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子(102)

作者:清涴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穿越时空 市井生活 主角:顾淮之 ┃ 惊才绝艳顾淮之 立意:积极向上努力生活,在封建社会中为民谋利 : 虞川顾氏,传承千年的簪缨世族, 堪称是铁打的顾氏,流水的皇家。 穿成顾氏嫡长孙的顾淮之,必然要比旁人优秀万分,才能坐稳这未来家主之位。 在世家倾颓之际,再创虞川顾氏的无上荣耀。点击展开

嗯,这也是一个宣传点。

“还有还有,当年有个很厉害的大官叫徐什么来着,据说他被朝廷举孝廉的时候隐居的地方就在我们县。现在朝廷不是开了科举了嘛,不少人都去那里晃悠一下,想沾点大官文气。”

“那地方我去看过,就一破草庐,有啥好看的?”

话音一落,就有路过的读书人对他怒目而视。庸俗!那是一个简单的草庐吗?那可是见证了一代传奇的草庐,是无数寒门学子期盼的希望!懂?

不管读书人懂不懂,茶摊里的人是不懂的。这也不妨碍他们继续扒景点,你一言我一语,竟然报出了十多二十个去处。顾淮之再仔细问了具体地点,心下一合计,嘿哟不错呀,这都能整合出一条完整的旅游路线了,景点还特别多元,涵盖了自然人文历史神话等种种元素,搁后世,用心包装宣传一下,分分钟变身成热门景点。

当然,眼下还没人发展旅游业,这还是个空白市场,正好让顾淮之有发挥的空间。

打听完景点的消息,顾淮之又开始将话题转到安顺县县令身上,“我听说最近县衙给你们发了退税银,看来你们这位县令老爷是个好官啊!”

一说到这个,众人更来劲了。

“是啊,县令老爷好啊,不怕贵人您笑话,当初县衙来人说要给我们发银子时,我还以为是骗子呢!”

“就说你脑子不好使吧,人家衙役可都穿着公服,这你都认不出?”

“嗐,还不是不相信有天上掉馅饼这好事吗?”

“要说啊,咱们最该感谢的,该是新来的府君大人。我有个远方亲戚,他大姑的侄子的邻居在平安县当差,说府君大人可是特地跑去找了使君大人为我们讨来了这笔银子呢!”

“对对对,这我也听说过,府君大人真是个大好官!我奶奶拿了银子,高兴得直说要给府君大人供个长生牌位呢!”

顾淮之:……

长生牌位,倒也不必,不至于不至于。

听着这么多毫无技术含量又十分淳朴的彩虹屁,饶是顾淮之脸皮厚,也有些扛不住,赶紧又把话题转移到安顺县县令身上,“府君好,也要县令老爷办事利索为大伙儿着想才行。”

“这倒是,咱们县令老爷这些年也不容易。”

“这些年,好官都不容易。好在陛下一统天下,大伙儿有了安稳日子过,还允许大家自己开荒地种地,眼瞅着好日子就要来了。”

“说起来县令老爷最近也有桩喜事,他家儿子要同王家大闺女定亲了。”

听到这消息,顾淮之正琢磨着要给安顺县县令备上一份什么样的礼物,就听见其他人嚷嚷开了,“王家大闺女?就是前头定了两次亲,两个未婚夫都死了的那个?”

“就是她!”

“这倒也合适,县令公子的命格肯定够好,能压得住。”

顾淮之顿时迷糊了,这不会背上克夫的名声吗?一问才知道,本地风俗,女方定亲后男方身故,默认女方命格贵气,要嫁个命格更好的夫婿才行。不少人以娶这样的女子为荣,为什么?证明自己命格好啊!

顾淮之觉得这风俗有趣,可以努力推广一下。意外事件怎么能让无辜的人背上克妻克夫的锅呢,有了这个名声,说亲档次直线下降,多冤啊。

顾淮之正津津有味听八卦呢,就见安顺县县令带着一行人急匆匆赶来,额头上都是汗珠,见着顾淮之便是恭敬一揖,忐忑道:“下官不知府君亲至,有失远迎,还请府君恕罪!”

顾淮之一行人足够招眼,县衙的人听了消息,过来瞅了一眼,想打听一下到底是哪位大人物不声不响地来了他们这个小地方。结果回去一描述,安顺县县令一听,卧槽这不是府君大人吗?他还真说到做到微服私访了?

安顺县县令哪敢怠慢,赶紧带人前来迎接顾淮之。

茶摊的人也沸腾了,天呐,刚刚这么客气同他们说话的贵人居然就是府君大人!他们这是什么好运气?

等到顾淮之离开了,茶摊周围还是人山人海,不少人后悔地直拍大腿,“哎哟我刚刚怎么就没过来呢,这可是府君大人啊,多大的官啊!”

“谁让你胆子小,看看我,我可是第一个同府君大人说话的呢!”

……

最机灵的是茶摊摊主,见大伙儿还沉浸在见了府君的喜悦与不真实中,摊主气沉丹田,中气十足地大喊道:“喝茶水啦,两文钱一碗的茶水,府君都爱喝!”

众人:……

别说,摊主吼这一嗓子,效果真不错。别管府君大人喜不喜欢他的茶,人家是真的进了他茶摊,没毛病。

于是茶摊生意暴涨,让摊主笑咧了嘴,再次发心内心地感叹,府君大人,真是个大好人啊!

得知这个消息的顾淮之:……很好很棒,这么有生意头脑,以后游客增多了,不愁挣不到银子。

第93章 开始

安顺县县令冷不丁得知顾淮之来了的消息,登时绷紧了神经,在脑海里过了一遍最近县里的事情后,安顺县县令又松了口气,身正不怕影子斜,不管这位府君到底是来干嘛的,反正他没做亏心事,不怕查!

顾淮之也没打算找茬,反而笑着向安顺县县令道贺,“听闻令郎好事将近,只可惜我来的匆忙,不曾备礼,倒是失了礼数,等我回了府城再给陈大人补上一份厚礼。”

陈县令心下惴惴,这位还真是来打听底下县令们的名声的啊?这才来多久,连自家儿子要定亲这事儿都知道了?

心中已经转了好几道弯,陈县令面上依旧笑意盈盈,眼中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惊讶,又带了几分喜色,一脸荣幸道:“家中小子的亲事,哪里值得府君费心。能得府君一句过问,便是天大的福分了。”

这话真没夸张,即便这会儿已经开了科举,世家千年积累下的底蕴,在其他人心中依旧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以顾淮之的身份,他要是夸了谁,那人立即能声名鹊起,身价立马提升好几档。所以陈县令听了顾淮之这番话才这么高兴。哪怕官场上名士的影响力要稍微弱一点,但谁心里没点虚荣感呢?装逼的大好机会都到了眼前,谁能拒绝得了呀?

顾淮之在陈县令这里得到了最高级别的待遇。

但顾淮之并不十分感动,反而向陈县令提出,“听闻安顺县内有不少名胜古迹,陈大人若是有空,不如陪我一同去看看?”

作为不大喜欢出门的宅男,陈县令心中其实是拒绝的,那几个地方有什么好去的,在家待着陪妻子孩子不香吗?然而顾淮之都亲自来了,陈县令也不能真让顾淮之一个人出发,只能高高兴兴地应了。

一路上经过好几个村庄,顾淮之还是照常下车同当地老农聊聊天。陈县令心里都忍不住犯嘀咕,这做派未免也太平易近人了,哪里有府君的派头?别说府君了,就连他这个县令也没这么接地气过。

顾淮之当然知道陈县令没这么干过,怕是都没下过乡,不然的话,这些百姓也不至于不认识本地父母官。

顾淮之淡淡瞥了陈县令一眼,继续同老人家说话,问清了近年的收成,又问了开荒之事。

说到开荒,老人家顿时激动了起来,满是褶皱的脸上头一回出现舒展的笑容,乐呵呵道:“我家里八个男丁,按一个男丁两亩地算,我们能得十六亩地呢!陛下果然是真龙天子,明年我们就能余下不少粮食。到时候,再把屋子扩一扩,好给孙子说媳妇儿!”

顾淮之顺着说了不少好话,把周围一圈人说的眉开眼笑,临走时还从地里摘了一些新鲜青菜要送给他。顾淮之哪能要他们的东西,然而老小老小,老人家上了年纪脾气就容易固执,顾淮之在他们面前也没架子,贵人身份带来的压迫感几乎为零。顾淮之好说歹说,才让他们打消了这个念头。

陈县令在一旁看得啧啧称奇,他当县令这么多年,遇见的官员也不少,各种路数的都有,但顾淮之这种做派的,还真是第一次见。

陈县令最开始跟着顾淮之出城下乡,也就是陪领导的社畜心态,面上笑嘻嘻心里哭唧唧。但这一路走来,陈县令由衷地对顾淮之生出敬佩之情。当官的能做到顾淮之这一步的实在太少,哪怕顾淮之是装的,能装到这份儿上,那也值得敬佩。

陈县令再也没有比现在更确定,顾淮之这位年轻的府君,是真的把百姓放在心里,想为百姓做一些事情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