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凤朝阳+番外(236)
常大用已经准备好陛下发怒,可过了许久,就听上方传来一声疲惫的问话: “谢府的年礼备好了吗?”
常大用说:“都备好了。”他瞄了一眼拓跋曜,悄声道:“将作监的祭红珠也烧好了,陛下可要过目?”
拓跋曜转着怀中的祭红珠串道:“不用了,你选最好的,让人串成手串给谢府送去。”拓跋曜怕自己选了,就会忍不住去看阿菀,可是只要他他把阿蕤接回来,太皇太后就会立刻自尽,她绝对能说到做到……拓跋曜将镶了两颗珍珠的祭红珠串放入怀中,对常大用道:“把彭城王的信拿来。”
常大用连忙将彭城王的密信奉上,拓跋曜看到彭城王的信总算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常大用头低垂,对彭城王在陛下心目中的地位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时至今日,能让陛下稍稍展颜的,也就彭城王和谢太傅了。
拓跋曜看到彭城王描述燃|烧|弹威力时微微变色,随即惋惜要是酒精不用粮食酿造该有多好,可他很快就看到彭城王说谢娘子发现鲜果也能酿酒,因为边疆地处寒冷,很多鲜果无法种植,谢娘子找到了一种耐旱耐寒的植物沙棘来酿酒时,拓跋曜脸上笑意越浓,阿蕤终于找到粮食的代替品了吗?
当初她在发现高度白酒时就曾对他嘟哝过,酿酒太费粮食,要是能找到粮食代替品就好了,果然她现在找到了,她只要肯做一件事,就绝对能成功的。但随即拓跋曜笑容转淡,以前阿蕤发现这种事何须要通过彭城王来禀告,她早入宫来找自己了。看到彭城王信上说阿蕤日渐消瘦,拓跋曜一下起身,“常大用。”
“陛下。”常大用屈身上前。
拓跋曜想让常大用去怀荒看阿蕤,他甚至想让常大用把阿蕤接过来,可千言万语到嘴边时拓跋曜还是咽了下去,在事情没彻底解决之前,他把阿蕤接回来只会害死她,拓跋曜无力的垂下手,“你退下吧。”
常大用恭敬的应声而下,离开寝殿后,他长叹一声,他如何不知陛下这是思念谢娘子?只可惜天意弄人,常大用唏嘘不已的摇头叹息。
其实要不是拓跋曜再三吩咐,彭城王根本不想在信里提及谢知,他不想谢知入宫,如今谢知嫁给秦纮是他求之不得的事,他又怎么会主动去监视谢知?这一切都是皇命难为。即使如此,彭城王也在信里尽量弱化谢知的存在,努力不让陛下太想谢知。奈何拓跋曜太了解谢知,看谢知时又自带滤镜,他再弱化也没用。
第163章 帝心难测的拓跋曜(下)
“常内侍监。”清脆稳重声音自常大用身后响起。
常大用转身, 就见林昭仪的心腹女官提着一只食盒站在建章宫侧门口,常大用脸上堆笑对女官道:“今天天这么冷,你还亲自来送膳食?”
女官笑着说:“这是我们昭仪亲自给陛下熬的羊汤,陛下这些天忙于公务,常内侍监一定要让陛下注意身体。”
常大用连声答应,接过女官手中的食盒, 心里明白这碗汤陛下是不会喝的,最后便宜的都是他们这些下人, 陛下让他收下只是因为林昭仪目前是后宫份位最高者,替陛下管理后宫。他要不给林昭仪这面子, 林昭仪怎么服众?
林昭仪就是林季华, 谢知离京后,太皇太后就一直生病不出, 拓跋曜立了林季华为右昭仪,让她掌管宫中事务, 作为宫中份位最高者, 林季华除了要管理后宫,最大的责任就是照顾拓跋曜。这几天天冷, 林季华担心陛下会受寒,日日给他熬羊汤养身。
女官将羊汤递给常大用后,悄声问常大用:“常内侍监, 陛下最近身体好些了吗?”女官说话有些犹豫, 按理私探陛下身体是大罪, 可是陛下自回京后就再也没有召过宫妃侍寝, 甚至连新纳的宫妃都没有。林昭仪倒是不急,可是女官着急,林昭仪虽说年纪也不大,可到底比不上新入宫、年轻鲜嫩的少女,如果再不趁着最后的时机抓住陛下的心,将来就没机会了。
女官的话让常大用笑容收敛,他拉着她走到一旁,低声训斥道:“你也是宫里老人了,不知道什么话该问?为什么话不该问吗?”
女官被常大用一训,脸色都白了,“我糊涂了,您别生气,我以后不敢问了。”
常大用眯着眼睛问:“这话是林昭仪让你问的?”
“不是!”女官慌忙摆手,“是我自作主张。”
常大用神色转缓和,“你先回去吧,以后这种犯忌讳的事少问。”
女官松了一口气,连声应是,也不敢在这建章宫多待,转身就走了。
常大用等女官走后,心中也有颇为忧愁,陛下以前谈不上无女不欢,但一月中总有半月会招人侍寝,可自陛下回京城后就再也没招过宫妃侍寝,就是新纳的妃子都不曾承宠,常大用再次长叹,要是谢娘子多好,有她陪在陛下身边,陛下做什么都开心。
常大用知道陛下心里还惦着谢娘子,不然也不会再次开窑烧祭红珠,说来也是怪事,这次开窑又是一次烧成功了,就是将作监的匠人都觉得谢娘子是有福气的人,就谢娘子这福气,恐怕让她铸金人,她也会一次成功的。常大用精心挑选了一串完美无瑕的祭红珠,又选了十来粒备用的红珠,都装在匣子里给谢娘子送去。又想到陛下说过,怀荒寒冷,要他挑几件貂裘给阿蕤。常大用便将私库里几件炮制完好的貂裘都挑出来给谢家送去,这些貂裘一色的纯白、玄黑,不带一丝杂毛。
谢简在接到宫中送来的赏赐时有些头疼,陈留看到两串完美无瑕的祭红珠,也吃了一惊,又看到几张完好的貂裘,不由跟谢简面面相觑,这些都是给阿菀的?陈留忍不住跟谢简说:“阿菀都成亲了,陛下也新纳这么多妃子,怎么还放不下她?”
谢简淡淡道:“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
“陛下对阿菀是真心的,不然怎么会这么上心?”拓跋曜是陈留侄子,陈留如何不心疼?“太皇太后也太——”她不好说嫡母的不好,但是她要是不拆散阿菀和拓跋曜该有多少。
谢简暗想崔氏也算做了件好事,他可不想精心培养的孙女入宫,生不了太子还当不上太后,这种赔本买卖谁家乐意做?先前阿菀没离开京城时,世家送入宫的高门贵女,都是王贵人那种面上光,现在阿菀离开,送入宫的贵女才是真正的世家贵女,“把这些都给阿菀送去。”
陈留刚心疼完侄子,又开始担心孙女和外甥:“这样会不会让阿菀为难?阿狼也会不开心的。”
谢简说:“不跟他们说就是,这些摆明就是陛下赏给阿菀的,难道我们昧下不成?”
陈留无奈,只能让人再次打包年礼往怀荒送去,这一来肯定要元旦以后再送到,也不算年礼了。
拓跋曜也想在元旦前给阿蕤送年礼,但是祭红珠烧制太晚,赶不上元旦,拓跋曜也只能在时候把赏赐送来。因为宫中陛下心情不好,太皇太后生病,宫中并无过年的欢愉,宫妃参加宴席时都是屏息敛声。只有几名妃子面上带笑,她们都是膝下无子的贵人,王贵人一死,她的三子一女都由几名宫妃分开抚养,长子由新入宫的王贵人堂妹小王贵人抚养。这些妃子早绝了争宠的念头,只想有个孩子,如今平白得了个孩子,大家能不高兴?哪怕这三个皇子不得陛下喜爱,他们都是亲王,将来他们就国,她们就是王太妃,这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且不说京城这元旦过的如何,谢知在怀荒的元旦过的很非常热闹,已经快接近后世过年的感觉,不管外面是不是天气寒冷,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就是再穷得揭不开锅的家庭,元旦这一日都会煮上一锅饭,大家饱食一顿。
外面的湖水也结冰了,很多人都在结冰的湖面上冰嬉。秦家几乎天天有宴席,高氏、贺兰氏几人每天都穿梭在各家各户交际,唯独谢知一个人躲在书房里不出门,她都快冻死了!她从来不知道没有暖气的北方冬天有这么冷!谢知出门吸口气都觉得冷,别说外出宴饮,她就跟柔娘、阿娘一起,躲在房里做自己的事。
高氏、贺兰氏之前见过谢兰因镇日躲在家中,对谢知和柔娘的情况也不意外,只笑她太怕冷,但平时来找谢知都是她们自己过来,尽量不让谢知出门。也亏得谢知忙着写书,不然她再宅,恐怕也待不住。柔娘倒是很喜欢这天气,她可以整天跟阿姊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