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炮灰[七零]+番外(183)

作者:奶酪月亮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美食 穿书 年代文 主角:苏苗苗 ┃ 穿成炮灰也能有芬芳灿烂的未来 立意:勤劳致富! 一: 一朝穿越,苏苗苗发现自己回到了七十年代,成为了一个和自己同名同姓,马上要去当知青的小可怜。刚醒过来就是困难模式,要下乡不说,眼前这一家子还是爹不疼,娘不爱,哥哥姐姐没心肝。 苏苗苗:想我下乡可以,给钱给票给粮食! 拿了钱和票,有了最基本下乡生活保障的苏苗苗以为自己只要苟住这两年,熬到77年恢复高考就可以放飞自我地开启新生活。点击展开

因为小芳姑娘的情绪激动,所以这一次交流会被迫告停。

但随着顾岁安每周至少有五六天都来厂门口报道的身影,厂里的工人们也就都习惯了这位厂长对象的身份,私下里最多也就是会好奇一下厂长跟这位同志啥时候结婚,或者是两个人是咋认识的,其他时候也就都不会太多关注了。

尤其是在食品一厂那事儿了结以后,大家伙儿在知道哪些从前被他们羡慕得不得了的铁饭碗工人们,竟然在自己享受着烧锅炉的温暖,与崭新的工服时,还要在寒冬腊月的时候发传单,就更珍惜自己所在的厂子待遇,也更加感恩能遇到苏苗苗这样的厂长了。

而全然不知道在工人们看到顾岁安来厂子里接自己以后,竟然会引发厂里知青小姑娘爱恨情仇故事,以及工人们自发自觉地思想领域提升的苏苗苗,只是偶尔在下车间查看生产进度,顺便和工人们日常联络一下感情的时候,有隐隐觉得大家看自己的眼神比以往还要热切许多,但她也没多想,只当是因为厂子效益好,她刚又给这群工人提了一点点工资的缘故。

实际上,苏苗苗在和顾岁安谈情说爱了几天后,很快就又恢复到了工作状态。

毕竟,顾岁安还有要继续的学业,她也有自己的厂子和几百个工人要负责,两个人也都不是小孩子了,连出国那半年的分别都能坦然接受,对如今这不过是白天各忙各的,晚上回家再甜甜蜜蜜的日子,就更是接受良好了。

所以,苏苗苗的工作日常,并没有因为顾岁安的回来而产生太多变化。

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

顾岁安这个今年才不过22岁的小伙子,体力真的是挺好的……

坐在办公室的苏苗苗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腰,多多少少也明白了为啥后世她认识的那些富婆顾客们都那么喜欢年轻小狼狗了……

当然了,要是能稍微克制一点,别那么粘人,就更好了!

…………

苏苗苗的食品厂目前正处在消化头几个月大面积铺货签下单子的阶段。

而与此同时,她也打算趁这段时间,准备再一次一次招人,扩大生产量的计划。

“赵主任,对于这一次招工,你有什么想法吗?”

知道这是苏苗苗对自己能力考验的赵国光谨慎道:“我以为,我们可以稳扎稳打,先利用现有工人完成之前的订单,同时大批量招工,加紧时间,进行对这些新工人的考核与培训,为接下来我们投资的那部电影,以及五一劳动节做准备!”

听着对方的计划,苏苗苗点头:“你想得很周到,不过有一点你疏忽了。”

“是哪一点啊……”赵国光有些不确定地问。

“是时间问题。”

苏苗苗道:“现在距离五一只剩下一个月了,而我们投资的电影也会在五一上映,而按照我们之前专门为劳动节设计的营销方案,将会和电影推广撞车。可我们的存货,足够应对热情的消费者吗?”

说起这个,苏苗苗也觉得有些事情真的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像是她年前就和首都电影制片厂投资的那几部电影,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大手笔给了投资款所造成的变化,电影制片厂的那个电影编剧竟然还是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之人,在知道电影场要将俗不可耐的副食品加入到台词里以后,竟然甩手不干了。

被这位编剧划分为“庸俗”一列的苏苗苗表示:没办法,就是财大气粗,褒义贬义,我也有钱。

所以,电影制片厂在苏苗苗加大投资以后,也就不理会这个没有半点大局观,写的剧本也一般的编剧了,直接挖掘了新的编剧出来,专门写了一本堪称专门为苏苗苗食品厂而写的电影剧本!

这位曾看过苏苗苗报纸采访的编剧,书写了一个以返城知青为主角的故事。

当然了,说的不是下乡知青的故事,而是讲述了他回城后,面对被民营厂子录取,成为新时代的工人的励志诗篇!

其中,苏苗苗的形象也被揉进了剧本里,在电影中,她与现实无异,是一个真正贯彻了“妇女能顶半边天”思想,以优秀大学生身份,拒绝了学校的分配,投身商海,亲身响应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并以自身出色的能力提高了首都经济的奇女子!

同时,编剧在刻画这个角色的时候,不光描写了她的钢铁手腕,还特别刻画了她柔情的一面。

而这一面,就是她出现在这位主人公的视角里了。

总而言之,就是一个爱厂,爱厂里工人的好领导形象。

当时在看完剧本以后,苏苗苗都不禁佩服这个编剧了。

这绝对是一个好苗子啊!

从知青返城问题,到就业困难的绝望,引出个体经营的出现给社会带来的改善,以及对工人不再是铁饭碗,却同样能靠勤劳获得回报的引人深思,再到男女平等,女强人形象的塑造……

这都是如今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所面对与解决的问题啊!

上映以后,绝对会得到各方赞扬的!

不光如此,最关键的就是,这个编剧直接将男主角工作的厂长安排成了食品厂,里面不光有他们梧桐食品的标志,更有不少他们车间生产,以及产品的镜头与台词!

苏苗苗已经可以想象,在这部电影上映后,人们对于梧桐制造的态度,以及厂内产品的销量会是如何的盛大!

为此,在这位编剧想要来厂里体验生活,和电影厂拍摄时,想要借厂里的车间来拍摄实景的时候,她简直是举双手赞同!

与此同时,同苏苗苗一样高兴的还有电影制片厂,因为他们不用再额外租场地,和找来扮演车间工人的临时演员了,省了麻烦,还省了一大笔钱。

这买卖,划算!

当然了,这样做也让厂子面临了新的问题。

最直观的,就是这个以工人为主的电影,电影厂那边是打算等到劳动节再上映。

而这,也是赵国光被提拔为副厂长以后,所面临的的第一个困难。

苏苗苗看着有些忐忑的赵国光,语气轻松道:“赵副厂长,这一次,就都看你的了,我作为厂长,可是很看好你哦!”

说着,苏苗苗还给他比了一个强壮的姿势,一副甩手掌柜的样子,打定主意要将这一次作为自己能否真的放下心去鹏城开拓新市场,将首都这里的食品厂业务都交给赵国光的考验。

赵国光:“……”

可是我根本不看好我自己!

——

关于五一劳动节这个对于工人时代而言,最光荣的节日,苏苗苗并没有像以前那样,亲自制定营销方案,只是给赵国光一个“优惠券”的概念后,就放手交给对方负责了。

在苏苗苗看来,如果赵国光聪明的话,他就会选择将优惠券作为勾着驴子的胡萝卜,运用后世那些“满一百减十块”“满两百减二十”的优惠政策为基础,让消费者心动却又还没那么干脆的同时,推出“优惠券”的概念,用来刺激消费者对于下一次购买的欲/望。

并且,苏苗苗也跟赵国光说过,一定要打出“劳动人民”的口号,让人们知道,他们梧桐食品厂并不是为了卖商品,而是为了回馈大众,不为赚钱,只为庆祝劳动节,感谢所有劳动人民的付出。

看着赵国光这一脸苦相,苏苗苗提醒道:“我说一点关键的,劳动人民可不止是工人。我希望我们厂子可以做到一视同仁。而这,也可以作为一种宣传。”

苏苗苗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毕竟他们厂就只是一个民营厂子,所有的工人都是由退伍军人、军人家属、庄稼汉、返城知青,甚至还有家庭主妇……这些人组成的。

但难道没有铁饭碗就不能算作劳动人民,不能享受劳动节的优待吗?

这就是一个卖点,一个噱头,一个可以吸引更多人关注,且高大上的话题啊!

不过,提醒什么的,还是要点到为止,说再多可就不叫考验了。

听到这句话后,赵国光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一副受教了的样子道:“我一定会努力,不辜负厂长您对我的期望的!”

…………

赵国光在同苏苗苗谈话后,就直接投身到了忙碌的工作中。

他一手抓生产,一手忙招工。

连在食堂吃饭的时候,赵国光都在想该怎么在劳动节到来前囤到能满足他计划中可能会有的购买盛况的产品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