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姐熟读剧情(穿书)+番外(46)

好险好险。

她在扇后窃喜,就感到扇面上一阵颤动,是沈肃屈指在上面敲了敲:“新娘子,收扇吧。”

“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这却扇礼,女子出嫁之时以团扇遮面,男子要做“却扇诗”,以诗来打动新娘子拿开团扇露出真容。

顾想珑听崔婆婆说,当朝最有名乃是宰相沈瑜,传言当年他成亲时一连做了五十首却扇诗才打动佳人。她也没有要故意刁难沈肃,但他总不能一首都不作吧。

顾想珑两手牢牢执住团扇,摆明了架势——没诗就没有新娘子。

沈肃一看就知道这团扇背后,顾七肯定是睁圆了她那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明白偷懒不成,他便伸手去怀中寻摸先前准备的小抄。许是先前饮酒的缘故,他一时竟然寻摸不着。

顾想珑在团扇背后都等急了,忍不住催促:“沈肃你快些呀。”难不成他还真傻傻地先做不成,没有事先准备枪手小抄么?

正说着,手里忽然被塞过来一方冰凉的事物。她翻过来,垂眸一看,沈肃塞过来的乃是一块羊脂玉佩,上面雕的乃是飞鹤衔灵芝,飞鹤振翅高飞,额定还带着一抹朱红。

竟是那方飞鹤衔灵芝白玉佩!

“原来那日在崔府上投壶赢了的是你!”

顾想珑惊呼出声,她一手握着玉佩,只一手执扇就不如先前坚定。

沈肃身上似有似无的酒气靠近过来,低声在她耳边问:“用这个贿赂你,成不成?”

成吧成吧。

她也是真的害怕沈肃一晚上都编不出一首却扇诗来。

顾想珑在团扇之后非常轻地点了一下头,或许连发髻上的金步摇都还未晃动,但沈肃就是鬼使神差地感受到了。

他伸手握住扇柄上的小手,团扇上的细柳黄莺移开,露出自己新婚小娘子一张含羞带怯的小脸。

宝扇持来入禁宫,本教花下动香风。姮娥须逐彩云降,不可通宵在月中。*

他前面如何也找不到的小抄,不知为何就浮现在了眼前。

“啊啾!”

小娘子冲着他打了一个喷嚏。

沈肃傻了,顾想珑也傻了。

顾想珑捏了一路的薄荷油,提心吊胆了一路,怎么也想不到都同沈肃坐在了婚床上了,当着人家面打了一个喷嚏。

万万没想到!

她又羞又恼又气,一双杏眼里水波潋滟。沈肃看着,觉得煞是可爱,翘着嘴角探身凑上去,亲了亲他一直觊觎的那抹柔软。

顾想珑的手都被他捉在掌心,声音闷在嘴里:“我感染……风寒……别……传染给你。”

沈肃拿鼻尖蹭了蹭她的,一挑眉峰:“你且试试。”说完又俯身去亲。

事实证明,沈肃日日练武,到底身子比顾想珑要强健许多。不仅没有被感染风寒,次日晨起反而更加精神奕奕。甚至还早起去庭中舞过剑,梳洗沐浴之后才来床帐里闹她起床。

顾想珑被他从锦被里挖出来,又被蹭了蹭鼻尖,被他一身清爽水汽激得清醒过来。眼睛是睁开了,身上却还软绵着,趴在他的肩头给自己打气。

今日上午还有一大堆的事务要做,先要去紫宸殿拜见陛下,随后要去拜见六宫嫔妃……可得早起。

一鼓作气,她推推沈肃:“你去帮我叫红杏,我得梳洗打扮一下。”

沈肃却说:“皇祖父待我慈善,那边不必急。”反而探身在床上乱做一团的锦被中四处翻找了好一会,才将那枚飞鹤衔灵芝白玉佩找出来。

他把玉佩往顾想珑手里一塞,然后从床榻上站起来:“喏,你先替为夫系上玉佩。”

顾想珑瞧他这一脸神清气爽就来气,原来昨天晚上一直咯着她腰的就是这个玩意。她拿着玉佩,往他腰上一系,重重一拽,拽得毫无防备的沈肃差点一踉跄摔倒床榻上。

也算是小小扳回一城。

解了气的顾想珑起身下榻:“红杏!来,帮我梳妆。”

今日早起的不止是端本宫的一对新人,延禧宫中一早也是极为热闹。

贵妃协理六宫,宫中嫔妃本就要来晨请问安,今日又来得更加早些。因着今日乃是秦王新婚第一日,秦王妃去过紫宸殿拜见陛下之后便要来延禧宫问安,众人也都想见见。

故而今日延禧宫正殿满殿丽人,请过安也并不急着离开,还逗趣同贵妃说要讨盏茶喝,话里话外都是对新婚小娘子的好奇。

贵妃也心知肚明,掩唇笑着:“我从前也苦恼,到底哪家小娘子能降得主我们家这个混世魔王。不过这顾小娘子,一见面,我就觉得是个极乖巧知礼的好孩子。”

她才笑着说,身后就凑上来一个宫女,附在耳畔悄声说了一番。

贵妃的笑容就这样僵在了脸上。

宫女传来的是紫宸殿的消息。

陛下见过秦王并顾想珑以后下旨,命她们先去坤宁宫拜见孝懿仁皇后。

这在情理之中,孝懿仁皇后是秦王的亲祖母。

但这不符合宫规礼仪,本来早就定下,秦王妃该先到她这里拜会。到底在皇帝的心目中,只有孝懿仁皇后。

贵妃面上维持着笑意,在阔袖之下却将丹蔻指甲折进了掌心。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水平有限,这首诗是出自唐朝陆畅的《扇》。

☆、第 54 章

“秦王妃可真是姗姗来迟,让我们好等。”

延禧宫中,顾想珑坐在贵妃下首,挂着笑去寻座中出口挤兑自己的人。她今日拜会贵妃来迟,就料想会受责难,但却没想到座中率先发难的竟然是太子妃。

头先一句还算是轻,下一句可真算是阴阳怪气了:“纵然陛下有旨要你先去过坤宁宫,可秦王妃却教贵妃足足等了三盏茶的功夫。两宫距离如此近,尊长在此等候,秦王妃来得如此迟,想来不会是因为刻意怠慢吧?”

顾想珑实在惊讶,上次自己莫名其妙遭她陷害,如今又被她当众挤兑。反复思量,自己似乎并没有很得罪她啊。

顾想珑不清楚此仇是何时结下,太子妃孟敏确实清楚得很。最初自己是认错人下错药,可到底也和顾七娘逃不脱干系。若不是她,自己也不会在万寿节下药,既失了母妃的心,又阴差阳错为太子迎娶了心上人。

想到昨日东宫中的红烛高照,她心里就升起熊熊怒火。如今可不是迁怒在顾七娘身上,一来泄愤,二来也为贵妃挣面。

果然,顾想珑看向贵妃,贵妃却是端茶不语,仍由她遭受不敬尊长的指责。

贵妃是六宫妃嫔之首,她不来主持公道,顾想珑便只好自己为自己辩白,总不能新婚第一天就被人怼得没脸。

她面上笑得和善可亲,张口对孟敏说道:“太子妃此言差矣。臣妾就是敬重尊长,这才在坤宁宫祭拜孝懿仁皇后一时忘了时间。臣妾听闻,孝懿仁皇后温淑贤明,在世时御下极为和善,六宫皆是称颂之声。想来贵妃娘娘心中对孝懿仁皇后也是敬重想念,自然不会介意臣妾因此来迟。”

若是要论尊长,贵妃只是一介妃位,怎么越过皇后之尊?

太子妃面色僵住,一时语塞,抬头去看,正好与贵妃不满的眼神撞在一处,脸上险些挂不住笑:“秦王妃好伶俐的口才,我只是说你,何必扯上先皇后……”

“够了,”贵妃喝住了她,转头吩咐宫女:“太子妃头脑昏沉,给她一杯浓茶醒醒。”

这是当众下她的脸。

太子妃脸上一时青白交错,忍了又忍,才低头去喝那杯极浓极苦涩的茶。

座上一时死寂,还好有人替她揭过了话题:“秦王妃在家就是一口的伶牙俐齿,黑的也说成白的了。不过要我说,是秦王年纪小,不晓得疼人,新婚头日,叫王妃坐轿辇过来可不是轻便又快。”

“对对对,宁嫔说得在理,秦王还是年纪小了。”旁边自有人跟着附和。

顾想珑端着茶看去,竟是徐琏沁在旁替太子妃说话。

徐琏沁前次在泰山之行中意外流产,算作是护驾有功,回来竟也论功行赏封了嫔位,还有陛下亲赐封号为“宁”,如今已经从漱玉殿搬至毓秀宫,独掌一宫。听闻近日里圣眷正浓,故而她说话,很有些人跟着附和。

顾想珑前次占了一轮上风,也就偃旗息鼓,不再与徐琏沁争执。反正她的丈夫,是比在座诸位要年轻许多,她自己心里知晓哪种是好,翘着嘴角端茶品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