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花令+番外(180)

接手铺子都这么久了,她都是通过账本来看盈利的,还没能够亲眼到店铺里瞧上一瞧,至今也没有接见原主父亲留下来的得力干将钱掌柜。

好像嘉和说过,他会把一段时日的重心放在苏州。

正好他在做生意的事情上极有头脑,到时候,她找个机会让钱掌柜的跟李嘉和见面,一起把店铺交给李嘉和经营。

当然啦,衫宝整日在她身边混吃等死的,那一身好医术,也不能够白白浪费了。

就算不开个药铺,也能够让衫宝多研究一些女儿家用的美颜香膏啊。

她思绪飘远,也就把眼前的冯无邪与冯含枝兄妹的存在给忽略了。

冯含枝待心内平静之后,想到此次前来的目的,吱声:“顾着跟你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害得我差点连正事都给忘记了。房卿九,我跟哥哥此次前来,是跟你辞行的。”

辞行?

房卿九看了一眼两兄妹。

算算时日,他们因为许滇易的事情在苏州已经呆了好些时日,此刻,也是该离开的时候了。

冯含枝早就想走了,在得知容渊回了盛京以后,天天在冯无邪耳根子边催促甩开安钧伯夫妇的纠缠回到盛京。

只不过安钧伯夫妇缠得太紧,盛京那边也迟迟没有音讯传来,才导致他们又拖了这么久。

再加上前不久遭遇的行刺,使得他们兄妹二人重伤,一直在府中养到现在才痊愈。

如今伤也养好了,又接到了盛京那边的消息,冯含枝自然高兴。但她再一想,就想到了房卿九,觉得他们好歹认识一场,走之前应该当面说一声。

冯含枝见房卿九也不搭腔,自顾自说道:“哥哥来苏州,为的就是查清楚许滇易死的事,如今许滇易的死已经有了交代,我们也就没有了留在苏州的必要。还有关于有人说你深夜私会男子的流言,我跟兄长也和老太太解释清楚了,说是那日你在我府中做客。”

她一副‘不用太感激我’的神情。

房卿九本就不在意这件事。

她比较好奇一件事情。

她跟容渊婚书一时在苏州传的沸沸扬扬,如今应该也在盛京传开了吧,那么按照冯含枝对容渊的上心程度,她应该是早已经听说了。

而冯含枝的反应,一直很平静,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接受了她跟容渊的事情?

冯含枝也想到了这个,自信的扬着唇角:“关于你跟镜之哥哥的事情我也听说了,不过我一点也不在意。我知道,那都是谣传,就算不是谣传,你钟情于我,也不会喜欢镜之哥哥的。”

她表示有点同情镜之哥哥了。

好不容易对一个女子有了要娶的念头,结果她的魅力太大,让那女子交出了一颗芳心。

房卿九:“……”

冯无邪呵呵了。

他怎么看,容渊都对房卿九特别感兴趣,而一旦容渊确定要的人,绝对会不计一切代价得到。

他的人从盛京传来音讯,说是容渊正在商议赐婚一事。

当今皇上似乎另有打算,没有立即应承,而镇国公与国公夫人心中早已有了满意的儿媳人选,也找了皇上暗中表明意思。

到目前为止,容渊还在跟镇国公与国公夫人僵持。

但冯无邪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以容渊的城府,这桩婚事到最后一定会如容渊所愿。

冯含枝说完后,本想要起身就走,但想到最近得到了一个新鲜玩意儿,于是笑了一下,从长袖之中把一只暖玉所制的玉笛拿出来:“前两日我出去买东西,在路上捡到了这个新鲜玩意儿,也不知道是谁掉的,我观这玉笛价值不菲,质地甚佳,便捡了起来。我想着,既然遇到了,便是有缘分,就将其留在了身边。当然了,我也不会在没有人同意的情况下占有别人的东西,所以我派人去找过,并未找到玉笛的主人。”

房卿九瞧着,瞳孔一缩。

是她的旧物。

这是她十岁之时,父亲送她的生辰礼物。

当时父亲说祖上还有一些暖玉,他特地把玉石送到铺子里,交给工人花费了不少时间打造出来的。

那玉笛,她从接到那日,便日日带在身边,直到登基后,有一次出征讨伐北陵国,她一时大意,玉笛掉落。

没想到时隔多年,竟然会重新出现。

冯含枝对这些其实并不喜欢,她更喜欢武器,所以她放在手里玩了玩,便大方的将玉笛转赠给房卿九:“我本来打算自己留着,不过这玉笛的底端刻着一个九字,我便想到了你。再说我音律一窍不通,这玉笛留在我身上也没用处,干脆赠给你好了。”

而冯无邪在看到那熟悉的玉笛时,神色微变:“……”

第254章 今日一别,盛京再见

房卿九接过玉笛,指腹下,是熟悉的刻字。

她把玩玉笛时,最喜欢的,便是触摸那一笔一划勾勒的九字。

记得幼时,她曾问过父亲,为何给她取名阿九。

她明明是家中独女,寻常人家按照数字来取名字,是为了区别兄弟姐妹的排行,但她家中无兄弟姐妹,为何单单要一个九字。

父亲答,他与母亲认识那日,正好重阳。

房卿九摸着熟悉的手感,转动玉笛,就像她在答题沉思时会下意识的转动狼毫一般,玉笛在她的手指间,晃出好看优美的弧度。

冯无邪盯着她的神情和动作,看着她停下来以后,视线不再集中在玉笛之上,而是眸中隐含着不可思议的光,停留在房卿九的脸上。

她像极了她。

面容不像,年龄更是相差甚远,但有些动作和神态是骨子里的习惯,怎么都改变不了。

他认识的那人,与父亲坐在一起聊天时,哪怕是身居高位,在父亲面前也没有一点架子。整日里懒懒散散的没个正形,有时候话说一半,便有什么东西都拿在指尖无聊的转着。

最常见的,便是玉笛。

据他所知,这玉笛是房卿九贴身之物,因为带着某种旁人不知道的意义,所以她常年带在身边,视如珍宝。

玉笛,也早已经随着她的去世销声匿迹。

如今,玉笛再现,她呢?

冯无邪突然抓住冯含枝的手,想要问出心底疑惑,但顾忌到不合时宜,忍了下来。

冯含枝被他抓住手腕,疼的皱眉:“哥,你怎么了?虽然你妹妹我不是弱不禁风的女子,但你的手劲儿有多大,你还不知道吗?”

冯无邪松开她,视线却落在房卿九手里的玉笛上。

房卿九……

第一次来苏州,从冯含枝嘴里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他没怎么在意,觉得不过就是名字相同罢了。

但是回想起房卿九转动玉笛,与记忆中的画面重叠时,他不由得开始把这个名字牢牢记在心底。

太渊国,没有忌讳与女帝重名。

而姜延成功某夺江山以后,也没有重新更改为大延,他也想不通其中缘由。

而满朝文武百官上下很忌讳房卿九,也忌讳着房卿九的一切,曾提出过更改国号的奏折。然而姜延在看到奏折后,没有同意,而是保存了她留下的一切。

除了,她曾经留下的势力。

他曾经问过父亲,为何姜延不更改国号,不忌讳与女帝重名?

冯燊则会望着天空,眼底浮现对故人的怀念:“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姜延毕竟是跟在她身边长大的。就算他贪恋权势,有心夺回大延朝的江山,总归还是念着旧情的。姜延保留国号,或许是因为他希望她还能留下一些什么。再者而言,姜堰手里有圣旨,便是名正言顺的继承大统。而他继承的,不是曾经的大延朝,而是她一手创立的太渊。也或许,在姜延的心里,就算是打着大延朝的旗号夺位,其实心里认可的,是太渊国。”

“至于重名……”

“这世上,又有几个房卿九呢?又有多少人能够成为房卿九?”

“不过是重名罢了,只要不是那人,就掀不起波澜。咱们这当今皇上虽说行事狠厉,心思诡谲,但他的气量,还没小到那个地步。”

“……”

冯无邪在听完以后,脑海里浮现的,则是他在跟同伴蹴鞠时,她懒洋洋的靠在一旁看着的身影。

他总喜欢亲近她,她却总嫌弃他脏,但还是忍着没有推开他。

后来大概是习惯了,她每次都皱皱眉,闭闭眼,忍过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