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赵朗每每都感叹谢青云的天资,有时也是羡慕的。
谢青云的精力也不是取之不完,所以生意上的事,他只能提个小小的建议,也不可能再插手。
毕竟银子随时可以赚,但知识是学不完的,而且谢青云心里还憋着一口气。
荣松学堂的那位院长当初维护了杨成,谢青云想看看他知道自己取得案首后的表情。
“你放心,酒楼现在的生意已经稳固,我也着手开始在其他县城开分号了,咱们酒楼的火锅和烧烤还有卤味,一直没能能仿的出一样的滋味,有了这三样,往后京城我也闯得。”李柏说的豪气冲天。
谢青云摇摇头,其实明朝的美食有许多,他的这些只是胜在了新鲜,不过也能赚些钱,终归不可能做的太大,除非有了什么致胜的法宝。
想到这里谢青云不禁想起了酒,谢青云之前是理科生,有段时间好奇,对酒的制作过程也研究过,自己试验过一番,他有信心在这里制出酒来。
不过酒实在是太暴利,不是火锅卤味这些小打小闹,在没有足够的背景和实力前,谢青云是不会去动这些东西的。
“那便好,这些事你已经顺了手,自己做决定就好。”谢青云不想再多说。
李柏懂了他的意思,也知道他这段日子醉心学习,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我与你说件趣事,你绝对感兴趣。”
谢青云挑眉看他,也不发问,就等着下文。
李柏龇牙,这反应实在太没意思,便也不再玩吊胃口,“前些日子,县城出了一个新闻,手下的人记录下来,我闲着无事便翻看了一下,没想到看到了你那个二伯。”
谢青云恍然,别说他还真忘了这回事,当时认定谢长时不能蹦跶后,也没再关注。
“你那二伯,第三日去学堂请辞,表演的声泪俱下,说自己一时糊涂,有辱师德,不配为师,自愿辞去蒙师。”李柏啧啧出声。
“别说,他这番表演,还真有人替他可惜,最后你二伯又提出将院子全都卖了,给荣松学堂启蒙的学生,家里困苦的,每人买了一套笔墨书本和衣物。”李柏想象那场景,更是佩服谢长时做戏的本事。
谢青云这倒有些惊讶了,没想到谢长时还能想到这点,这倒是个好法子。
在当众之后先放下姿态承认自己的错误,引起群众的同情,又提出捐赠笔墨书本,那得到捐赠的学生和父母自然对他感激,其他人也会觉得他的品性也不是传闻中的那般不堪。
谢长时真是走了一步好棋,不过这不像是他能想出来的,谢老头虽然也有些聪明,但他不懂这些,这个主意也不可能与他有关。
谢青云思来想去,看来这手多半出自三郎的老师,那位林老先生之手。
这林老先生也是极为看中三郎了,不然也不会费这个劲。
谢青云猜的**不离十,那日谢长时正准备听从王翠花的建议,要去买衣物送去义堂,便被林府派来的小厮拦住。
谢长时开始还不明所以,最后那小厮说明来意,又传了林老先生的原话,谢长时顿时喜出望外,回家准备了一番,就按照林老先生的话,表演了那一出,效果也是显而易见。
最后荣松学堂的院长表示他诚心可见,实在不必辞去蒙师之职,请他留下。
谢长时当时十分心动,只不过想起林老先生的交代,还是咬牙忍痛拒绝了,这番姿态,又引来了一阵叫好。
如此,谢长时的名声算是洗白了一大半,那件事情的影响也降到了最低,之后也不会扯到三郎身上,给他带来污点。
作者有话要说:我怀疑你们借着评论故意开车,而且我已经掌握了证据!
第56章
谢长时的事因为林老先生的出手没掀起多大风浪,便被平息下去, 谢青云也是不想波及到谢三郎, 所以没想要再添把火, 如此和谢长时的恩怨便告了一段落。
老谢家那里也安稳下来, 日子过得很快, 便到了中秋佳节, 按理说这时候三房是要回老家的。
谢长贵和王翠花商量了一下,准备按照儿子的说法,明日买上一堆看上去琳琅实际没花多少银子的物件。
到时候大张旗鼓的拉回老谢家, 也让村人都看看,他们三房在县里讨生活不容易, 过节还不忘孝顺谢家老两口。
经过一段时间高密度的学习, 趁着过节, 赵朗那里也给谢青云放了假,正好可以放松放松, 等节日以后, 学习的负担便会更重。
赵朗参加的是秋闱, 考期在来年秋季八月, 到时候要提前两月去考试地点, 赵朗已经着手做准备,就怕那人又暗地做手脚。
也就是还有一年的时间,其实严格来说,谢青云如今已经学完了四书五经,不过也仅限于理解表面意思。
明朝科举考八股文, 有时候出题思路十分冷僻奇葩,所以要学的东西还要很多。
好在时间勉强足够,等学完诗赋就学策论,之后便开始题海战略,赵朗对谢青云的期望高,要求也高。
所以自己研读书籍的时候总要叫上谢青云,给他也重复一遍,赵朗发现这样的好处有不少,还能给自己加强记忆。
难得的佳节,赵朗给谢青云放了五天假,谢青云就去了酒楼。
这几个月来,谢青云每天两点一线,自己家和老师家,根本不知道外面的情况,也不清楚李柏的报刊捣鼓的怎么样了。
难得的再来到酒楼,却见酒楼的门前靠右搭起了一个棚子,此刻正排了老长的队。
谢青云好奇这是在做什么,想上前去看看,就被一个青年人拦住了脚步,“到后面排队去,别以为你是孩子就可以插队,是你家大人让你来的吧,这样的小把戏早已经被人识破了,乖乖的去排队。”
青年人冷哼一声,看着谢青云的目光竟然带着一丝鄙夷,谢青云也不在意,毕竟在现代的时候,他也是最讨厌别人插队的。
“大哥哥你误会了,我只是想问问你们在这排队做什么,并没有插队的意思。”谢青云好声好气的说道,面上也是一副乖巧的模样。
青年人没想到自己竟然猜错,脸上一阵臊红,他不好意思的挠挠后脑勺,“对不住了,我以为你也是来插队的,我从天没亮就来守着了,可之前有许多人都直接站到我前面,到现在也没买到那报刊,也不知道排到我这还有没有了。”
青年人说着说着脑袋就低了下来,看起来既失落又委屈,谢青云懂了,所以自己要往前,这青年人便故意摆出那番模样,吓唬自己。
“这报刊出到第几期了?”谢青云没想到也就几个月的时间,报刊竟然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方,虽然其中估计也有李柏故意使的小心机,但卖的红火,是肯定的了。
说起报刊,青年人立刻来了精神,“已经是第五期,我已经收集了梅、兰、竹和琴四种,只剩下菊、棋、书、画、青和柏,便能上酒楼的三楼一观了,可千万不能错过一期。”
谢青云赧然,看来自己之前提的标志,李柏都给加了上去,听这青年的话,是用了“琴棋书画”四艺和四君子“梅兰竹菊”,最后便是他二人名中的“青、柏”,听起来倒是别有一番雅致。
看来自己不在的日子,李柏将他以前说的营销的策略全都用上了,也不知道至今有没有人上去过三楼,谢青云还十分好奇报刊有没有新的发展。
还有上面的广告位,带来了多大的利润,虽然几个月里李柏来他家过好几回,但看他学的认真,便没有说太多关于生意的事。
谢青云来之前也没有跟李柏说,如今排了这么多人,他这么小的身板是铁定挤不进去了,正有些发愁,却听到前方好像有人在喊自己。
努力抬头望前面看过去,谢青云只看到一排后脑勺,直到那个喊自己的人一阵小跑过来,谢青云才看清他模样,正是之前那书斋的小伙计。
小伙计看到谢青云满脸堆笑,弯下腰来,“谢小少爷,您来了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早知道小的就去接您了。”
谢青云惊了,这个对他这么狗腿子的人真的没问题吗,上次自己去书斋,小伙计虽然客气,但也没到这种地步啊,难道是李柏给他洗脑了?
心里万般吐槽,谢青云面上也是端着一副正经模样,“就是来瞧瞧,没想到人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