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手繁华+番外(44)

作者:云霓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她是个瞎子,在黑暗中生活了二十年。最终被冠上**罪名害死。当她重新睁开眼睛,看到了这个多彩的世界。——翻手苍凉,覆手繁华。一切不过都在她一念之间。PS:他知道那个杀伐果断的女子,一抢,二闹,三不要脸,才能将她娶回家。还不够?那他只能当一回腹黑的白莲花,引她来上当,要不怎么好意思叫宠妻。虐极品,治家,平天下,少一样怎么爽起来。 点击展开

一下子被戳中了心事,琅华不由地心中一酸。

陆瑛将茶端起来,然后转过脸看她,“我听先生讲,前朝宰相林泳也是个妾生子,几次三番被嫡母赶出家门,最后没办法,他只能去闹市里偷馒头度日。”

琅华不知道陆瑛为什么突然讲起这样的事。

陆瑛抿了一口茶,重新将茶杯放在桌子上,这一次他却没有直接走出去,而是停在她跟前,伸出了他的手遮盖在她眼睛上。

“琅华,你能不能先不要看我,等到将来……我在陆家有了一席之地,那时候,我会护着你。”

她的睫毛在他手心里微微颤动,好像是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他真怕挪开了手,那只蝴蝶就远远地飞开,再也不见了。

为什么他会对一个八岁的女孩子有这样的情绪。

陆瑛松开了手。

琅华脸上是静谧又安宁的神情,只是眼睛略微有些发红,就是这样的目光,每一次仿佛都能刺进他心里,让他有一丝的恍惚。

陆瑛长长地吸了一口气,让自己重新变得沉稳起来,“有件事我忘记告诉你,王仁智在常州确实杀了不少人,现在都停尸在义庄,我让人去打听,其中几个已经被辨认出来,真的是反贼。”

“你最好从庄子上多调些人手过来,以防反贼闯进来。”

陆瑛不知道,她如今就收了一个反贼在内室里。

陆瑛道:“那些人平日里没有什么正经事做,跟盗匪、响马一样赚些不义之财,说到底都是些宵小之辈,听说中书省有人扯起了反旗,就要去投靠,王仁智因此得到了消息带兵前去剿杀。”

以王家和陆家的关系,陆瑛自然能从王仁智那边打听到更多的消息。

琅华道:“义庄上的尸体被人辨认出来了?果然就是庆王的余党?”

陆瑛道,“什么庆王余党,只不过是王仁智这样叫罢了,那些人都是无所事事之徒,这几年朝廷抓捕盗匪,他们无处可躲,才借了庆王的名头,四处散布朝廷坏话,蒙骗百姓,为的就是让百姓心甘情愿地庇护他们,这些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所以你要万分小心,如果察觉出异样,就跟闵大人说,闵大人与王仁智不同,只会护得你们周全。”

陆瑛和赵翎两个人的说法截然不同。

应该说正好相反。

她该相信谁的?

************

为盟主龟仙人加更。

看到了月票榜的排位,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怎么会有这个成绩教主心里都清楚,感谢你们大家,教主会记在心里。

仍旧求月票~请多多支持教主吧,谢谢

第四十九章

陆瑛跟琅华说的这些,都是平日里他和心腹才会说的话。

他希望琅华在镇江这件事中能够平安。

顾老太太的病在好转,王仁智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闵怀接手了镇江,韩璋的军队过些日子也能够抵达镇江城。

如果顺利的话,两军对峙大约也用不了多久,韩璋带领的是岭南的精锐之师,从中书省管辖地腹里集结起来的叛军,只要一个回合打下来,叛军就会作鸟兽散。

等到太平下来,镇江还是镇江,顾家也还是以前那个顾家,所以现在外面的那些人琅华可以什么都不去管。

陆瑛轻声安慰琅华,“米粮的事你也别急,韩御史既然来到镇江督粮,就证明朝廷已经调度了粮食。”

如果她没有多活一世,也许听了陆瑛的话就会安心。

事实上是,仗打起来之后,镇江的确斗米难求。

琅华抬起头来,“我听二伯母说过,这次朝廷调来了五万大军,可为什么韩将军说,只从岭北带来了两万人。”

这件事陆瑛也不是很清楚,母亲说五万人马,是因为舅舅收到的朝廷邸报。

陆瑛道:“应该是朝廷另有安排,毕竟岭北太远,而且地处边疆要塞,突然调动五万大军,边防必定松懈,会给藩人可乘之机。”

这个理由也说得通。

“好了,”陆瑛轻声道,“有什么事我会提前让程颐知会你,你有什么事也要跟我说。”

琅华点了点头。

陆瑛离开之后,琅华回到内室里,让她意外的是,赵翎仍旧躺在床上,没有挪动一分。

他还真不怕她将一切都告诉陆瑛。

想一想也是,敢带兵与朝廷对抗的人,自然胆子大的很。

让他这样舒舒坦坦住下来,就会成了她手中的烫手山芋。

“外面没有人的时候,你可以走了,如果需要马,我让人从马市上买来,不能保证是夜行千里的好马。”

如果买好马很容易会被人注意到。

琅华自然不会这样安排。

琅华道:“从今往后不要再到顾家来。”

赵翎睁开了眼睛,好整以暇地看着她,琅华发现他眯着眼睛的时候,嘴角是微微上扬的,总好像挂着一丝的笑意,看起来倒是很温润,没有任何的杀伤力,就像是一个富贵人家的公子。在她出去与陆瑛说话的这段时间,赵翎已经将女装换了下来,穿了件青色的袍子,舒舒服服地躺着,就像是在他自家的屋子里。

赵翎忽然道,“你相信韩璋大军能够很快将叛军击败吗?”

如果她相信,她就不会紧接着问陆瑛,为什么韩璋只从岭北带了两万大军。

陆瑛光顾着说自己心中所想,没有去揣摩她话里的含义。

他相信顾琅华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是眉头紧锁。

琅华微微抬了抬眉毛,“你是说叛军会比韩璋大军厉害。”

赵翎道:“在大齐朝,要论带兵的本事,没有人能及得上韩璋,韩璋十四岁就入军营,大大小小的战役经历了几百场,自从他为主将之后,逢战必胜,所以才被封为常胜将军,镇江之战,不过是对付一个小小的叛军,别说两万精锐之师,就算只有一万人也能打个胜仗。”

琅华本不想听赵翎啰嗦,但她不得不承认赵翎这番话引起了她的兴趣。

因为这里面的陷阱实在太多了。

十四岁入军营,整日里与将士打交道,一定不懂得为官之道。

逢战必胜的常胜将军,为什么会被朝廷派来应战一个小小的叛军。

既然一万人就能取胜,朝廷对外却宣称调动五万兵马。

赵翎道:“打仗不是人越多越有优势,韩璋从岭北带了两万人马,剩下三万人是朝廷从周边各个行省布防上卸下来的,这些人平日里在地方上只是协助官吏横征暴敛,根本不懂得打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琅华听到这里不禁冷哼一声,“你也好不到哪去,即便是朝廷不向百姓征缴粮食,你们也要伸手去要,你该不会说,你们都是一群农夫商贾,向来自给自足吧?”

赵翎不是一个话多的人,平日里也很少与人说笑,可是现在他却不禁失笑出声,顾琅华还真会扼人咽喉,“我不是,但是我不会跟他们一样。”

赵翎就算不是陆瑛口中的盗匪,他也不是带人来投军的。

他到底要做什么才是她最想要知道的。

可是他不会轻易告诉她,即便就是开口,她也不会相信。

话说到这里,萧妈妈撩开帘子进门,见到琅华就道:“金坛县的四太太来了,正在大太太屋里,想要看看大小姐。”

琅华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床上的赵翎,就要往外走。

阿莫有些焦急,“小姐……那……”

琅华道:“你不用在这里了,跟我一起去母亲屋里吧!”

阿莫点了点头,伸手将床边的幔帐放下来,匆匆忙忙地跟着琅华一起走了出去。

床上的赵翎微微闭上眼睛,不一会儿功夫就听吴桐道:“少爷,李叔在外面都准备好了,我们现在就可以走。”

赵翎让吴桐搀扶着起身,枕头边放了一只小巧的鹅黄色牡丹花香囊,看起来就像是女孩子笑脸。

赵翎淡淡地笑了笑,他没想到会被她搭救。

……

顾四太太正与顾大太太坐在炕上说话。

见到琅华过来,顾大太太的眼泪顿时又淌下来,“都八岁的女孩子了,还整日里往外面跑,若是让人说起了闲话,将来……要怎么去婆家……”

顾四太太穿着姜黄色的褙子,圆圆的脸看起来一团和气,见到琅华立即起身,将旁边的软垫拿来铺好,拉着琅华上了炕,然后蹲下身给琅华脱了鞋,又吩咐丫鬟拿净手的帕子,一套动作如同行云流水般,做起来异常的熟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