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福娃渣爹种田吗(64)

作者:小小桑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花盼盼穿到一本书里,穿成为荣华富贵抛妻弃女的渣男花首辅的炮灰亲闺女。 为摆脱亲娘被抛弃、自己成炮灰的命运,花盼盼努力为花致远制造一切辛勤劳作的机会,一心只想让花首辅远离书本,告别科举,和她娇滴滴的美娘亲平平凡凡、和和美美地白头到老。 花致远刚中了举人,回到家里屁股还没坐热,就被闺女拉到田间,指着一片金黄金黄的稻田让他收,花致远手拿镰刀,被一眼望不到头的稻浪吓傻了眼,家里的地都是他种的,啥时候又多了这么大一片,他咋不知道?点击展开

如今看来人家郎中说的养,并不是不让劳作,而是要靠食补来养啊,只是从前家中吃饭都只能勉强吃饱,也没多余的钱给他补身子,才让他的身子虚弱至此。

可最近时不时能买来一根人参给安三勇切片炖汤,每天再有花家给留出来的两碗浓鸡汤,也是把人喝的滋补啊。

安老太太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安五壮能娶妻生子和安三勇的身子骨见好,如今瞧着家里日子好过了,她的心愿也不太难完成,甚至她已经开始期待安三勇也能娶个妻子回来了。

收摊后,铺子里人都坐在前面,等着开饭。之前说好铺子里供一日三餐,若是不吃,一顿依然是给五文钱,因是头一天,生意又不错,大家都挺高兴的,都决定留下来在铺子里吃。

生意太好,灶间没剩下多少食材,章琴和安柳一起都给做了,端上桌后大家风卷残云地就给吃完了。

等众人都归家后,章琴瞧着灶间还剩下的一些边角料,觉得可惜,“还不如让他们把这个都带回家去,好歹能添个菜呢。”

“这个先例开不得,你看那些开得好的酒楼,可没有让人将这些带走的。”

花致远却摇头,之前他们摆摊时让人将剩下的食材带回去,那是因为无论是米线还是汤底都是他们一家人在管着,剩多少都是他们能掌控的,说实话一天卖完真剩不下多少,也就勉强够分给安家和给那两个雇工带回去。

可如今开了铺子,他们夫妻都没时间管太多,尤其是灶间的活,难免就会出现浪费,若这些人习惯了剩菜或是剩下的边角料都带回去,难免不会有人起了别的心思,到时就将本应能卖出去的好东西都混到边角料里,他们也未必看得出来。

不是花致远心胸窄,他宁愿给人多开些工钱,也不愿惯会别人算计他的东西。

见章琴还有些不明白,安柳小声道:“奴婢和娘从前就是在大户人家做事,奴婢的娘是厨娘,原本主人心善,大厨房里剩的东西准许下人们带回去和家人一同吃,可久而久之厨房的支出越来越大,主人家查了才晓得,是他们的善心把一些人的贪心养大了,他们将好的食材当成损耗上报,再将偷藏下来的夹带出去。有些只带回去同家人吃也就算了,甚至有人还将珍贵食材带到外面卖掉。那一次主家发火了,整个大厨房里的人不论是否无辜,连着他们的家人,统统都被发卖出来了。”

第159章 懂事的丫头

安柳说起往事,想到她还不知在哪儿的娘,心情很低落。

那时她还小,只知道和娘分开凄惨,如今再想想,她娘也不无辜,就是她也没少吃娘在厨房里带回的那些吃食。

可也正是主人家当初的大方才助长了下人们的贪婪,若是可以,为何不在一开始就不给别人这个机会?

可她也想过,主人家大方并不是娘亲他们贪婪的理由,她也明白没有底线的大方并不可取。升米恩,斗米仇,人人都会说的话,真正明白的人又有多少?

章琴陷入沉默,她想了很多,若不是她一开始的性格就软弱退让,花老太太也未必会如今日这般强势,其实又何尝不是她惯的呢?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她都刚不起来,可怜的只有她的孩子们。

花致远不知章琴因为这一件小事就想到了她们婆媳的关系上,只觉得安柳这丫头懂事,明理,最重要的是不软弱,让她多在章琴身边提醒一二,章琴的性子也能强硬起来。

剩下的这些边角料只是自家肯定是吃不完,扔了又可惜,最后章琴提议,“剩了扔掉也可惜,不如往后起早做成粥施舍给镇上的乞儿,东西不浪费,还能行善积德,何乐而不为呢?”

花致远也赞同,他知道很多大户人家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时常会向穷人家施粥来博个美名,他们家不为了虚名,可东西浪费也确实可惜。

与其都扔了,不如就做些粥。镇上的乞儿并不多,每日有一斗米也就够了。

见花致远也赞同,章琴又道:“只给身残或是年幼的,那些身体健全却想靠乞讨为生的统统不给。”

安柳听这夫妻俩很快就决定了那些边角料的归属,心里有些不安,总觉得太草率了,可想到别的酒楼也时常施粥,他们这样做也没什么不对。

翌日一早,当米线铺子开业前,离着米线铺子十几米远的一块空地上多了一口大锅,锅里热腾腾的杂肉米粥,安柳对街道旁边的一个乞儿招手,“有粥喝。”

那乞儿是个七八岁左右的女孩儿,衣衫破烂,瘦骨嶙峋的,大冷天儿还穿着一双露脚趾的鞋。听安柳说有粥喝,捧着自己破了边儿的大碗过来。

安柳给她舀了一勺粥,小乞儿道了谢,安柳让她把消息传给别的小乞儿们,不多时小女孩就带着十几个乞儿过来,人人手上都拿着碗,自动地在门前排起长队,小女孩还同伙计们介绍,“粥里有肉呢,可香了。”

听了她的介绍,再嗅着粥里的香气,小乞儿们都开始吞起了口水。

章琴端着蒸笼从铺子里出来,看到安柳被一群小乞儿围在中间,心就有些软了。

都是爹娘生的,这些孩子可怜啊,幸好她如今有能力帮帮这些孩子,心里软成了一团。

花盼盼带着花喜喜和花睿,一个背着个小书包,从铺子里出来时还不情不愿,可爹在身后板着脸,他们也不敢说就不去书塾。

花致远同章琴说了一声,跟在三个孩子后面,送孩子们去书塾读书。

第160章 读书人的自傲

路过安柳身旁时,花睿对安柳气呼呼地道:“安柳姐姐,你是大骗子,说好晚上去我屋中给我讲故事,我等了好晚你都没来。”

安柳一边盛粥一边尴尬地道:“昨日我回屋就睡着了,倒是忘了,今晚过去给你讲如何?”

“哼,骗子!”花睿一副完全不信安柳话的样子。

花盼盼在他脸上掐了一把,“安柳姐姐昨儿在铺子里忙了一天,累都累坏了,你还这么不懂事儿。”

花睿有些委屈,他不是不懂事,只是听安柳姐姐讲故事睡觉习惯了,昨晚安柳姐姐没去给他讲故事,他差点就失眠了呢。

可想到安柳昨日是真忙,他还怪她就有些太不知道心疼人,可脸上还是挂不住,朝安柳又哼了声:“大骗子!”

安柳无奈,“好好,今晚奴婢一定不会忘了去给大少爷讲故事好不好?”

花睿高兴了,被花致远在屁股上轻踹了一脚,乖乖地朝书塾走去。

几个还排在安柳面前等着喝粥的小乞儿满脸羡慕,他们吃不饱,穿不暖,可别人家的孩子却因没有故事听发脾气,他们也想掉到这样的福窝窝里呢。

今日过来的早,青山书塾里的学生都还没到,先生也只有几个住在书塾里的在。

见是花致远送孩子过来,都过来招呼,花致远让孩子们一一叫了人,之后乖乖地跟在身后,还得了几位先生的夸赞。

这几位先生都是花致远之前的同窗,有两个考过童生试,其余人却是连童生都未考过,忆起当年花致远是整个书塾中最出色的弟子,对于他后来放弃科举很是惋惜。

“好好的怎么就不考了?虽多年不第,但一直考,说不得总有出头之日,毕竟那些考官换来换去,总会有欣赏你文章之人。”

花致远摇头,“那些年我一心读书,家中都是内人照料,如今想想都亏欠她良多,若是再考,怕是连锅都要揭不开了。”

几人听了都跟着叹气,花致远说得也没错,他们又何尝不是?这些年他们虽未如花致远当年一般赴考,可放不下读书人那点自傲,他们在书塾里教书这点束脩也就够一家人温饱,日子过得甚是清贫。

若之前替花致远可惜,感同身受后,他们不禁惭愧。

只是人家花致远看开了,弃文从商,虽只是开个米线铺子,但他们也有去吃过的,那生意真红火,哪像他们还坚守着读书人的那点自傲,虽看似名声好听,却依然过着苦哈哈的日子。

寒暄几句后,花致远给三个孩子交了一个月的束脩后告辞离开。

一个孩子一月束脩五百文,三个孩子就是一千五百文,几位先生面面相觑,心中想的都是:若非他们的子女在书塾中读书不需束脩,就他们那点微薄的束脩未必养得起读书人呢。想当年他们读书时,可以说是举全家之力供养,最后却一事无成,甚至如今他们很多人都无颜面对家中上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