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寡妇的七个马甲(115)

作者:玉食锦衣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穿越时空 系统 甜文 爽文 关键字:主角:虞梓瑶 其它:我有八个身体,爱我你怕了吗? 天齐朝元·安三年,太后薨而皇帝年幼,阉党霍乱朝政,世家待价而沽,朝廷官员各有心思,一时间风雨欲来。幸而华门不忍山河破碎,百姓哀鸣,派七子出山,力挽狂澜。 点击展开

结果一出去,她就正好看见尉迟昭正往里面走。

“目前怎么样了?夏青先生。”

尉迟昭看见虞梓瑶,像是没发现她的抗拒,走过去询问道。

“还好,目前大多数人恢复得不错,不过酒精和纱布很缺,需要更多一点。”

虞梓瑶立刻思索着回答。

“那你呢?”

尉迟昭看向她,有些无奈。

“听说你最近又没好好休息。”

他到底知道了什么啊!

虞梓瑶心里抓心挠肝的,最终决定,与其这么折磨自己,还是问清楚好。

她抬头。

“我有些事想问你。”

尉迟昭看着她,迟疑的点点头。

“好”

两人走到一个没人的角落,虞梓瑶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尉迟昭也没有开口,安静的等着她发问。

虞梓瑶最后皱眉,干脆的问道。

“你到底知道了什么?”

尉迟昭深深的望着她。

“我知道……他们就是你。

夏老大、夏瑜、夏瑶、夏泽他们全都是你。”

虽然早就猜到他知道了什么,但是当真正听到的时候,虞梓瑶还是忍不住懵逼,这人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然而当听到尉迟昭最开始发现端倪的原因。

她顿时沉默了。

因为喜欢就各种观察,然后把喜欢的人的小动作记在心里,进而发现不对劲。再到之后的阴差阳错。

她的掉马原来在那么早以前吗?

她原本还努力组织语言想要在挣扎一下,但是听了这些她发现,自己压根圆不过来了。

而前面的尉迟昭看着她,淡淡道。

“你们分明就是一个人,却把我耍的团团转,你说,这个账怎么算?”

虞梓瑶不满的嘟囔。

“你算学还是我教的呢。”

她教那些可不是为了这家伙和她算账的。

尉迟昭被她的话逗得嘴角忍不住扬起一丝笑意。

“反正这账我是一定要讨回来的,现在先欠着,等我想到了再说。”

这时,徐柯突然出现,表示有事情禀告。

这一次地震,虽然莽州受灾对比通州算是轻的。

但依然是一件很让人头疼和难过的事情。

光是救援就花了很久,七天后那片废墟下还有活着的人可能性就不大了。不过尉迟昭还是让人又找几天。

而同时,他还要解决活着的人的生存问题。

毕竟经历了这一次的地震,不少人出了活着,就什么都不剩下了。

所以怎么解决他们的住宿问题,也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尉迟昭忙得很,无奈又叮嘱了虞梓瑶回去好好休息,就离开了。

第80章

虞梓瑶坐在窗边看着外面。

外面依然是艳阳高照, 干旱还没结束。

伤者有足够的人手照料,她倒是可以休息了, 不过尉迟昭恐怕就没那么清闲了。

他还在忙着灾后重建的事情。

目前实行的是以工代赈,由那些失去家园的人付出劳动, 获得金钱而建好的房子也是他们的。

这样可以让他们有足够的积极性。

说句不太好听的, 活干得多了, 就没时间想那么多悲伤的事情了。

自己建造自己的房子,让他们可以一边忙活,一边畅想未来, 这就是希望的种子。

只可惜,就算是这样,也并不能阻止某些人绝望之下自尽而亡。

其中重灾区就在那些受伤之人中,人受伤的时候本就脆弱,受了重伤随时都会面临死亡,又发现自己的亲人已经死了,家也没了,这样的刺激叠加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虞梓瑶可不会心理疏导,不过她想到了另一种办法代替。

*

尉迟伟带了一车队的粮食到了地方, 结果远远的就听见了哭声。嚎啕大哭的声音实在太响了。似乎是无数人的哭喊声交织在一起。

这让他有些担心,不会是地龙又翻身了吧?

他赶紧带人过去,结果就发现是那处被收拾出来给伤者休养的宅院有人在弹琴。

尉迟伟认识这个人, 自家两个儿子正在学习的书院的院长。

一头白发让他每次见到都忍不出看了又看。

而现在这个院长正端坐在院子里,周围围了很多人,这些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伤。

这还是轻伤, 可以自己行动,屋子里还躺着很多重伤的人。

此刻,他们全都在哭,哭得撕心裂肺,像是在发泄什么。

哭声中,琴音坚定的传出,进了尉迟伟的耳朵。

那并不是一首很悲伤的曲子,相反,它很活泼很温馨,像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快乐汇聚在一起,像是希望在叩响门扉。

这曲子很好听,以至于尉迟伟在这哭声中还是坚持把这曲子听完了。

而其他人则可以说是哭完的。

虞梓瑶看着周围哭得泪眼模糊的人,心中叹息。

她只能做这么多了。

*

“老大。”

正在搅拌水泥的夏石注意到来人,立刻笑呵呵的打招呼。

虞梓瑶此刻正是莽山土匪头子的形象。

而夏石他们之所以在这里,则是来指导那些灾民怎么建造房子的。

这片地区统一建成水泥房。

同时,水泥厂在莽州已经办起来了,水泥开始售卖,起先肯定是有钱的人家才能自建。

不过水泥本来就不是什么很珍贵很难搞的东西。

所以水泥的定价并不高,等到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到时候莽州人的房子想必都会用到水泥了。

有小孩从虞梓瑶的身边跑过。

经历过这次的灾难,除了还不懂事的婴儿,其他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了些成长。

他们此刻正努力的帮助大人们建造房屋。

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童工的概念,他们帮忙也是会有一定的工钱的。这些钱是他们接下来吃什么的保障。

付出劳动获取食物,这是刻在这些人骨子里的东西。

大多数人反而更加开心。

因为曾经朝廷赈灾,那些钱被层层剥削,最后到他们手上的根本所剩无几,虽然每个人都有,但是那些水一样的粥根本无法让他们活下来。

而劳动获得的钱是货真价实交到他们手上的。多劳多得,多干活就能多吃,要是舍不得,吃的简单点,余下的钱存起来,就是他们新家的第一笔存款。

要知道新家置办起来可也要不少钱呢,什么床、桌子、椅子、柜子这些大件不要说,但是锅碗瓢盆这些小玩意同样也要花不少钱。

现在苦一点,到时候就轻松了。

干活的人抱着这样的想法,擦了擦头上的汗,又高高兴兴的投入到了工作中。早干完他们也能早点住进新家!

这笔账谁都算的清楚,自然勤劳聪明的人都满意。

而不满意的少数人?

这么懒的家伙,每天就饿不死完事,其他的不管,至于之后的分房子,可也是要按劳动分配的。绝对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公平公正。

这也导致某些懒汉或者混子不得不满腹怨言的爬起来干活,他们还不敢抱怨,因为一旦被别人听见了。立刻就被会一顿指责。

虞梓瑶路过的时候就听见一个老大爷一边干活一边得意的开口说他当时怎么教训昨日那个出言不逊的后生的。

边上的中年汉子擦了擦脸上的汗狠狠道。

“该骂,这种懒汉,平日里不干活就算了,这种时候还想偷懒。”

“还敢抱怨,也不看看咱们现在起码吃饱穿暖是谁的功劳!”

“就是,前几天我侄子抱怨吃不饱,被我也是骂了一顿。

他自己偷懒,还敢说吃不饱。但凡干活勤快点,别说吃饱了,一天还能存上几个大钱,建的房子也是咱们自己的,这样的好事,往年哪里有?”

“我爷爷当年是逃难来的莽州,说是年轻时家乡发了水灾,那时候朝廷赈灾管个屁用,该饿死的还是饿死,人没了房子没了地没了。挨饿受冻的,不少活下来的干脆都上吊了。

我爷爷命硬,逃了出来,身子骨却一直都不好,到了冬天就喊身上疼。

这次他老人家又逃过一劫,听说自己给自己建房子还有钱拿,整个人都又哭又笑的。

好几天都一直说当初要是有这样的好事,也不至于死那么多人。”

正说着,两个十二、三岁的大孩子推着独轮车过来了,里面装的是水泥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