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晾了她整整一.夜,早上揉着眼睛起床,还懵懵懂懂地给她盖了条毯子。问:“这位美人儿,你不要随便睡在别人的门口。女孩子应该在自己屋里过夜。”
她哭了好几天,后来才知道这不是自己一
个人的遭遇,于是只好哀怨地在自己屋里过夜了。
但今天不一样,她只要跨过这道门坎,她就是第一个走到皇帝内寝的女人。
秦栩君停下脚步,温柔地对她道:“淑妃,你在偏殿候着,朕很快就来。”
淑妃身子一颤,顿时脸色煞白,眼泪噙在眼眶中,似要哭出来。
皇帝终究还是不让女人进他的内寝啊。
可是不!为什么何总管垂着头,绕过自己身边,跟着皇帝进了内寝?
内寝的门关上,将淑妃拒绝在外。她立了片刻,听见里面毫无动静,终于不知是悲是喜,缓缓地穿过珠帘,走回偏殿。
内寝并非毫无动静。只是长信宫的隔音非比别处,便这内寝的门也是特制,若非高声说话,外头是听不到的。
这一点,从未进过内寝的淑妃全然不知。
“还好你的衣裳未湿,朕这里还真没适合你换的衣裳。”
秦栩君一开口,便是极为幼稚的话,听得何元菱一头冷汗,又不由好笑。
“方才皇上让淑妃娘娘在外头等,着实让她尴尬。”何元菱记着自己的任务呢,不动声色地往上引。
秦栩君却道:“朕是进来换衣裳的,她一个陌生人也进来干嘛?”
又道:“朕的内寝,自小就只让太监进,从没女人进来过,太后也不曾。”
何元菱难道不是女人?
这就是秦栩君故意卖好呢,指望何元菱反驳他,他才好趁机再说些撩拨的话。
哪知道何元菱不上当,压根不搭理,好似自己也并不是女人一般。
但她不会住嘴。何元菱取了一身淡青色绣着金色龙纹的纱衣替秦栩君穿上,整理领子的时候,视线正落在他的喉结处。
“皇上是大人了。”
“何出此言?”秦栩君问,“朕不是你的小朋友吗?”
第138章 那个女人
何元菱笑道:“皇上是奴婢的小朋友,却是黎民苍生仰望的天子、是文武百官崇敬的皇帝、是……”
说到此处,她故意停下不说,轻轻松开了整理衣领的手,转身走了。
“是什么?”
秦栩君撩开挡住自己的垂幔,追到何元菱身后,望着她收拾换下来的湿衣服。
何元菱将衣裳叠好,整齐地放置在托盘之上,转身笑道:“还是后宫嫔妃期待的雨露。”
此话一出,内寝顿时一片安静。只有刚刚秦栩君撩开的帘幔在微微晃动。
何元菱心中忐忑,此话一出,不知是福是祸。
果然,秦栩君深深地凝望着她,那眼神中,又有陌生的光芒在流动,深邃如海、又遥远若星。
“小菱……”
秦栩君伸手欲碰触她,却被何元菱不动声色地用手中的托盘给隔开,笑盈盈地望着他。
何元菱不想贸然开口说话,她谨记着雅珍长公主的话,在确定秦栩君不召幸嫔妃的原因之前,她绝不能太过冒进,免得惹祸上身。
但她也不想贸然相试。虽然长公主教了她好几个让人脸红心跳的法子,但却很容易让自己落到危险之中。不到最后一刻,何元菱也不想使出“杀招”。
最理想的结果,莫过于不动声色之间,让皇帝自己说出原因。
秦栩君果然察觉到了何元菱的拒绝,他似乎早就习惯了与何元菱之间这样自然的相处。他们亲密无间,却又总是恪守男女之防。
秦栩君甚至说不清,何元菱究竟是因为与他亲密相处而特别;还是因为没有表露出更多的亲密欲.望而特别。
“知道朕想要什么女人吗?”秦栩君问。
何元菱摇摇头:“皇上的心思,奴婢猜不出来。”
“朕要的女人,有名有姓、有模有样、能哭会笑、能嗔会道。”
这还不容易?这不是大部分女人的特质吗?何元菱着实困惑,向外头努了努嘴:“难道淑妃娘娘、还有那么多后宫的娘娘们,不是有名有姓、有模有样、能哭会笑、能嗔会道?”
真是孺子不可教。
秦栩君又深深地望她一眼,好脾气地说道:“她们在朕心里,只有四个字——后宫嫔妃。”
后宫嫔妃
……
也就是说,她们在皇帝心中,只是混沌的一团,记不住姓名也不在乎模样,哭笑随意,嗔道亦是无人问津。
何元菱终于明白,纵使尊贵如淑妃,在皇帝眼里也不过是后宫嫔妃中的一员,而不是他想要的“那个女人”。
所以,他要的是能走进自己心里的女人。
何总管啊何总管,任务艰难。要么以身试险,要么从后宫嫔妃中挖掘一个能走进皇帝内心的女人,你看着办吧。
再努力一下,何元菱暗暗告诉自己。
“皇上从不给自己机会,总要望一望她们,才知道她们是不是能哭会笑、能嗔会道。”
秦栩君扬眉:“是吗?小菱觉得,朕要与她们走动走动?”
“对!”何元菱喜滋滋点头。
走动走动而已嘛,又没叫你做别的“高难度”动作,想来应该不会惹你生气吧。
皇帝大人看上去的确没有生气,反而缓缓地落下了眉头,吐出四个字:“朕不乐意。”
呃。拒绝得真够干脆。
还好没说“去你的蛋”。
何元菱的第一次试探,以失败告终。但何元菱没有气馁,嫔妃这么多,慢慢挖掘,总有能与皇上脾气相投的。只希望前朝那些家伙不要逼得这么紧,毕竟皇帝小朋友叛逆啊,你们越逼他,他越不会立后。
跟在何元菱身后,望着她伸手开门,望着她穿过偏殿的重重珠帘,秦栩君也是满肚子郁闷。
早朝上被大臣们逼着立后,回到宫里还要听这小笨蛋聒噪,这一当官还真是责任感上头了呢。呵呵,朕本来就后悔让你当这总管呢,天天的,人都见不着。
何元菱也不知道皇帝小朋友一路跟在自己身后,一路都在腹诽。
走到偏殿,望见淑妃立得端端正正,显然是一刻都没敢放松、更没敢坐下,专程等着皇帝从内寝出来。
吕青儿正在旁边伺候着淑妃,见何元菱出来,乖巧地从她手中接过湿衣裳。
嗯?你也太乖巧了吧?何元菱心一横,打算跟她一起退到殿外,成全皇帝和淑妃单独相处。
才后退一步,皇帝冷峻的眼神就扫射了过来。
满是警告。
喵了个咪的这还不许人家出去了。
谁让他是皇帝,没办法。何元菱只得讪讪地退
到宝座旁,假装从来没有想要离开。
“臣妾刚从太后那边过来,太后很惦念皇上。”淑妃柔柔地道。
孙太后听徐超喜告了状,虽然被雅珍长公主劝住,到底还是心中不忿,转头就把淑妃叫了过去。先表示了一下力挺,又表示了一下遗憾,最后还给了点鼓励。
大致是,前朝官员目前火力很猛、立后的声音很大。立后这件事,于礼法上站得住脚,皇帝就算犟得过一时、也必定不可能犟一世。
宫里从上到下,也只有你淑妃能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虽然你父亲不明智,但也只是告老还乡,可见皇上瞧在你的面子上,还是网开一面的。
你要相信皇上只是开窍得比较晚,那个何元菱在兴云山庄不知怎么就入了皇帝的眼,说明皇帝最近有些开窍了。你也要主动替自己争取,在立后这件事情上,可不要煮熟的鸭子都飞走了。
别看孙太后被人挑拨离间的时候,那奋不顾身、那举一反三,智商基本不带出门。但轮到她自己挑拨离间,那就是高手了。
这些话字字句句都敲在了淑妃的心坎上,听一个字听上去都像是为淑妃量身打造。
淑妃备受鼓舞,转身就来了长信宫。
却被一场大雨“浇”了个透心凉。
身为后宫嫔妃,内心再荒凉,也要做出温暖的样子。否则如何捂热皇帝的心?
提了一嘴太后,却发现皇帝坐在矮榻上,反应淡淡的,仅点了点头,并没有吱声。
淑妃又表现得很善解人意:“皇上亲政之初、万民瞩目,臣妾会常常去太后处陪伴,为皇上分忧、替皇上尽孝。”
“辛苦淑妃。”皇帝终于憋出了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