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会洗脑[快穿](93)
“开民智所带来的益处,远在千秋,而非今日一时大权在握之利可比。”
“既开民智,朝廷自有万民监督,自当稳重谨慎,而内阁,则是最好的承载体。”
许穆青哑声道:“陛下,难道你是想君主立宪?可这样,对于太女殿下和以后的帝王们来说,未免太过遗憾了些。”
明田摸了摸身侧立着的周灵的头发,她才七岁,个子还小,只到明田的腰际,生得粉雕玉琢,却满脸英气,眸光闪亮,浑身气势不输戚华庭。明田笑着看她,问:“灵儿觉得为父方才那番话如何?”
周敬嘶哑着声音道:“她不过一七岁稚子,如何能懂得你的那些大道理?明田,你的话,拿来忽悠满朝文武都可以,更何况是一区区七岁稚子?”
明田摇摇头,看着周灵不说话。
周灵微眨了下眼睛,她能感受到,几乎满朝文武的所有目光都投注在她一人身上,众人皆屏息凝神,听着她的意见,恍惚间,仿佛她稚嫩的双肩上被放下了一担重逾千斤的担子,压的她也不由自主地屏息凝神,心跳加快。
这样的压力逼迫下,换个同龄人,怕是要吓得哭出来。
但是周灵不同,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被明田抱着上金銮殿听朝会,三岁时下江南历诸事,及至如今虽然才七岁,但她的见识和气魄却远非常人可比,甚至比在场一些人还要厉害些。
周灵微微想了想,开口道:“孩儿年幼,父皇方才所说只是略懂。”
周敬稍微松了口气。
周灵继续道:“但父皇说,千秋之利与一时之利,孩儿却知晓,定然是利在千秋、功在后世更为重要。为君王者,自当以百姓为先。至于祖父所言,却是滑天下之大稽了,孩儿以为,治国之事,当以父皇之向为准!既然父皇说利在千秋,那孩儿便愿意牺牲自己的一时之利,以求利在千秋!”
明田笑出声来,声音爽朗,透着股冲天的豪情壮志:“子孙后代如我,要之何用?子孙后代不如我,要之又有何用?”
许穆青看着状似一脸天真懵懂的周灵,现下微微叹了口气。其实,以周灵这般的年岁能有这样的见识,足以可见她未来的路子,哪怕比不上其父周明田,却也是难得一见的有识之君了!不过,这到底是帝王之事,他一介臣子,哪怕与周明田关系匪浅,也是看着周灵长大的,却也不好谈论此事。
更何况,这还是皇室让权,臣子得利,而以许穆青如今的身份地位,内阁辅政大臣,必有其一席之位。
内阁初立,一切步入正轨后,明田带着八岁的太女周灵,带着周大福,有曹十八陪驾,乘着一百多艘商船战舰,沿着茫茫无垠的大海,向东而出。
来福没有跟着来,因为他已经和夏玲珑好事将近,而身为内阁首辅“夫妇”的许穆青戚华庭二人,则为国事所困,又为百官监督,正忙得不可开交。
周大福此前出海三次,短的不过一年,最长的一次历经两年十个月。而这次他亲自带着大周皇帝父女二人出海,众人以为其自当万分谨慎、十万分小心,想来也不过一两年便回来了,但是总有人忧心忡忡,比竟周明田他从来都不是个按套路出牌的人。
忧心忡忡的不止是已经有了曾孙、还在宫中养老的周敬,还有担着万民生计之责的许穆青戚华庭、夏玲珑来福杜湘唐持还有才华美名传遍四海诸国的十二嫔妃。
明田果然不负众望的一去不返了。
整整五年。
最开始的两年还能有书信传来,但最近三年,无论朝中许穆青几人还是后宫周敬等人,却是半分消息也没有收到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
哪怕对于大周朝的局势来说,前朝有内阁的许穆青戚华庭等人镇守,后宫有周敬杨淑妃等人镇守,四海亦有明军昔日之英勇镇守,但终归,皇帝和太女三年没有音信还是让不少人心里冒嘀咕。
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倒不是有人起兵造反或是其他,毕竟周明田昔日声名太盛,如今又是四海升平,百姓的日子也好过,朝中四野皆一派太平。
起了心思的是年已将近而立却文不成武不就的周炎。
周明锦早年被明田割了命根子,又被熟人嘲讽嬉笑,自新朝建立以来便心中抑郁,早在明田带着周灵航海远游之后不到两年就抑郁而终了。但他的长子周炎,却和次子周燃不一样。
许是和明田一样有过相同的父亲更看重长兄的经历,也有周燃年岁更小未曾与明田起过冲突的原因,周燃自长成后,便知明田大权在握、权势滔天,所以,比起周炎来说,周燃更看的清局势。当然,也有他性情容貌酷似明田所以得以袭爵这十多年来过的不算太差的缘故。
皇帝周明田和他庶出长兄的那些破事早就闹得举世皆知。
故而哪怕周炎幼时得以拜名师,亦有求学入仕之道,但他终归还是受到了不少人明里暗里的排斥。更何况如今向学之风浓郁,每三年的科举更是花样百出,万人过独木桥,周炎的学识能力也算不得顶尖,所以哪怕年过而立,他也还依附于身为安乐公的弟弟周燃生活。
这次皇帝和太女两人都将近五年没有归朝,更有三年音信全无,虽然每年都有许穆青周敬派人出海打听消息,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人怀疑这对父女俩已经不再了。
虽然仍有人觉得,这事眼熟的很。
毕竟当年高中探花之后,周明田也是失踪了三四年,再次归来就成了大周的开国皇帝,现在他又失踪了三年,谁知道他是真的死在外头了还是只是和以前一样找个地方韬光养晦了?
朝野内外,呼声不一。
虽然朝政有着内阁的存在安稳无虞,但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万一周明田和周灵真的命陨大海……于是有人去见了后宫中卧床不起的周敬。
终于,周炎跃跃欲试,哪怕是顶着亲弟弟周燃万般阻挠的压力,他也亲上内阁,当面质问戚华庭许穆青:“大周究竟是姓周还是姓许?”
朝野哗然。
却也有很多人觉得周炎说的很有道理。
皇帝太女万一都死了,继承皇位的还要归到周明田的侄子中去。
周炎的算盘打的很好,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即便是如此,即便朝中不得不要推出一位新君来的时候,文武百官乃至宫中的祖父,选的也是如今的安乐公周燃而不是他周炎。
周炎怒不可遏。
但还没等他动手,就有消息自东海而来——太女周灵,归来。
归来之日,即是监国之时。
哪怕周灵才十四岁。
周灵回京,穿着太女制服上朝觐见文武百官,又与许穆青戚华庭诸人对接国事,虽然才十四五岁,她却风华难掩,更胜往昔的戚华庭。
恍惚间,让人想到那年打马游街的探花郎周明田。
周敬险些喜极而泣,病情加重了,但他还是强撑着见到了回来的明田。
周灵回京后三个月,明田才姗姗来迟,他带回来的,还有号称高产可以救活一国民众的玉米马铃薯等物。
自此,明田彻底成了甩手掌柜。
五年出海日,无疑让周灵成长了许多,这位日后名扬海内外、名留青史几乎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女帝究竟在这五年中经历了什么,无人知晓。
因为同去的商旅军舰上的人,十不存一,活下来的人,也对此缄口不言。
时人不知,后世人却从寸步不离地跟着这对父女俩的曹十八写就的明帝起居注中窥伺了全貌。
他们,到达了大海的另一端的世界,一个遍布黄金与粮食,却也遍布疾病与危险的世界。
第四十九章 二少爷我其实超正经der
千百年后, 要说哪朝哪代是后人们最为之向往倾倒的时代, 十个人中怕是有八个要说明灵新治时期。
明灵新治,跨越将近七十年, 从周明田立朝之日起,自其女周灵退位后结束, 跨越了大半个世纪, 而此后, 继任者虽也是盛世大国之明君, 但众人总觉得, 比起其祖其母, 后世人皆有不如。
只有这对父女俩能放在一起并列而称。
明灵新治时期,百家兴起, 万业蓬勃发展, 四海俯首陈臣,大周之名扬名海内外,更兼当时政治清明,无论出身性别,皆有一步登天的资格。
民风开放,经济繁荣, 百业蓬勃, 更有航海时代的先锋引领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