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炮灰[七零]+番外(176)
在电影上映第一天,全首都……不是,是全国各地只要看过这电影的人都知道了梧桐食品厂的名字以后,他就连忙召开了厂内会议。
“同志们,你们也看到了,梧桐食品制造厂已经彻底走在我们前面了,我们厂的全线销售线都遭受到了对方的打压,这简直是太丢我们国营食品一厂的脸了!我们已经落后了,难道我们要一直落后下去吗?”
会议室的桌子被高厂长拍得生响,各个部门的副厂长和主任们全都低着头,一副任由风吹雨打,我自沉默在心,总之就是没辙的样子。
高厂长看着一个个滚刀肉样子的属下,只能撕破眼前的虚假繁荣,直接把所有人都会受到影响的事情说了出来:“我知道,你们总觉得咱们厂子是国营性质,就算是卖不出去一件产品,也还是能马上就要过年了,我们今年连给工人同志们备点像样年货的富裕钱都没有了,你们要是再想不出办法来,那今年恐怕所有人的年货就只是厂里的豆瓣酱了。”
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句话放在哪里都是非常在理的。
像是此刻,刚刚还一个个都在那里装哑巴,死活都不肯开口的厂领导们,在听到这事关自己利益的时候,就全都变成了积极分子。
销售主任第一个发言,这个梳着三七粉,油光粉面,看起来很是精明的男人说话也是滑不留手:“关于梧桐食品厂,我认为我们与之抗衡也不是没有能力,虽然他们的销售线已经彻底铺开了,但我们销售部一直经营着首都各处的销售点,目前看来,虽然每天的销量因对方的冲击而受到影响,但如果生产研发部能将豆瓣酱的口感提升到和梧桐制造的豆瓣酱一样的话,我相信我们就能赢过对方。”
突然被甩锅的生产部主任不干了,只听他冷笑一声:“自己卖不出货就怪东西不好,这是什么道理?食品厂的豆瓣酱已经在首都卖了二十来年,从来没有人说豆瓣酱的味道不好!你这是人走不好道还怪路不平!”
后勤部的主任是个老好人,看着两个人开着会就要杠起来,连忙慢声和语道:“你们不要吵了,这样吵起来不是叫人看笑话嘛。”
“看就看!现在整个首都城谁不看咱们的笑话?”销售部主任冷哼道,“蔡主任,你是不是真的没尝过梧桐制造的豆瓣酱?”
生产部主任梗梗着脖子,一副瞧了不上对方的样子道:“我凭啥要去尝对手厂子的产品,给他们增加销量吗!”
“呵,我可算是知道咱们厂为啥连年货都只能分到你们生产部做出来的豆瓣酱了。人家都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你连承认对方比自己的产品好都不敢承认,怎么可能做得出好的产品!”
“你——”
年纪也不必高厂长小几岁的生产部蔡主任指着销售部主任,颤颤巍巍地一副血压升高的样子,半天说不出来话。
这时候,早已经对这些只会互相推诿的下属心灰意冷,不抱希望的高厂长喊道:“好了!都不要吵了!都什么时候,还在吵!我要的是结论,是解决办法,而不是看你们互相推卸责任!”
众人:“……”
过了许久,销售部主任情不搭意不愿道:“虽然我不喜欢这样,但碍于产品不如人家的好这点事实因素,所以我觉得,或许我们可以模仿对方的宣传路子,也跟着投一笔钱,或者是卖卖人情,给咱们厂的产品做做宣传。”
后勤部主任也开口道:“我觉得,我们也可以去寻求一下领导的帮助,咋说咱们也是国营厂子,总不能真的叫一个个体经营的,给逼到绝境上吧。”
“我赞同去找领导给咱们做主。”生产部主任闷声道。
高厂长:“……”
一屋子加起来得有好几百岁的人,最后想出来的办法,就是找领导做主,和走别人已经走过的路子?!
并不知道未来会有xxj这一词的高厂长真是一口老血怄出来啊。
但甭管高厂长心里咋想,面对这两个“集思广益”得出来的解决办法,连一个办法都没有的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来。
然而……
在听明高厂长来意以后,领导一拍桌子,怒道:“你们难道不知道国家现在正在极力推进个体与民营企业的发展,以提高全国经济收入吗?梧桐食品厂是接下来要大力宣传,并给予肯定与鼓励的民营厂,你们在这个时候出来裹乱,就因为人家能力强,卖的产品比你们好,你们不知道总结经验,反而还想要给人使坏,这不是瞎胡闹吗!”
没能得到领导帮助,反而被劈头盖脸训了一顿的高厂长呼噜了一把脸,打算走第二个法子,学梧桐食品厂搞宣传!
因为账上钱不够投资电影,高厂长愁了几天后,决定在头过年放假之前,号召全厂手头没活的工人去发传单!
高厂长专门从印刷厂订了一批传单,每个工人拿一沓,全都被轰上街去发传单了。
工人们:“……”
食品一厂满大街发传单这事儿,在这一群苦兮兮,冷飕飕的工人上街发传单的第一天,就被苏苗苗知道了,她还真没想到这后世满街拦车发传单的事儿,竟然让病急乱投医的食品一厂给琢磨出来了。
赵国光在知道这事儿后,就十分担忧地过来找苏苗苗回报:“厂长,他们这样,会不会影响到咱们?现在就只是发传单,万一等后面他们也学着咱们和电视台还有电影场合作咋办?”
他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现在厂子能重新夺回首都市场,以及畅销全国,靠的一是苏苗苗的手艺,二就是苏苗苗新颖的营销手段。
手艺是别人学不来的,所以赵国光从不担心。
但问题是,宣传可是人尽皆知,只要有钱就能模仿来的!
实际上,赵国光真正担心的,还是自家厂子的根基。
说来说去,多年来国营企业,和铁饭碗的概念已经驻扎在所有人的心里,让人觉得那是不可撼动的存在。
而梧桐食品厂作为民营企业,和国营对抗……
面对赵国光的担忧,苏苗苗倒没啥会被模仿的焦虑:“赵主任,在什么时候,什么年代,模仿别人,都只能是落后于人,坐等挨打的存在。在商业对战中,被对方模仿,其实也算是一种肯定,毕竟咱们厂子要是无人问津,也根本不会有人眼红。但一旦有人走了咱们的路子,那么就必然是要被我们甩在后面的。而且,你也根本不用担心,电影制片厂那边已经给我消息了,说他们最新制作的电影已经在剪接中了,到时候那些学着咱们在影片最后报名号的厂子,还是比咱们差一步,仍然会被咱们压在下面。”
“可要是他们一直学呢?”
“一直学也没关系,因为营销只是一种手段,想要将一个厂子,一个企业经营好,最核心的永远都还是产品本身。他们的豆瓣酱我尝过,在口感上想要超越咱们简直是差太多。”苏苗苗循循善诱道,“在通过宣传,得到了关注以后,我们就更要在产品上下功夫,让人知道,我们卖的,从来不是宣传,不是营销手段,我们卖的,始终都是产品。”
这一番话,又给了赵国光灌输了新的经营理念,他佩服地看着苏苗苗,想起她之前和自己说的,想要让自己做副厂长的事情……
赵国光忍不住道:“厂长,我觉得自己真的还有太多需要学习的东西,所以……”
听出对方意思的苏苗苗微微一笑道:“不急,我给你时间慢慢来,要不然,我也放心不下把厂子交给你管理啊。”
苏苗苗对于这个话题没有太多的兴趣,安抚了几句赵国光因他自己还不够沉稳,而显得有些失落的心情后,她从放在桌上的包里拿出了几样东西。
“尝尝,这都是我做的。除了我对象,赵主任你还是第一个有机会品尝的人。”
知道顾岁安存在的赵国光忍不住问道:“厂长,顾先生什么时候才能回国啊,难道他要留在国外帮厂子发展您一直说的海外业务?”
这个话给苏苗苗问住了:“你怎么会这么认为?”
“因为……”赵国光推了推眼镜道,“因为我听方叔说,顾先生原本不想出国来着,所以我才以为……”
关于生活的话题,苏苗苗从来不喜欢在公事面前多谈。但面对不知道情况的赵主任,她也只能啼笑皆非道:“虽然我觉得这个提议很好,但我对象出国是因为他是学校保送的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