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唐+番外(218)

作者:云长歌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一个考古专家一朝穿越成李煜,一睁眼就进入了hard模式,好处没得着,敌人有不少,远有赵匡胤,近有亲兄长,本来只想保住小命, 顺便暗中保护文物,一不小心就让历史转了个弯,结束乱世,光复盛唐。 禁欲和尚攻X装X帝王受,1V1 标签: 豪门世家 主角:李煜(李从嘉),释雪庭 配角:李璟,李仲寓,李弘冀,李景遂,韩熙载 其它:穿越,和尚攻点击展开

若不是李从嘉运气好,估计还真别想让赵匡胤归顺大唐,是的,李从嘉一直觉得自己能走到今天就是因为运气好。

想了一会之后,李从嘉扯过一张信纸就写信把赵匡胤骂了个狗血淋头,重点骂他不爱惜自己身体。

这样一封信,虽然明面上看是在斥责赵匡胤,实际上却是在关心他,只要赵匡胤脑子没问题就不会想不明白。

李从嘉写完信之后,想了想说道:“赵匡胤也算是立下了功劳,我记得私库里还有几根百年人参,选两根给他送过去吧。”

这样为了事业连命都不要的小弟必须安抚,哪怕不是赵匡胤,没有什么本事,这样的人也难得啊。

同时李从嘉也很纳闷,赵匡胤这是抽了什么风呢?这件事情就算是换成李景达这么做,他都比较理解,赵匡胤不像是这么忠心的人啊。

是的,在李从嘉心里,赵匡胤从来就跟忠心没啥关系,无论是历史上的“陈桥兵变”,还是这个时空的背叛周国,从哪里看都看不到赵匡胤的忠心,这又是在搞什么?

还能是搞什么?怕你借机搞事啊。

赵匡胤做这件事情也是逼不得已,他在前线收到指示的时候,当时就觉得不行,荆南的情况太复杂,若是大唐已经占据了中原的半壁江山,这样做或许还行,现在可行不通。

可是他又不敢写折子,为将者最忌讳的就是对上司的决定指手画脚,可这是明摆着行不通的,他唯一能够做的大概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自己想办法搞下荆南!

然而赵匡胤也知道自己在李从嘉心里大概也不是什么忠诚的人,他担心如果用自己的方法搞下荆南之后,会被李从嘉怀疑他要据地自守,毕竟荆南这个地方易守难攻,否则高家本来也没什么能人,哪里能够把持荆南这么多年?

赵匡胤并不想再继续弄个割据政权,不说劳心劳力最后可能还一无所获,就说他全家都还在删丹呢!他总不能不顾妻子儿女吧?

赵匡胤只能出此下策,明摆着就是告诉李从嘉,为了大唐江山他可以不要性命,所以他没有反心。

当初赵匡胤要冒险,他手下所有人都不同意,脾气火爆的甚至又说让赵匡胤造反的话,赵匡胤当时按下了所有人一意孤行,他心里还有个想法,或许可以借着这件事情将他跟李从嘉之间的那些隔阂抹去。

毕竟从头到尾,他跟李从嘉之间或许有着各种各样的冲突,却从来没有生死大仇,他作为将领领兵在外作战,最怕的就是君主的不信任,他必须将这种危险消弭于无形。

事实证明,哪怕没有了当宋太祖的机会,赵匡胤依旧是赵匡胤,他赌对了!

无论赵匡胤之前做过什么,历史上对李后主做过什么,至少现在李从嘉不想再怀疑他,毕竟人家连命都可以不要了,还要求什么?

赵匡胤没有等来圣旨,反而是等来一封信,看到信上李从嘉激烈的措辞,赵匡胤摸着胡子嘿嘿笑了两声。

再看到李从嘉送来的各种解毒药材的时候,赵匡胤的心就落在了胸腔里,他知道只要这次的仗打的漂亮,他在大唐的地位就再也无人能够撼动,甚至还能更进一步。

外姓王现在不敢想,毕竟就连李从嘉现在也不过称王,还不敢自立为帝,但是国公什么的……总能想一想吧?

实在不行,能够让侯位世袭罔替也行啊,是的,赵匡胤身上这个爵位如今是降等袭爵,等到他儿子继承爵位的时候就是伯爵了。

赵匡胤精神抖擞,之前毒药对他造成的损害似乎一瞬间就不见,整个人又生龙活虎的跳起来说道:“来人,备车去大营,我要与白国公商议军情。”

赵匡胤去找李景达,李景达是一点也不敢怠慢他,敢对自己下毒的狠人,惹不起惹不起,而且不管怎么说李景达年纪已经不小,就算能带兵估计也没几年可以熬了,可他的儿子只有最小的那个继承了他的一些天赋,剩下的当个纨绔子弟还可以,别的就别指望了。

李景达觉得很有必要跟这些年轻一辈的将领打好关系,只不过……李平和朱元比他也小不了多少,李弘冀是自家侄子,释雪庭……他是个和尚,并且长时间住在宫里,走的太近恐怕还会被怀疑探听宫中秘闻,所以看来看去,也就赵匡胤合适了。

所以赵匡胤在李景达这里得到了礼遇,赵匡胤也很客气,两个人客气过之后,赵匡胤便问道:“国公,您看我们要不要多招些兵马?”

李景达摇头说道:“现在数量已经很不少,在多招也都是新兵,训不过来的。”

赵匡胤搓了搓手说道:“不是,您看啊,蜀国跟南周是接壤的,殿下会不会在拿下蜀国之后,一鼓作气将故土打下来?”

李景达拿着茶杯的手一顿,继而深深看了一眼赵匡胤,他居然都忘了这一点,难道李从嘉这次这么激进的打蜀国,为的就是打下南周?

李景达思考半晌之后才说道:“不妥。”

赵匡胤一脸了然:“末将也知道不妥,只是……担心殿下心有执念啊。”

毕竟是故国旧土,不是谁都能放得下的。

李景达叹息说道:“我会试着劝劝殿下的。”

赵匡胤顿时放心,他过来找李景达,为的就是这么一句话,他一直在揣测李从嘉为什么定准了蜀国,当然有一部分是因为这里有井盐,跟蜀国太嚣张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李从嘉也不是没忍过,当年在西域他忍了多久?可见不是不能忍的人,这次不再忍肯定是有原因,赵匡胤觉得南唐故土可能就是李从嘉的执念。

不过这个话他不好跟李从嘉说,毕竟南唐的灭亡也有他的努力,这个话说不好就会让李从嘉回忆起之前的事情,这种事情他能不出头还是不出头的好。

只是在这里商议的两个人根本没想到,李从嘉压根就想过先打南周,跟李景达想的一样,他也觉得不太合适。

北周比南周强大很多,留着南周还能消耗一下北周,把南周打下来,到那个时候南唐已经经历了很多大战役,国力肯定也不如现在,到时候面对北周几乎没有优势。

所以李从嘉的想法是拿下蜀国,如果可以的话,就再打下南汉,如果不合适那就休养生息。

蜀国虽然跟南周结盟,但是李从嘉一点也不担心,南周不可能倾尽国力去帮蜀国打仗,他们还要防备北周呢。

而且……李从嘉开始思考,北周拿到了雷盒,肯定是要对付南周的,如果让他们那么快拿下南周,北周的兵力几乎没有消耗,那怎么行?要不要也援助南周一波?

可以卖给他们雷盒,但是让他们不要插手大唐跟蜀国之间的恩怨?

李从嘉觉得这个可以有,至于之前交恶的事情,人与人之间还有缓和的时候呢,更不要说国与国了,毕竟南周跟大唐现在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

李从嘉将想法跟释雪庭说了一下,释雪庭问了一句:“南周之所以跟蜀国结盟或许就是在忌惮大唐。”

李从嘉茫然:“为啥啊?”

释雪庭说道:“你看看舆图,南周现在的国土与当年大唐几乎一模一样,南周自然要当心你打下蜀国之后会打他们的主意。”

李从嘉恍然,他自己都没想到这一点,也巧了,释雪庭刚说完这个话,李景达的折子就递了上来,里面正是说关于南周的事情,千叮咛万嘱咐让李从嘉不要冲动,只要稳扎稳打,将来总有回去的一天。

李从嘉看完之后有些无奈,怎么这么多人都觉得他在打南周的主意呢?

不过这份折子来的正好,他需要用这份折子去跟文臣说明跟南周做交易的原因。

内阁辅臣对这个结果倒是比较能接受,他们虽然也很想回归故土,但是如果以天下为志向的话,先放弃南周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南周那边对大唐的突然示好有些不解,当然李从嘉也算是给了他们一个理由,大唐不希望南周插手他们跟蜀国之间的战争,为此不仅愿意卖武器给他们,甚至还能定下君子协定,互不侵犯什么的,为了取信于南周,李从嘉甚至承诺若是能将蜀国收入囊中,届时便于南周划定山河疆界!

南周满腹疑惑,纵然有这么一个理由,他们也觉得西唐的态度转变有点快,嗯,是的,在这些人眼里,大唐就是西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