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85(109)

作者:元月月半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爽文 年代文 主角:林和平,周建业 ┃ 配角:林平安、林安宁,林宁宁 ┃ 其它:八十年代,日常,种田文 半路夫妻的协议婚姻 立意: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林和平重生了,重回到怀孕前,没有孩子牵绊,她最疼爱的弟弟还活着,一切都还来得及,林和平果断离婚! 周建业也重生了,重回到退伍前,他还没下海经商,妻子还没有外遇,一切都还来得及,周建业果断离婚! —— 民政局门口,拿着离婚证的林和平碰到攥着离婚证的周建业,两人相视一眼,同是天涯沦落人,相识相遇就是缘——果断进去领个结婚证,开始不点击展开

王氏点头道:“是呀。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刚刚过来的时候,村里就出了一件事。”

“出什么事了?”周建军忙问。

王氏道:“有个嫁出去的闺女,连生两个闺女,婆家嫌她生不出儿子,应该是打了她,她跑回来找——”

“她怎么不离婚?”段芬芳忍不住打断她的话。

王氏道:“没工作不识字,又不如男人力气大,还有两个孩子拴着,不舍得也不敢离啊。不说我们农村人,你们城里没工作没一技之长的,也不敢离婚吧。”

段芬芳回想一下,“人言可畏,有工作也不敢离。”随即就问,“那她怎么办?还回去吗?”

“我来的时候她跟娘家人正往老村长家去,大概是让老村长带人打回去。”王氏道。

周建军听直了眼,“她咋不报警?”

王氏不禁问:“报警?”

段芬芳道:“对啊。去医院验伤,然后报警告她家暴。”

“不行,不行。”王氏道,“她没想过离婚,警察一旦把她丈夫抓进去,她不想离也得离。你们给她出主意,万一真被离,她反而怨你们多事。”

周建军难以想象,“这不是不讲理吗?”

“就是不讲理,乡里的事派出所都不敢掺和。”王氏道,“我也是怕惹一身腥,刚刚好奇都没敢过去问究竟出啥事了。”

段芬芳不禁感慨,“人还是得识字。”

王氏笑道:“是的,可家庭条件不许啊。”

段芬芳闻言不禁看一眼周建军。

周建军等王氏走后才问,“刚刚想说什么?”

“我们晚上也没事,是不是把隔壁那间房子收拾出来,给村里扫盲?”段芬芳问。

县里给清河村盖六间教室,其中三间给一年级用的。另外三间留着老师做办公室,学校放书本杂物。

周建军和段芬芳过来,校长就把三间全腾出来。两间留他俩做卧室和厨房,一间给他们当办公室。

周建军在家批改作业,隔壁那间就一直空着。

听闻这话,周建军很想赞同,但是得了王氏那番话,不敢自专,晚饭后,拿着手电筒去找林和平。

林和平听明俩人的来意,道:“你们的心是好的,可那间房子只能坐十几个人。让谁去让谁不去,你们想过吗?”

俩人没有。

林和平道:“认识字就能去镇上,或工厂找个挺好的工作,工作涉及到钱,而你们给她们上课不收钱,这对她们来说就是无本的买卖,她们会不会为了这个名额打的头破血流?”

两人想象一下,有可能。

段芬芳想到那位被打还不敢离婚的女子,不想放弃,“就这么算了?”

林和平道:“算了,我也不会提议你们来这边。在首都郊区找个村子支教,大嫂的妈也找不到她。”

段芬芳听出她话外音,“你有主意?!”

第57章 桃李满天下

这事林和平琢磨好些日子。一直找不到冠冕堂皇的理由, 她谁也没说,包括周建业。

周建华和段芬芳有心,林和平的机会来了, 直言道:“你们也知道食品厂给爸妈的钱, 爸妈没要, 还把自己的钱给我们了。

“买房没用完, 我和建业工资高, 也用不着,就打算给村小弄个图书馆。又不能以我的名义,不然,传到我娘耳朵里, 她得气死, 亲戚也得找我借钱。所以, 大哥,大嫂, 你们懂吧?”

段芬芳试探着问:“以我们的名义?”

“是的。”林和平话音落下,周建军一脸的不敢相信。

林和平笑道:“图书馆里有文学巨作, 也有一二年级带有拼音的书。谁想看谁看, 不认识的字可以问你们。这样有上进心的能学到东西, 又懒且嫉妒心强的人也不会嫉妒, 时间方面也自由。”

周建军转向段芬芳, “这个主意不错。”

村后是稻田, 下地干活的人必须经过村学,那些人每次见到段芬芳都一脸害羞, 不敢抬头看她。

段芬芳颇为担忧地说:“是很不错,就怕她们不好意思。”

这个问题林和平真认真考虑过,“小三毛自来熟, 不怕你们,让小三毛带她们过去。”

周建军不禁懊恼,“我怎么把那孩子给忘了。和平,那孩子真聪明,脑袋反应特快,生在农村——”段芬芳朝他脚上踩一下。

周建军皱眉,“干什么?”

段芬芳看一眼林和平。

周建军没明白。

林和平想笑,“嫂子,大哥说的对,但也不对。他要不生在农村,又怎么会认识你们呢。大哥可是大学老师。机关小学都没几个有大哥学历高的。”

周建军笑了,“和平说得对,是我没想到。不过,只提高女人的素质也不行。家暴的多是男人。怎么才能让男人进图书馆?”

林和平想想,“也好办,买些种地、养殖类的书籍。”

周建军恍然大悟,随即就问:”咱们什么时候去买书?”

买房剩的钱都存起来了,林和平带他们去办公室,打开柜子,把这两天收的钱交给他们,“我明天取了再放回去。”

段芬芳很担心,“明天会计发现钱少了,会不会偷偷告诉县领导?”

“不会。县里只要一部分分红,其余的钱由我支配。”林和平半真半假道,“月底拢账时,账目是对的,会计才不管我期间从这里拿多少钱。”

段芬芳虽说才来几天,也没少听村里人夸林和平,要不是她,食品厂的房子都该倒了。

“从哪儿坐公交车?”段芬芳问。

林和平道:“这里白天也没公交车,你们去的时候跟厂里送货的林丰收一起,回来空车正好拉书。但这事不急,先找村里木匠做几个书柜和桌子板凳。那边的房子有廊檐,多做几个小板凳,他们可以坐在廊檐下看书。”

段芬芳佩服,“还是你想的周到。我和你哥明天就去。”

次日下起大雨,村里的路泥泞不堪。

周建军只有两双鞋,怕淋湿了,回头上课又淋湿一双没得穿,两人只能等天放晴,地面干裂再去。

书架、板凳和桌子送过来的那天正好周六。

段芬芳希望孩子们和村里人早点看到书,次日早上就去找林和平。

林和平此时在部队,段芬芳只能去村里找林丰收,租厂里的车前往市里。

中午,林丰收拉一车书回来,因林宁宁也被林和平带去部队,以至于没人敢想这是林和平的主意。

傍晚,林和平送林宁宁去学校回来,甫一进门,门卫夫妻就向林和平夸,她婆家兄长和嫂子给村小买了多少多少书,见到他们多么客气,还让他们这些老头老太婆去学校看书。

林和平很是惊讶,“这么快就买来了?”

“你知道?”门卫顺嘴问。

林和平当然知道,但她没料到他俩一天都等不了。

林和平道:“前些天找我聊天,提过一句,我以为他们只是说说。”

“不是,不是。前些天就去咱们村做桌椅板凳了。”林和平天天在厂里,门卫以为她啥也不知道,“村里人还怀疑他们两口子要那么多板凳桌子干啥,没想到是给娃娃们做的。听我家老太婆说,她回来的时候,咱们村的那些孩子都还在。”

门卫的老伴儿正在做饭,闻言从屋里出来,“还在。你大嫂说,天快黑了,晚上看书伤眼睛,让那些孩子去她屋里,她屋里有电灯。

“她那间屋一半做厨房,一半用来吃饭,老村长说她屋里坐不下,改天给图书馆弄个电灯,电费由村委会出。”

林和平顺嘴问:“咱们村委会还有钱?”

“有啊。”门卫道,“咱们村去年动地的时候,抽出来几亩地,平均分没法分,老村长做主租出去,收的租子归村委会。虽然没几个钱,也足够给娃娃们交电费。”

林和平放心下来,“下周安宁回来,我就不去建业那边了。你们不用守在这里,也去看看。”

门卫连连摇头,“不行,不行,年龄大了。”

林和平道:“你们要是能活到七八十岁,还有二三十年,难道还想当二三十年文盲啊。用一两年的时间学会常用的字,以后上县里看病、存钱,省得找别人。”不待他们开口,“其实我这么说也有私心。”

门卫顺嘴问:“啥私心?”

门卫的妻子试探着问:“让我们跟你爹娘一起?”

林和平虽说比旁人多活一辈子,但她是人不是神,做不到面面俱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