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官擅离职守是大罪,不过逢着丁忧这等事就例外了,不知从哪年哪月起,官员走得越快越早,越显得至孝,不贪恋权位,在士林间的风评越好,朝廷一般也不会怪罪。
于是汪知府的调令就跟着提前下来了,因他前任已经走了,他得从速从快地去上任,比张推官的行程还急。
麻烦最终返回到了张推官这头,他想来想去,在金陵倒也还有几个相与不错的同僚,若叶明光是孤身一人,托付过去一段日子本是可以;但叶明光却还有他的万贯家产,他既要上京,张推官不可能把叶家的家产再运到山西去,财帛动人心,万一所托非人,其中出了什么差错,可没得后悔药吃。
各方面综合考量之下,最终,张推官只能把目光投向了魏国公府。
魏国公府家大业大,既不会把叶明光的小小家产看在眼里,也无所谓收留他住一阵子,叶明光哪怕其后的府试院试考不过,以他的年纪,能过第一关也已经是个有出息的孩子了,魏国公爽快地便答应下来。
随后张推官赴山西新任,数月时间一晃而过,叶明光再连夺两案首,大放异彩,治下出了神童,文治也是父母官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知府十分高兴,亲自派人把叶明光送回了金陵,如今他回来还没几天,在金陵城里也已经声名大振了,有脸面能和魏国公府交际的人纷纷前来,好奇想看一眼神童的,自家有子想来打听一下神童的学习心得的,络绎不绝。
“——今儿的褚太太算好的了,你不知道昨儿来的那赵家奶奶才好笑,居然问我明光定亲没有,似乎想给他说个媒,我问了两句,七拐八绕的,不知是她一个什么亲戚家的女孩子,我不耐烦听,当时就给回绝了。”
徐世子忍不住喷笑:“你还说我,你是明光什么人?连亲事都替他做了主,你就知道他不喜欢?我看明光也不小了,遇着合适的,当定也能定了。”
沈少夫人斜他一眼:“所以说你不通,明光现下毕竟只是秀才,他将来才是不可限量,何必着急一时,以后数得着的好人家多着呢。”
徐世子笑呵呵地:“你说的也是,我看明光这小子以后一个状元是跑不掉。”
“也不用说这话,别捧杀了他。你看张家多沉得住气,珠儿这小丫头也是,从没乱往外面透过风——”
“叶少爷和大姐儿来了——呦,姐儿,你这眼圈怎么红了?”
外间传来丫头惊讶的声音,跟着撒花织锦帘子掀起,端姐儿走了进来,她眼睛果然是红红的。
叶明光跟在后面,进来行礼:“徐叔叔,徐婶婶。”
徐世子笑着应了,招手把女儿叫过来:“乖宝,怎么这个模样,谁欺负你了?”
端姐儿嘴巴一扁,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了:“爹,叶哥哥说要辞行,别叫他走么,在我家过完年再走好不好。”
徐世子闻言和沈少夫人对望一眼——他二人对此是有心理准备的,离着过年只有一个多月了,年节是阖家团聚的大日子,叶明光来借住前就讲好了考完上京,他这时要辞行是预定中事。
叶明光就便拱手道:“多谢叔叔婶婶这段时间以来的照顾——”
“明光,”徐世子出声打断了他,一则不舍得看女儿的委屈相,二则他私心里也想再留叶明光一阵子,这么小的秀才,带出去拜年多长脸哪,魏国公府几代子孙都是从武,只有他一个庶弟徐四学文,却是假文酸醋,动不动诗会开得热闹,真能耐一样没有,徐世子且和他有恩怨,眼角都懒得夹一夹他。
虽然叶明光是别人家的孩子,不怎么能把脸面长到他徐家来,不过管他呢,反正他现在住在魏国公府不是。
就诱劝道:“你看这天气这么冷,往北去只会更加寒冷,道路也不好走,你着急什么呢,不如在这过了年,候到明年开春,我再让人送你上京不迟。”
叶明光立在对面,迟疑了一会,还是道:“——多谢徐叔叔好意,但我和姐姐说好了,我一考完就去京城,姐姐连房子都替我买好了,就等我去过年团聚,我若不能赶去,她该失望难过了。”
端姐儿听得“呜”一声,两滴泪珠就落下来了。
沈少夫人把她叫过去擦脸,才注意到她手里捏着个玉雕的笔筒,通体碧绿,上雕着竹叶环绕,整体做成一个中空的竹节模样,看去精巧不菲。
沈少夫人看着不像是自己家的物件,疑问地道:“这是哪里得来的?”
端姐儿垮着白玉般的小脸:“叶哥哥送给我的饯别礼物。”
虽然女儿看上去很不开心,沈少夫人还是没忍住笑了:“要走的是明光,饯别礼物应该是你送给他才是,你怎么倒收别人的礼。”
端姐儿有点愣:“……我忘了,叶哥哥给我,我就接着了。”
她举起来要还给叶明光,叶明光摆手不接:“你留着,不算礼物,只是送你玩的。”
端姐儿“哦”一声,她今年八岁,不是全然不懂事的孩子了,见父亲劝了都不奏效,知道叶明光是走定了,也不闹了,只是仍旧怏怏的。
沈少夫人和气地道:“明光,你着急和珠儿团聚,也是正理,不过总不能冒雪上路,再等两日罢,雪停了再走,你看看有什么要收拾的,吩咐人收拾了去,我这里派人送你上京,保管误不了过节。”
叶明光便致了谢,看看再无别话,告退出去。
端姐儿也要走:“我去给叶哥哥准备饯别礼物。”
徐世子纳罕着,他没想到女儿会正经有离愁别绪,拉了她道:“乖宝,我看往常有别人家的孩子来玩,什么陈家哥哥吴家小子,都比明光还肯哄你,结果走就走了,你也没怎么样,怎么明光要走,你就这么舍不得?”
端姐儿嘟嘴道:“我又不喜欢他们,都没意思,还长得丑,头发都不会卷。”
“……”徐世子傻着眼,觉得宝贝女儿的逻辑真是难懂,“头发?丑?乖宝,你看人长相丑俊是认头发的?那有什么好看?”
这是什么奇怪的审美观哪。
端姐儿挣了他的手:“不是啦,爹,我不和你说了,我要找礼物去。”
她迈着步子走了。
徐世子沉思了一会,问沈少夫人:“端姐儿这是传的你吧?我看人什么时候也不会看头发哪。”
被甩锅的沈少夫人冷笑一声:“这有什么奇怪,好像你夸丽娘足如新月一般,我也不懂脚有什么好看的。”
徐世子干咳了两声:“……那是哪年的老黄历了,你还记着。不说了,我安排送明光上京的人选去。”
他假装无事般起身去了。
沈少夫人在背后啐他一口,又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虽然偶尔说个话还是能气死人,好歹不再发燥性子往下吵了,这日子,也就这么往下过罢。
☆、第144章
爆竹声声辞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
京城这半年以来算是风平浪静,皇帝行事沉稳宽仁,发落掉忠安伯府这一家最不像话的勋贵后,就暂且停了手,有池鱼之忧的其余人家观望了一阵子,见风声似乎过去,就把提着的这一口气松下来,安心欢喜地迎接起一年里最重要的节庆来。
苏家自那年出事后,连着几年的年节都沉寂冷清,去年最凄凉,苏长越在京候考,只留下两个没成年的妹妹在安陆,守岁都没精神,呆呆地对坐,听邻居家传来的欢声笑语,差点把眼泪听出来,还是孙姨娘见着情形不对,及时把两人撵去睡去了。
今年就不同了,苏长越连着中榜娶妻,旧日伤痛渐为喜讯抚平,家势一点点振起,重新进入正轨,一家人都喜笑颜开,从腊月二十三就为过年忙碌起来,扫尘,做新衣,买年货,蒸糕,忙得不亦乐乎。
及到二十八这一日下午,叶明光险险地在过年前赶到了京里。
珠华拉着苏婉正站在门外看苏长越贴春联,不时笑嘻嘻提示他。
“高一点。”
“哥哥,还要往左边一点——呦,多了,再回去一点。”
几辆大车便在这时骨碌骨碌地驶了进来。
车还没到近前,头先一辆大车厚厚的帘子已经掀起,叶明光的脑袋探了出来,大声叫道:“姐姐!”
他裹着件沈少夫人怕他路上冻着、特意送他的小白狐裘,脖子上一圈雪白风毛暖呼呼地簇拥着他的脸颊,他相貌又偏清秀,苏婉一晃眼间没十分留神,被珠华拖着一边迎上前一边奇道:“嫂子,不是说你弟弟来吗?怎么还有个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