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不干了(快穿)(42)
这些都已经写在分家的文书上了,至于家里的这处房子,还有这一间私塾,那都是老两口的,不打算分给孩子,就算是分了,也没人能回来住。
周父已经提前跟三个儿子透过气了,三个儿子有一个算一个,也都跟自家夫人透了气,在场的都是知情人,就连这文书上的内容,也都已经提前知晓了。
众人不过是惊讶于,老两口会这么快提出来,要知道这可是老三新婚的第二日。
本以为怎么着也会拖到,新娘子三朝回门以后。
第30章 种田文里的女主(12)
同样是分家, 在苏家,当年那可是一场大地震,但是在周家, 却几乎是没什么波动。
不管是提前安排,还是刚好凑巧,老两口前些年都已经为今日的分家做好准备了, 既没有太多的利益牵扯, 也不会伤情分。
只是分了家, 有些事情到底是不一样了。
周父和周母心里还是更偏着小儿子多一些,从眼下看, 三个儿子的前程基本上就已经能比较出来了, 小儿子那是最有出息的,而且出息还在后头呢。
要是偏着前头两个,那无论如何,也是不会分这个家的。
周父既怕三个孩子之间会耗掉情分, 又怕前头那两个儿子给小儿子拖了后腿,所以才会早早的就把家分好。
周母没想那么多, 她就是单纯的喜欢过简单日子,儿子们没娶妻的时候还好, 这个个都娶了妻,将来妯娌之间相处都是个事儿,就像婆媳相处一样, 她反正是挺不耐烦的,还是分了好。
三个儿媳当中, 她最喜欢的是小儿媳, 说话敞亮, 做事大气, 很对她的脾气。
可惜俩孩子过几日就要出发去府城了,再见面还不知道要过几年。
老三又是个痴情种,肯定不能把刚过门的小媳妇扔家里头,她一个当婆婆的,就更不能说什么了,要是拆散人家小两口,让这小两口好几年见不了一次面,那她成什么人了。
周母倒是挺能想得开,就她们老两口自己过呗,儿子儿媳不用在跟前尽孝,孙子孙女也用不着送到膝下来,既不用操这份心,也不用担心遭人埋怨。
事实上,为人父母,做人家的公公婆婆,很难不受埋怨。
老大这边,是儿媳妇埋怨,埋怨公公婆婆跟别人家的公公婆婆不一样,人家想着一大家子和和睦睦,她的公公婆婆想着分家。
老二那边,直接就是儿子埋怨,不为分家,为的是银钱,老两口明面上是给了老三一百两银子,私底下不知道还有没有补贴呢,毕竟谁也不知道老两口到底有多少家底。
不过,这些埋怨也都是在私底下说,谁也不会放到明面上来,一则是为了体面,二则也是为了将来。
十三岁就能考取秀才的人,将来的前程是所有人都能看得见的。
这边分完了家,那边新婚小两口回到自己的院子里,一个收拾嫁妆、收拾行李,一个读书写文章,相处一点都不像新婚夫妻,倒有些老夫老妻的意思。
不过,关上院门这是人家小两口自己的事儿,旁人上哪知道去,周家没有下人,周怀城倒是有一个书童,可那是一个族里的人,并非是签了身契的下人,等闲也不会到后院来。
“咱们到时候是先住客栈吗,就算是租房子,那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定下来的事儿吧”苏苑有些犯愁要带过去的行李。
这一行路途遥远就不说了,关键打尖住店还带这么多东西,搬屋子里去太麻烦,一直待在马车上又让人不放心。
周怀城写文章写累了,用来休息的方法就是作画,这回不是画景,是画人,当然夫人的画像是不能往外卖的,他们自个儿留的收藏。
这会儿一边提笔作画,一边答道:“那倒用不上,几个月前我就给在府城的朋友写了信,让他帮忙在府学附近找一处两进的小院子,能买下来最好,要是不能买咱们就直接租下来。”
周怀城知道自家夫人的顾虑在哪儿:“轻车简从,咱不带那么多东西,把银子、首饰、衣服、书本带上就行,剩下的到那儿再买,衣服也不用带多了,咱们这边的样式跟府城那边肯定不太一样,带过去也穿不了多少。”
不差这点银子,多卖幅画就什么有了。
苏苑很想做一个勤俭持家之人,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她和六郎都没多少家底,但想想六郎说的也对,府城的流行跟这边不同,而且路途遥远,带太多东西上路,实在太过麻烦了。
“那行礼就比我预先收拾的少很多了,你那朋友回信了没,别咱们到地方了,他还没找好房子。”
“是回信了,不过那时候还没找到房子,他在信上说尽力帮咱们找,要是找不着,就把他的房子收拾出来给咱们住,他在府学附近也有房子,就是不太符合咱们的要求?”
苏苑眨了眨眼睛,就听六郎道:“他那是一个三进的宅子,对于咱们来说太大了。”
三进的宅子,苏苑托着腮帮,好吧,虽然不想承认,但确实有些大。
她和六郎就只有两个人,加上一同前去的书童,到了地方还会再买上一两个仆妇和丫鬟,最多也就是五六个人,二进的宅子都绰绰有余,更别说是三进了。
“是考试时认识的吗?还挺阔绰的。”
周怀城摇了摇头:“还真不是,是本地知县的儿子,年长我八岁,也在府城那边读书,我跟他是经过知县大人介绍认识的,就在参加完县试之后,那会儿他已经在府城读了几年书了,我去年过去的时候,就全托他照顾了。”
知县本人是农家子出身,也并非贪官污吏,家底儿并不厚,但岳家是行商的,生意还做的挺大,所以他认识的这位刘兄才能在府城拥有好几处宅院。
主考官介绍学生跟自己的儿子认识,苏苑还真是头一次听说这种事儿,不过这主考官也是本地的父母官,关系又不一样。
“知县大人把儿子介绍给你认识了,那知府大人呢,有没有给你介绍几个人?”苏苑笑着揶揄道。
根据她看话本子的经验,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天赋非凡,一路高中,被主考官收为徒弟,再把自个儿的女儿许配给这读书人为妻,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周怀城手中的笔没有停下,撒谎撒的面不改色:“那倒是没有,府城人才济济,知府大人还不至于如此高看我。”
知府大人一开始待他甚是亲近,他还以为是要收他为徒呢,没成想是要送他一段姻缘,实在是敬谢不敏。
而且他实在不知知府大人这是要拉拢人,还是打算要得罪人,家中明明有嫡女,想要许配于他的却是庶出的女儿。
无论嫡女,还是庶女,周怀城都没打算去知府家的贵女,只是知府准备把区区一个庶女嫁给他做妻子,未免也太小瞧他了。
这些事儿没必要说与夫人听,还不够烦心的呢,他那会儿虽然生气,但也只是婉拒了知府,还是有充足理由的那种,对方没必要为难他,更没必要为难他的妻子,一个只有十岁的小姑娘。
可不就是小姑娘,就连三朝回门都跟闹着玩一样。
苏苑虽然把发髻梳成已婚妇人的样式,可她到底还只是一个半大的小姑娘,做妇人打扮,虽然并不怪异,但瞧上去确实是有几分奇怪,就像是小孩子穿了大人的衣服,一眼就能让人瞧出来。
苏老三做了两日的一家之主,这会儿兴头还没过去呢,安排崔氏做饭,让两个小的请假回家,他自己硬是大早上起来把里里外外给打扫了一通,连路上的积雪都帮着扫了。
苏苑带着六郎回家,一点回门的真实感都没有,倒像是小孩子上完学回家,只不过小孩子是背着书包回家,她和六郎好像是拎着礼品回家。
“可算来了,那后边的积雪爹就不扫了,咱们回家去,我都安排好了,你娘现在肯定已经把饭菜做好了。”苏老三拿着扫把道。
这大冬天的,愣是让他热出来一身汗,二丫两口子来得再晚些,村子中间的这条街他都能扫完了。
“这怎么还跑到路上来扫雪。”
义务劳动可不是她爹的风格,路上的积雪基本上都是默认各家扫各家门前的,要是这家人懒,那就不扫,反正积雪总会化的。
“我不是想着你们小两口回来,别在路上打滑摔跤,这才出来干活的。”苏老三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