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填房日常+番外(164)

作者:晨晓茉莉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穿越时空 种田文 宅斗 科举 主角:刘玉真、陈世文 ┃ 种田文、科举朝廷、宅斗 比起相公,我更喜欢他的女儿 立意:穿越古代后好好学习,努力生活,让自己和周围的人越变越好。刘玉真胎穿古代,虽然父死兄丧祖母还偏心,但亲娘视她为珍宝,精心教养无有不应,生活悠闲而自在。唯一的烦恼就是不知道外祖家的表哥好不好相处,毕竟外祖母和亲娘想将他们凑成一对。点击展开

“一个人既可以是哥哥也可以是弟弟,端看和谁比,你在佑哥儿这里是弟弟,在瑜哥儿面前又是哥哥,莫要弄混了。”

机灵的瑾哥儿想了想,又问,“那长桐比哥哥都大,为什么他又是侄儿呢?他还喊我叔叔呢!”

长桐就是族长家那重孙了,比他们小一辈,刘玉真想起了那个懂礼貌的孩子,解释道:“长桐比你们小一辈,所以你们是叔叔,他是侄儿,这辈分和岁数又不一样了。”

瑾哥儿似懂非懂,不过倒是没再争辩,乖乖地喊了一声三哥哥。

瑜哥儿也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跟着哥哥喊,“三哥哥。”然后就倚靠在陈世文的腿上好奇地看着佑哥儿。

佑哥儿也好奇地看着这两个一模一样,只穿的衣裳有些不同的小娃娃,还跟着重复了一遍,跟着喊道:“三哥哥。”

“娘,他喊我哥哥了!”瑾哥儿兴奋地大喊,“那他就是我弟弟了?瑜哥儿是二弟,他就是三弟!”

“弟弟!弟弟!”一直都是家里最小的瑜哥儿也跟着兴奋起来,跑过去拉佑哥儿的手,“弟弟,看鱼。”

于是两个小的便拉着他到矮桌上看鱼了,瑾哥儿还给他介绍哪一条是在哪儿抓的,也难为他还记得。

许是小孩子之间有独特的语言,刚刚还沉默着的佑哥儿去了矮桌之后,在两小的带领下也一个字、两个字地往外吐,不过他说得很小声,在另一侧坐着的刘玉真和陈世文聚精会神也不怎么听得清。

刘玉真觉得有些奇怪,“之前母亲跟我说佑哥儿一天难得说一句话,她老人家愁得不行,生怕有什么不妥,但如今……”

她停顿了一下,组织语言道:“就刚刚这样来看,他心里是明白的,就是反应迟钝了些,也不爱开口。”

“是不是平日没人跟他玩,没人和他说话的缘故啊?要不找些人来和他一起玩?”

陈世文的注意力也是一直放在他们几个身上,听到刘玉真这么一说点头道:“值得一试,我记得瑾哥儿和瑜哥儿刚学说话的时候,无论是你我还是岳母,亦或者几个丫鬟和奶娘们天天都在教,他们若是能说一两个字我们能高兴半天。”

“我没记错的话,瑾哥儿和瑜哥儿的确是比康哥儿说话快。”

“也不知佑哥儿的情况如何,若只是说得少,或者没有同龄的小娃娃伴着,这都是小事。”

“晚上请安的时候,我问问祖父他们看是怎么一回事。”知道佑哥儿只是反应慢,他的表情有些许放松,“能治的就要治,不能治也得早早打算起来,他虽然腿上有疾,但也只是不能科举而已,旁的事还是做得的。”

刘玉真也是这个想法,只要不是痴呆的,那就还有救,于是道:“那你找长辈们问问清楚,趁我们还在家的时候,若是要买人也可以帮着掌掌眼,要挑那种忠心的,还要机灵。”

“门房那儿子忠心是有了,但也是个闷性子,应该给佑哥儿再添两个活泼的。我就不陪你去了,这次回来我看大嫂对我有些意见,我就在家里等你消息。”

陈世文点头,“这事我来说,至于大嫂,”他叹息道:“可能是因为佑哥儿的缘故,不管是张家那边还是村子里都有闲言碎语,她有些魔怔了。”

“你莫要放在心上。”陈世文紧握着她的手,“待我们下次回来,便有自己的院子了,也处不长。”

“我知道的。”两人一个站着,一个坐着,就这么对望了一会儿,刘玉真噗嗤一笑,“她这样的段数,伤不了我。”

……

晚膳过后,张氏听到陈世文的话之后有些惊讶,“这,这佑哥儿跟两小的待一块真的有话说啊?你没骗娘?”

陈礼忠也道:“怪不得刚才吃饭的时候他们非要坐一块,原来是这样的缘故。”

曾老太爷想了想,“若真是这样,那这几日你让瑾哥儿他们多和他说说话。”他老人家叹气,“这几年你大嫂很少把佑哥儿带出来,天天把他关在屋里,三天两头说病了。”

“若真的像你说的这样,那可就好咯。”

“我没骗你们,”陈世文笑道:“他们今日围着那碗鱼嘀咕了半个时辰,后来哥俩又把真儿给他们做的玩具拿出来给佑哥儿玩,他也玩得很开心,还和他们两个滚成一团。”

“后来康哥儿来了便带着他们玩捉迷藏,可惜佑哥儿不懂这里的诀窍,每次都躲在同一处地方,很快就被找了出来。”

“但他也不生气,还学着瑾哥儿他们冲着康哥儿喊哥哥。”

“天爷啊!”张氏惊呼,“佑哥儿会喊哥哥了?!他以前都是只喊曾祖、祖父、祖母还有爹娘的,如今喊起了哥哥,天爷啊。”

“早知道我就多找些娃娃到家里来了,一人招呼一顿点心又不费事。只要他们能带着佑哥儿多说话,我杀一头猪都成啊!!”

“村子里的孩子不行,”陈礼忠皱眉,提醒道:“他们见着了佑哥儿只会喊‘瘸子’、‘瘸子来了’、‘瘸子又来了’等等,你忘了上回你气得堵人家门口骂了半个时辰的事情了?”

被这样一说,张氏便想起来了,懊恼道:“我这糊涂脑子,还是当家的你记得,对对对,村子里的孩子要不得。”

“有些人家根本就不教孩子的,好赖都不教,就任由他们疯长。”

这种事陈世文还是第一次听说,回到屋子里时都还有些愁眉不展,虚心地问刘玉真道:“你有没有什么法子,能让佑哥儿不瘸着走路?”

刘玉真好奇,“这是怎么了?”

陈世文把事情解释了一遍,“长辈们琢磨着买人或者在附近村落里收几个家里活不下去了的小子,但只要佑哥儿瘸一日,他这事就不好办。”

“这乡下小孩子家里人都是散养着的,年幼无知的话最是伤人,我最明白不过。”

“所以我便想着若是能让佑哥儿如常人一般走路,那这事便能迎刃而解了。”他说着说着自己都在摇头,“不过这个太难了,这两年我虽有留意,但也没发现能治这种腿的大夫。”

原来是这样,刘玉真明白他的意思了,道:“若是只想让佑哥儿行走如常,也不是没有法子,事实上这法子非常简单,我一说你就明白了。”

陈世文惊讶,忙问道:“是什么法子?”

第116章

面对陈世文好奇而求教的目光,刘玉真有几分得意, 她道:“你啊, 其实是想差了,你想让佑哥儿行动如常往后的日子过得顺遂些的想法是好的, 但如今却是达不成。不说这打断了腿重接是多么的痛, 他这么丁点能不能熬住,就连能做这事的大夫也不好找,悬得很。”

“但若只是让他看起来如常人一般, 走路轻松些,这十几二十年后身子不会因为他常年倾斜着走路而得病,却也不是不行。”

“那要如何做?”陈世文虚心问道, 还自发地倒了杯茶给她, 等着听她解释。

刘玉真喝了口茶,不卖关子地道:“以前我们在京城收到家里来信的时候,只说佑哥儿的腿短了一截, 这一截有多少却是未提, 这我就不好说什么。”

“这次回来一看, 这差的约摸是一寸到两寸之间, 而且只是差了长度,这脚掌既没往里拐也没往外拐。”

“这左腿比右腿矮了一两寸,所以他的左脚是用脚尖着地的,走起路来便一高一低, 不稳当, 旁的人瞧着自然就知道他瘸了。”

“但若是在他穿的鞋子里做些手脚, 把左边这只的鞋跟做高。”刘玉真伸出两只手掌在桌面上比划着,给陈世文解释,“你瞧,使得佑哥儿穿上后左腿与右腿平齐,这差的一截不就补上了吗?虽说跑跳起来估计还是有点别扭,但日常走路应是无碍的。”

“如此便也就成了,是不是简单得很?”

陈世文越看越惊讶,“这鞋子还能做高?”他弯下腰去看自己的千层底布鞋,底算不得厚,难以想象它有再加高一寸多的模样,“鞋跟做高一寸?是和木屐那般吗?”

“能穿吗?而且一高一低,走路会不会摔着?”

当然是能穿的,刘玉真以前还见人穿过,不过这个不好跟他解释,于是道:“能不能穿,试试就知道了,不过用木头做估计不行,太硬了,先多缝几层底试试看吧。”

“至于会不会摔着,你这个正常的穿当然会,但是佑哥儿就不一定了。他穿上之后两条腿一般长,开始可能会不习惯摔一两跤,但是熟悉了之后就不会摔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