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独宠生活(61)
她那庶妹被国公府的富贵迷了眼,又是个有心机的,一直想方设法往姐夫身边凑,可惜当时梁国公正值新婚燕尔,和妻子感情很好,对她一直敬而远之。后来,那庶妹趁着梁国公醉酒,穿上了姐姐的衣服,就此成了好事。本以为能借机登堂入室,怎料梁国公翻脸不认账,根本不愿意。
纸终归包不住火,梁夫人无意中知道了这件事,一下子动了胎气,差点流产。梁国公心生愧疚,更是赌咒发誓绝不再见她那庶妹。梁夫人之后身体也一直没好转,那个孩子生下来就是个死胎,这更是让梁夫人彻底恨上了她的庶妹。
梁夫人那妹妹事情败露后就被送回了娘家,因为害得梁夫人没了孩子,梁国公又没有纳她为妾的意思,便被打发去了庙里自生自灭,不久之后诞下一个男婴,难产而亡。
她的丫鬟是个愚忠的,怕这个孩子被梁夫人迁怒害死,就偷偷抱着他走了。
等这个孩子在养父母的教导下长大成人,考取了功名,眼瞧着人生一片光明,那丫鬟又在临终时告诉他真正的身世,当然事情就是另一个版本了。
他的生母原本和梁国公两情相悦,可姐姐善妒,硬是不让她进门,那梁国公是个窝囊的负心汉,竟也不敢吭声,任凭他的生母怀着身孕被赶出了家门。九死一生产下他便亡故了,死后不过孤坟一冢,无人拜祭。
那孩子自然是相信从小看着他长大的嬷嬷,就此心生恨意,誓要为生母报仇。
于是做官之后,处处跟梁国公府作对,凭着自己的才干,花了半辈子,生生搞垮了梁国公府,逼死了梁国公。但他也因此被人诟病,毕竟梁国公是他的生父,如此不留情面,有违孝义,就连不少忠正耿直的朝臣也不愿与他为伍。致使陛下一直很想重用他,却屡屡受阻。
站在那孩子的立场来看,他的生母遇人不淑,亲姐姐还处处相逼,不但丢了性命,死后还成了孤魂野鬼,连牌位都入不了宗祠。
可站在梁国公的立场来看,不过是一夜荒唐留下的债,自己的儿子还要置他于死地,可恨的很,决不能退让。
站在其它朝臣的立场来看,就算他有才学又如何,品行不堪,岂能服众,与这样一个弑父的恶徒同朝为官,实在难以忍受。
两败俱伤,是非难辨,梁国公府的这场父子间的争斗一直被人拿来说道,乐此不疲,话本折子戏都排了一出又一出,所以这件事阿瑾记得还是很深刻的。
可这件事,本身和梁嫣然没有牵连,她那姨娘当年也没进府呢,也扯不到她那边,干系最大的就是梁国公和梁夫人了。
梁夫人……
——
凤仪宫。
皇后说的口干舌燥,太子还是一言不发。
皇后急的真想当场摔杯子,“熙儿,你还要置气到什么时候?之前几次叫你来,三催四请就是不肯,现在好不容易来一回凤仪宫,又是一声不吭,怎么,你打算永远都不和母后说话了吗?”
太子终于开口了,“儿臣没有与您置气,之前只是太忙了。”
“你觉得母后很傻是吗!”皇后瞪着眼睛。
本来就是,太子在心里嘀咕,当然,这话他肯定是不敢说出来的,只是道,“梁国公的事,儿臣心里有数。”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迎梁小姐入宫。”
太子真的觉得母后管的越来越宽了,“梁小姐是梁国公唯一的女儿,给儿臣当个良媛太委屈她了。”
“位份不是什么大事,反正东宫也多了个夫人,再来一个正好凑一对,本宫可以向皇上请旨,同样给那梁小姐一个位同侧妃的夫人之位,也不算委屈了她。”
“母后,儿臣记得,自己说过,东宫的事,您不必再插手一分一毫。”太子很努力地平复了一下心绪,“夫人之位,是父皇给阿瑾的殊荣,不是那么随便的东西。”
“不然怎么办?”
“既然没有合适的位子给她,还进来做什么。”
“说来说去,你就是不想纳她进门了,”皇后发现自己这个儿子越来越难懂了,“熙儿,那可是梁国公。”
“儿臣知道。”
“知道你还不乐意,这要是你二弟,早就迫不及待地上门了。”
“可惜了,儿臣不是他。”
皇后苦口婆心地劝道,“母后都替你看过了,那梁小姐也是个美人,不比你那个瑾华夫人差,纳她进门,红袖添香又能收下梁国公的势力,你有什么可犹豫的。”
“可儿臣不喜欢她。”
“熙儿,你真是越活越糊涂了,这天家,权势才是最重要的,你是太子,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命都没了,还谈什么喜欢。不过是纳个妾,你又吃不了亏。”
“儿臣觉得亏得很。”
“就是冲着梁国公的兵权,你也好歹收下她吧,要是梁国公倒向了你那几个弟弟,你哭都没地方哭去。”皇后气急败坏。
太子觉得心很累,“母后,您还记得丽妃吗?”
“丽妃?”皇后想了好一会才记起来这个昙花一现的宠妃,“怎么突然提起她了。”
太子陷入了回忆,“母后,儿臣一直都记得,丽妃入宫时的情景。当年,北方蛮族来犯,父皇想派苏元帅出征,可苏元帅不久前刚被人弹劾勾结外族,有叛国之嫌。父皇最终还是任用了苏元帅,但同时也将他最疼爱的独女册为丽妃,入宫伴驾,您知道这个消息后,偷偷哭了好几天。
丽妃刚入宫的时候,嚣张跋扈,得罪了很多人,对着您这个皇后也不甚恭敬,可父皇对她十分宠爱。后来,您察觉到有人给她下毒,却放任了,没有管。
丽妃莫名其妙的死了,苏元帅在战场上听闻此事,突发心疾,就这么去了,蛮族军队趁机大进,连攻好几座城池,多亏了梁国公驰援得力,才挡住了敌军,而后收复失地,也成就了他战神之名。父皇大怒,找不到凶手,就将一切都怪在了您的头上,认为是您这个皇后管理后宫不力,才会发生这种事,还夺了您的宫权。”
皇后也想到了当年受到的委屈,现在想来,还堵得慌,“都过了这么久了,还说这事干什么?”
“父皇其实并不喜欢骄矜的女子,却接了丽妃入宫,本想牵制苏元帅,却直接害死了他。”太子很认真地看着皇后,“母后,您说,这是不是很亏。”
“这怎么能一样呢,现在可没有敌军进犯,还是说你担心那瑾华夫人会吃醋?她若是个明理的,自然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只是多了一个姐妹而已,还想闹不成。”
“母后,既然只是多了一个姐妹,当初您为什么袖手旁观?眼睁睁看着丽妃去死呢?”
“我……”
太子不打算再和皇后磨叽下去了,反正说再多也是枉然,他们的心思根本不在一条线上,“母后,孤一点都不想再把自己的感情当做货物,称斤按两地卖出去,梁国公的事,儿臣自会想办法,不劳您操心了。”
——
阿瑾觉得自己今天可真忙啊,皇后娘娘居然又召见她了,还特意叮嘱了不必带澈儿去。
莫不是鸿门宴,阿瑾忐忑地去了凤仪宫,所幸皇后并未难为她,只是谈起了最近京城里的新鲜事,最后,还是绕到了梁国公府欲和东宫联姻的事情上。
皇后看着阿瑾,“此事,你怎么看?”
“想必,是您没能说动太子殿下,所以来找妾身了。”阿瑾很直白地说道。
皇后没想到阿瑾居然直接点破了,果然有几分聪明,“既然你自己心里明白,本宫也不和你废话,这梁小姐,定是要入宫的,你若是对熙儿还有几分真心,就为他想想,促成这件事。”
“这梁小姐可真是香饽饽啊。”
“谁叫人家的爹是梁国公呢,熙儿专宠于你,已经失了很多助力,如今还要将唾手可得的兵权推出去,实在不智。”
“想要梁国公投靠,也不是只有联姻这一条路走。”
“可这条路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可靠的,要不然,世家之间,怎会热衷于结两姓之好,成了夫妻,才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阿瑾倒没有直接回绝皇后,她并不想把关系闹得太僵,“妾身明白了,定回去好好思量,想想话该怎么说。”
皇后稍微放了心,“你懂事就好。”
离开凤仪宫,白露就紧张道,“主子,您真的要去劝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