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只熊猫不容易(128)

作者:沈霁川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宫廷侯爵 欢喜冤家 穿越时空 主角:阿窈,杨岑 ┃ 配角:江素素等 ┃ 其它:熊猫 我把你当熊猫,你居然想撩我? 被拐卖的第三年,阿窈点亮了第三棵技能树 养熊猫! 这只熊猫有点凶,有点胖,有点萌 还有点... 会写字? 阿窈看看地上的那三个字:嫁给我,想要晕过去 天啦噜,有只熊猫成精啦! 再后来,她被这只熊猫宠了一辈子。 点击展开

没法子,各人心情各人受,阿窈想每日里开开心心,就只好让她心烦了。

“不理她——每天端着长辈的样子,却做不出长辈的事儿,怎么让小辈尊重?横竖有我,她若是呛着你,我便能呛着她!”崔氏又想起久而未决的分家之事,抱怨起来:“若不是你公公非要学着孝悌之道,早便不用见她了!”

杨大老爷与崔氏相爱相杀早就不是一两日,外人不可插手。阿窈巧妙避开了这个话题,只是问:“爹出去已经有好几天了,还没回来?”

“他哪里还记得家!”崔氏没好气儿:“他恨不得跟着那个世外高人过日子去罢!”

杨大老爷这几天去拜访的是十几年前便隐居山林,拒绝出仕的临松先生,虽是饱学之士,却事名利如粪土,常说:“学成诗书三万卷,不为官帽一顶,不为朝中一位,不过一颗向学之心,永无止歇罢了。”

杨大老爷早便认他做个知己,因此一听说他游学到京城,便打听着登门拜访去了。这个门也不在酒店歌楼,也不在深宅大院,竟是在城外山谷里不知哪一处野林子山洞。

崔氏也不拦,她知道拦不住,点了几个靠谱的小厮,便也随他去了。

虽然许了,到底气不平,阿窈使了个眼色给旁边的丫头,那人乖觉,立刻道:“太太,香已经备好了。”

要礼佛的人不能带着怨气怒气,崔氏拍拍自己的脸,放出笑来:“咱们不管他。”

虽是家里设着的佛堂,一应规矩也不能马虎,两人刚净了手,就听外面一阵喧哗。

“怎么回事?”崔氏有些不悦。

外头的丫鬟说:“是外院李相公的娘子,也不肯说什么事,只是要见太太。”

崔氏看看外面的大钟,天还早得很,怎么这会上门来见呢?

“请李娘子外面坐坐,等会儿再见罢。”

外头窸窸窣窣一阵子,忽又听得有人好似很急,提高了声音连说了几句。

丫鬟只好回转过来,有些犯难:“太太,李娘子说是件大事,因老爷不在家,实在等不得了,才只能来找太太。”

阿窈也觉得不大对:“娘,我见过这个李娘子,再老实不过一个人,这会儿上门,不像是信口开河。”

崔氏皱眉想了一会儿,道:“快请她去里间。”

阿窈看着李娘子时,她脸色比上次还差些,像是几天几夜不得安眠的模样。

崔氏虽说满腹疑云,却也不好上来就问,只是请她坐,寒暄一阵:“李太太近日可好?”

李娘子行礼颠三倒四,手慌得没处放,看着四面围着的人,却又不敢说,等着崔氏开口让旁人下去,她才低着头颈,犹犹豫豫说出来意。

“原不敢来叨扰太太奶奶,只是家夫急得很,又不见老爷,只能赶着让我进来说。”

原来前些日子,因李相公在杨大老爷这里不大得心,凡是要听人主意时,便不大请他,时候久了,外院分派东西时,就有了高低之分。

李相公原就是个心事重的人,再加上去年又没考中,越发觉得自己没有指望,闲着无事时便去酒家要上几碟子咸菜,顺上一壶酒,便能吃上一整天。

吃酒也是要钱的,他便选了最便宜的那一家,日日到此借酒消愁,到得一日时候,便有个戴着方巾,穿着儒生长衫的人说自己是附近借宿的举子,过来与他搭话。

恰好量酒过来,李相公唤他把冷酒筛一筛,量酒却没个好脸色,呛他说:“有得这个空,却把这两天的酒钱结一结。”

李相公涨红了脸,羞愤难当,还未说话,旁边新结识的人已经跳出来骂道:“你这小二好不晓事,我兄弟如今是浅滩的蛟龙,落架的凤凰,待到功成名就那一天,看你巴结还巴结不上!”

不待量酒说话,他便扔出半锭银子:“这是这些天的酒钱,余下的,便当作给你们了。”

李相公看那半锭子雪白白银闪闪,只怕是个足银五两劈作一半的,也不及跟个量酒争气,只慌得拉住这人道:“萧兄快收起来,便是两个月的酒钱也抵得过了。”

卜真却大笑:“李哥哥只是未发迹,待到通泰时候,哪还看得上这三两五两的?”

李相公再劝,卜真便攒眉不乐:“可见困顿消人志气,可恨多少义士,便是这般,才灰了心。有我在,别的虽不敢说,酒钱却是短不了哥哥的。”

李相公这一辈子受人白眼许多,让人嫌弃许多,唯独没人这般赞他,感动万千自然不必说。

此后,果然卜真常常请他去吃酒,饭前酒钱一概不要他的。总吃了他几回酒,李相公只觉天下没有白吃的东西,总想着还他,却总是让卜大郎推脱过去。

李相公是个实心人,便认他作好人。

直到一日,推杯换盏之际,酒酣耳热,卜真便问道:“京城虽说生计艰难,哥哥也是在侯府门下,怎么这么短钱?”

李相公想想自从进府里受的冷落,脸色黯然,沉默不语。

卜真看出端倪,拍案怒道:“侯府势大,谁知眼光浅薄,遇上李兄弟神仙一样的人物,便不似卧龙先生这般请三番五次,也该礼待有加才是!”

李相公赧然,连连摇手,只是不说话。

卜真无奈,只得勉强说一句:“哥哥真是大度!”也不知是赞他,还是讽他。

自此,卜大郎总是趁着吃酒的时候,有意无意问些侯府内的事,李相公虽然信他,却也知晓做别人的门客,也要把得嘴严,才是做人之道,一概不敢透漏。

再处得半个月,有一次李相公再缄默摇头时,卜真终于不耐烦了:“哥哥是不信我?我不过是想问清楚些状况,替哥哥另谋出路,怎么说起话来总是防东防西的?”

自相识来,他对李相公总是一副两肋插刀的至交模样,虽是个读书人,行事说话却像个绿林好汉,今日无端拿他出火气,李相公一时呆了,顿住筷子只是惊疑看他。

卜真刚恼完,又好像觉出不对,顿时换了一副脸面,笑道:“方才是我心急了,哥哥不要怪我。”

李相公心性敏感,便从这一瞬间的转换里,觉出不对,慢慢试探,果真察觉出了破绽。

“什么破绽?”阿窈与崔氏齐齐问道。

“相公有一日跟他说,近日在书店找到了经义注解,是己亥年状元王朔的抄本,最是难得,要不要给他看看。卜大郎敷衍了两句,就给推了。”

阿窈倒吸一口气:“这人根本没中过举。”

李娘子略略抬头,小声道:“大奶奶当真聪慧。”

崔氏还在糊涂着,阿窈给她解释:“李相公才是聪慧之人,他这一句话有三个错处。”

“己亥年本来是大比之年,但当年因了一些事故,便推到了下一年。要说别人大约不会记得,但因这一年有个惊才艳绝的人物,就是状元秦封,三元及第,连人人看好的王朔也只列了榜眼。”

阿窈喝口茶,又接着道:“秦封早逝,注解的经书难寻,能遇到一本已是万幸,若是有志于科举的,怎么能放过?”

“因此,这个举子的名头,必是个幌子!”

第112章 寻找

“人呢?都去哪儿啦?”

阿窈几人在上房里只顾听故事, 醒了的杨岑喊了几声楞没看见人,他自己还处于被动移动者,只能躺着把床前的流苏数了几遍, 眼见着照进半扇窗户的太阳已经刺眼了, 才耐不住,又大声问了几遍,终于听着一个声音细声细气道:

“姐姐们都跟着奶奶去上房了,大爷要什么?”

这丫头微低着头, 却也能看清大半容貌, 瞧着脸生,上来就要扶着杨岑起来。

杨岑不惯让丫头来碰他, 忙摆手,道:“你出去叫松子进来。”

丫头被挡在半路,蹙了细眉, 咬着唇儿, 似是有些窘迫委屈,看着十分可怜:“松子大哥不知让奶奶遣去做了什么活计,这会儿并不在。”

杨岑傻了眼。

难道他还得在床上躺倒阿窈回来不成?

丫头看他这番模样, 不知怎么,反抿嘴偷偷一笑,顺手拿了里面的靠枕,她这一侧头, 耳边的坠着的红玛瑙便荡来荡去, 杨岑看着眼熟随口问道:“你这坠子是......”

“大爷还记得?”丫头含羞低头:“就是上次大爷赏下来的。”

“我赏下来的?”杨岑一头雾水。

他只送过人流星锤狼牙棒长短枪,何曾知道这些首饰什么的?这明明是阿窈匣子里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