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填房日常+番外(35)

作者:晨晓茉莉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穿越时空 种田文 宅斗 科举 主角:刘玉真、陈世文 ┃ 种田文、科举朝廷、宅斗 比起相公,我更喜欢他的女儿 立意:穿越古代后好好学习,努力生活,让自己和周围的人越变越好。刘玉真胎穿古代,虽然父死兄丧祖母还偏心,但亲娘视她为珍宝,精心教养无有不应,生活悠闲而自在。唯一的烦恼就是不知道外祖家的表哥好不好相处,毕竟外祖母和亲娘想将他们凑成一对。点击展开

“康哥儿——”

陈世文一发怒所有人都愣住了,他这几日积攒的不悦眼见着就要爆发,张氏急忙道:“诶呦你凶孩子干嘛呢,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过些日子就好了。三儿媳妇你还没吃饭吧,快吃饭,啊,吃饭。”

刘玉真暗暗扯了扯陈世文的袖子,柔声劝道:“夫君孩子还小呢,慢慢教就是了,今日天也晚了,这一大家子都在等我们用膳呢。”

陈世文皱着眉,深吸了一口气,没再说什么。

一家人安安静静地用完了晚膳。

******

饭毕,一家四口回房说话,此时康哥儿已从刚才的害怕中回转过来了,任由陈世文牵着走,见状刘玉真也牵起了慧姐儿,两人跟在后头缓步入门。

屋子里,桂枝已经把刘府送的回礼堆放在桌面上,大房准备了一份,二房准备了一份,所以桌子上满满当当的。

大房和二房都是给康哥儿准备了不会出错的笔墨纸砚,给慧姐儿准备了小姑娘喜欢的鲜亮衣裳首饰和金项圈,铺开了在桌子上件件光彩夺目。

慧姐儿的小手缓缓拂过一个白中带绿的蜻蜓簪子,那是大太太准备的,那蜻蜓趴伏在精致的绒花边上,其下坠着长长的流苏珠子,很适合扎着包包头的小女孩儿。

“这个是芙蓉蜻蜓簪,这是雕刻的蜻蜓,这些绒花是按照芙蓉花的样式制的,很适合小女孩儿带,我小时候也有一套。你这一套是蜻蜓的,我那一套是蝴蝶的,这是我的母亲,你外祖母给你准备的,慧姐儿喜欢吗?”

慧姐儿沉默着不说话,但是她那眼睛、小手不舍得离开的模样真真是让人爱怜。

刘玉真继续柔声说道:“那明天给你扎两个包包头,我们明天就带这一套首饰好不好?穿上新衣裳带上新首饰,让祖母和爹爹他们看看,可好?”

慧姐儿迟疑了一下,点点头。

康哥儿扒着桌沿望着上面的五彩缤纷,不满道:“康哥儿也要!”

“康哥儿也有,”刘玉真打开一个盒子,取出了一副长命锁,道:“这也是外祖母给的,在佛前供过了,能保佑你平安康泰。”

康哥儿看着自己也有,于是就高兴了,然后目光放在了另一侧的笔墨纸砚上,问道:“这是什么?”

陈世文在一旁答道:“这是笔墨纸砚。”

笔墨纸砚,康哥儿念了一遍但很明显他并不明白是什么,见状刘玉真解释道 :“这是读书习字用的,康哥儿喜欢读书习字吗?像爹爹一样读书考状元。”

“喜欢!”康哥儿的双眼顿时就亮晶晶的,不管是曾祖父、祖父母还是周围的长辈,都和他灌输着父亲读书好、考状元之类的话语。

这让小小年纪的康哥儿极为崇拜父亲,喜欢和父亲有关的一切,也对读书有着浓厚的兴趣。

陈世文摸摸他的头,不再说话。

给孩子们分完礼物,将人抱回去安睡,夫妇俩便洗漱准备歇息了。刘玉真一边伺候着他褪去外袍,一边和他小声说话。

“夫君,我今日听二婶说府里已经给远哥儿开蒙了,老太太让我问夫君你是怎么想的。”

陈世文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淡淡道:“老太太怎么说?”

刘玉真照着话说了,“老太太说府里请了位西席,这人早些年也教导过夫君,是个秀才呢。不如就把两个孩子送去刘府和几个孩子一并读书,夫君意下如何?”

陈世文由着她褪去外袍,撩起铜盆上的水洗了手,点头道:“孙秀才这人我知道,康哥儿顽劣并不适合,晚两年再说吧。”

晚两年不管是他高中还是落榜,都能给康哥儿更好的,所以他对刘家的这个提议拒绝得毫不犹豫。

刘玉真看他这么平静,又是一副不置可否的模样顿时便心中有数了,觉得母亲说的有道理,多和他商量家里头的事。

“那,二婶婶说的要把两孩子接过去教养一事?还说要配几个懂事的丫鬟和小厮,夫君你是怎么想的呢?”

“推了吧。”没等听完陈世文就断然拒绝。

刘玉真不解,追问道:“两个孩子是陈家人,长辈俱在夫君不愿让刘家抚养这情有可原,不过妾身不明白为何夫君把孩子们身边的人都打发了呢?”

“妾身打小身边便有教养嬷嬷、奶嬷嬷、两个大丫鬟两个小丫鬟,这些都是近身伺候的,慧姐儿小时候也有我也见过,怎么都不见了呢?”

这是她很奇怪的一件事情,乘着这个机会不断地追问。

陈世文手一顿,水珠从指间滑过滴在光滑的水面上,让那平静的面孔呈现出扭曲变形的模样。下一个瞬间,视线中出现了一方柔软的棉巾,他伸手接过略擦了擦扔到了铜盆里,溅出一片水花。

随后动了动肩膀,伸长了手在颈后按了两下略扭了扭头,走到桌前给自己倒了杯茶。

……居然还使性子不说话了,刘玉真执拗起来紧跟在他身后柔声埋怨道:“夫君,你还没回我呢,莫不成,莫不成我还不能知道了?这大户人家的姑娘谁不是从小一脚抬八脚迈的。”

“难道你要让我以后都不给孩子们配丫鬟小厮不成?那可是不行的,往后如何出门见人?我的脊梁骨都会被人戳歪!”

看着新入门的小妻子一副委屈的模样,陈世文觉得有些头疼,不是不能告诉她,只是这事复杂得很,不知如何说起。

他拉着她的手,她顺着他的手劲在对面坐下,歪着头看他,静等他开口。

半响,陈世文叹道:“这事说来话长。”

第27章 刘玉珠的下人

一双白嫩的手默默地提起茶壶,将他的空茶杯倒满,黝黑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陈世文见状失笑。

略想了想道:“你知道的,你大姐姐不喜欢村子里的生活,于是怀慧姐儿的时候就搬到了陪嫁的宅子里去。”

刘玉真点头,这事全县城都知道了,不是什么新鲜的,不管自家人对外是怎么说的明白的人都明白,大姐姐不是什么贤惠人。也因此二姐姐的婚事在祖父去前就没有定下,这也让周氏越发执拗,非要把女儿嫁回娘家。

所以后来……

“……两个孩子都是在宅子里出生的,”陈世文的语气很平静,好像在说别人的事情一样。

刘玉真回过神认真听他说话。

“一出生就配了一院子的下人,光是奶嬷嬷就有四个,都是从她的陪房里挑的,待康哥儿出生后更了不得,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小娃娃身边就有十二个人伺候。”

虽然多了些但也正常,刘玉真并不感到奇怪,这世间小孩儿难养活,大户人家里都是配好几个下人伺候的,她从小到大见到的都是如此。大姐姐虽说安排得多了些但八个人和十一二个人有很大区别吗?没有的。

她小时候身边伺候的人也很多,长大后荣养了奶嬷嬷,嫁了大丫鬟后不愿意添才少了,可也有一个嬷嬷两个大丫鬟两个二等丫鬟两个小丫鬟,不过这些她并没有说,追问道:“然后呢?”

“然后啊,我那个时候在书院读书,一年往返不过三两次,每次回来也待不了几天,孩子们见得也少。只觉得他们说话慢,怕生,身子骨也不甚健壮,时不时的总要病上一场,让人日夜忧心。但玉珠身边的嬷嬷们都说这是娘胎里带来的弱症,身子骨有些弱,长大了就好。”

从这几句话里刘玉真察觉出了不一样的气息,屏息聆听果然陈世文手扶额头叹了口气,“二哥家的远哥儿和慧姐儿差不多大,早就能跑能跳了,皮得不行,为何我的慧姐儿连路都走不了几步?”

“后来祖母去后我回乡守孝,住了一阵子才发现这是因为那些嬷嬷丫鬟们去哪儿都抱着她,不让她出门,不让她下地行走怕摔。除了奶和蛋羹之类的不给她旁的吃食怕吃坏肚子,只敢教她喊爹娘,说些给爹娘请安的吉祥话旁的不敢在她面前说怕带歪了姑娘的性情……”

“……我不知道大户人家是怎么养孩子的,但我陈世文的儿女绝不能这么养!”

这就过分了,刘玉真对比了自己小的时候,母亲待她是没有这么小心翼翼的,这样养出来的姑娘身子不好还在其次,不注意的一辈子都是嬷嬷们手里的提线木偶。

“这起子黑了心肝的,怎能这样娇惯孩子们呢,我小的时候早上一醒来便到处疯跑,院子里的花草都被我嚯嚯了,爹娘都是由着我的。后来呢?后来你就打发了那些人然后把孩子们带回来了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