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不是没有,而是没人通过会试进入殿试罢了,所以自然就不关心了。
比起殿试,众妃嫔更关心的是太子的大婚。
太子的大婚日子定在了三月末。
据说,那是个好日子。不过,比起日子的什么的,众人的注意力显然都放在了太子婚后的住所一事上。
谢昼早已下了旨,太子大婚之后,从皇子所搬离,入住毓霖宫。
早先,谢昼跟安雪莲说的是,让太子大婚后住东宫。但东宫其实只是一个泛泛的称呼,事实上太子即将入住的是毓霖宫,位于整个皇宫的东面,故而称之为“东宫”。同时,也因为那儿是原定的储君居所,因此又称“储宫”。
其实,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代表着的意义。
谢昼还是太子时,在大婚之后是立刻出宫建府的,可偏生到了他儿子大婚时,却并不曾离开皇宫,这里头的意思可就复杂了。
更重要的是,谢昼只给太子指了大婚后的住所,却不曾给二皇子指。起码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这回事儿,甚至有人私底下打听到,翊亲王最近好像揽了一档子额外的活计。
翊亲王是实权王爷,他平日里是格外忙碌的,哪怕偶尔得闲,他也要去京郊的皇庄上侍奉太后。
可他都这般繁忙了,谢昼还交付了他额外的活计,就算并不需要他亲自去做事儿,总归也是一桩事儿。
在京城里,盯着翊亲王的人太多太多了,以至于哪怕是小事儿都会被解读出来。更兼众人此时一方面盯着太子的大婚,另一方面又忍不住分神去注意二皇子婚后住哪里,再加上翊亲王这不同寻常的反应……
很快,殿试结果尚未出来,翊亲王被谢昼命令建王府一事却是已经漏出来了。
这种事情是瞒不住的。
既是要建府,那就必须要先找到合适的地儿。现成的符合规格的王府肯定是不存在的,毕竟谢昼最近也没把哪个王爷给削了。也因此,无论是改建还是重造一个,都是一项大工程。
光是选址就会惊动不少人,更别提还要阻止工匠建造房舍等等,若是有心弄得好一些,麻烦事儿更多。
总之,绝对不可能在不惊动任何人的前提下,将一个偌大的王府建造好的。
谢昼早就想到了,但是他毫不在意。
皇子大婚后出宫建府是祖宗规矩,他让二皇子离宫更是名正言顺的,只要到时候给了现成的王府,再给一笔安家银子,顺便给了封号,一切那是顺理成章的,任凭再严苛的言官都没办法说他什么。
所以,他半点儿不担心。
他是屁不疼,可其他人都惊呆了。
如果说,是太子和二皇子大婚后都搬出了皇宫,那自然没话可说。可如今却是太子搬入了毓霖宫,二皇子离宫建府。
这等于是变相的彻底撇开了二皇子!
谢昼:朕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更要命的事情还在后面,随着殿试结果的出来,随着头榜三名策马游街,随着……
翊亲王负责督工建造的王府,虽说还没个雏形,但他让工部那头准备的东西,却已经陆续的被人透了出来。
有心人仔细一盘算,为表慎重还特地去翻了以前的旧例,愕然发现,翊亲王负责督造的竟是个郡王府。
这意思是……
“父皇只打算册封我为郡王?”刚得了消息的二皇子满脸的震惊,“这不可能!一定是哪里弄错了!”
第116章
弄错自然是不可能的。
二皇子瞎嚷嚷了一通后,很快就回过味儿来了, 只满脸丧气的瘫坐在椅子上, 垂着头半晌都不曾言语。
既不可能是弄错,那就证明谢昼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在乎他。郡王什么的, 乍一听确实还算不错, 可问题在于,郡王是降爵承袭的。
这么说吧, 二皇子被赐封为郡王后,他的儿子将来能继承到的就绝对不可能是郡王, 而是要降一等, 到孙子时再往下降一等……
北周朝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了,最早的那一批功勋世家,若是每一代命长的,那倒是还有爵位在身,不然就是恩准了几代之内不降爵承袭的。若没有此等殊荣, 怕是没过几代便成功勋降为了普通庶民。
说实话,二皇子还没想到他孙辈儿以后的事情,他只是单纯的不满意郡王这个爵位。
一直以来,他都是拿自己跟太子比较的。甚至在前几年, 皇后一度病危, 假如她真的没了, 皇帝必会立继后。而在当时,最有希望立后的,自是二皇子的养母丽贵妃。
曾经, 他离储君之位是那么近。
结果一转眼,他非但要出宫建府,还仅仅是被赐封为了郡王?
这差距也未免太大了吧?
他不甘心啊!
……
皇子所里,前段时日的太子格外得忙碌。还不是为了自己大婚一事,他是被谢昼派去跟进会试、殿试的事情。尤其是殿试,太子是全程跟进的,他的确不能对殿试指手画脚,但谢昼的意思是,让他多看多听多学。
可以说,整个殿试下来,太子比参加殿试的任何一人都更累。哪怕殿试结束了,别人都可以松一口气了,他还得接着帮忙阅卷评分整理排序。
要知道,殿试的头甲三名那是由皇帝亲自圈出来的,二甲的前五也会过问谢昼的意思。但除此之外,其他的却是由下面人自行评定的,除非谢昼闲的蛋疼非要亲自处理,不然的话,接下来的事情就无需他操心了。
结果,谢昼确实挺闲的,但他没有自个儿管这些事儿,而是让太子跟着老臣们一起排名次。
不过,太子玩得还是挺开心的,毕竟他跑来管这些事情了,就代表着他不用去御学上课了。再一想到不久之后自己就要大婚了,不单可以搬去更宽敞气派的毓霖宫,还不用再上学了……
世界真美好啊!
太子只觉得未来一片光明,又因为前段时间忙疯了,他确实不曾关心过他的弟弟们。及至忙过这段了,再过几天他就要大婚了,这才决定给自己稍稍放松一下。譬如歇个一天半天的,再去鸾凤宫给母后请个安,还有……
然后他就知道隔壁快炸了。
“这消息可属实?父皇真的打算让他出宫建府?还只准备给二弟封个郡王?”太子虽然是语带疑问的,但面上却是乐呵呵的,显然他也明白这些消息真实的可能性非常高。
得了肯定的答复后,太子一脸的高兴。
不都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吗?太子却觉得自己的运气真好啊,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的到来。
他呀,有差遣了,哪怕只是个临时的那也比没有的好!
他呀,马上要大婚了,成家立业的第一步至少达成了。
他呀,还可以搬新家了,顺便看着愚蠢的弟弟出宫!
只这般,太子略一收拾后,带着无比轻松愉快的心情,去了鸾凤宫见他的母后。
然而他母后很忙。
安雪莲也是知道二皇子即将被封为郡王一事的,可知道了又怎样?很明显,谢昼办事儿又不会同人商量的,最多也就是决定了回头支会你一声,横竖都已经定下来的事儿,好坏都已经注定了,还折腾啥呢?
也因此,安雪莲屁不疼的在偏殿里忙活呢。
“碰!”
“你停手,我呀,糊啦!”
“韩肥燕你的运气还真的是一如既往的好啊!”
“那是当然的,就算好久好久没打麻将了,我的水平还是在的嘛!来来,给筹码给筹码!”
偏殿里热闹得很,亦如去年得闲时那般。
不过,哪怕热闹依旧,其实仔细看去,变化还是挺大的。
首先是以安雪莲为首的第一集 团,去年雅妃没办法参与时,固定的人是宸妃、端妃以及那会儿还在妃位上的力嫔。可如今,力嫔被撇开了,她没办法排挤雅妃,甚至都不能再跟宸妃和端妃叫板了。身为嫔的她……直接就没来。
好在,除了第一集 团外,其他几桌的人还是蛮稳定的,也就是多了个狞嫔,毕竟三公主如今也三岁了,完全不需要她时时刻刻看着。又因为狞嫔确定自己不可能再得圣宠了,她果断的放弃了谢昼,改为投奔安雪莲这边。
这么做的人挺多的,毕竟就她们对谢昼的了解来看,要想获得圣宠实在是太难太难了,哪怕真的得了圣宠又如何?力嫔的例子摆在那儿,圣心难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