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霸在秦末(80)

曹参回道:“我认为最好是召集那逃亡在外之人,我听闻他们如今已有几百人之众,由他们主事,人多势众,也不怕百姓不听不服。”

萧何又道:“如此,我们既响应了起义,也不是首恶,万一失败了,至少不会危及性命。”

沛令沉吟片刻,以为然,便问:“你们认为谁适合主事?”

萧何推举了一人。

萧何和曹参一离开县衙,两人便立刻分头行动,萧何找到了还未离开的樊哙,而曹参去寻了夏侯婴等县衙内的好友。

“大哥,机会,好机会呀!”樊哙几乎是一路跑一路寻到了刘季,跟他说了沛县之事。

刘季听完大喜,立刻召集了山上的众兄弟,“弟兄们,秦要亡了,天下百姓都起义了,我们也能回家和家人团聚,堂堂正正的活着了!”

若不是实在没有活路,谁愿意和家人分离,躲躲藏藏的躲在这深山老林里,山上众人群情激动,一行人都不待明日天明,立刻就要出发下山,刘季也是思乡心切、难掩激动,当下便果真带队出发。

然而一行人日夜兼程的赶至沛县城门,却见沛县城门紧闭,禁止通行。

满怀激动的刘季见如此场景,立刻破口大骂:“沛令这是在搞什么鬼!萧何他们逗我玩呢!”

其实此时的萧何和曹参也不好过,就在上午,咸阳那边传来了消息,言局势即将被控制住,要求各地方官员加强戒备。

而沛令一见这头风吹起来了,立马放弃了原先的打算,同时为了自保,他叫人逮捕萧何和曹参,意图诛杀此二人,不叫自己原本的反叛之心泄露。

然而萧何和曹参何等机敏,早已偷跑藏了起来,此时听闻刘季到了,又设计翻出城墙,将事情始末告知了刘季。

刘季听完,不过沉吟片刻,便叉腰笑道:“沛县的百姓皆是我父老乡亲,一个县令不能阻止我进城。”

而后找来布帛,上书,“天下苦秦久矣,如今各地诸侯并起,即将杀至沛县,父老乡亲为县令守城,不过徒遭杀戮,不如同心协力同诛县令,响应起义,以保家室无恙。”便将布帛裹到箭上,一箭射至城头。

城头上的人见了信,联系县里如今的一些传闻,又见萧何、曹参皆在城外楼下,门外之众又胜于沛县之兵,当下决定倒戈。

而刘季顺利入城后,直接率众直奔县衙,取了沛令首级。

吕家,吕泽和吕释之欢喜的回家说了如今情况。

秦朝将亡,刘季的贵不可言他们没有想错,果真是要君临天下的贵不可言呐!

吕公抚着长须也是高兴,他的面相没有看错,雉儿的苦没有白受。

此时,他原先因为吕雉入狱受苦而升起的愧疚之心全数散去,反而升起些自得和骄傲。

他挑的婚事没有错,比起往后泼天的富贵,她从前受的苦难哪里算得了什么。

吕家众人喜气洋洋,然而吕二嫂却双腿一软,瘫倒在地,吕释之上前扶她,吕二嫂只捶打着吕释之的胸口,哭叫道:“又应了又应了!”

小妹说秦会亡,如今果真天下大乱,秦将亡了。

刘季家里,吕雉带着儿子和女儿守在一处,听闻刘季进城,听闻沛令一家被杀,她低垂着眸子,缓缓勾起一抹欣慰的笑容。

“还差一个月便是五年了。”

小妹没有骗她。

第69章 信号

刘季虽然顺利进入了沛县, 但沛令的突然变卦确实暴露出了一个信号,咸阳战况有变,而且是不利于起义军的变化。

不过, 塌下来高个儿顶着,陈王这个靶子还在陈县好好的, 故此事暂时轮不到刘季操心, 他如今思考的是如何当上沛县起义军的主事人。

现在论名望、威信、地位,萧何和曹参皆胜于他, 沛县百姓也果然推举萧何和曹参为首领。

只是萧何和曹参都是谨慎之人,深懂自保,他二人除了前头沛令欲秘密捕杀他二人外, 无案底劣迹,身份清白,又有沛令突然变卦透露出的情况有变, 而一旦起义失败,便是夷灭全族的下场, 代价太大, 故两人推辞不受, 反而联袂力荐刘季为首领。

刘季与他二人不同, 他本就是秦朝的在逃要犯, 做不做这个首领都是死路一条,索性置死地而后生,干一把大的。

当然,刘季混迹市井,也是老辣世故之人, 心里虽有想法, 面上却是谦让推辞, 道自己能力有限,担不起如此重任。

只是在刘季推辞的同时,他赤帝之子的身份、吕公为其相面贵不可言之事,以及吕雉言他所在之处有云气指引之事,却不知由何人起在沛县传得沸沸扬扬。

百姓听闻,更坚持让刘季领头,又请了吕公占卜,占卜结果也是刘季最吉,刘季推辞了两次,第三次盛情难却,只好上承天意、下顺民意,做了沛县的领头人。

沛县是楚国故地,县令是秦朝的叫法,他们都要灭秦了,自然不能依秦例,而楚国的县令俗称公,故刘季摇身一变成了沛公,开始招募青壮年从军,经营他沛公的起义反秦力量。

军队张罗起来了,自然要找一个对象练练手、壮壮士气,找谁呢?

陈胜、吴广起义之时下意识的往家乡打,刘季此时亦然,沛县其实是刘季的第二故乡,而刘季真正的故乡是丰邑,沛县、胡陵、方舆及薛县便是围绕着丰邑的四座城市。

刘季首先选了在沛县西北方向、距离沛县最近的胡陵,点了樊哙和夏侯婴领兵。

樊哙和夏侯婴都不是正经习过兵法的将才,夏侯婴好歹是个县衙管车马的小吏,而樊哙干脆就是个屠狗的,此时刘季叫他二人出战,他二人也没多想,点了人抄起家伙就往胡陵冲,临近城门也不减速,打算直接冲进去砍杀,典型的流氓地痞干架的方式。

然而打仗交战是两方的事情,沛县来势汹汹,乌泱泱上千人兵临城下,胡陵的官吏也不傻,两方又离得近,早就听说了沛县反了的事情,索性城门一关,不应战。

樊哙急得在城外跳脚大骂,将胡陵官吏的十八代祖宗数落了个遍,但是胡陵就是闭城不出,刘季反秦的首战便就此僵持住了。

项梁所在的会稽郡离咸阳,较之刘邦,远了差不多一倍距离,故他的消息比刘季更为滞后,刘季那处隐约察觉到了有些不妥,而他这处却没有收到一点消息,故在他看来起义军形势一片大好,很快便可攻入秦朝的国都咸阳。

项家在会稽动作不断,由于项家诸人自小受的便是为将的教育,项家族人总体的军事素质远不是刘季那方可比,尤其项梁为了今日还默默筹备了许久,对手又是小规模的无经验的守城兵,所以项家逢战必胜,势力开始急速的扩张。

所以项伯收到信从下邳赶来助阵,不着急参战攻城,反而先来寻周宁小聚闲聊。

“我原本邀你师兄过来,不过下邳离陈郡更近,他早在陈王起义时,便组织了百余人少年反秦,等咱们西进之时便能相遇,他身体不强健,倒不必跟着我折腾。”项伯一脸喜气的对着周宁说道。

人逢喜事精神爽,说的便是如今的项伯了,一喜故友再见,二喜战事顺利,眼瞧着国仇家恨皆可报,项家即将恢复旧日荣光。

周宁笑着点了点头,“您说得是。”

项伯笑道:“你如今在军中负责做什么,可一切都好,我来时你师兄还嘱咐我多照顾你些,他在下邳也很是挂念你。”

周宁笑着回道:“我身体不好,一月总是要歇小半个月,故而暂时没有办法承担什么职责。”

项伯皱了皱眉,脸上有些疑色,周宁笑了笑,神色坦然任他打量。

她虽然一向都说自己身体不好,但原先在县衙当值也是能正常做下来,而如今她赋闲在家,更多的是因为项梁在防她,而她能少操一份心便少操一份心,就顺水推舟了。

项伯见她如此坦然,心下有了猜测,于是他对周宁安慰道:“大概是看你年纪太小了,你放心,我会和二哥说的。”

周宁笑了笑,这话说得,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挑拨她与项梁的关系呢。

周宁笑道:“我收了个弟子,名叫韩信,现为项梁项二哥郎中。”

郎中即警卫侍从人员,虽然官职品阶不高,但贴身随从项梁,也不能说不重视了,对于她的弟子都如此重视,又怎么会因为年龄原因而慢待她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