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手繁华+番外(262)
琅华道:“阿宸,如果你不愿意,你是不会嫁去西夏的。”
闵江宸的眼泪又涌出来,“你看你,说句谎话骗人都不会,现在这些事哪里是我能做主的,谁又会问我是否愿意。我也不是为了别的,就是放心不下家中的父母长辈。”
子臣从太原回来听说这件事气的不得了,出去找人帮忙,晚上的时候却垂头丧气的在她门外哭了一场。
闵江宸道:“已经没有了办法,否则宁王妃就会帮我。”
“宁王妃?”琅华问过去,“你说宁王妃帮你?”
闵江宸点点头:“王妃还为我找了一家亲事,只是我没答应。”
闵江宸目光闪烁,显然有些内情没有跟她说。
“那王家不好?”琅华试探着问。
闵江宸摇摇头,“跟王家的亲事无关,是别的事……”
阿宸不是不满意王家的婚事,却依旧拒绝了宁王妃的好意,琅华仔细地想着:“是因为你不去西夏,就要换一个人选?”
听得这话闵江宸明显地一震。
看来她说对了,她还觉得奇怪,闵家为什么就这样认命了,里面肯定是有什么原因,琅华接着道:“宁王妃说要换的人是我吧?”
所以阿宸才绝不答应。
闵江宸惊讶地望着琅华,不过几句话,就被琅华猜中了。
琅华心里油然生出一股的愤怒,宁王府就是这样哄骗闵家,哄骗阿宸的。明知道闵大人是个光明磊落的君子,阿宸和她是挚交,却将她搬出来
不过没关系,很快宁王妃就会为她的算计付出代价。
“阿宸你信不信我,”琅华轻声道,“我说你不会嫁到西夏,你就一定不会去,很快朝廷就会有消息,我说的都是真的,并没有哄骗你。”
闵江宸看着琅华那双清澈的眼睛,笃定的目光仿佛给了她信心,让她脸上慢慢浮起了笑容:“如果我能留在大齐,你也不会与陆瑛解除婚约被送去和亲……那就好了……”她就真的什么也不求了。
琅华没想到闵江宸会将去西夏和她与陆瑛的婚事混为一谈。
想起祖母那些通透的话,父亲的态度,她不想告诉闵江宸顾家已经准备向陆家退婚。
琅华点点头:“我们都会留在大齐。”
闵江宸不知道琅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信心。
仿佛从西夏回来之后,琅华整个人与从前不一样了。
闵江宸不由地道:“你在想些什么?”
琅华抿嘴一笑:“没有,就是见到了你们心里很高兴。”她很想知道宁王妃要怎么收拾这个残局。
“宁王妃最近有没有多给你赏赐?”
说到赏赐,闵江宸点了点头:“这些日子,送礼的人都要踏破门槛,尤其是太后和王妃,送来了很多物件儿。”
宁王妃无缘无故地为阿宸筹备了一份丰厚的嫁妆。
这样很好,宁王妃很快就会知道什么叫做赔了夫人又折兵。
……
宁王妃没能等到宁王回到府中,就收到了慈宁宫送来的宫牌,内侍一脸笑容:“太后娘娘说了,让王妃跟着咱家进宫去。”
“王爷呢?”宁王妃笑着问,“王爷也在慈宁宫吗?”
现在应该是皇上接见功臣和西夏使臣的时候,王爷向来不会说话,为了避免人前出丑,他通常都是向皇帝行了礼之后就躲去慈宁宫。
太后娘娘不会让王爷吃亏,会在慈宁宫为王爷摆下庆功宴。
内侍道:“王爷还没过去,不过等到王妃到了,王爷就应该去给太后娘娘请安了。”
宁王妃点点头,立即换了衣服去了慈宁宫。
慈宁宫是一片喜庆的气氛,庄王妃、侧妃和内命妇们陪着太后娘娘说话,宁王妃上前给太后行礼,太后笑着道:“快来坐下,弄了半天我们的主角在这里呢。”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宁王妃身上。
宁王妃立即抿嘴笑:“母后是在笑话儿臣。”无论怎么算,她都不是人前的主角,但是她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
太后道:“不召你进宫你也不来,今天是什么日子,慈宁宫都热闹起来,你还像没事人似的。”
宁王妃低下头:“儿臣是怕王爷回京之后会有什么吩咐,就在府里等着。”
大家不禁想到几年前的宫宴上,宁王因为提起了庆王被皇上责骂之后赶出了宫门,宁王妃正在慈宁宫陪伴太后,听到了消息赶回宁王府的时候,宁王已经躲进了柜子里,不与任何人说话。
从此之后只要宁王在府中,宁王妃就很少会走出去,夫妻俩听到宫中宴请的消息,都一副胆战心惊的模样。
……………………………………………………………………
可能会有不少错别字,不过不要紧,大家先凑合看,教主有空还会改一遍。
请大家多多体谅
第三百二十二章 责骂
太后神情自然,仍旧慈祥地笑着:“他是大齐的功臣,今天会有人好好照应他,你不用太担忧。”
太后的意思是,今天无论宁王说出什么话,皇上都不会责怪。
宁王妃低下头,责怪又怎么样,皇上越是轻视他们反而他们越安全,可是谁也不知道,她才是掌控整个大局的人。
她不声不响地做成了这件大事,整个闵家都在她的股掌之中,任由她揉捏。
宁王妃悄悄地看了一眼庄王妃,庄王妃也向她看来。
这是一个拉拢庄王府最好的机会。
她知道,庄王妃也知道。
送去了闵江宸,庄王的几位郡主就会安全。
……
徐谨莜不停地向屋外望去,父亲还没有踪影。
徐老夫人道:“不用等了,肯定是在宫里宴席了。”眉梢都是笑意。
整个徐家张灯结彩,徐松元人还没回来,亲戚朋友的拜帖就在书桌上压了厚厚一摞,从前有些积怨的翰林院院使董家,竟然也赶来送礼,她看着董老夫人那一脸讨好的模样,她觉得心里痛快。
以后再也不会有人在背后说,中书省的徐松元不过是个摆设。
族里也早就遣人送了东西来,一件件都是徐家祖上的旧物,徐老夫人拉着徐谨莜去看:“这些都是你太爷爷传下来的,要知道这些书最珍贵。你是家里的嫡长女,这些物件儿我会留给你一份当做嫁妆。”
说着话,杭氏走进了屋,虽然脸上敷了厚厚的粉,还是能看出两只眼睛肿的跟桃子一样,一袭青衫的徐恺之跟在杭氏背后。
徐老夫人顿时拉下脸:“你带恺之来做什么?”
杭氏还没说话,徐恺之已经道:“不是母亲带我来的,是孙儿想要给祖母请安。”说着上前去拉徐老夫人的手。
徐老夫人脸上顿时绽开了笑容:“你不好好在屋子里读书,小心你父亲回来考你的课业。”
徐恺之满脸笑容:“父亲交代的课业孙儿一日也没落下。”
杭氏望着努力要哄徐老夫人高兴的儿子,不禁黯然,恺之是怕老夫人会责备她,才说什么也要跟过来。
几个人回到内室里,杭氏忙从丫鬟手中接过热茶端给徐老夫人。
徐老夫人淡淡地道:“明日太后要请你去慈宁宫坐坐,一会儿让厨房煮几个鸡蛋敷敷眼睛,你这个样子让别人看了,还当你家里出了什么大事。”
杭氏低下头,半晌才鼓起勇气:“娘,庭之被官府通缉了,过几天我想去兄嫂那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大家总要坐下来商量商量。”
“有什么可商量的,”徐老夫人瞪圆了眼睛,“你已经嫁人了,应该将精力都放在夫家,再说你那弟弟也不是第一次闹出祸事来,这次竟然还带着一群百姓脱逃,成了朝廷钦犯。你们想帮他,首先也要找到他的人。”杭庭之不可能再找到了,杭家到这里就算是完了。
杭氏被骂得脸色惨白。
徐老夫人道:“早些年我就劝说你那弟弟,让他规规矩矩走正途他就是不肯听。这次松元怎么立的功,谁不清楚?那是在战场上豁了命才有的,不但扶正了东平长公主,还带回了神臂弓,这样的功劳,用不了三五年必然封相,你不能这样自私,为了顾及你那钦犯弟弟,将你夫君的前程也搭进去,这可是他用命搏来的。”
杭氏的眼泪掉在手背上:“媳妇回去,并不是要帮忙……”
“你不是去帮忙?如果你是个普通人就罢了,”徐老夫人眯起眼睛,“你是徐松元的妻子,你出现在那里就代表了我们徐家,大家看到了你就会以为徐家在为杭庭之私下活动,万一有谁想要买好松元,做出什么有违王法的举动来……出了事谁来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