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先帝聊天群+番外(136)

何元菱视线扫了一圈,已数清了人数。

“八司十六坊、加上十二巡走,共六十人,准时出席者十四人,迟到者二十七人。在场的四十一人,何某不追究,其余十九人,吴主事记下名字,稍后送到长信宫,我自有处置。”

何元菱翻开名册,先将十四位准时抵达者勾出。

“吴主事等十四位,何某已一一确认。其余二十七人,该你们了。”

她手一指:“你先来吧。”

见她年纪轻轻,像是刚刚成年的模样,行事却有条不紊,说话也是清脆有力。诸位早已不敢小觑。

被她指到的那位主事太监哪里还敢怠慢,立即郑重出列,自我介绍起来。

何元菱不慌不忙,找到他的名字,做下记号,然后仔细听着回话。

与刚才一样,何元菱偶尔会问上几句,得益于看的那些先帝们的实录,何元菱知晓不少皇帝与太监们的相处细节。而且得知她要升任内务总管之后,先帝们也传授了不少经验,眼下的何元菱虽然身份上是个新人,却早已经由天下最强的“导师”们培训过,是个“高材生”了。

“冷库多少日换一次水?坏果如何处理?坏果率有几成?”

“我不问各娘娘宫殿,我只问,闲置空殿多久扫洒一次,人手如何安排?”

“尚膳司自然不敢怠慢皇上与太后。但皇上却是体恤仁厚,早已问过宫人们的吃食,往后何某会在宫人中不定期抽查,听取意见,若有克扣之事,自然有你们的好看。”

几番对话下来,主事们已是刮目相看。

更有几位已交头接耳地悄悄嘀咕。

“何总管很懂啊,真的是刚进宫两个月的人吗?”

“我也纳闷,徐公公说她一窍不通……”

“徐公公也这么对我说,说她很好唬弄,怎么看起来不是这样?”

“……”

一众人马问过来,转眼已到了去造酒坊核账的时间。

何元菱合上名册:“今日头回见面,多有得罪。诸位回去好好当差,只记住一点,何某是新来的,在这宫里不认识任何人,只有一个后台,就是皇上。故此何某只认理,不认人,各位好自为之。”

诸位主事齐呼“是”,再也不敢多话。

何元菱起身,后头六名冷面侍卫紧紧跟上。刚一踏出殿外,却见地上伏着一个瘦小的太监,看衣着,也是主事级别。

“何总管,卑职来迟了!”

第127章 活泼的皇帝

来迟了……

呵呵,谁说不是呢。你抖到筛糠似的、你跪到和地砖浑然一体,你也是来迟了。来迟了就要记上小本本,就要重罚。

何元菱冷冷瞥过,眼神没有再逗留。继续前行数步,发现殿外不止这一个主事,不远处还站着好几个迟来的主事和巡走,都探头探脑地向这边瞧。

他们没有在殿内见识何元菱的凌厉,自然也不知厉害,见何元菱出来,也只是夹道望着,并没有行礼。

何元菱从他们身边掠过,半分眼色都没给。

造酒坊的两名主事,昨日与何元菱已经打过交道,既知了她的厉害,也知她有皇帝撑腰,半点不敢怠慢,故此今日早早地就到了内宫司,是最早的十四人之二。眼下何总管要去造酒坊核账,他们二人自然点头哈腰地跟在何总管身后,跟得紧紧的。

可走到半道,何元菱发现,还有一个人,也跟得紧紧的。

那名伏在内宫司大殿门口请罪的瘦小主事,一路远远跟着,始终保持着数丈远的距离,甚是奇怪。

见何总管回了两次头,造酒坊主事道:“他是个古怪人,何总管莫在意。”

“他是谁?”何元菱问。

“宝钞坊少主事薛春榕。”

“宝钞坊……”何元菱喃喃。

八司十六坊,八司重管理,十六坊重制作,在十六坊中,宝钞坊尤其不起眼。

外人听着都以为是宫里印制钱钞的,那可是机要神秘又高端。其实不然。宝钞坊在大靖皇宫,其实就是制造草纸的。

虽说大靖朝的造纸业已十分发达,但也没到随随便便就能用草纸的地步。民间普通平民,大致还是用的树叶、稻草之类解决问题,有钱人家才用得起草纸。

而在皇宫里,也分等级,帝妃们用的自然是最高等级的草纸,柔软舒适。宫人们用的就马马虎虎。而且整个皇宫将近两万五千人员,这个用度也非同小可。皇家素来没有采买的习惯,用度都是内廷自制,能独独单列一个宝钞坊,也足见其工作量之大。

但何元菱心中转的念头,却不是宝钞坊的地位。而宝钞坊的大主事,明明就是最早到的十四人之一。

少主事若是架子比大主事还要

大,那他就不会颤抖着伏在大殿门口。

何元菱想了想:“樊侍卫,你去跟他说,不要跟着我们,也别试图求情,回头自有处置。”

不一会儿,果然见着薛春榕一脸失望地停了脚步,丧气地站在原地,目送着何元菱一行人离开。

从造酒坊核对完入账,总算把王公大臣们认购美酒一事了结。

回长信宫的路上,何元菱问樊允:“我见宝钞坊薛春榕与你分辩了几句,他说什么了?”

樊允道:“他说不管何总管如何处罚,他只想跟何总管说清楚,他不是故意迟到,是根本没有通知他今日会面。”

“哦?”这倒有些出人意料,何元菱道,“这个薛春榕,你们可熟悉?”

一名侍卫道:“卑职刚进宫时,在十六坊守过夜,这位薛少主事脾气古怪,为人特别小气,的确少有人愿意与之接近。”

这就奇怪了,在宫里能当到主事或少主事,哪个不是从千军万马中杀将出来。这薛春榕爹不亲娘不爱、脾气还古怪,就算是不起眼的宝钞局,也轮不上他当少主事啊。

而且看上去和主事关系也不好。

何元菱道:“他是有什么后台吗?”

那侍卫明白何元菱的言下之意,道:“他能当少主事,是因为宝钞局少不了他。此人痴迷宝钞配方,每每更新配料,娘娘们都夸赞不已。”

原来如此。倒是以技立身的典范。

何元菱想了想,又问:“那你在十六坊应该有故人吧?”

“有一些相熟的。”

何元菱点点头:“去了解一下,看看薛春榕所说是否属实。若真是无人通传于他,倒不是他的过错,是通传之人的过错。”

回到长信宫,秦栩君还没回来,看来今日早朝又是一场鏖战。

吕青儿赶紧给端上茶水,何元菱才喝了一口,吴火炎送名单来了。

名单有两份,一是今日未能到场的十九人名单,二是她要的识字宫女的名单。

一翻开宫女名单,何元菱当场就扶额。

这大靖皇宫里数千名宫女,满打满算,识字的不超过一百位。去掉年龄不合适的,以及在各位娘娘宫里当差的,还剩不到一半。

年龄太大的、资历已深,盘根错节的关系也多,管理起来不便,

所以何元菱不要。各位嫔妃宫里当差的,她不想插手要人,以免横生枝节。

将名单还给吴火炎,何元菱道:“这十九位罚俸半年,不得求情,本姑娘也不听任何解释。”

虽说主事们也不靠这微薄的俸禄吃饭,但罚俸半年也是不小的惩罚,尤其在他们看来,不过是没及时去开会而已,这等错处,训诫一顿完事儿,怎么还搞到要罚俸?

吴火炎也怕出事,犹豫道:“卑职不是要替他们求情,只是这里头,还有徐公公……”

他所说的徐公公,正是徐超喜。

徐超喜是内务府首席巡走,成汝培出事后,就数他风光。当了一段时间的代理总管,踌躇满志,总觉得自己马上就是天空中最亮的那颗星。结果屁咧,半路杀出个黄毛丫头,居然才进宫两个月,就被皇上点名当了总管。

截胡啊。

把徐超喜气得暴跳如雷。什么会面,会个屁咧,不去!看你能把老子怎么样!

何元菱早就知道徐超喜没来。她也没兴趣特意针对徐超喜,神情淡淡的:“本姑娘不管什么徐公公徐奶奶,没来的都罚。”

见吴火炎讷讷的,何元菱又道:“你内宫司可是八司十六坊里头,最重要的一个,该如何行事,自己心里要清楚。本姑娘是个浑人,不信邪的可以来惹一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