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公道,“什么奇怪的地方?”
康王正色道,“我怀疑王妃根本不是原来的淳于月婵。”
魏公公诧异道,“殿下,您是说她是别人假扮的?殿下您可瞧出来她是谁派来的吗?对您又是何种企图?可有暗中伤害于您?”
康王微微蹙眉,“我只是有些怀疑,所以一直暗中观察她。她对我的生活很是好奇,我也大大方方的带她去看了我的书房,想要借机试探出她到底有何企图,背后之人是谁,可是她居然对我放在明面上故意让她看见的破绽视而不见,反而关心起我少年时的身高刻度。”
魏公公重复道,“身高刻度?可有用凶器?”
康王摇头道,“她有一把削铁如泥的匕首,一直带在身边,叫什么割鹿刀。可若是想要伤害于我,夜间入眠之时,正是下手的好时机,她又从未动手。”
魏公公皱眉道,“这样看来,她确实不想伤害于您,您是怎么发现她也许是别人假扮的呢?”
康王回想着这几次见到的王妃,“我装傻多年,自然明白,一个傻子就算是真的脑子突然开窍了,脑子里所知道的知识也只能是第一,从小耳濡目染所知道的,且一定是听过多遍才能记得,因为痴傻之人的记忆能力相对不高,第二,天下也就仅她这一例,突然变聪明的人,知识是在变聪明以后才学到的。”
魏公公:“殿下,您说的是前几日入宫敬茶时,王妃说的夜明砂?连太医都不知道的事。”
康王点头道,“淳于大人一家虽然世代为官,但族中并无医官出身,且王妃作为女子一直被养在闺阁,很少接触外人,王妃怎么可能会知道连大历最好的太医也不知道的医学知识?”
魏公公道,“也许是……王妃前些年得病,淳于大人遍访名医,所以见过一些江湖郎中,那些郎中告诉淳于府上的人,阴差阳错的就被王妃知道了。”
康王道,“有这种可能。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到底是不是真的淳于月婵,本王认不出来,她的亲生父母总能认得出来,明日回门之时,就是见分晓之日。”
魏公公想了想,还是问出了那个疑问,“那倘若这位忽然聪明起来的王妃不是原来的淳于小姐,真的是人假扮的呢?您会如何处理?”
康王垂下眼望着那一个“婵”字,沉默良久,然后缓缓道,“那就问她,愿不愿意留下来。”
第52章
第五十二章
三朝回门很快就到了,康王和月婵带着一众奴仆与许多礼物回到了淳于府,淳于府门口,淳于夫人一见月婵便握紧了月婵的手,神色间十分思念关切,两个哥哥与淳于大人也是一脸欣喜。
康王暗中细细观察,淳于一家的感情真挚,看上去像是认定了眼前之人就是他们的亲生女儿。
淳于大人笑脸相迎,“康王殿下。”
月婵笑着为他介绍道,“弟弟,快叫爹。这是娘,还有大哥,二哥。”
乖巧康王立刻上线,“爹,娘,大哥,二哥。”
淳于大人正色道,“那下官就受了殿下这一声了。”
月婵总感觉父亲对康王有点儿太过恭敬,“爹娘,你们就把他当成是你们女婿,别那么见外啦。”
小奶狗康王立刻点头捧场,“小仙女说的都对。”
淳于大人展颜哈哈大笑,捋了捋胡子,“那我就不客气了,就唤一声贤婿吧。贤婿,这边走。”
康王和淳于大人走在前面,月婵扶着淳于夫人的胳膊跟在后面,淳于夫人瞪了月婵一眼,“没大没小的,居然称殿下弟弟。”
月婵道,“他可不就是一个乖巧的弟弟嘛。”
淳于夫人道,“殿下可比你大两岁,十八和二十,哪个大,哪个小,你分不出来啊?”
走在前面的康王不觉竖起了耳朵。
二十岁的大学生弟弟当然比二十几岁的社会人士小姐姐小咯,也不枉占他个便宜,叫他几声弟弟嘛。月婵掰扯道,“我自小是家里最小的,上面是两个哥哥,下面一个弟弟妹妹都没有,我就想过一个当姐姐的瘾嘛。”
淳于夫人摇摇头,嗔怪道,“真拿你没办法。”
……
进了堂屋,正中央的大圆桌上摆着满满当当盛宴。
“贤婿,这里坐。”淳于行亲切的招呼道。
康王从魏公公手里抱过一个大大的盒子,“我今天来,给岳父、岳母带了几份礼物,希望岳父岳母不要嫌弃。”
他虽然样子还有些笨拙,但话说的十分乖巧,又可爱,对岳父岳母的态度十分恭敬。
淳于行心里又满意了半分,这世间不乏有人心智年幼,有人看上去蠢笨不堪,有人看上去虽然有些稚气,但也是极为识大体,且端正知礼的。康王便是后者。
淳于行捋着胡子慈祥笑道,“贤婿费心了。”
康王摇摇头,“不费心,不费心。”
月婵都不知道康王准备了什么礼物,有些诧异,“呀,弟弟,你还给爹娘准备了礼物呀,准备的什么呀?”
康王将盒子放在桌边,抓了抓头,打开盒子,“几本书。”
噢,书啊,月婵最不喜欢看的东西了,她顿时失去了兴趣。
而一旁的淳于行已经两眼放光,“这本是从前朝就失传的古籍,这本也是!老夫找了好几年,只见过了一本前朝抄写的残卷,而这一本残卷坊间都叫价到了三百两金。原来全本真迹竟在殿下手里!”
康王笑的十分可人,“现在全本都在爹手里啦!”
淳于行一个书迷,当即就翻开书,孜孜不倦的看了起来,难掩心头激动,一边看,一边不觉拍手称快,“妙啊,妙啊!”
淳于夫人知道自己相公秉性,嗜书如命,一看到好看的书就挪不动脚,什么都不管,更别提这套书,他已经心心念念好几年,却只能失之交臂。
淳于夫人只好自己笑着招呼康王,“殿下这套书可选的好,十几年来,老爷一直对这套书心心念念,所以看到了这套书,就忍不住看入迷了,也不知道招呼女婿,殿下,您别见怪!”
康王乖巧的扒拉出箱子下面的几册书,“娘,这个给您。”
淳于夫人笑道,“我也有书看呀?”
“哎呀呀,”接过书的淳于夫人也不觉惊叹道,“竟是天下各家针法刺绣花样的图谱,里面有蜀锦针法、苏绣针法……”
对于擅女工的淳于夫人来讲,一看就知道这都是各家不传人的针法秘技,恐怕只有宫中的绣房群英汇聚,绣娘们把所有的看家本领都拿出来,才能写出的书。
寻常女子只要学得一种,便是传家的本领,大家闺秀若有了其中任何一套刺绣技法伴身,那都不愁嫁人了,这就是最好的嫁妆。
看着爹娘爱不释手的样子,月婵轻轻的戳了戳康王的手肘,“弟弟,你是怎么做到的呀?”
康王:“你说什么?”
月婵越看越惊讶,“弟弟,你是怎么买到这么合爹娘心意的礼物啊?”
康王淡淡道,“我钱多,就到处买咯。”
月婵:“……”
告辞,告辞!
你就说这气人不气人?
康王扯扯月婵的衣角,笑脸盈盈,“我的钱就是小仙女的钱,以后小仙女随便买,到处买,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月婵摸了摸康王的后脑勺,“真乖!”
淳于夫人道,“殿下,怎能送此大礼?我收受不起啊。”
对于月婵这种不识货的而言,这就是几本画了刺绣花样的书,她不能理解母亲这般激动的心情,但也十分开心弟弟能送给爹娘如此合心意的礼物,“娘,您有什么收受不起的,女婿送的,您就大大方方的收下。”
康王乖巧的点点头,“小仙女说的都对,爹娘请放心收下!”
淳于夫人将这套刺绣书册视若珍宝,“小月,把这套刺绣书法收好,别让人碰坏了。”
小月恭敬的接了过去,“是。”
月婵摸了摸后脖颈,“弟弟送的礼物这么贵重,我都不好意思把送给爹娘的礼物拿出来了。”
瀚宇可逮着机会插嘴了,“妹妹,你要送的礼物是什么?”
月婵嘻嘻笑道,“我自己做的肉松饼。”
说罢,柳儿便提上了一个食盒。
淳于夫人霸气的将淳于行手上的书一收,“吃东西了。”
淳于行委屈巴巴的看了书册一眼,只好收回心思吃女儿送的肉松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