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起她?合欢暗想不妙,这太子派人把她的底细全都摸个透,到底想干什么?
“宁姑娘,你救了殿下的命,我真不知,该怎么感谢你。”
“哦,太子妃严重了,这些都是臣女应该做的。”她拱手后,又道,“殿下的身体恢复得很好,太子妃无需多担心。那今日就到这里,臣女就先……”
“宁大夫真是好笑,连本太子的伤口都没看过,怎么就知道恢复得很好?难道以往,宁大夫都是这样敷衍自己的病人吗?”
“从殿下的脉象来看……”
“本太子这是外伤,哦,对了,宫里的太医说这伤口的药需一日三换,今日还没换过呢。”
“既是宫里的太医来看,臣女怎敢再……”
“日后就由你接手了,没办法,最近宫内病的人多,太医忙不过来。”
“可那位太医开的药方,与臣女的……”
“哦,我这里有。”太子妃忙道,“而且,那太医开的药,我也带来了。”
“……”
太子妃甚至还起了身,“臣妾身体不适,一切,就有劳宁大夫了。”
宁合欢尽量拿出一位专业的医者态度来,上药的时候,尽量把患者当成需要休整的木头,她没有感情,患者也没有感情。
宇文瑄光明正大的看了她一会,忽而道,“你担心自己的未婚夫吗?”
宁合欢的动作突然停了,手指无意识的停在了伤口外的肌肤上。
少女的指尖冰凉,掺杂着淡淡的药香,宇文瑄发现,他很喜欢这女子认真细致的模样,但像这样猛然呆住的,失去了自己的掌控力的表情,他更是喜欢。
于是又轻声问道,“看来宁大夫对何贤的感情很深啊。”
合欢反应过来,脸上却无半点小女儿的羞涩,她快速上好药,把宇文瑄的伤口包扎好,冷静道,“好了。还有,依臣女之见,这药一日一次便可,换太多对伤口愈合不利。”
宁合欢在桌前整理自己的药箱,宇文瑄也穿好衣服,轻皱眉道,“为何不回答本太子的问题?”
“殿下想问的是什么?”
“就是刚刚所问。”
“好。”合欢转身道,“诚如殿下所言,臣女与何贤的感情十分深厚,我与他青梅竹马,一同长大,很早的时候我就对他生了爱慕之心,后来我们两家订了亲,我一直十分欢喜。这次是何贤去战场,为国效力,我每日都在担心他,夜夜为他祷告,盼他早日归来,与我完婚。这样的回答,殿下满意吗?”
宇文瑄愣了一愣,“好像说的太详细了点。”
“因为臣女害怕殿下还有其他不明白的。”
“现在明白了。你对他,用情颇深。”宇文瑄低沉道。
“正是。”宁合欢点头,“太子殿下,上次见面,合欢若有冒犯之处,在此向您请罪,合欢对殿下没有丝毫不敬之心,望殿下明鉴。”
“你是本太子的救命恩人。”
“合欢担不起。”
“你自然,担得起的。”他的声音忽然变得十分遥远,“宁合欢,你是聪明的女子,只是可惜了。”
“殿下什么意思?”
还不打算放过她吗?合欢心道,父亲果然说得没错,皇族的人心思真是难测,而且阴晴不定。想到父亲每日在宫内当值,面对的是这幽国最高位的人,伴君如伴虎,每日是怎样的忐忑?
“没什么。”那迷雾渐渐散去,他露出了微笑,十分好看,“明日换药,就有劳宁大夫了。”
第三十二章
出来后,红叶赶紧迎上来,“小姐,你没事吧。”
合欢无所谓的笑笑,“给太子殿下看病,能有什么事?”
红叶把药箱接了过去,合欢见到了随影,看他脸上的疤痕淡了许多,心里欣慰,“随影侍卫的药用完了吗?”
“哦,药还有。多谢宁大夫。”他伸出手道,“卑职带宁大夫出府。”
“有劳。”
然而几人刚刚迈开几步,只瞧一个穿着浅红色衣裳的侍女快步过来,微微行礼道,“宁姑娘,太子妃有请。”
“找我?”合欢有些惊道。
“是,请宁姑娘随我来。”
合欢看了看随影,后者道,“太子妃心系殿下病情,宁大夫不必紧张,只管去吧。”
“哦,好吧。”
这位太子妃是个小家碧玉的模样,待人又和善,给人的感觉是舒服而不端着架子。合欢还是本着医者的敏感,猜测她是长期患病,说话也是中期不足。
许是刚刚知道太子的病情正在稳定康复,太子妃的心情很好,对合欢十分亲切,“这次,真是多亏了宁大夫。”
“太子妃不必如此,臣女只是偶然撞见,换做其他人,也一定会救殿下的。”
“我知道,谢太多你反而不好意思了。宁大夫不知道,太子这次回来,在府上昏迷了一天一夜,宫里的太医来看过,可太子一醒来,便说起你的名字。”
合欢暗道不好,上次她看那人防范很深,为了及时给他治病,才自报家门,谁知道现在竟惹祸上身。
她堪堪道,“太子殿下,记性真好。”
“我要是见到宁大夫这样聪慧美貌的女子,定也是念念不忘。”
合欢赶紧道,“臣女,已经有婚约在身。”
“是吗?倒是没听殿下说起。”
“是,本来臣女都快要成亲了,战事一起,所以才推迟了。”
“原来是这样,这倒是……”她思索着什么,而突然咳嗽起来,一咳便停不下来,用帕子掩口,上面竟咳出了血迹。
“主子!”一旁的侍女赶紧上前,顺了顺她的背,太子妃示意自己没事,只瞧那侍女很快从房间内拿出一个木盒,打开后,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黑色的药丸,给太子妃服下一颗后,她才慢慢缓和下来。
“太子妃娘娘,您没事吧。”合欢伸出手来,“不如让臣女给您把个脉吧。”
“劳烦宁大夫了。”
合欢看过之后,不自觉皱眉,“娘娘的脉象很弱,体内的湿气很重啊,还有……”
太子妃微笑着道,“宁大夫,不必说了,我都知道,我这身体啊,自小便弱,如今不过是靠这药丸撑着。好在殿下不弃,撑一日便算一日吧,我都已经不抱希望了。”
“主子,您别总说这种丧气话,上次那李大夫不是说了吗,您身体已经有好转的。”
合欢道,“是啊,保持好的心态十分重要,而且您还这么年轻,调理好身子指日可待啊。”
太子妃却全然不信,“宁大夫不必宽慰我,我都知道的。”
“臣女不爱说大话,可娘娘的病,在臣女所见的病例中,并不算棘手的。”
那侍女却道,“宁大夫,你真的不是说大话吗?连李大夫都说了,我家主子这病,要痊愈是不可能的。”
“李大夫是何人?”
太子妃看了那侍女一眼,轻轻道,“哦,此人全名叫李正,以前是名游医,偶然给家父看过一次病,后来见他医术了得,就养在府上了。”
太子妃的父亲是当朝左相,位高权重,太子妃之母在她年幼就去世,过了几年丞相大人续弦,又得一女。
合欢不好再多说什么,只道,“刚刚我看娘娘服用的药丸,似乎十分名贵,臣女只是听说,还未见过呢。”
“铭儿,去拿来。”
那铭儿将那木盒捧过来,太子妃温和道,“说是金贵的东西,可谁想要吃这个呢。”
“臣女对此倒是有些好奇。”
“宁大夫想要的话,就拿去几颗吧。”
“可这对娘娘……”
“不碍事,我反正也是拖着日子,少吃几颗没什么差别的。”
“那臣女就斗胆拿一颗了。”合欢拿出手帕来,小心的包好。
太子妃看见她细致的模样,忍不住道,“看来宁大夫对这些是真的喜欢,遇上稀奇一点的,就忍不住拿回去瞧瞧。”
合欢道,“让娘娘见笑了,臣女自幼就喜欢闻各种药香,自然而言的就喜欢上了各种药材。”
“我遇到的女子,要么是爱胭脂水粉,要么是绫罗绸缎,像合欢妹妹这样的,还真是稀有。啊,这样称呼你可以吗?我也不知道你年岁。”
合欢赶紧道,“太子妃折煞臣女了,臣女哪里担得起啊。”
“你担得起。我见你第一面就十分喜欢你,太子整日忙于政事,我在这府上,除了铭儿,根本没有知心人。不过今日,我倒是与合欢妹妹,有一见如故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