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芳(282)

想到去岁才因丈夫忘了女儿生辰,叫那小的委屈了半日,却又不忍心责怪父亲,而今这一个却是把外头人的生辰记得如此细致,又怎能让景氏心中不泛酸?

石启贤在外样样细致,做事情从无半点遗漏,可回家后却色色都不上心,半点体贴之语都无,连对儿女都颇为失职。

景氏常想,即便当日丈夫娶的不是自己,而是旁人,他也不会纳妾纳通房,更不会在外头拈花惹草,实在是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做官上头,权力比起女色、钱财对他的吸引力都要大上不知多少倍。

明明此时而今儿女都大了,自家又是诰命在身,有个参知政事的丈夫,衣食无忧,甚事不愁,可不知为什么,景氏反而越发觉得意难平。

她回得房中,收拾妥当之后躺回床上,复又想起石启贤方才说的话,却是不由得庆幸女儿不在边上。

只是翻来覆去,她想一回当年沈轻云同冯芸如何恩爱,又如何如胶似漆,生得一个女儿,听闻沈轻云连沈念禾的启蒙都要和着冯芸一起做,连衣裳的花样也要管,但凡有一点可能,都要回家夜宿,此时心中又是难过,又有一种摆不上台面的暗喜——再如何好,又有什么用,而今还不是……

可等她回过神来,再想到今日沈念禾那模样,更想起从前冯芸并冯蕉夫妇的好,清醒之后,只觉得脑子里头一阵发凉,不敢置信自己竟是存有如此恶毒念头。

一夜过去,景氏反复做梦,梦得无数从前事,次日一早起来,浑身都是冷汗,犹犹豫豫半晌,最后还是着人给沈念禾下了帖子,又派了车去邀她上门。

景氏此处踌躇不决,却不知道前头书房当中,石启贤也是一夜未睡。

他虽然订了次月十八的日子去见南边来的人,不过那人不知所谓,见面不过是不想让外头人觉得沈念禾不记恩情,是以晚些时候并不要紧。

然而一想到冯芸的女儿竟是当真孤身一人投奔远地,彼处甚至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也不晓得吃了多少苦,石启贤一时连闭眼都难做得到,又不能去催景氏,他只好强压着焦虑等天亮,好容易到了时辰,急急去得衙门,单独召了心腹过来,先说了沈念禾来历,又道:“去岁那姑娘来过一回京城,只我当时因故外出,正好错过了,今次终于候得人,你且去多多打探,所有事体都问一回,另有那冯……”

他说到此处,忽然把后半截话咽了回去,挥了挥手,道:“去罢,若是夫人把人接回府了,速来回我。”

第308章 意外

离开得翠楼,郑氏沉默了一阵,却是忽然转头看着沈念禾,道:“方才那人确实是参知政事石启贤的夫人,姓景,兄弟两个皆是师从你外祖父,一家人多得照拂,据说她从前是在你外祖家发嫁,便是嫁妆也由冯家凑的。”

又道:“毕竟长者赐,她方才要叫车马送你,你不必为着我的面子推辞的。”

沈念禾本想着事情,听得郑氏这般说,讶然道:“婶娘这话又从何说起,我不叫她送,实在不是为了旁的,的确是自家不太愿意。”

又笑道:“从前的事情我也不曾亲眼得见,不知其中内情,况且想必外祖母同我娘当日行事,必定不是为了施恩图报,我而今同婶娘在一处,又有三哥照拂,已是十分知足,并不需要旁人多做担忧。”

她顿了顿,复又挽上了郑氏的手,半挨半靠着对方,低声道:“况且当日爹爹叫人把我送到宣县,想来自有他的计较,沈家……毕竟不同往日,也不晓得后续是祸是福,石参政又位高权重,我贸然同这一家接近,若是无事还好,若是有事,我心中又哪里过意得去?毕竟石家又不同咱们家……”

郑氏听出其中分彼分此的意思,心中无比熨帖之余,面上那笑再也掩不住,嘴角都咧开了,拉着她的手道:“胡说什么,哪里会有什么事!”

她一向十分好哄,被几句话这么一劝,不多时就将此事翻篇了。

此时天色渐晚,趁着夕阳,两人把臂而行,走在回府的路上,只慢慢说着些杂话。

沈念禾嘴上说说笑笑,心中却没有那么悠闲。

她虽然没有前身记忆,对于“父母”所知俱是通过旁人,却也一直抱有一线希望,盼着沈轻云能平安回来,然则今日见得景氏,对方身为参知政事的妻子,又与冯家渊源颇深,按理应当十分消息灵通,此刻却只顾着想要照管自己,半点也不曾提及远在翔庆,不知踪影的沈轻云。

失踪大半年,又是在边境战地,早晓得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了,而今不过再给个佐证而已。

***

两人回到潘楼街时,裴继安尚未有消息,只叫了人过来送信说晚间自己不在家中吃饭,要半夜才能回来。

郑氏当着来人的面和和气气的,先叫人留下来吃饭,留不动就叫人喝了茶,又抓了些饼子果子才给人带在身上,等对方走了,才对着沈念禾抱怨道:“才好了一阵子,也不晓得怎么回事,这又见不到人了!司酒监虽是忙,哪里就忙到这地步了?”

她数落了侄儿几句,只坐着休息了片刻,却是站起身来,道:“咱们不去理他,自家吃好吃的!”

又问沈念禾道:“这天时闷热得很,我给你把嫩鸡过了水,去骨撕条,拌个凉面吃好不好的?”

沈念禾犹豫了一下,笑道:“面不耐放,须臾就要发坨,不如还是吃粳米饭,或是熬个粥罢?便是一时吃不下,放得久了,哪怕半夜时也能再吃。”

郑氏听得嘴角直笑,道:“你倒是心疼他,还想着怕他半夜回来没有吃的……”

沈念禾只做未闻,笑道:“我去给婶娘烧火!”

郑氏撇嘴道:“你罢了,烧的火一时热一时冷的,我可不是你三哥,等他回来你再给他烧去罢!”

一面说,一面把沈念禾推到一边去,又道:“你不是说要做酒曲,才买了那许多苍耳子回来,自去料理你那东西去,一会有了吃的,我再来喊你便是。”

沈念禾从善如流,去得外头露天平地处铺开一张油纸,又将那苍耳子倒得出来,摊开在油纸上,任由这一味东西晾干透气,又分别炮制了另外几样本身就有的财物。

她忙起来就忘了时辰,等到郑氏过来催了好几回,才去把晚饭吃了,果然这一回喝的老火粥,米粒颗颗都已经煮得绽开,粥水较稀,已是放了许久,吃着只有一丝热气,正合宜这大热天,配着下了白醋同陈醋、茱萸等调味的凉拌鸡丝,又有几样小菜,十分开胃。

郑氏先还说要等裴继安回来,只是白日走了一整天,疲惫得很,原还只想着躺一会眯眯眼睛,一上床,躺着躺着就睡着了,沈念禾则是多等了三两个时辰,直到过了子时,仍旧不见人回来,实在受不住,也只好先去睡了,只留了个条子把今日事情简单说了说,压在裴继安房中桌案上。

次日沈念禾睡到天光才醒,起来收拾妥当,一出得门,就见大堂大门开着,郑氏已经坐在当中吃早食,桌上摆了五六样东西,甜咸俱有,有拿油纸包的,有拿荷叶包的,有拿竹托盛的,一看就是从不同地方买回来的。

“你三哥好似早上回来换了衣裳,打了个转又走了,又给咱们带了些吃食回来。”郑氏说着,把那竹托装的千丝包子给沈念禾推了过来,“这东西他特地问了我好几回,说是小时候偶然听他娘说的,说是味道极好,做法也难,嫁去宣州还想了许多年,虽然不知为何心心念念的,想来必有出色之处,今日就给你买来了,且来试试,不要叫他白跑一回。”

沈念禾接过那千丝包子,却原来一个只有荔枝大,样子同名字一般,仿佛是拉得极细的一千丝缠揉而成,口感居然还能保持得很喧软,不过味道并无什么出奇的,不过平平罢了。

不过林氏时时记得这千丝包子,也许是想这味道,也许却只是想旁的东西,只裴继安当时年少,单记得这样吃食了。

沈念禾吃了两个小包子,又和了一碗嫩豆腐花,堪堪吃好,外头石家的人就来了。

来人乃是景氏的贴身嬷嬷,送了帖子过来,又带了马车,进门先同沈念禾恭恭敬敬地行了礼,又道:“夫人一心想邀姑娘来府里玩,本想自家上门来邀,只怕她毕竟是个长辈,自己来了,姑娘便是有事也不好推拒……”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