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她会将这白氏的大恩记在家族上,世世代代传下去。
这一份恩情确实值得易王府一脉的舍命相救了。
“王妃言重了。”白大夫道:“好在白艾学了不少,半个月时间足够,我会将所有的方子都交给她,京城,我白氏真的不能涉足。”
有违祖训怕招来天灾人祸的。
“有劳白大夫了。”好吧,一切都靠了艾香 。
艾香没想到的是白大夫居然说启用艾灸。
“艾灸能调节阴阳、调和气血、温通经络、扶正祛邪,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说到这儿白大夫一愣:“丫头,艾灸不是你艾家的独门秘传吗?当年艾老头的艾灸我都甘拜下风。”
“爷爷……”白艾一愣:“爷爷,艾家爷爷去逝时我还这么小,也就只知道一点皮毛,至于这独门秘传早给我忘记到了后脑勺了。”
“你个不肖子孙。”白大夫被白艾气笑了:“回头你是不是说将我教与你的东西也全都给忘记了?”
这个不敢吧!
白艾讪讪。
“好了,记住了,风渊这病内服外调,方子和药物方我一并都留下,你跟我学半个月,半个月后我就得离开京城。”救人固然重要,但是自己的命和白氏的安危比救人还要重要一百倍。
现在的他可舍不得死去。
重孙子重孙女这么多,每天都绕膝下,热热闹闹的真正是高兴的不得了。
艾香没想到老爷子会将重担交到她身上。
当然,其实她早就该想到的。
这本来就是她找来的事。
“灸法治病晕灸的情况少见,但是不等于没有,在做艾灸的时候也要细心观察患者的表情,早发现早处理早防止意外发生。”白老爷子动手之前对艾香交待。
风渊此时趴在床上,怎么有一种待宰糕羊的味道。
老爷子完全是当他做实验,一边治还一边教着他的大侄女。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此时的他感到莫名的悲凉。
想他堂堂易王府嫡孙,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怎么也没想到要不到儿子。
皇室,皇亲国戚,风光的表面下都是一团淤泥。
太龌龊!
恨此生生为风姓!
艾香发誓,艾老爷子教过原主什么她都没有半分的记忆。
这会儿完全就是从头学起。
两个孩子的娘啊,还得当一个启蒙般的孩子。
事关易王府的子息问题,她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就这么乖乖的学吧。
风渊的治疗一点儿也不让人省心。
一早一晚,每次整整一个时辰。
而且一点儿也不能离开偷懒。
回头等易王府添丁,艾香想自己一定要去索要一个大礼包才对得起自己。
这边易王却上了折子。
“朕这个皇叔祖从来不问世事。”皇帝笑着对艾叶道:“你猜他今天上的折子是为了什么事?”
“臣妾是女子,后宫不得干政。”艾叶轻轻的落下一子:“若能听得,臣妾就当个乐子;或是不能听的,还请皇上不要提及。”
“你呀你。”皇帝摇头叹息:“是什么样的环境之下才能让你养成这般淡泊的心性?”
艾叶抬头,淡泊不好吗?
从小到大,家里有爹娘有姐姐,她什么事都不用操心。
随着年纪的增大,她去潘府学了知识,又请了先生,教导的都是琴棋书画。
梅先生曾说她后悔少教了自己俗务,现在搞得自己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
其实,姐姐说得对,坚守着自己的本心,不争不抢,当一个仙女又何妨。
朝堂也罢后宫内院也好,爱怎么着就怎么着。
皇帝来,要陪就陪吧,她在后宫的职责不就是这么一次吗。
皇帝走,慢走不送。
他高兴就由着他。
皇后那边也没什么动静,该她的礼数全都做到了,她无关紧要。
“易王上折子,请封温春兰为郡主。”皇帝落下一子:“你说,朕要不要应下?”
什么?
艾叶落子的手一抖,就将一盘棋给扰乱了。
“臣妾失手,请皇上责罚。”艾叶连忙起身告罪。“
“朕以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激起你的情绪波动。”皇帝看着地上的跪着的人儿闭上眼叹了口气:“朕真羡慕春兰郡主。”
这就册封了?
“来人,传朕旨意,册封温氏春兰为春兰郡主,将古榆、德河、盘田三县赐其封地。”皇帝看向艾叶:“爱妃,可还满意?”
“皇上……”这样的册封如果是看在自己的份上,她宁愿不要。
爹娘和姐姐肯定也和自己一样的想法,她人重来不看重名利的,只要一家子幸福平安就好。
“易王是皇祖父的亲弟弟,一直以来从不会请出什么要求。”皇帝解释道:“筱筱郡主年少有疾,生下了温春兰就过世了,易王说这些年温春兰一直流落在外受尽苦楚,他想要弥补。既然皇叔祖有这个想法,做晚辈的朕又怎么能拂了他的这番慈爱之心呢。”
那你只给册封就行啊,干嘛还划三个县作为封地,有封地的郡主,当今唯有娘亲是独一份吧。
“因为,她是朕的岳母。”皇帝看着艾叶一字一句的说道:“岳母,懂吗,就是寻常百姓娶妻的那个岳母。”
“谢皇上!”艾叶的心就这样被撞了一下。
皇帝确实有情,想要和她做一对寻常夫妻,可是,谈何容易。
第四百一十二章 激起千浪
“谢皇上!”温春兰在易王妃的带领下接了旨,脑子都还有些蒙圈。
“春兰啊,你外祖父说咱易王府血脉单薄,好不容易寻着你了,要弥补这些年对你的缺憾,所以上了折子请封,皇上真是对我们易王府好啊。”易王妃满意的看着温春兰双手接过圣旨:“春兰,以后你就是有品有封的郡主了,在京城,你得给我挺起胸膛做人,丢谁也不能丢了我易王府的脸。”
“外祖母……”温春兰感动于易王夫妇为她谋下的这份封赏:“看我激动得,公公,里面请坐,请喝茶!“
内侍来宣旨的时候艾长青是在官府当差没有回来。
府中主事的自然就只有温春兰了。
“恭喜郡主了,坐就不用了,咱家宣了旨还要回去复命呢。”内侍笑道:“对王妃来说,郡主就是她失而复得的明珠了。”
“对,就是这个道理。”易王妃也不等温春兰打赏了,自己掏出一叠银票塞到了内侍的手上:“还是公公懂本王妃的心情。”
“王妃客气了。”这一趟宣旨就是美差一个,一点儿也不假。
“有劳公公。”温春兰连忙从向妈妈手上接过一个红包:“请公公喝茶。”
“好,好,好。”内侍兴高采烈的复命去了。
“外祖母,让您破费了。”温春兰不好意思的看向易王妃,其实她不用打赏的。
“傻孩子,钱财是身外之物,要紧的是买一个高兴。”搂着温春兰,易王妃一口一个心肝宝贝:“你回来了就好,让我照顾你,以后见到了你娘我也能开心的对她说我尽了几天外祖母的责任。”
“外祖母,娘真幸福!”温春兰曾经好几次和艾长青讨论着自己那没有任何印象的亲娘的事,最后下的结论是虽然她生命短促,但是过的每一天都很充实很愉快。
“你娘啊,当是这个世界上最快乐幸福的孩子。”想起女儿易王妃脸上不再有伤感:“我和你外祖爷将她当成精灵一般,她从来不知道不快乐是什么东西。可能是太快乐的原因,老天就收了她回去,让她陪伴在老天爷的身边。”
“嗯,娘是幸福的。”温春兰点了点头:“春兰也是很幸福的人。”
温春兰也没觉得自己 哪儿有受到了半分的委屈。
“对了,春兰,你的封地的收益全都是归你的,你可是比我们还富足了。”易王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京城一步,也没有封地。
先皇,也就是易王的父皇在册封他的时候就给了他封地,被他自己婉拒了。
封地在皇子权臣手中就是滋养权势的温床,没有封地的皇子一般也是不足为惧的,所以他才能安稳的活过三代皇帝。
这会儿,皇帝给温春兰封地也是大出人意料之外的。
不过想想宫里还有一个艾叶也就不足为奇了。
“郡马?”艾长青被同僚这样称呼的时候十分的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