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我是专业的(快穿)(90)
秦无咎嘴角微勾,慢悠悠踱到何书杰面前,抬手给了他一个耳光,在他不可置信的目光中,一把掐住他脖子,“是谁给你的勇气在我面前狂吠?你主子吗?数典忘祖的畜生!没为你的洋主子办成事,赏你打狗棒了吧?叛国汉奸,你就是死了也要被挂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何书杰被掐的脸色发紫,眼神满是惊惧,极力挣扎也挣扎不开,在他以为自己就要这样被掐死的时候,秦无咎突然松开了手,她拿出手帕擦了擦手,随手扔进了垃圾桶,“别脏了我的手。”
就这么掐死何书杰,太便宜他了,就是死,他也要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审判,用国法处置。
等秦无咎准备停当,机械厂那边,在陈律师几番交涉下,双方各退一步,特工处检查一遍厂子,排除“走私”的嫌疑,如果没问题,东风机械厂就只是秦无咎的产业,与祝长风无关,再不许以此为借口纠缠不休。
所谓查走私,不过是想搜查枪械和图纸罢了,但这些走就被秦无咎收拾的干干净净,一点痕迹也无,自然是查不出什么来的。
本来特工处还要提要求,但一条登上头条的关于秦无咎的消息,让他们彻底闭上了嘴,而紧接着另一条消息,则让他们明面上连祝长风都不能追究了。
知名富商临海夏家,为了不让位于辽省山中的铁矿落入倭寇之手,夏家大少与其妹——杂文大家擎苍,壮士断腕,挥泪炸毁两座铁矿!擎苍先生撰文:光复山河之日,才是铁矿再启之时。
这件事过去没几天,蓟辽、京城接连失陷!
不利的报道一个接着一个,让国人或愤恨,或惶惶,或泪下,最新的一条消息仍然触目惊心:京城名门祝家,家主祝明德和长子祝长河不肯以身侍敌,喋血京城!
第92章 蛊卦 被渣男蛊惑的大小姐15
倭寇占领京城后,逼迫祝明德出任他们组建的商会会长,祝明德宁死不为倭寇效力,被倭寇开枪打死,以儆效尤,之后又用同样的手段逼迫其长子祝长河,祝长河痛骂倭寇,用藏在身上的手枪打死两个倭寇后,身中数枪,饮弹身亡。
秦无咎心中沉沉,她和祝长风几世都父母缘薄,她也就罢了,穿越的对象正因为存在各种不足,才能被小易捕获,祝长风也这样就让人心酸了。
这一世好不容易他父母双全,待他也好,兄弟之间也和睦,突然一下子失去两个至亲,对祝长风来说过于残酷了,自己又不在他身边,便是想替他分担悲痛都不能。
秦无咎拜托谢医生,通过五先生告诉祝长风,让他好好在西身待着,有五先生帮忙,大可在西省正大光明的组建兵工厂。再三嘱咐他千万不要冒险去京城,这事交给她来办。祝长风掌握尖端枪械制造的消息已经走漏,特务处上蹿下跳这么长时间,当局对祝长风是势在必得,况且出了当局,谁也不能保证祝长风没有落入倭寇的眼中。
秦无咎迅速利用自己这几年建立起来的人脉网,确定祝家的情况。祝家父子遇难后,倭寇本打算控制住祝家人,万幸的是,倭寇的暴行让京城各界爱国人士空前团结,祝家父子的血也警醒了那些心存侥幸的人,在他们的通力合作下,祝家妇孺被送进京郊的山里藏了起来。
在周会长等人的帮助下,秦无咎女扮男装混进了一支要赶回京城使馆的Y国使团,一路磕磕绊绊,终于于五日后到了京郊。
来接秦无咎的是她曾经的一个病人,这位张先生本来是找谢医生给他父亲做手术,却让秦无咎看出了他的肾病,要是再晚发现十天半个月,便是秦无咎也回天乏力,万幸发现的还算及时,服用了半年汤药后得以痊愈。
张先生从那把秦无咎视为救命恩人,他在京城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与祝家也相识,因此京城这边的事秦无咎就找了他。
张先生办事利索,这边早两天就安排好了,在他的斡旋下,秦无咎很快见到了祝长风的家人。
祝家父族逝后,偌大的祝家水流云散,如今只剩下祝母王氏,带着大儿媳妇和八岁的小孙子和五岁的孙女东躲西藏。
面对找上门来,自称是小儿子女朋友的秦无咎,祝母是惊怕大于欣喜,儿子寄来过秦无咎的照片,她不会认错,但正因为如此,她才怕,长风的女朋友出现在这里,长风是不是也来了?那不成了自投罗网?鬼子们正想法抓长风呢!
秦无咎心说果然倭寇知道了祝长风的价值,祝长风送这一趟货送对了,在西省工党的地盘上,人身安全是没问题的。
一刻不停的把祝家三代接到临海,秦无咎安排他们住进了自己隔壁以谢医生名义买下来的院子,假称谢医生表妹一家,从北省躲避战乱投奔而来。隐下“祝”字不提,只以祝母的姓氏,对外说姓王。
秦无咎之所以不让他们住到自己这里来,就是怕暴露祝母他们的真实身份,毕竟她与祝长风交好在特务处是挂了名的。
回来后秦无咎就忙绿起来,几个工厂需要她操心,夏家的生意也得她拿主意,便宜哥哥没这个本事,只能做个执行者。现在形势不好,虽然战场离临海还远,但随着躲避战乱的难民一波接着一波涌入临海,各方势力纷纷登场,趁火打劫,临海也变得动荡,外面治安差了许多,街上的店铺工厂成了一些人眼中的肥肉。
好在以她现在的社会名望,一般人还不敢惹她,但重锦纺织厂大多是女工,人身安全尤为重要,秦无咎花了好大精力才把防护措施做好。
白天忙外面这些事,晚上则笔耕不辍。她把沦陷区内,如祝家父子的悲壮、升斗小民的凄惨,战场上军人浴血,当局高层的绥靖怯战……等等情状,以凝练犀利的笔触,鞭辟入里的分析,一一呈现出来,辛辣见血,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一时间,各大城市的报刊杂志纷纷刊载其文章,秦无咎成为文化战线上刺向敌人的利刃,激励着国人抗击侵略的昂扬斗志。
这般夜以继日,时间长了,祝母看在眼里,难免担忧,怕秦无咎累出个好歹,虽然她比较而言她更喜欢大儿媳妇这样的娴雅孝顺的大家闺秀,却也知道,乱世之中,秦无咎这样能担大事的才能成为一家的主心骨。可她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天天熬了补汤,入夜后给秦无咎送过去。
忙碌中时间过得飞快,第二年夏天,本来已经稳住的战争局势,在当局高层又一次争权夺利的骚操作下,一溃千里。
倭寇逼近临海,临海已经乱了。有头有脸的人都想办法纷纷逃走,出国,去港城,或者去陪都,走不了的,则躲在家里门都不敢出,街上冷清了不少。
秦无咎询问了祝母和夏大少的意见,根据他们的意愿,把夏家打包送上了去往港城的轮船,祝母祖孙四人却留了下来,祝母怕自己一走,这辈子都见不着小儿子了,况且一门妇孺远走他乡,不见得就比待在临海租界内安全。
秦无咎也是考虑到这一点,便同意了祝母他们留下来,只反复叮嘱不要出门,日常所需她让人采买了送过来。
临海保卫战终于打响,在城内都能听见远处隆隆的炮声。这时多日不见的谢医生找上门来,他看上去清瘦了一些,肤色也黑了不少,但双目炯炯,神情坚毅。
谢医生是来跟秦无咎告别的,他要上战斗一线,临海保卫战打的极为酷烈,抗敌的二十九军伤亡惨重,作为著名外科医生,国家兴亡之际,他的手术刀应该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秦无咎知道之前谢医生各处奔走,筹集前线所需药品,甚至冒着枪林弹雨,亲自护送药品到前线,但那都是送到就走,这次不一样,是真真正正的上战场作战地医生。他亲自来跟秦无咎这个弟子兼朋友告别,肯定是觉得自己不一定能活着回来了。
秦无咎抿紧唇角,她让谢医生等一下,三步并作两步上了楼。几分钟后,秦无咎提着一只小巧的手提箱下来,身上的居家服已经换上了利落的裤装,“谢老师,我跟你一起去。”
谢医生顿了顿,想到秦无咎已经可以独立完成大型手术,还有她那手出神入化的针灸术,谢医生点了头,“不急在这一时,你把家里安排好。”
秦无咎提着箱子去跟祝母辞行,告诉她不要担心安全问题,她已经做了周密的安排。祝母红着眼圈端来一碗鸡汤,看着秦无咎喝下,站在门口看着她远去。她送过丈夫、儿子,丈夫和长子在没能回来,小儿子音信阻隔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如今她又要送秦无咎出门,心里很怕,怕她也一去补回,但她知道,她不能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