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就靠这说媒,给家里划拉点,许晟和许宝成到柳来娣家时,许宝成他娘王大娥正和柳来娣在屋里说笑呢。
许宝成一进屋便脸红的喊了声:“五婶。”
柳来娣“嗯”了一声,打量着许宝成说道:“不错,咱们宝成今个打扮的真精神,那杨家丫头一准能相中。”然后又对跟许宝成进来的许晟说道:“嗯~,这个是…你是大凤家的小小子吧?”
“是呢,五婶,没认错。”许晟笑着朝柳来娣点了点头说道。
柳来娣笑着说道:“俺这对眼睛可亮着,你和你媳妇还是俺保得大媒呢,咋样?你媳妇有好消息了么?”
“没呢,五婶,有好消息了请你吃糖。”许晟摸了摸鼻尖说道。
“那你们可得抓点紧,你和刘家集的那丫头结婚都有四五个月了吧……”
“对着呢,这结了婚就得赶紧生孩子,生了孩子性子就定了……”柳来娣话音都没落,许宝成他娘王大娥就跟着说了起来。
许晟头都大了,他娘最近也是老盯着刘玲的肚子,这些中老年妇女凑到一起真是没别的话了,除了娶媳妇就是生孩子的。
好在没说两句,人女方家就来人了。许晟借机赶紧住屋外走,许宝成紧张的一把抓住了许晟的后衣襟,许晟趁没人注意他俩,忙使了个眼色小声说道:“去倒水。”
许宝成一脸的不好意思,许晟瞪了他一眼,趁人没注意,推了他一把。许宝成被许晟推得住前了一步,硬着头皮,提着暖壶给进来的一个妇女和姑娘倒水:“婶子,喝水,你,你也喝水。”
这年月的人脸皮都还真是薄,许宝成不好意思,那姑娘更是不好意思了,打从进屋头就没抬起来过。
许晟别说看见人长得啥样了,就连脸是白是黑都没看清,只瞅见了穿着小碎花的“的确良”,梳着两条□□花辫。
柳来娣对这种事那是轻车熟路,当下便笑呵呵的拉着那姑娘说道:“柳儿啊,这就是宝成。”然后又跟许宝成介绍道:“宝成呐,这是咱们村后铺子的杨柳儿,你俩好好聊聊啊。”
柳来娣介绍完便出来跟杨柳儿他娘,还有王大娥一起坐在院子里拉呱了起来。
王大娥是夸自己家儿子:“俺家宝成不光脾气好,孝顺,还可能干了,这响午跟着小五子给队里送饭。
一早一晚也不闲着,收拾菜园子,给家里打猪草就不说了,还给队里的牛,羊圈那边割草呢,一天四五百斤的草,加上响午送饭的,挣十分工呢……”
杨柳儿她娘也不甘示弱:“俺家柳儿也是个好孩子,做饭,做衣裳,收拾家务利索着呢,队里的活也能干了,虽然顶不上个壮劳力,但也能拿个七,八分工,家里家外都能撑起来……”
两家的老娘都是死命的夸自家孩子,有那两三分的优点恨不能吹出十二分的能耐来。
“哎哟哟,都是好孩子,要不俺也不能把你们来家说和到一起不是……”
屋外三个妇女聊的热火朝天,屋里两小年轻的则是羞羞答答的:“俺…我叫许宝成,今年十八了,家里成分是贫农,高小毕业。”
“我…我叫杨柳儿,今年也十七了,家里成分也是贫农,我,我只上到三年级。”
“我是家里的老小,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都成家了。”
“我家子妹五个,我是二女儿,上面一个姐姐,已经结婚了,下面还有三个弟弟,爹娘年纪大了,家里负担有些重,不能贴补我。你,你不会嫌弃我吧?”
“这有啥,我现在都能挣十分工呢,以后好好干,自然能把日子过起来,咱们只要日子过好了,肯定能拉拔上你娘家。”
“嗯,别的我就没啥要说的了,都听你的。”
相亲结束后,柳来娣便让王大娥和许宝成,许晟先走了,她好进去问人闺女的意思。问清楚后,再去许宝成家给回话。
许晟瞅着许宝成荡漾的小样,就知道这事成了一半了,当然了这是指许宝成这百分之五十,至于那百分之五十,那就得看人姑娘瞧不瞧得上他,明天会不会羞答答的坐在他自行车后座上,跟他去公社逛大集了。
这年头结婚,都简单的很,五十年代讲成分,六十年代嫁军人,七十年代要找一个铁饭碗。
尤其是这会结婚还讲究个三大件,分别是自行车,缝韧机和小手表。三大件要是能一次就置办齐了,那结婚可是有面子的很。
这相过亲的姑娘只要是坐在了男方的自行车后面一起逛街了,这婚事也就是基本上成了。
王大娥为了许宝成好说亲事,前两天刚用省吃俭用,东拼西凑的工业券,自行车票,一百六十多块钱换回了一辆自行车。
这玩意现如今可比后世的一辆汽车拉风多了,就为了让别人瞧着,知道许宝成那也是有资产的,跟了他不受罪。
所以说,父母为了子女那真是考虑的久远,就跟许晟的爹娘许老根,张大凤是一样的,老一辈的基本上都是如此,宁愿苦了自己,也不愿意苦了儿女,让儿女作难。
大到娶媳妇,盖房子,置办家业,小到一口吃的,都是能省则省。就跟许晟买回的月饼,水果一样,到了晚上,整个许家除了舍不得的老两口,其他人或多或少的都尝了点。
一大家子人在一块过日子,只要不出大绺,像这种的小碎事情,张大凤和许老根也是难得糊涂,大面上过的去,和和美美的就成。
这也就是现如今物资太贫乏,张大凤和许老根又是从旧社会一直苦过来的,有点啥好东西都想着给孩子们留着。
别说许晟了,就许宝华和许宝家哥俩心里也跟明镜似的,知道老两口肯定舍不得,所以许晟去公社的时侯,哥俩私下里也掏了些私房,叮嘱他多买一些。
这东西少了,老两口舍不得,买的多了,老两口多少也能吃上些。
晚饭后,张大凤便把许晟买回来的东西给三个儿媳妇分了下去。
王巧和侯二丫是嫁进来多年的了,自然已经习惯了张大凤的为人处事,而刘玲则还是刚嫁进来的,在她娘家那都是她嫂子自个准备的,她娘向来没管过,东西不多,但心里当下就是高兴。
其实也难怪,现在生活艰难,在村里,许多婆婆是不管媳妇回娘家或是亲戚走动的,随着爱咋弄咋弄,一分钱不出,有那小心眼的,媳妇自个掏私房置办,她还得挑唆儿子寻事,真碰上个这种婆家,那才是受气嘞。
这过节不光是三个儿媳妇的礼,还有许晟爷奶,姥爷姥姥家,每年张大凤也都不会落下。
还不,张大凤第二天还没来得及打发许晟去给他姥爷,姥姥家送节礼呢,张满堂便带着张大凤她姐招的男人上门了。
第67章
这会的农村,家里有表看时间的人家很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时除了村里的广播定时定点播放,干啥大多是估摸着时间。
村里人大多都很勤快,都习惯了鸡一打鸣,再在被子里稍呆会就起来了,也就早上四五点钟吧。
这起床点让许晟偶尔来上个一两次倒没什么,要是天天如此,那可要了亲命了,搁以前,他最早也就八九点才起来。
好在有原主的底子在,他大哥也还是够体贴的,给他安排个中午的活,他这早上睡个懒觉,也耽误不了啥事。
家里的人也是常年的被张大凤念叨许晟小时候遭了罪,身子弱,得多睡会,长身体,习以为常了。
这睡个觉算啥,就是张大凤把饭端到被窝跟前,也没人会觉得有啥稀奇的,打小那就是个娇惯的。
等许家的宝贝疙瘩小少爷,洗刷收拾好坐到饭桌前的时侯已经九点多了,就连几个侄儿,侄女都已经吃过饭去上学了。
坐在饭桌上,看着桌上的饭菜,许晟心里很是满足,这才是他梦想中的生活啊,有老子娘宠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咱也能当一回小公举了。
瞧瞧这辣椒炒肉,小葱拌豆腐,二米粥,虚软的大馒头,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有食欲。
许晟抄起筷子正吃着呢,他娘又端了一个土瓷碗进来了:“小五儿,把这个吃了,娘专门给你打听的偏方,你二大娘说这个最是补身子了。”
张大凤说着便把碗放到了炕桌上,转身便风风火火的出去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