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们全村穿越啦(216)

作者:林跃然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布衣生活 穿越时空 种田文 市井生活 俺们全村穿越啦! 团结在一起,共渡难关。 村口杀猪老王:我家圈里进了三头野猪!这玩意儿现在保不保护啊?不保可就杀了!国道边修车老刘:我看见一群马在马路上跑!不吹不黑!我抖音上都发了!民宿玛丽姐:昨儿一家子coser来住店,完了结帐他们要用银子!怎么办?新官上任小村长:(背手)大伙儿注意啦啊!有一个大消息要告诉大家!俺们全村穿越啦!点击展开

也是这些村子的条件太差,村里少有老幼,家当又等于没有,这才能说逃就逃。

然而这会儿又和三年前遭灾的时候不一样了。

三年前受灾的百姓太多,县衙内的大小官吏也都望风而逃,户籍管制形同虚设。

但这会儿外来的县令可不就虎视眈眈,指着治下的平民捞油水呢,哪能让人就跑了呀!

一开始县令还没发觉,等三四个村子都跑空了,这下可就紧张了。

赶紧让人在各处设卡拦人,抓到私逃的就打入大牢,并且实行十户连坐……这倒是有点效果……村民们不走大路了,直接十户一起,逃进了深山老林。

逃进深山老林子里吧,还真是一条生路。

开阳县这样的普通穷,县衙里实编也就一百来号差役,不可能全体出动,大老远地爬山涉水,去深山林子里搜寻几个穷得连税都交不起要抛荒田地的农夫,搜不着还好说,万一要是搜着了呢?

几个差役对上熟悉地形的村汉,没准就是送菜去的。

这些事情就在年前就开始发生了。

闹到如今,开阳县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田地都被抛荒,县令要搜刮银子,也不能可着剩下的这些羊薅,他是贪又不是蠢……

于是赶紧想办法弥补,比如说赶紧停了那些来钱的名目,又派人到各村去游说,承诺只要这些人回来就既往不咎……但已是迟了。

这些农人们有前一任县令做对比,又曾经过大荒年的生死考验,可谓是见多识广,机警精明,就这新县令的所作所为,大牢里都快满了,谁相信他谁就是个二傻子!

藏在山里,起码值钱的家当,还有活命的粮食都在,种点菜,开点荒,再打个猎,怎么也能活下去了,谁想一年到头替这黑心县令扛活!

新县令可不就慌了,他就各种想法子,但他本来水平就不高,不然也不会被派到开阳县了,水平不高且心性贪,能想出来的法子,也都是拆东墙补西墙,以油灭火的……

最后开阳县的光辉事迹,就传了出去。

起因还是几个开阳县逃出去的村汉,加入了省城的丐帮,这伙人把开阳县令的贪财,小舅子,三姨娘什么的都编成了莲花落,在各处传唱……

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就算京城里四皇子一系势大,总还是中立派居多,自然就有御史风闻奏事,参了开阳县令一本……当然了开阳县令一个小虾米,还不入京官的眼,而是把开阳县令的远亲,也就是朝中的吏部侍郎,给牵连了进去。

这位吏部侍郎,自然隐隐倒向了四皇子,上回三皇子出事,四皇子一系就安插了不少虾兵蟹将,这次开阳县令出事,可不就让人怀疑起四皇子任人的能力了?

最后开阳县令被押进京,朝廷又选派了新任的县令过来。

这回的县令是科考的进士出身,本就是寒门士子,虽然作了官,倒也还没忘本,新上任就废除了原县令弄的那些个捞钱的条款。

大牢里关的那些出逃平民,也都被放了出来,有在牢里病了的,也给请医问药……眼下看着,是有个做父母官的样子了,至于以后,那谁也说不好。

而应祥县的大事,则是跟三皇子府有关。

三皇子全府的人都被圈禁起来,所有的粮食蔬菜都是由禁军给送进去的。

那禁军统领明面上是老皇帝的人,但其实也被继后收买过了。

有他把关,三皇子全府上下,那日子过得,憋屈的很。

那统领虽然在细处上卡一卡三皇子,大面上还是不敢太过放肆的。

毕竟,三皇子再怎么样也是老皇帝的亲儿子,他自己怎么对待无所谓,外人要是克扣虐待了,被发现了肯定是落不了好的。

这件大事就发生在元宵节后。

三皇子府的云侧妃打从去年入秋时,就身子骨不爽利,一直到了元宵节那日,病情突然就不好了,三皇子府的管家就赶紧向守卫求情,让他出府请个大夫过来。

但那会儿禁卫统领和几个心腹就都不在,他们就想着大过节的,给三皇子府里送的补给也都送了,虽说质量很不咋地吧,可数量上足够多呀,谁也挑不出什么理儿来。

他们就结伴进应祥城里,寻那温柔快活的地方去了。

那当值的小队长就想了,这得病的要是三皇子,或者是三皇妃,再或者是小皇孙啥的,他们也能大过节地去给跑跑腿。

可这得病的是云侧妃啊!

谁不知道云侧妃娘家不争气,就一个云老二跟来了应祥县,想着拉拨下呢,结果接地连三地给三皇子府惹事,最后更是不长眼,把一个跟三皇子有血海深仇的女子给带进了京,最后三皇子被连累的从一方土皇帝到被圈在巴掌大点的地方里,吃啥喝啥都不能自主……

三皇子府里的人谁不恨云侧妃?

据说要不是云侧妃也生下了小皇孙,三皇子掐死她的心都有!

所以说这倒霉女人适时地生了病,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说不定三皇子就想等着她“病”死呢?

小队长就想当然了。

他就厉声驳斥了三皇子府管家的苦苦请求,坚持有什么需要,也得等统领回来定夺。

但统领这不是在温柔乡里呢么?怎么也得一醉方休,良霄美景,冬日懒起吧?

等第三天能定夺的统领回来听说了之后,就满不在乎地让人去外头请大夫。

结果他们就听到了府里传来的隐隐哭声!

统领这才感觉到了大事不好!

云侧妃死了。

还是缺医少药硬生生发着高烧死的。

如果没有圈禁,不是由禁军们管制着一应人员和东西的出入,云侧妃之死,对于京城权贵来说,那是掀不起半点浪花。

但这不是非常时期么?

堂堂一个嫡皇子侧妃,还是生了小皇孙,名字上过玉碟的。

在元宵佳节的时候,却因为没即时请大夫,给病死了!

什么统领,如此胆大妄为?

今天能病死侧妃,明天是不是就能病死正妃,皇孙,甚至三皇子?

大皇子一派,咬住云侧妃之死,在政局上发起了强烈的攻势。

时过境迁,老皇帝对三儿子私下的小动作的怒气,就消散得差不多了。

而四皇子一系的上窜下跳,吃相难看,也引起了他的不满。

下旨将看守三皇子的禁军撤换一遍,这次就选了当初同嫡皇子一系有渊源旧人统领。

这本就是明显的风向,大皇子又在万寿节上为老皇帝献上海外良种。

据大皇子说,这海外良种,能亩产近千斤,不挑土质,耐干旱苦寒,实在是天下百姓的福音啊!

老皇帝就震惊了。

再三派人确认,又亲自到大皇子私人的皇庄上去看收成。

再亲口尝过了味道,老皇帝这才龙颜大悦,甚至还当场赋诗一首,表达开国皇帝对天下太平的喜悦之情。

当然了,老皇帝本来文化不高,做出来的诗也就是能押韵而已,但这并不妨碍群臣以此为契机,拍马歌颂再出一本诗集。

大皇子献宝有功,就得了工部的实权职位,除此之外,只要天下的农民种这新良种,就会想到大皇子,大皇子的声望可谓是空前提升。

大皇子也就趁机,跪求父皇饶过三弟。

老皇帝想到当初征战的时候,他跟前五六个儿子,却只有三儿子胆大,才十几岁就敢跨马带刀,嚷嚷着要跟着他上战场……武将喜欢神兵利器,也的确不稀奇。

所以见到铁矿和上好的精铁,会有私心,也是情有可缘的……吧?

于是被圈禁将近一年的三皇子一家,终于被解了禁。

第178章 大结局

除了解禁之外,封地也还有,只是从五县缩成了一县,也是相当的惨了。

而且虽然被解了禁,他那些得力的部下,却还在天南地北守边,并不能回来,而他的生财之源,矿山和三家石泥场,也都被归为朝廷。

因此三皇子的境况,也就是比先前好了些,起码吃啥喝啥,在一县之地的活动,并不受拘束。他的财源,只剩下京城的几个小铺子小庄子,还有应祥县的几处庄子铺子。

当然了,三皇子的正妃和侧妃都有自己的嫁妆,细算起营收来,都超过了三皇子的产业。可那都是内院妇人们的私产,愿意拿出来共享是本分,若是不愿意,三皇子肯定也不能张这个嘴不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