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太傅家千金(125)

作者:青云上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穿越时空 关键字:主角:杨宝娘,赵传炜 ┃ 配角:杨太傅,莫氏,晋国公,李氏 ┃ 莫问来路,携手同行 立意:莫问来路,携手同行 本文又名《都说我是白月光生的》、《岳父变亲爹》杨宝娘一觉醒来,穿越成大景朝杨太傅家的嫡次女。阿爹对她异常疼爱,还单独给她打了把金钥匙贴身戴着。点击展开

祠堂门刚开的时候,莫氏伸出双手盖住了双眼,这会子适应了强光,拿开双手。一看到是杨太傅,莫氏立刻冲了过来,对着他一顿拳打脚踢,嘴里乌拉乌拉说个没完。

莫氏这些日子每天只喝了两碗清粥,手脚发软,根本没有力气,杨太傅站在那里不动,等她打完了一轮,一挥手,就把她甩在了一边。

莫氏见他这样无情,捂着脸就哭了起来。

杨太傅俯身,把祖宗们的牌位一一捡起,用帕子擦干净,按照顺序摆好,还鞠躬行了个礼,“杨镇不孝,惊扰列祖列宗,请祖宗们惩罚。”

说完,他又跪下磕了两个头。

做完这一切,他蹲在莫氏面前,“你想好了以后要怎么过吗?”

莫氏从指缝里看懂了他说的话,放下手,满眼仇恨地看着他。

杨太傅面无表情,“殴杀婆母,十恶不赦,我留你一条命,以后好生忏悔。”

莫氏又指着他一顿乱叫,杨太傅用脚趾头也能想到,莫氏的意思无非是她是无辜的,是陈氏欺辱她在先。

杨太傅不想和她多说,“我送你去慈恩寺,你在那里好生忏悔。”

莫氏惊呆了,慈恩寺里面有个地方,专门关押犯了罪的诰命,各大家族嫌丢人,不能明着处置,诰命们生儿育女,直接弄死又不好,干脆送了过去,好生在那里赎罪。

慈恩寺里的犯妇,生活很是清苦,吃喝拉撒都要自己动手,没有任何人帮忙,这对平日里养尊处优的诰命们来说,无异于掉入火坑里。最苦的是,那个地方只许进不许出,很多人受不了,都会自我了断。但自我了断也没人追究,家里人知道了,拉回去埋了就是。

莫氏虽然足不出户,也知道慈恩寺是个什么地方。她呆呆地看着杨镇,忽然流下了泪水。

还没等莫氏有所反应,忽然,外面传来一阵哭声,来人正是杨黛娘。

“阿爹,阿爹,求您开恩。”

杨黛娘是出了嫁的女儿,不能进杨家祠堂,就跪在门口哭求,“求您放过阿娘,阿娘不是故意的。”

杨太傅起身,走到门外,看着这个大女儿,“谁让你回来的?”

杨黛娘抬头,“阿爹,阿娘是个残疾,求阿爹饶恕她的罪过,让她在家里吃斋念佛,给阿奶赎罪。”

杨太傅笑了,“你回去把周太太弄死,我不给你出头,看看你婆家人怎么处置你。”

杨黛娘愣住了,讷讷道,“阿爹,阿娘一辈子命苦,求阿爹饶恕她。”

杨太傅不再看她,声音冷冰冰的,“冤有头,债有主,她命苦,不是我造成的。”

杨黛娘忽然声音大了起来,“难道阿爹就没有一点责任吗?阿爹但凡多给阿娘一些关心,阿娘能变成今天这样吗?”

杨太傅转头,眼神犀利地看着她,“我不给她关心,她就可以殴杀婆母吗?老子看见她就恶心,老子不想吃屎,也有错吗?她整日好吃好喝,屁事不干,京城里几个贵妇比她日子好过?”

说完,他走向前,微微俯身看着这个女儿,劈手抽了她一个嘴巴子,“我没有给过你关爱,你不用来孝敬我,咱们两不相欠。但老子也用不着你来骂,老子这辈子唯独不欠莫家人的。你要是觉得你是莫家人,给我滚的远远的,从此不要上门,老子就算断子绝孙,也不要莫家人做后人。昆哥儿老子都能撵走了,更别说你。”

杨黛娘哭了起来,“阿娘有什么错,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阿娘有什么错啊。”

老秦姨娘姐妹自然不会说莫氏一句不好,杨黛娘更不知道莫氏当年也参与了夺婿计划,就是她被杨镇美色迷惑,点了头之后,老秦姨娘才动手的。

杨太傅面无表情地看着她,又劈手抽了她一个嘴巴子,“滚回周家去,好生照看孩子,伺候你男人,再敢到处惹事,老子就当没有你这个女儿。”

杨黛娘继续跪着哭,莫氏从祠堂里出来了。

杨黛娘起身冲了过去,“阿娘,阿娘您怎么样了?你快跟阿爹求情,阿娘。”

杨黛娘也知道,莫氏此次怕是不能轻易逃脱。她总觉得,阿爹阿娘总是几十年的夫妻,阿娘服软求求情,总能留条姓名。

但莫氏是个臭脾气,她何曾会跟杨太傅求情。她甩开了女儿的手,自己回了正院。

杨太傅也甩袖子走了,第二天,他让莫大管事把莫氏送了过去,他自己去了明盛园。

李太后摆好了茶水迎接他,杨太傅如今和李太后虽然不是什么正当关系,但在京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他来明盛园,说来就来了,景仁帝睁只眼闭只眼,旁人也懒得说什么了。

杨太傅一身素服,有些颓废地坐在椅子上。

李太后安慰他,“镇哥儿,杨大娘年纪不小了,年轻时虽然受了些罪,后来你出息了,她也享了福,想来也没什么遗憾了。”

杨太傅把头靠在椅靠上,“姐姐,我心里有些难过。”

李太后起身,走到他身后,给他按摩头部,“你难过是应该的,那是你的生母,虽然有些事情做的不如你的意,总归是疼爱你的。”

杨太傅嗯了一声,闭上了眼睛,眼睫毛有些颤抖。

李太后轻轻给他按捏,“镇哥儿,老太太去了,你家里怎么样了?”

杨太傅轻声回答她,“默娘很能干,家中尚能操持。”

李太后根本不去问莫氏的实情,继续给他按捏。二人沉默不语,过了许久,杨太傅拉过她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腿上。

他伸手环抱住她,声音有些嘶哑,“姐姐,我马上就五十岁了,这辈子也不长了。”

李太后轻声呵斥他,“胡说,我比你还大一些呢,难道我就要死了不成。”

杨太傅长长叹了口气,“我要给阿娘守三年孝。”

李太后点头,“那是应该的。”

杨太傅回去后就写了辞呈,要给老母亲守孝,景仁帝批了。杨太傅本来就没有实职了,景仁帝若有事,直接叫他去,和守孝也不冲突。

自此,杨太傅闭门谢客,开始守孝。每隔十日,他会往明盛园去一趟,和李太后一起说说话,吃顿饭,然后就回来,并不留宿。李太后年纪大了,早过了断红断绿的年纪,也喜欢这样的相处模式。

杨家的杂事都是杨默娘在打理,杨太傅只管带着杨玉阑读书。

等陈氏下葬了个把月,杨玉昆才得到消息,立刻往回赶。他才出发,宝娘就已经到了京城了。

赵传炜陪着她一起回来的,二人直接赶车去了杨府。宝娘身上都是素服,头上的金饰都已经去处。

一进门,二人直接去了杨太傅的书房。

杨太傅正带着杨玉阑在写字,杨玉阑起身见过姐姐姐夫,宝娘和赵传炜给杨太傅行了大礼。

杨太傅摆手,让他们起来坐到一边。

宝娘看看杨太傅,“阿爹,女儿不孝,回来迟了。”

杨太傅看了看儿子媳妇,见他们气色尚可,放下了心,“无妨,有阑哥儿呢,你阿奶的丧事办的体面。”

宝娘拉着杨玉阑的手就夸赞,“二弟平日看着软和,没想到关键时刻能中大用。”

杨玉阑有些不好意思,“都是我该做的。”

杨太傅问了问他们的行程,说了几句话之后,他把宝娘打发回去洗漱,让赵传炜先回了赵家。

宝娘才进院子,杨默娘那头就得到了消息,立刻赶了过来,还给宝娘带来了孝布。

宝娘略微洗漱了一番,换上了一身月白色的衣裙,鞋头上面蒙了一块白布,袖子上也缝了白布条,她只是孙女,戴孝只能戴到这个份上了。

姐妹两个坐到了一起,宝娘见杨默娘流利地吩咐家事,“三妹妹辛苦了。”

杨默娘微笑,“姐姐不在家,我只能赶鸭子上架了,家里的事情都有成例,我不过是萧规曹随而已。”

宝娘打发走了下人,轻声问她,“太太那头怎么样了?”

杨默娘看了看四周,小声回答,“我听说,太太刚开始去了,不吃不喝,什么都不干。这样过了几天,也没人理她,她扛不住饿,就自己爬起来了。但那里日子苦的很,饭菜少油无盐的,太太何曾受过那种苦。大姐姐去打点,被阿爹知道了,直接让周家把她送到了大姐夫那里去。”

周晋中上回税收案中受到了牵连,虽然勉强平调,却是从富庶的州府到了偏僻的州府,也算是惩罚。杨黛娘回京城后,周太太病渐渐好了,又先后遇上杨太傅诈死和陈氏去世,她一直拖到了现在没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