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过我这原底稿的话本子不能给你,你需要重誊写一份自己留着。我话本子给你们演,不要钱,除却加演一天外,你们还要再誊写一份给我。”
只要不要钱,老班主都愿意。更何况抄写个话本子,也不累人,就至多花一点点笔墨费用,算不得花钱。
“至于故事里提到的东西你们明天去我酒楼里取,这几日都用实物演出,演完每幕戏谢幕的时候都必须提提我家铺子,要带具体位置和店名。”青禾道。
老班主全都答应了,和青禾签订了契约,
算上免费加演的一共七天,前六日在各大热闹的街市演,要在台上用横批写上葵家酒楼盛大开业。之后两个竖批,一个写着皇商,一个写着地址。
如此这般宣传七日,皇城百姓人尽皆知,
周有钱这日正好路过老班主他们唱戏的台子,无意中听了一耳朵,结果就那么入迷了,站在那连把糖玫瑰,陈叔达敬母出和镇北侯生擒辽将三出戏曲都听完,才觉过瘾。
这时候也知道这是葵家的宣传手段,当时就叹道:“葵家这对夫夫脑子是怎么长的,别人家开张至多就在自家门口放放爆竹,唱唱戏,他家却偏生往人多的地方凑。不过也是,他那酒楼地方偏僻,在他家铺子门口唱,吸引去的也是那块住的穷人,能带来多少利益。现在专门往这人多的地方扎,且一天换个地方,什么人都听到了。怕是现在在皇都里连三岁小孩子都知道葵家酒楼卖得什么,位置在哪了。”
周有钱摇头叹气,“亏我以为那铺子卖出去是我占了便宜,结果是给人做了嫁衣。当真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天底下比我蠢笨者多如牛毛,但比我聪明者也多如过江之鲫!”
作者有话要说:很多资料记载葡萄是从国外引进的,表是不服,咱们一定有葡萄,可能品种不一样,查了查资料。果然被我找到了。
有人说,葡萄酒是外来文化,因而它长期被列入“洋酒”之列。但实际上,最原始的“酒”是野生浆果经过附在其表皮上的野生酵母自然发酵而成的果酒,称为“猿酒”,意思是这样的酒是由我们的祖先发现并“造”出来的。而我国是世界人类和葡萄的起源中心之一,因此,葡萄酒应是“古而有之”了。
1.中国早期关于葡萄属植物的文字记载
葡萄,我国古代曾叫“蒲陶”、“蒲萄”、“蒲桃”,“葡桃”等,葡萄酒则相应地叫做“蒲陶酒”等。此外,在古汉语中,“葡萄”也可以指“葡萄酒”。关于葡萄两个字的来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葡萄,《汉书》作蒲桃,可造酒,人酺饮之,则醄然而醉,故有是名”。“酺”是聚饮的意思,“醄”是大醉的样子。按李时珍的说法,葡萄之所以称为葡萄,是因为这种水果酿成的酒能使人饮后醄然而醉,故借“酺”与“醄”两字,叫做葡萄。
我国是葡萄属植物的起源中心之一。原产于我国的葡萄属植物约有30多种(包括变种)。例如分布在我国东北、北部及中部的山葡萄,产于中部和南部的葛藟,产于中部至西南部的刺葡萄,分布广泛的蘡薁等等,都是野葡萄。
我国最早有关葡萄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
《诗·周南·蓼木》:“南有蓼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诗·王风·葛藟
第57章 冰淇淋
葵家酒楼开业这日, 烧烤炸鸡和鸡煲饭青禾都安排上了。
慕名而来也好,专门是戏曲没听够,过来听最后一日戏曲的也罢, 都被葵家这飘香十里的味道吸引的走不动路。
吃吃店里的葡萄酒, 配点小烧烤, 听着戏曲,人生简直不能再美好。
又一个被戏曲吸引过来的客人道:“店家,这外面怎么没有桌子了?”
青禾擦着额头上的汗,“楼上有的,你若是想搬出来得自己动手,我这人手实在不够。”
如今酒楼里就三个人, 葵武负责烧烤, 青禾忙着炸鸡和鸡煲饭,还有一个刚请回来的厨子负责客人们点的菜食。雍启的那些菜色,青禾是不会的,不过三个人中最不忙的就是厨子了。
这些客人本来都是打算随便点样下酒菜喝点葡萄酒, 或者点个奶制品拼盘, 还有的自己带了下酒菜, 就是专门过来喝酒的,结果到了这,之前想的就都不做数了,全部被葵家门口的小吃吸引了,忍不住掏钱买了几样。
客人自己带菜带酒这在雍启各大酒楼都很常见,甚至酒楼里还经常会有些小贩进来兜售吃食, 比如说鹿脯、狍子干什么的,都是很正常且常见的。
只不过这些自带下酒菜来的人到了这里就全都后悔了,实在是葵家做的东西太香了。
若是在后厨做,纵然香,但他们看不到也就忍了。可偏生葵家把烧烤炉子炸鸡的油锅还有鸡煲饭搬到铺子门口来,不但有视觉攻击还有味觉诱惑,这谁能忍。
特别是那烤串,这谁能忍得住。炸鸡也行,金黄酥脆。那鸡煲饭更好了,饭里闷得鸡肉,既能下酒又能抵饿。
刚才问话的客人这会儿已经把桌子吭哧吭哧搬下来,身后还跟着两个朋友,一人一个提着凳子。
几个客人坐下喘了会儿,先头问话的那个就招呼道:“店家,给我们这桌来二十肉筋、二十肥瘦和二十胸口……对了,葡萄酒也先给我们来一升。”
“好了。”葵武应着,转身从带冰的箱子里拿出串好的肉串烤起来。
又有人大声问道:“店家,你这炸鸡怎么卖?”
不大声喊话不行,戏曲还在门口唱着呢,不喊听不到。
“一百八十文一只。”青禾忙的没时间给客人介绍,抽空回了句话就继续忙起来。
那人和朋友说了什么,回道:“给我们来一只。”
“好的。”青禾把裹了面包糠的炸鸡扔进油锅里,油锅便噼里啪啦的炸响了,只听着声音就让人唇舌生津。
面包已经被青禾做出来,用高筋面粉就成,面包糠就是面包碾碎烘干,正好用来裹油炸食品。
不过片刻,炸鸡就好了,洒了事先调好调味胡椒粉,就给几位客人端上去。那几个客人一边吃着炸鸡
喝着葡萄酒,一边听着小曲,悠哉悠哉,甚美。
这时候一个街坊老太太抱着大孙子站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小孩子允着手指定定看着青禾的小吃摊。
“阿奶,鸡,要吃炸鸡。”
老太太纵然心疼大孙子可一百八十文一只也太贵了,“不吃啊,回家奶给你煮鸡蛋。”
小家伙嘴巴一瘪就要哭,青禾这时候抬头道:“给孩子来份炸鸡柳或者鸡米花吧,也是上好鸡肉做的,只要十文一份。”
“一份多少?”老太太问。
青禾拿着个巴掌大的小盘子装了平平的一份给她看。不大,但够孩子吃的了。
老太太心疼从袖子里扣出十个铜板道:“来一份吧。”
十个铜板一份的炸鸡柳不算贵,可许多人家还是舍不得给孩子吃,但没关系,青禾还准备了鲜蘑,这个就便宜了,四文钱一份。哪怕是穷人家也愿意买上一份给孩子解解馋。
“店家,你这鸡煲饭怎么卖?”这汉子也是领着儿子过来看戏的,结果别说儿子了,就连他都受不了了。
“二十文一份。”一份鸡煲饭大约一碗饭量,松松的。上面也就三片切得薄薄的腊肉和四到五块鸡肉,这些鸡肉是事先腌制过的,夹到饭上放在砂锅里焖。饭蒸熟了,鸡煲饭也就好了,这时候在放上一个煎蛋就成了。
这么一碗鸡煲饭,汉子和孩子都吃得满嘴流油。
周有钱过来溜达就看到这么一副热闹景象,特别是看青禾应景的小吃摊惊讶的嘴巴张的大大的。
“葵夫郎,你还真是一点机会不浪费啊!”
青禾笑道:“小本生意。”
不过说话的功夫,周有钱就被烧烤的香气吸引了,指着道:“这是什么?”
“烧烤,烤的羊肉。”青禾问:“周郎君要不吃吃,配葡萄酒最是美味。楼上有阁间,你若嫌弃吵闹,可以去阁间里吃。”
周有钱摇头,“在阁间里什么意思,在这外面露天吃才能看戏。我也坐外面吧,你看着给我每样都上点我吃吃,那葡萄酒先给我来一升。”
“行。”青禾应着。
等到晚上收摊,青禾葵武一数钱,竟是足攥了八贯八百文,去掉本钱三贯六百文,他们还剩下五贯二百文。其中四成是酒钱,三成是烧烤的利润,一成是油炸食品和鸡煲饭的利润,只有两成是酒楼里其他吃食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