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中医(53)

“嗯,姐,我知道的。”在艾叶的心目中,姐姐说就是什么,姐姐的话有时候比爹娘的还管用呢。

初一吃素,做了艾粑也就用做饭了,不过艾香还是让春兰娘削了一根山药切成片熬了山药汤。

一碗汤,一碗的的艾粑,这就是一家人的晚饭了。

“一定要少吃啊。”开吃前,艾香还不放心艾叶。

“香儿真是一个好姐姐。”艾长青抿嘴笑道:“都可以帮我们照顾妹妹了。”

那当然,自己这么可爱乖巧的妹妹,可不想让她受着病痛的折磨。

艾叶最后吃了一个半,艾长青吃了两个,一家人都说又香又好吃。

一共做了二十二个,艾香最后拿了十二个第二天送到白家。

“艾粑?”白大夫看着硬硬的粑粑皱眉,这玩意儿能吃吗?

“蒸热就可以吃了。”蒸好的艾粑可以放到元宵节呢,想吃的时候捞几个放在锅里蒸了就吃了。

“那行,中午偿偿。”白大夫最喜欢干的事就是考验艾香:“都说说,有什么好处呢?”

和白爷爷谈吃的,你得随时准备着接受考验。

“艾叶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能平喘、镇咳、祛痰、能止血镇静,能护肝利胆,艾灸还能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 ……”

“停,我知道,艾老头儿教过你艾炙的。”白大夫觉得自己考得也没有兴趣了:“我且看看你做艾粑的本事好不好。”

拜年自然是要吃午饭的,这一顿饭也是艾香去操持的。

三十晚上祭了祖的鸡肉都还在。

“我说白术做不好吃的别浪费了食材,特意留着的呢。”白大夫也没有遮掩:“习惯了你做的菜,三天不吃就觉得没有口胃了。”

这还真是她的过错了。

艾香立即挽起袖子进了厨房。

这些日子里,白术也学会了买高料,该有的都有了。

更让艾香惊讶的是:居然有新鲜的辣椒。

这可不容易了,这是冬天啊!

“是县城里李大夫让人送来的,说是一个镖师从天热的地方带回来的,这东西很辛辣。”白术道:“他说大冬天吃了浑身都发热,不怕冷,所以就送来让你爷爷偿偿。”

看来李大夫和白爷爷的关系还不赖,有一点新鲜的吃食都记得送到临化镇来。

“那成,今天我就做一道菜,吃了让你们都发热。”艾香抿嘴乐了,那哪是发热啊,那是给辣的浑身通泰:“但是,偶尔吃的也可能会有副作用噢,比如肠胃不适什么的。”

“试一试吧,能吃就多吃一点,不能吃就少吃。”白术表示很期待。

艾香将大公鸡砍了一半的肉下来切成了块,然后将鲜辣椒切成丁,因为少有吃,还给放了盐去腌渍一下。

再剁了姜葱蒜,也抓了一大把的花椒和了,鸡肉再在开水里煮好捞起,上面一层一层的撒上那些调料。

最后锅里将油烧熟了,全部淋在了上面。

“好香啊!”油淋了一半,白芨冲了进来:“师妹,你做的什么菜,真是太香了!”

“椒麻鸡!”白艾自己都在咽口水了,她只有在白家做菜才能体会到乐趣,是因为白家家底厚,调料齐全,只要是好吃的,根本不需要计较本钱!就像这锅油,少说也是半斤八两了吧,要是在自家放这么多油,春兰娘心尖都会疼。

“真香啊,一定很好吃!”白芨深呼吸一口气:“那我去喊爷爷吃午饭了!”

白艾蒸了艾粑,又做了椒麻鸡,另外将鸡爪之类的煮了一锅的山药汤,将白术前些天买的青菜发黄的叶子丢掉,煮了一个青菜凉拌。

菜上桌,老爷子的表情一下就出卖了他。

“师妹,你休假这几天,我们一家人都没吃好过。”白芨实诚,一下就说了出来。

“吃饭还堵不了你的嘴。”白大夫不高兴了,大孙子揭了自家的老底。

“呵呵,等新嫂子过了门就好了。”三个大男人,哪能做好饭吃,所以,白艾也寄希望于万月月早点进门。

第七十二章元宵汤圆

有些人对粑粑有天生的偏好,白爷爷当属这类型的。

他一口气吃了三个,吓得白艾都有点害怕。

老年人的肠胃可不敢这么折腾的。

“我又不是白芨。”面对白艾的担忧老人还不服气:“再吃两个我都行。”

“别,爷爷,省着点儿。”白艾呵呵笑道:“你要是喜欢吃,我再给您做就行了,您可别一次性吃厌了。”

撑了不敢说,说吃厌了好听一点。

“成,你改天再做一点。”自己就好一口,小时候喜欢吃娘做的各种蒸粑糕点,白术她娘原本也有好厨艺,可惜啊……

这么多年了,总算又可以吃到像样的糕点了。

老爷子爱吃,白艾乐得投其所好。

关键是白家厨房里不少调料,要什么买什么,白术这些年练就了一身的功夫:买买买。

连花生芝麻都买到了。

只不过,花生是生的。

生花生要变熟也不难。

白艾倒了半包盐炒热了倒下花生去煎。

炒花生就是这么简单,有钱人家用盐,没钱就用河沙也可以干。

花生炒香了,表面一点儿都没有糊的感觉。

“哥哥,帮我剥剥花生吧”炒了花生还要炒芝麻,芝麻可不好,只能是小火焙,一个不好就要糊掉。

白芨立即去帮忙。

白艾的要求还很多,不仅要将花生壳剥掉,还要将花生衣衣也捻了,白芨在捻了花生衣子后没忍住,丢了一个在嘴里面。

“真香!”大家吃大家香,一个吃了打标枪,艾芨连忙抓了一大把给爷爷送去。

“我一直觉得这丫头投错了师门。”这种花生他吃过,不过从来没吃过炒的,香香脆脆的都花苗了:“她不去学大厨真是可惜了。”

“爷爷,学厨做饭菜只是兴趣爱好,天天围着灶台转不好。”白艾一边锺着芝麻一边探出一个头笑道:“我的志向是做一个大药师,而不是大厨师。”

“但是我觉得你后者会更有成效。”白大夫丢了一颗炒花生进嘴里面,然后淡淡说道。

这是看不起自己学医,还是说学医她不够努力。

“天份,天份很重要。”白大夫道:“你在做吃食这一方面简单就是无师自通,在行医这一块,还得好好下苦功夫才行。人做事不是拣着轻松的来做吗?”

这丫头倒好,偏偏要做最难的。

“爷爷,人做事拣轻松的做,但是做的人也多,也就没有大的造化。”白艾不赞同这种观念:“学难的,学和人少,学的时候难,学出来后就不得了。”

这就是世人常说的去攀登山峰,路好走的肯定人多风景不一定好;而路难的人少,风景独好。

“难得你想得这么透彻。”老爷子也只是随口聊聊,见她确实志在医学上倒也高兴。

最高兴的是,白艾做出来的汤圆简直让他吃得两眼放光。

又香又甜还很糯。

“比外面买的好吃十倍。”白芨一口气吃了六个,还有点想吃,又怕吃撑了,因为他总看见爷爷在盯着他。

可是,他也数过了,爹第一次给爷爷盛了六个,第二次是师妹给他舀的有四个,结果,他还去添了第三次,两个,真是吃了个月月发财啊。

“嗯,咱们算是提前过元宵节,还是元宵节那天还能吃一次呢?”白术也吃了六个,万般不舍也放下了碗筷,他知道自己这身板比不过儿子更胜不过老子。

“丫头会做,让她多做一些出来,不仅元宵节吃,往后也可以当早餐。”白大夫觉得这样的打算最好。

“好,我明天再炒花生和芝麻。”白艾确定,老爷子这是可劲儿的在压榨她的血汗。

在白家,不仅要练字,还要看诊学开处方,惹老爷子生气了要体罚。

完事的时候,不管老爷子高兴不高兴,自己都要下厨搞一顿吃的。

真是辛苦自己了。

不过,今天的汤圆也没有枉费自己的辛苦。

在白家做饭,最大的乐趣就是这儿的食材能让自己找回现代伙食的味道和感觉。

今天的炒花生让白芨剥最是失策,一斤花生剥出来还不到三两花生米,余下的都溜边了。

“我明天多买几斤花生和芝麻。”白术道:“白糖红糖还要不要买一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