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填房日常+番外(118)

作者:晨晓茉莉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穿越时空 种田文 宅斗 科举 主角:刘玉真、陈世文 ┃ 种田文、科举朝廷、宅斗 比起相公,我更喜欢他的女儿 立意:穿越古代后好好学习,努力生活,让自己和周围的人越变越好。刘玉真胎穿古代,虽然父死兄丧祖母还偏心,但亲娘视她为珍宝,精心教养无有不应,生活悠闲而自在。唯一的烦恼就是不知道外祖家的表哥好不好相处,毕竟外祖母和亲娘想将他们凑成一对。点击展开

“况且若真是去了,那这辈子可就陷泥潭里出不来了,自是不能去的。”

“我只是,”他思索了片刻,表情略有些茫然道:“只是有些感慨罢了。”

“不单单是你们家里人,还有许多人跟我说我就是个同进士了,二老爷说反正都是同进士,不如不去考了以举人之身谋个缺,三五年后便和同进士无甚区别。”

“想想也是这个理,同进士和举人一样都是从最低的主簿、县令等做起,非大功者不得晋升四品。”

“三百中取一百二十赐进士及第或进士出身,而我乃二百七十二名,就比那孙山强些,很可能三年后得个同进士,真儿,你会失望吗?”

刘玉真不解地问:“你不是贡生里的二百七十二吗?三年后还有个殿试,怎么就肯定是同进士了?连四姐姐都知道你三年后定比现在强些呢。”

“你再潜心治个三年学,二甲、一甲也不是不能的。”

陈世文愣住了,认真地问她,“你真的觉得我能中一甲?”

刘玉真并不能肯定,毕竟卷子又不是她出的,但是瞧着他现在这样子以及想起这段时间他的反常,酒都醉了两回,她便肯定地点头道:“当然!”

“这科举如何我不知晓,但是学习这事我却是知道的,这靠的是勤奋以及几分天赋,你瞧慧姐儿她便是个勤奋的。”

“说好了每天写五张大字那便只有多的没有少,但康哥儿就不一样了,写满了五张就要放笔,姐弟俩过三五年再看定是慧姐儿的字写得好。”

“你们科举也是一样的道理,同样的天分年长些又勤奋的人总是占便宜,因为学得多呀。”

她明亮的眼眸一眨不眨地望着他,语气肯定而执着,“你如今能考中榜尾,那说明你是这一批里头差的,但再过三年你便是下一批里头好的!”

说完她又补充道:“再说了,你上京前曾与我说,将来要做一个好官,庇护乡里。”

“莫非只得一甲能做好官,二甲和三甲便要鱼肉百姓了?”

“只要你想做一个好官,那即便是个举人那也能做个好县令的!百姓看的是你能否做实事,又不是看你科举名次。”

“所以你愁这个做什么?”

一言惊醒梦中人,陈世文听得呆住了,半响哈哈笑了起来。

“真儿你说得对,我竟是相差了!”

“想我陈文博自幼聪慧,后来又得了令祖父刘老太爷的赏识,一举得中小三元,而后在书院里也屡屡拔得头筹,加冠未久便中了举。”

“一路走来顺风顺水,从无阻碍,此番竟险些栽了跟斗。”

“你说得对,不管三年后是进士还是同进士,我只需记得年幼时老太爷与我说起的,做个问心无愧的好官便是了。”

说到此处他神色复杂,“此番入京,其实我是冲着三甲去的,在贡院的时候受了寒也强撑着。”

“卷子也尽我所能做完了,但没想到竟险些落榜。”

“人人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我便真的以为自己是文曲星了,放榜时我刚刚能下床,说实话得知我名次时我极为失落。”

“犹如梦中。”

“往后好些日子都没回过神来,回城的时候在船板上有些恍惚被浪打了一身,下了船没多久便烧了起来。”

“这一烧便烧到了如今。”

他抱住了刘玉真,激动道:“真儿,我们到京城去吧。”

……

去京城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好多事情都要安排妥当,这首先便是家里几个年纪大了的丫鬟,趁着冬天事情不多,该指婚的便要指婚,该赐嫁妆的就要赐嫁妆。

首当其冲的便是不像个丫鬟样的石榴,刘玉真征求了慧姐儿的意见,给了她十两银并两匹红绸布,让人喊了她哥嫂来接回去婚配。

“姑娘!”桂枝脸色难看地走了进来,低声道:“石榴那蹄子不肯跟着她哥嫂走呢!”

刘玉真正教康哥儿画画,他在纸上涂鸦,然后刘玉真在后头补充描绘,技艺意境等的谈不上,但简单的山石动物也让他惊叹不已了,兴致勃勃地描绘着。

“康哥儿,母亲有些事,你和姐姐在屋子里玩着,母亲去去就来好不好?”

“好——”康哥儿抓着毛笔乱花,头也不抬地回道:“娘亲您要快些回来,我想画大老虎!”

“好,等我回来教你怎么画大老虎。”刘玉真示意丫鬟照应着康哥儿,转身走了出去。

桂枝跟在她身边气愤愤地解释道:“石榴的家里人也是我们县里的,吃不上饭才把人卖了,这回通知来领了人走一家子团聚都高兴着呢。”

“她哥嫂一大早的就来接了,老太太念着她侍候了一场,也赏了一匹布,然后她嫂子就闹起来了,还说姑爷把石榴轻薄了,要让石榴给我们姑爷做妾!”

第80章

???

刘玉真停下了脚步,回想起石榴那干瘦的身板和木讷呆滞的脸, 难以置信地低声问道:“轻, 轻薄?”

“什么时候的事?”

“我怎么不知道??!”

“陈世文会看上她???!”

桂枝一副难以言喻的模样,“她说是姑娘您还没入门的时候,后来您嫁到了家里来这便断了。”

“一屋子的人都不信呢。”

“姑娘, 这事要不要找钱贵打听一下啊?今年入冬后我听您的吩咐, 给前院送过几次汤水。”

“书房里就只有两位小少爷和姑爷, 没别的人, 而姑爷回来要么是到上房、要么是回屋子。”

“也没去旁的地方。”

“在姑爷的眼里我们这些丫鬟都是一个样的,他上回还对着秋叶喊春杏的名呢, 更别说石榴了。”

“有一回两人是撞见了,姑爷说地扫得不干净, 烟尘大让她再扫一遍。”

“我也是不信的,这样的人得打发走。”刘玉真横看竖看陈世文和石榴都不是可能, 若他真的饥不择食到这种地步。

这陈家都要住满人了。

桂枝的脑海中闪过刘府内二房千娇百媚的殷姨娘,再想想刚刚瞧见如干瘪黄豆般的石榴,也是难以置信。

“她这样说的时候,老太太都不敢置信, 吓得差点呛到呢。”

“只是她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老太太一时拿不准。”

“原本老太太是要找姑爷来对峙的,但嬷嬷觉得姑爷来了反而更不好, 便让来寻您。”

刘玉真明白了, 段嬷嬷是怕万一是真的没办法收场, 还不如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打发出去。

她缓慢走下青石阶梯, 冷笑道:“她们现在闹得如何?可还有说别的?”

桂枝回道:“两个人在正房里死活不肯走,非要讨个说法。”

“那石榴还要去撞墙,幸好春柳这小丫头堵前头拦住了,如今被郭婆子郑寡妇拿住扔墙根里头。”

“她还好,翻不出什么风浪,要紧的是她那浑人嫂子,那朱家的差点和老太太打起来,把老太太气得脸色发青。”

刘玉真边走边说:“给那忠心的丫头赏两百个大钱,再喊个大夫瞧瞧可有伤着。”

“老太太现在如何?卖身契可给了?”

“老太太气得很。”

“至于卖身契还在大太太手里,本想着等她谢了恩再给的。”

桂枝庆幸道:“幸好没给,要不然可不好办。”

相比于桂枝的担心,刘玉真却很淡定,“给了有给了的办法,没给有没给的方式。”

“原本还想着她侍候孩子一场,给个好前程的。慧姐儿说小时候她有次发烧没人理会,还是她跑去找老太太磕头找了大夫。”

“那事得记她一功。”

“赏的十两银子和那几匹布已经是这附近很体面的嫁妆了,加上四妹妹送她的旧衣裳,找个殷实人家是够了的。”

“没曾想这般不知足。”

她站在正房门口,冷静地道:“你安排人守在外头,听我命令行事。”

桂枝点头应是,打头掀起了门帘。

刘玉真背着光走了进去,一进门便看到下首大大咧咧地坐了个肥硕的妇人,桌上摆了一盏喝完了的茶并一些点心碎屑。

其前方四姑娘手足无措地站着,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

小张氏要养胎不在,吴氏要带孩子也没来,而戚氏自从二房分了田地之后她就不太管事了,所以如今就张氏沉着脸坐在上首。

她戴了一副齐整的头面,是陈世文和刘玉真今年重阳时用邹家送来的翡翠新做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