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凤朝阳+番外(169)
谢知看着秦纮,“你也是被人赶出家门,跟我自己走有什么区别?”
“当然不一样,你这样还要我。”秦纮说着自己优点,“你有五百亲卫,我也有五百亲卫,大人迄今也不过两千亲卫,我会打仗、你会处理内务,我们去哪里都不怕没活路。我就算被赶出秦家,我名下那些产业也能跟我一起走,那些都是我自己创建的。”所以阿菀不用担心他养不起她。
“甲一大伯也会打仗。”谢知不为所动。
秦纮说:“可是他没有我名正言顺,我还能有官位。”秦纮跟谢知商量,“阿菀,你觉得我这次入京封赏时,争取做广阳郡防城都督如何?”
广阳郡在安州,安州是魏国最靠近库莫奚的州,广阳郡又是安州最接近边界线郡城,防城都督是郡军府的属官,地位还在郡司马、郡长史之下,以秦纮的身份,当一个防城都督起点太低,谢知看着他:“你想做什么?”秦纮想要出仕早出仕了,他现在留在怀荒,不就是准备接替大人的将军之位吗?
“安州离怀荒近,我去广阳郡当防城都督,每月还能多回来看你几次。”秦纮看着谢知,“你不要担心,你给我几年时间,我一定让你过的不比长安差。”
谢知想起大伯对自己的提议,觉得这些男人的脑回路似乎特别合拍?因为是同一种人吗?“你想在广阳郡整合边军,当个无冕诸侯王?”
秦纮没想阿菀居然看出自己的意图,不禁喜不自禁的暗忖,阿菀真聪明,“我尽力而为。”要不是阿菀的稻种,秦纮也不一定有这样的野心,这稻种成熟时间短,种完收获完毕,说不定还能追种一批豆子,不出几年,他们粮食就能比以前多一倍。
谢知用看二傻子的目光看他,“安州靠近御夷、怀荒、柔玄、抚冥三镇监督下,安州还有州刺史、郡太守,你哪来的自信在这么多人眼皮底下当无冕诸侯王?”魏国官职跟梁国略有不同,各州刺史和郡太守都各有三人,“宗室一人,异姓二人”,做主都是宗室,异性的官就是摆设。
秦纮虚心请教:“阿菀觉得哪里合适?”
“营——”谢知才说了一个字就觉得不对,她警觉的看着秦纮,他不会是故意的吧?
秦纮欣喜道:“我最开始考虑的也是营州,可我不想跟你分开太久,营州离怀荒太远,我怕来不及一个月回来一次。”阿菀果然跟自己想的一样,都觉得营州最合适,他们两人将来肯定能情投意合。
谢知腹诽,我还没答应嫁给你好吗?你怎么说的好像我已经嫁给你了?
秦纮见谢知不自觉的抿住小嘴,小手握紧,莹白柔美的长颈微微仰起,仿佛尊贵的小凤凰用居高临下的高傲态度掩饰自己的戒备和紧张,他忍不住心中爱怜,起身柔声道:“阿菀,我的提议你好好考虑。”他顿了顿说,“就算你不答应,我们也再想法子避免如何入宫,不要再一声不吭的跑了好吗?”
谢知看着秦纮湛黑明亮的双眸,缓缓点头,她本来就没准备现在离开,她现在跑了,那她通知秦家还有什么意义?
“我这几天可能有些忙,没法子陪你,你就先好好休息,要是想做什么,就告诉小九、小十,她们会配合你的。”秦纮说完,见谢知神色不变,他心中微松的补充道:“我不是要限制你做什么,而是你初来乍到,大家都不认识你,难免会对你怠慢,小十、小九可以给我传话,只要我答应,大家就不会多问。”
谢知说:“守城要紧,我跟阿娘你放心,我们不会离开。”
秦纮得了谢知保证,放心的离开。谢知等秦纮离开后,沉吟许久,起身去找谢兰因,开门见山的问谢兰因:“阿娘,你是不是跟五哥说我不想入宫,拓跋曜要我殉葬的事?”
谢兰因讶然道:“没有,你为何会这么问?”
谢知将信将疑的说:“您真没说?”
谢兰因道,“我怎么会跟他说你的私事,他对你说什么了?”她心里暗暗补充,我不说,我就是让他听见。谢兰因也没想秦纮会这么配合,居然真派人偷听她们母女谈话,就知道这小子是面子上老实。
谢知沉默半晌才说:“他说要娶我。”
谢兰因欣喜道:“真的?他真愿意?”
谢知不解的看着母亲,“这有什么好开心的?”
谢兰因说:“为什么不开心?嫁给阿狼总比嫁给拓跋曜好。”
谢知反驳道:“我又不是一定要嫁人。”
谢兰因说:“你现在除了入宫,只有嫁人一途,你总不想当拓跋曜的外室吧?”
“当然不可能。”她又不是脑子坏了,不要正经的名分,去当拓跋曜的外室,这样她把自己置于何地?
谢兰因说:“那你只有嫁人,拓跋曜才没有理由让你入宫。”
谢知摇头道:“那也不能是五哥。”
谢兰因不解的问:“为何?你讨厌他?”
谢知说:“不讨厌,就是不讨厌我才不能嫁他。”她抬头看阿娘,她不信阿娘会不明白她不嫁五哥的理由,“他是大人唯一的嫡子,也是大人倾心栽培的继承人,他娶我就代表他以前的努力都白费。他就算现在对我一时情浓,不会在意,可能保证他将来一辈子不在意吗?”
“可是谁能保证一辈子?”谢兰因轻叹一声,“我当初嫁给你阿耶时,还觉得我们会一辈子在一起。”阿兄初亲政时多意气风发,跟大兄不是商议了多少治国方针,可谁能以后会发生这么多事?
第112章 守城(四)
阿娘的话谢知无言以对, 的确没有人可以保证一辈子不变。
谢兰因说:“只要我们现在过的快活, 何必管将来如何?将来事有将来你的去解决。”
谢知没想阿娘想法居然这么开放。
谢兰因又对女儿道:“他不是冲动的人, 他娶你肯定想好对策,他有说他将来的打算吗?”谢兰因是没见秦纮在谢知在面前的模样, 不然肯定没这种自信。
谢知说:“说了,可我觉得有点玄。”
谢兰因好奇的问:“他说了什么?”
谢知说:“他说他想去广阳郡防城都督。”
谢兰因偏头想了一会问:“他这是想当无冕诸侯王?可为什么选安州?不是营州更适合吗?”这孩子不是傻了吧?他以前没那么糊涂,营州靠近柔然, 守备向来严谨。
谢知无奈道:“他觉得安州离怀荒近, 他可以一个月赶回来一次。”
谢兰因咯咯直笑,“他这么想不是很好吗?顾家又关心你,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您觉得他这个计划真能成功?他不会被大人打死?”谢知匪夷所思, 秦纮这所作所为,差一步就是造反, 谁会在皇帝好好的情况下想这种问题?不是说谢知胆小,或者对拓跋曜忠诚不渝, 而是安州不止有刺史、太守, 还有护狄诸将, 他哪来可以成功的自信?
“不会。”谢兰因道, “我猜你大人可能之前也有这样的想法。”虽然他从来没跟自己提过。
“为何?”谢知不解的问, “长安目前并没有要压制大人的想法。”
谢兰因道:“只是暂时没有, 你可曾听说大将军之位有世袭的?这大将军之位到你大人,已经传三代了, 自古事不过三。秦家总要给自己找退路。”
谢知说:“所以他们想造反?”她能理解秦家想要自己后代留后路的想法, 但秦家没那么蠢, 不会直接造反吧?
谢兰因笑了,“名不正言不顺,怎么造反?不过暗中积蓄实力,一旦家族出事,还有族人存世,还能再东山再起,就如清河崔氏。”崔太皇太后的清河崔家,在太武皇帝时期就被太武皇帝灭族,然而崔家是大家族,就算主枝灭绝,分支也繁衍下来,再在崔太皇太后手中翻身。
“他们图谋的可不止可以东山再起。”谢知说,他们这样的安排,都可以造反。
“崔家是文官,秦家是武将,走的路自然不同。你见过几个武将放弃兵权的?”谢兰因满不在乎的说:“再说皇朝更替乃常事,现在北朝姓拓跋,将来还不知道姓谁,手头有兵才是真,不然等着被杀光吗?”谢兰因是经历过篡位和兵祸的,无论是南朝还是北朝,政权更替都非常频繁,所以谢兰因骨子里对皇家是否能长治久安不信任。手里有兵有实权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