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那贵公子会瞧上你,当真是个俊俏……唉,瞧我这张嘴”李氏看着一身男装的安谨,忍不住想要赞叹两句。但话一说出口,她便觉得是在戳人心窝子。所以连忙作势打了自己一下,给她道歉。
“大娘没事的,事已至此,说一句又能如何?只是不知道这往城里怎么走?今个儿我逃了出来,他一定会派人来抓我。我的赶紧离开,免得连累了你们。”安谨一边抬手阻止李氏的动作,一边佯装难过和真感激。
心里则盘算着自己人生地不熟,要怎么去到城里,怎么找到赚钱的方法,怎么样去了解这里的基本情况。
“家里有牛车,俺载你去吧!”何贵这个从安谨进来到现在都没有说过一句话的一家之主,突然间开口道。
“这个好,他爹载你去还可以省不少的时间、不然从这走到城里得走一个时辰哩。”李氏一抚掌,十分赞同自家丈夫的提议。
“有这衣服,安谨便感激不尽了。那还能麻烦你们,况且这大热天的,不必让大叔来回折腾。”安谨只想自己偷偷的溜走,不想因为这个被村里人或者他们人产生怀疑。
见李氏还有再劝的念头,安谨连忙补充“若是可以,还希望大娘能给我一个装衣服的东西,只是这衣服是万万不能留在你们家的。”
“唉,有呢有呢,你等着,我去给你拿一个。你也不必担心,那样的坏人自是有老天爷收拾的。”说着,李氏便起身到自己的房里去给安谨拿东西。
“不知道大叔贵姓?”将衣服打包好,安谨便打算走了。临走前,特意问了一下他们的姓名。
“嘿!贵姓呢,俺姓何,行三。大家都叫我何老三。”何贵搓了搓手,不好意思的回答着。
许是没有料到安谨会问他,他一边说着还一边看着自家妻子。想要从她哪里找到主意。
还是个妻管严?倒是难得。看着这一幕安谨腹议着。但脸上依旧是感激不尽的样子。
“都过了响午了,不吃饭的话,带上两个馒头吧!”见安谨着急离开,李氏也不阻止。反而是从桌面上拿了两个馒头塞进她的手里。然后带她到门口,给她指路“从这出去,看到官道,再向那棵歪脖子树的方向去,直走一个时辰就到了。”
“谢谢何三叔、何大娘。你们的恩情,安谨没齿难忘。他日有所成就,定然涌泉相报。”安谨握着两个还暖着的馒头,深深的朝他们鞠了一个躬。然后头也不回的离开。
第3章
安谨出了门后就将自己的情绪给收了起来,然后转身摸回自己藏东西的地方。把自己带来的东西都放进包包里,再在外面裹上何家给的布块。
处理好这些后,安谨就坐在草丛里拿出刚刚何家给的馒头。
婴儿拳头大的馒头,不知道是用什么做成的。吃的安谨的嗓子疼,特别是在没有水的情况下,安谨觉得自己的嗓子都要废了。但安谨并没有嫌弃,反而是珍惜的将它吃完。然后拎着包袱往城里走去。
*
“臭小子,总是在老子的地盘上抢食,还不孝敬老子,你是活够了是吧!这次就给你一个教训,再让看见,呵呵,老子就把你扔到河里。”
安谨因为没有钱交入城费,只得跟着别人偷溜进来。正想找个人去问一下当铺怎么走,便看见了这样的事情。
她看着那个男人踹了一脚地上的人,然后骂骂咧咧的离开。而周围人除了同情两句外,也都是袖手旁观的样子。
安谨对这一幕倒是熟悉的很,因为她小时候也没少遇到过。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乞丐也有乞丐的规矩。想来地上这孩子应该是外来的,没有给地头蛇交保护费。不然也不会被这样警告了。
摇了摇头,安谨也就在心里同情一下。便绕过他去找当铺了。
“二弟,三弟。你们看大哥拿了什么回来。”
城外的破庙里,窝着两个看起来只有六七岁的孩子。他们的衣着破烂,面黄肌瘦的,比非洲难民还不如。而说话的那个人,正是安谨瞧见的被打的那个。
“今天遇到一个大老爷做寿,给我们赏了不少东西。瞧,这还是白面馒头呢!还热乎着,二弟、三弟,你们快过来吧!”
小小的人,从怀里小心翼翼的掏出两个馒头。狠狠的咽了一下口水,别开眼,把馒头递给比自己更小的弟弟。
“哥哥也吃!”两个小的明明眼珠子都粘在上面了,嘴巴更是没有停过的吞咽着口水。但是他们都没有一个伸手去拿。
“哥哥吃过了,你们快吃。莫要让人抢了去!”说着把馒头往他们的怀里塞了进去。转身就走了出去。
“大哥,我吃不完!”
“大哥,我吃不完!”
稚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令走到门口的人顿了顿脚步。再也迈不动脚了。
“都怪哥哥没本事!”三兄弟蹲在这破庙里,一起啃着那两个脏兮兮的馒头。好不可怜。
大的意思意思的吃了几口,便再也不敢动了。只是愁容满面的摸着小的头,该怎么办啊!自己这样子干活都没有人要,要饭又被赶。该怎么样才能让弟弟活下去!
与三兄弟的忧愁不同,安谨现在是惬意的很。她见天色还尚早,自个悠闲悠闲的逛起了街来。
青石街道、路边小摊,卖头花的、卖吃食的、卖字画的,林林总总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更别说两旁的店铺了,里面来往的都是衣着华丽的小姐、公子。
路上走路的、抬轿的,吆喝的、叫卖的。熙熙攘攘的让安谨看得津津有味。
这倒是与电视上演的差不多,男女老少都可以出门。看来这个时代应该还算是开放?安谨看了一路,对这个地方也有了粗略的印象。
宋记当铺?看起来还蛮不错的样子?安谨穿着一身粗布麻衣站在人家门口探头探脑的看了半天又离开。等她再次回来的时候,则是怀揣着东西走进去。
“掌柜的,我来当个东西,您能帮忙看看这值多少钱?”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对耳环来,小心翼翼的放到柜台上。
“这位小哥是要当什么东西?是要死当还是活当呀?”说话的是一个四五十岁的男子。看起来精瘦精瘦的,穿着深青色长袍。十分热情放下手里的算盘,轻手轻脚的接过叶槿手里的东西。
“哟,这东西挺别致的。”宋成眯着条小眼缝看了半响,才略带惊讶的自语。然而不待安谨询问,又接着遗憾道:“就是料子,差了点!”
“您直说,这个东西值多少钱吧!”安谨扒在柜台上,惦着脚尖,伸长了脖子往里看。灰头土脸的样子使得浑身上下都洋溢着一股穷酸味。
“这个得要看小哥,你怎么个当法了。”宋成看了一眼安谨扒在柜台上的手。脏是脏了点,但是看起来刻意的很啊!
眼里的异色一闪而过,轻声给安谨介绍道:“要是死当的话,这个可以给十两银子,要是活当的话,五年五两。一年一两的保管费,逾期一年的话。东西归我们当铺所有。”
“掌柜啊,您再仔细看看,这可是上好的耳环啊!用的是精密仪器、高超工艺、顶尖的猫眼石做的。您看能不能再高一点?”不过是老牌子的耳环,被安谨怎么一夸,竟像是哪一位大师做的一样。
宋成把耳环还了回去,无奈的笑着摇摇头:“小哥你也别说我坑你,这个什么猫眼石,我当了十年的掌柜可都没有见过,若不是看这工艺着实不错。就这材质,我最多给你三两银子。”
宋成伸出三个手指头,在安谨面前晃了晃继续道:“要我说啊,您要是想要更多的银子,还不如拿它去出妆楼换呢!这样一个稀奇的设计,比直接当了它强。”
“你说的是真的?”为什么要这样告诉我?你自己拿了东西去换不更好?那有人把到手的钱往外推的。安谨接过耳环放到兜里,狐疑的看着他。
“嗨!这出妆楼一向是不拘一格招设计嘛。我瞧着小哥你也是有见识的,保不齐今天出了我这个门,明天就回来找我了呢?”
像是看出安谨的疑惑,宋成说完,顿了一下又道:“况且,我宋记当铺能做到现在,靠的可是诚信二字。怎么会在不经顾客允许的情况,擅自动还不属于我们的东西呢!”
宋成说到自己当铺时竟自豪的扬起了头,这让安谨颇为想不通。她上下的打量着这个看起来,就像是个雁过拔毛的商人暗自嘀咕:难道古代人真的有那么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