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会洗脑[快穿](36)

作者:暑气难消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传奇 女配 快穿 爽文 关键字:主角:明田,系统 ┃ 配角:谈恋爱吗?谈了就进局子的反派洗脑了主角称霸了世界 立意:改过自新,从失败的人生走向强国强民利国利民之路点击展开

秦二郎说着拉了老大就往内殿去,回身看老大仍旧神思不属的模样,心下一疙瘩道:“老大,莫不是你当真对六皇子心有所属?不然当初五皇子宫宴求婚,你也不必就此拒了。”

老大秦玉鑫也有点犹豫不决,不管怎么说,六皇子是她上辈子求而不得之人,这辈子却主动上门求娶,怎么能不让她心思澎湃,可她这辈子总归和前世不同,选择面也广了许多,以致于心里犹豫不决。

秦二郎急的在屋内转圈圈,又道:“如果你今日应了六皇子,宫宴却拒了五皇子,怕不是要传些流言蜚语了。流言猛于虎也,到时候若遭了有心人挑拨,说是咱家看不上五皇子,却一个劲的巴结六皇子,那可就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秦二郎急的嘴上冒火,想起这三天的大彻大悟,痛心疾首道:“阿娘说我这辈子命中无子,我已经三十多了,妻妾成群却没一个怀孕的……老大啊,爹这辈子,恐怕就只有你们姊妹三个孩子了。”

秦二郎画风转的太快,秦玉鑫还没回过神来,秦二郎就已经把手搭在了她的肩膀上,低垂了头,满脸深沉,却带着慈爱,眸中又含了几许希冀道:“老大……爹想,你是我的嫡长女,日后,你,唉……我想让你学阿娘,承爵,将来做咱们老秦家的顶梁柱,这样以后也好照着你底下的四个妹妹。不管怎么说,你都是长姐。”

“……阿爹说的可为真?”秦玉鑫觉得自己浑身都在发颤。

即便重生了,她也一直都在纠结祖母和父亲的偏心问题。她毕竟受上辈子影响太深,这辈子想的也是扳回自己的局势不落入上辈子的下场,最好嫁个顶顶顶有钱有势的,即便明田多加教导,话里话外都是秦府就靠她们五个了,她也从没想过要做秦家的顶梁柱。

究其根本,就是因为秦玉鑫是个地地道道的古人,明田再势大,将全府上上下下调*教一番,在她心中也不是秦府的当家人,她觉得秦府真正的当家人是如今的定国公秦二郎。可是现在秦二郎却苦口婆心的对她说:以后秦家你就是顶梁柱了……

秦玉鑫觉得这辈子自己怕不是看错了性别,自己应该是个郎君才对。

秦二郎长叹道:“以往是我着相了,阿娘说的没错,没有儿子算什么?儿女是一样能用的,我三个女儿,秦家五个孙辈,各个都是能堪比郎君的存在,你们在爹心中,不比梁伦的儿子差。”

秦玉鑫心情复杂的跟着秦二郎回了正殿,来时正见明田似笑非笑的看着六皇子,而六皇子一脸鹌鹑样的坐在下首,竟是精神恍惚的模样。

不知道刚才他们离开的一小会儿时间,这位六皇子又怎么糟了祖母的毒手了。秦玉鑫心下暗想,对明田的崇拜值又添了一点。

父女坦诚相待,秦玉鑫心里也暗下了决心,皇子求婚又如何,不过都是锦上添花之用罢了。她心里清楚的很,即便是皇后,也不过是依靠着丈夫而生,如果真如父亲所说,和祖母一样……

秦玉鑫拒绝了五皇子六皇子的求婚,并且放出话说自己日后要承宗兆,只招上门女婿,这事秦二郎和明田也是默许了的,一时传的沸沸扬扬,惹得众多世家议论,不少人轻蔑之,不少人暗地里嘲笑定国公府是没了孙子竟让孙女上去顶门。

外头传什么的都有,但定国公府里却一派平静,包括新来的小姑娘梁媛在内,六个人都安安静静一步步的按着明田的计划上课习武。她们每天的安排太满了,凌晨就得起床练武,到了傍晚还在练靶子,晚上还要到书房里推演兵法,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经历理会外面的传言。

传的再多,明田进宫一趟,对着太后一番哭诉,就连嘉平帝也觉得心有熙熙然,甚至有了下圣旨让秦玉鑫做了国公世子袭爵的想法,却被明田拦了下来,明田只道是无功无禄,女子袭爵怕是会引起朝野动荡。嘉平帝这才松了话。

嘉平帝也不是个草包,看重外祖家就能任由明田“胡作非为”甚至下旨让女子袭爵,不过是明田看中了他的软肋,对症下药,让嘉平帝心甘情愿往里头跳罢了。

先帝重文轻武,广开科举取仕,文官待遇远超武将,以致于不过传到三代,北边蛮敌虎视眈眈,东边沿海寇不消,但朝中将领却是青黄不接。与此相反的就是文官集团,文官势众,党争频繁,贪官横行,官官相护,政令难以下行。一些御史牟足了劲盯着嘉平帝,他平时稍有失礼就有御史敢上折子明里暗里损他,甚至更有一些好名声的在文武百官面前将嘉平帝骂一顿。嘉平帝稍有不喜或是反抗,各种高帽子就扣了下来,弄得他活脱脱就是一个亡国之君了。

说到底,嘉平帝不用内侍设立东厂,就必须得抬起武将来和文官打擂台,这样帝王的位置才能坐的稳当。而且比起内侍,当然还是能抵御外敌,也能消除匪患的武将更好些,更别说,这个武将也是和他血脉相连的外祖家。这里头嘉平帝或多或少也存了因为外祖家都是女孩子,所以女子为将即便功高盖主也难以谋权篡位的想法。

当然,不管嘉平帝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有太后做桥梁,明田和他都是双赢合作的关系,两方都挺满意的。

一晃又是三年。老大秦玉鑫年满十八,而最小的老五秦玉垚也年满十四了。

这三年,来定国公府提亲的虽然不多也不算少,但入赘上门一事显然拦住了不少世家郎君,来的多是些文不成武不就的家里小儿子,这样的不说明田看不上眼,就连秦二郎也不上眼,铁了心的宁愿女儿养在家里,到了年纪再看她们自己决定。

六月初六,大好日子,某御史凌晨起来赶去上朝时,突然发现宫门口聚了一大堆朝臣在那儿看戏。

天光微曦,借着小厮灯笼打着的光,御史摸着胡子凑上前去。一看御史来了,堵在这儿看戏的一群人作鸟兽状散去,但不时还能听到几声窃窃私语,看向御史的神色稀奇有之,同情有之,鄙夷有之。

御史愈发好奇了,扒开人群往前一瞅,顿时神色变了几变,让旁人看了倒心下暗笑某某御史变脸比川剧还厉害。

无他,地上有两个赤身裸*体的郎君搂抱着躺一起,仍旧昏昏欲睡,只不过其中一人的脸赫然就是当朝六皇子,另一个,则好死不死的就是这位某御史的大儿子。

某御史喉咙里哽了半天没哽出一句话来,身子抖如筛糠,有好心的同僚上前打理道:“兄台莫气,兄台莫急,左不过做了对契兄弟罢了。”

民间有好龙阳者,不娶妻,而作为契兄弟,甚至能上族谱,也能拿到官府的契书,但总归不是阴阳结合,总有世人言语嬉之。

御史神色变黑又变青变红变白,变了几变,一声长叹,不知是为儿子好龙阳哀叹,还是为儿子和六皇子着了人家的道做出这等事还在宫门大殿门口被人围观脸面丢光了长叹。

这事成了一桩诙谐之事,大街小巷传个沸沸扬扬,一时竟将定国公府前段日子将求婚上门的某御史之子打出府门的传闻也给压了下去。

明田知道这事的时候,正在校场游荡一圈回来后喝茶,闻之险些没呛出来,她一边听秋菊说这件事,一边看远处几个将红缨枪耍得虎虎生威的几个小姑娘,不禁为六皇子和御史之子鞠了一把同情泪。

秦二郎的接受能力竟是比明田还要好多了似的,听了这件事,一下子就猜到了首尾:“这还用说,肯定是我们家几个做的了。不过也难怪,这御史看不惯咱们府上很久了,前段日子还在朝堂上公然说陛下如何如何,又让他那有断袖之癖的儿子来咱们府上求娶,我看这事也算罪有应得。”

秦二郎一边说一边愤愤不平:“我家女儿们都是个顶个的好,就是梁伦的儿子和皇子我都看不上眼的,他竟然叫断袖的儿子上门求娶,我看是要结梁子,这还算轻的了!也不知道这事到底是老大还是老四做的,做的个虎头蛇尾,怎么不让他们当众做起来呢?”

明田定定看了秦二郎半晌,看的秦二郎摸不着头脑的的回看,怂怂的问:“阿娘?难不成——又是儿子猜错了?”

“不,我是在想,你是不是被人借尸还魂了,怎么一下子就变成这样了?快把我以前的二郎还给我。”明田正经道,末了补充一句:“过几天咱们要回趟江宁老家,且叫你赶车就是了,我觉得你赶车应当很平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