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填房日常+番外(184)

作者:晨晓茉莉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穿越时空 种田文 宅斗 科举 主角:刘玉真、陈世文 ┃ 种田文、科举朝廷、宅斗 比起相公,我更喜欢他的女儿 立意:穿越古代后好好学习,努力生活,让自己和周围的人越变越好。刘玉真胎穿古代,虽然父死兄丧祖母还偏心,但亲娘视她为珍宝,精心教养无有不应,生活悠闲而自在。唯一的烦恼就是不知道外祖家的表哥好不好相处,毕竟外祖母和亲娘想将他们凑成一对。点击展开

刘玉真想了想,“把慧姐儿也带上吧,她在这儿也不好,而且京城的内宅也得有个主心骨。总不能让你和康哥儿每天安排吃什么,用什么吧,我不在家里的这些日子你就让慧姐儿管家,她也到了学习中馈的年岁了。”

“也好,”陈世文想到刘家这一摊子事,便不再犹豫,“那你小心些,我给你写几张帖子,若是遇了事你便让人拿去寻县令大人,他会卖我几分薄面的。”

“对了,二舅说他也会留下来,只是他时间紧迫,恐怕留不了多久。”

这事刘玉真已经知道了,二舅此番能够来此是因为他刚刚卸任地方官,正在吏部候缺有空闲,但这空闲也不是一直都有的,若他年底赶不回去走动那来年恐怕就谋不到好位置,所以他在年底封印之前是必定要回去的。

如今已是八月,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

……

“三妹,”曾二舅道:“这屋子里都是我们自己人,你有什么章程便一并说了吧,一人计短三人计长,我们也好给你参详参详。”

“以往,我都是灯下黑,”曾氏自嘲道:“只顾着让人看着老太太和二房、三房,却对我们大房置若罔闻。”

“我这些日子让人查了郭姨娘,发现她每隔一两日,定是要去花园走走的,少则一二个时辰,多则三五个时辰。这事有许多年了吧,她一直如此,下人们渐渐地也就见怪不怪了,都不会报到我的跟前来。”

“我让人去跟着她,总会露出马脚的。”

……

郭姨娘将眉画成了月牙,取过口脂轻轻地涂抹在唇上,抿了一口。她看着铜镜里那顾盼生姿的人儿满意地侧着身子,左右看了看。

“姨娘,”六姑娘刘玉莲娇声喊着,快步走了进来,冲着她喊道:“姨娘,我今日又看到五姐姐了。”

郭姨娘的手一顿,“你怎么又去瞧你五姐姐?娘不是告诉过你,太太和五姑娘都不喜欢你,不要凑到她们母女跟前的吗?”

刘玉莲小声回道:“我没凑近,就是在院子里远远地瞧见了,她吩咐人去园子里摘花,说要做胭脂,一屋子的人都被她指挥得团团转,那些积年的老仆大气都不敢喘,气派得很。”

“姨娘,”她略有些期待地问道:“您说我也能嫁个和姐夫一样有出息的人吗?”

“祖母私底下里说,五姐姐她恐怕三十不到就能妻凭夫贵,得个诰命呢。”她向往地想着,“诰命啊,那可是能被尊称为‘夫人’的,比祖母还要气派尊贵。”

“姨娘,”她拉着郭姨娘的袖子,期待地道:“您去和太太说一说,给我也选个姐夫那样的夫婿吧,若我将来能得个诰命,那这大宅子里头就没人敢瞧不起咱们了!”

郭姨娘看着她欲言又止,“你,你怎么就拧上了呢,就像娘说的,让你二叔给你寻个富裕人家,一辈子吃喝不愁不也挺好?”

“干嘛非得铁了心往读书人里头找?”

“我不!”刘玉莲别过脸,“二姐姐、三姐姐、四姐姐和五姐姐都嫁给了读书人,为何您就让我嫁个商户?”

“我也要嫁个读书人!”

郭姨娘心一堵,“你这孩子……”

“娘……”刘玉莲转身,拉着郭姨娘的手轻摇,做足了小女儿姿态,“您就依了我吧,不然几位姐姐将来一个比一个好,凤冠霞帔在身,就一个我什么都没有,您在殷姨娘她们面前也抬不起头来不是?”

刘玉莲的这段话里头,不知道哪一句触动到了郭姨娘,她忽地咬牙道:“好,娘依你,我这就去寻你二叔,让他给你找个读书人做夫婿,让我的儿将来也堂堂正正的。”

“真的吗?”刘玉莲惊喜地喊道:“姨娘,您真好!”

郭姨娘欣慰地笑着,“那你等着,娘去去就来,娘就你一个女儿,定会让你如愿的。”

她说完了这句话,又嘱咐了两句就出门去了,留下刘玉莲高兴地在屋子里转了一个圈,似乎想到了自己日后被人恭敬地喊着‘夫人’的时候。

待高兴告一段落,她突然反应过来,自言自语道:“奇怪,刚刚姨娘怎么说去找二叔商议我的婚事?这怕是说错了吧?”

“姨娘怎么能去找二叔呢?应该找二婶才对啊。”

……

在刘府最大的那一个湖边一处隐蔽的山洞里头,早有人焦急地等待着,时不时朝着外头张望,一副急切的模样。

待看到人影出现后顿时就等不及了,扑上去搂住,低声道:“如娘,怎的今日这般晚,我都等急了。”

“老爷……”郭姨娘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还不是咱们闺女,临出门时她忽地来寻我,说要找个读书人做夫婿,我想着您之前说给她看好了王家一个好儿郎,可不得仔细解释一番。”

第133章

“读书人啊, ”二老爷不知道想到了什么, 顿时有些犹豫,搂在郭姨娘腰上的手也放了下来,转身在不大宽敞的山洞里来回踱着步。

“她怎么会想嫁个读书人呢, ”他不满地摇着头,“那些人都自视甚高, 忘恩负义,就说老爷我那个前女婿吧,当年我们家帮了他多少, 我爹更是精心教导倾囊相授,还把珠姐儿许配给了他。”

“结果呢, ”他冷笑道:“前些日子我不过是跟他提了一句,让他给县令、知府递个话,让老爷我好歹考个秀才光宗耀祖, 结果他劈头盖脸地训了我一通,说了一大通什么圣人言,庆律曰。”

二老爷一甩袖子, 愤愤不平, “忘恩负义的狗东西!”

“啊, 姑爷怎能如此呢,一家人合该互相帮衬才是。”郭姨娘惊讶得很, 她只是一个在宅门里生活了半辈子的妇道人家, 对府外的事情知之甚少。在她的概念里朝廷应该就如刘府一般, 只是更大些, 人更多些罢了。

而姑爷就是府里头新进的小管事,他站稳脚跟后合该提拔亲近之人才是,老爷是他的岳丈,不比别的人强些?

怎么就给拒了呢。

郭姨娘惋惜,娇声劝道:“老爷,您之前不是说过王家有位姑奶奶是知府家的姨娘,还给知府大人生下了长子嘛,不如走一走知府大人的门路?”

“于知府到京城去了,”二老爷不悦地摆手,“新来的那个知府油盐不进,”他随意地走动着,突然脑海中灵光一闪,看向了站立着的郭姨娘,他越看越满意,不由得缓缓点头。

“老,老爷?”郭姨娘不明所以。

……

郭姨娘顺利了十来年,如今警惕性早已不如当年,加上她这一回和二老爷已近一月没见面了,又有女儿的要事寻他商议,所以就急切得很,连身后有人远远吊着都没发觉。

跟在后头的那两丫鬟见她七拐八拐地消失在湖边的假山里头,连忙分了一人回去禀告大太太。

“有信儿了?”

“回太太话,”那丫鬟道:“我们亲眼看见郭姨娘消失在了那假山里头,已经留了人在那头看守了。回来的时候也和园子里的人打探过,早些时候是见到了二老爷,他时常来湖里钓鱼,如今却是找不着人了。”

“很好。”大太太缓缓坐下,老神在在地笑道:“你们去个人,和二弟妹好生分说分说,今日这事得她去了才好开场。还有,吩咐下去就说是我说的,大伙儿这几日都辛苦了人人有赏,但从现在开始都给我闭紧了嘴巴,郭姨娘的事我们大房是半点都不知情的。”

那丫鬟严肃地下去吩咐了。

“娘,这事我们不去吗?”刘玉真问道,“我们若是不去,会不会有差池?”

“我们去了做什么,”大太太随意地回答,“郭姨娘这桩丑事,我是很惊讶,很愤怒,但也只是因为她给你爹蒙羞。”

“过了那一阵子我就不如何生气了,自然得让二太太冲在前头,所以,我们就等一等。”

大太太想得很好,这桩丑事不能由大房这边掀开的,不然即使处置了郭姨娘,也给了老二一个教训,但区区一个姨娘对老二却谈不上伤筋动骨,而且日后大房恐怕也要遭到老二夫妇的埋怨。

所以,由二太太来揭开是最好的,一来达到了目的,二来也让老二受一受后院起火的滋味,让他往后不得安宁。

“走,”曾氏站了起来,“我们去老太太屋子里等着去。”

二房里,二太太正和大儿媳妇颜氏说话,她语气有些不好,“云姨娘给铮儿生了儿子,有功于我们刘家,你这做大妇的不知体恤也就罢了,还让她在大日头下站了一个时辰,这人都晕过去了,实在不是什么贤良做派!”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