比我们预期的要好,百分之五十上了三百分了。这其中有百分之七十是知青,有百分之三十是本地的年轻人。说实话,这已经很难得了。他们其中很多人都是好多年没上过学的,平时还要上工,学习的时间不多,能够考这样的成绩,很难得啊。”

苏青玉也很惊喜。

这次试卷她做的时候,觉得还是有些难度的。

以前就听说第一次高考试卷很简单,如果比这次测试还简单,那这些人考试成绩还要更好的。而且他们这还是一次测试,这还有好几个月的复习追赶时间呢。再抓紧时间复习,一定会更好的。

这可真是太好了。

苏青玉想想就开心。

“陈老师,你们几位老师辛苦了。咱队里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多亏几位老师了。”

其他教授们笑着摆手,“是你们自己坚持,有这份学习的精神。”

苏青玉笑道,“不管如何,要是以后真恢复高考,大家考上大学了,首先要感谢的就是各位老师。几位老师这几天要回去了,我们准备在队里搞个欢送会,到时候几位老师参加一下吧。”

几位教授们还准备自己走的,听到苏青玉有安排,互相看了看,然后笑着点头。

“行,你安排吧。”

安排欢送会之前,这次的成绩先得公布了。

苏青玉的没正式参加考试,所以她的成绩是不用公布的,文科第一名是苏青玉的头号小弟李聪。总分考了四百二十五分。

他不是第一次考第一名了,以前招工考试,他就是知青里面考的第一名,成绩一直很好。当初下乡之前,在高中就成绩优秀,下来之后又一直在队里坚持学习,成绩不止没下滑,还越来越好了。

理科第一名则是苏青玉真正的小弟苏卫华同志,考了四百二十二。他之前在县里高中是念了一年多的,学完高中课程回来之后,除了参加进修班学习之外,被分配去给老教授们收拾自留地,还能私下里得到开小灶一对一辅导的机会。成绩蹭蹭蹭的往上面爬。

当然,因为只有一个名额,所以甭管是文科还是理科,最后只看总分成绩。

李聪以超过苏卫华三分的成绩,愣是得到了第一名。

李聪高兴的蹦起来了,“我第一名啊,我第一名,哈哈哈哈哈哈。

和他关系好的男知青直接将他给举起来了,“再嘚瑟给你扔下来。”

“我错了我错了,赶紧放下来,要不然我找书记告你们去。”

男知青们最怕苏青玉了,就怕被教育,将他放下来,“请客,今天去食堂请客去!我可知道你那里还有肉票呢,今天请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