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锦+番外(48)

作者:天际舟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冰山 权谋 正剧 美男 重生 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她便重生成了他的女儿。前世的债,容她还给他一个满门锦绣。未料到,前世手上沾过的血,变成了她灵魂中邪恶的另一半,成为她的一生之敌。点击展开

方锦书忙从座位上起身,行了跪拜大礼,伏地道:“回皇上的话,臣女那时也不知道是先皇太后她老人家。”

“逃出来后,跟父亲讲起在梦中指点臣女的贵人,父亲才特意去求证了,告诉臣女是先皇太后。”

这些前因后果,在方孰玉呈上来的折子上都写得分明。

庆隆帝让她起了身重新坐下,又问道:“她老人家都说了些什么?”

“回皇上的话,臣女梦到了很多,但梦醒之时只记住两件事。一件是先皇太后指点臣女,可用迷心草逃生。另外一件,是先皇太后让臣女给陛下带话。”

“哦?”

这件事是方孰玉的折子中所没有的,庆隆帝扶着右膝,身子如同猛虎一般往前轻俯,端详着眼前这个小女娃。

方锦书恰到好处的瑟缩了一下,仿佛被帝威所慑,低声道:“请皇上恕不敬之罪,臣女才敢说。”

“好,朕恕你无罪。”

庆隆帝饶有兴致的看着她,看看她究竟会说出什么来。

对先皇太后托梦给一个下臣之女这件事,他有些半信半疑。先皇太后是他的祖母,就算要托梦,也会托给他,怎么会去找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丫头?

如果说先皇太后见方锦书小小年纪被拐,生出了仁慈之心。这天底下受苦的人多了去,比方锦书境遇更惨的比比皆是,怎么偏偏要救她?

不过,方穆是个忠厚的臣子,谅他们家也不敢有欺君罔上的胆量!

“先皇太后说:我会在天上看着,看着皇上能不能将这天下治理得国泰民安。”方锦书鼓起勇气,将这句话复述了一遍。

这句话,听上去是长辈对晚辈的期望,但其中却蕴含着严厉的指责。

话中的意味,方孰玉不清楚,连如今的曹皇后也不清楚。只有伴着庆隆帝半生,看着他离世的她,才知晓他心中的隐秘。

庆隆帝心头一凛,敛去了面上的笑容,沉声问道:“你可有记错?”

此时,他身上散发出的帝王之威,令在他身侧的曹皇后都感到害怕。

方锦书颤声道:“臣女绝对没有记错一个字。在梦中,先皇太后令我复述了三遍。”

“可还说给别人听了?”

方锦书摇摇头道:“先皇太后有吩咐在前,嘱咐臣女带话给陛下,臣女怎敢随意说给别人。”

她答完之后,庆隆帝摩梭着手边光滑的椅子扶手,沉默了半晌。这个时候,或许只有吴光启,能窥得他的少许内心。

随着他的沉默,殿内的空气也陷入凝滞。

帝王之威,不是闹着玩的。轻则血溅五尺,重则伏尸千里。

猜不透他的喜怒,曹皇后也不敢贸然开口。她尚未完全掌控宫中,没必要为了一个下臣之女,冒着令皇上不快的风险。

纵然这个方家的小姑娘颇合她的眼缘,又是他的女儿,但在这后宫中,她需要的是庆隆帝的支持。

方锦书跪在地上,冷汗慢慢浸透了她的里衣。这句话,是她权衡再三的结果,也是一个赌博。

赌赢了,庆隆帝就会彻底相信先皇太后托梦给她这件事。赌输了,则一无所有。不但她会受到责罚,整个方家也会被她所牵连。

不过,她早已做好了赌输的准备。方家就算失了圣心,也算不得什么坏事,远离权势中心更加安全。

方家只需好生经营官场人脉,夯实基础。既然这一切都没变,方锦书有足够的把握,能在一场大风波中,令方家获利。

约莫过了一炷香功夫,庆隆帝闭上眼睛,道:“朕知道了。”

再睁眼时,他的眼中多了一些不明的光华。

☆、第六十章 赏赐

庆隆帝道:“既然是先皇太后特意托梦给你,又捎来一句话,朕也不能亏待了你。”

“说吧,你有什么想要的,朕都可以满足。”

听到他这样说,方锦书的一颗心才落到了肚子里,知道她赌赢了,庆隆帝已经完全相信了这件事。

“回皇上的话,先皇太后于臣女有恩,臣女不敢要皇上赏赐。”

“父亲教导臣女,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方锦书清稚的童音回荡在殿中,“臣女无能,只想去净衣庵,为先皇太后颂经祈福。”

此言一出,帝后两人都颇为讶异。对她的话,更相信了几分。

辩一件事的真假,需看在背后是谁获益。

如果说方家是为了借先皇太后的名义,让这个聪慧的小女娃出面,和皇家拉近关系的话。那去净衣庵诵经,则无人受益。

曹皇后出自武勋世家,庆隆帝更是人中龙凤,两人都知道名声对一个闺中女儿的重要性,但没有感同身受,并不觉得是多大的事情。

何况,方锦书进了宫一趟,有了先皇太后的名义在,谁还敢在她背后议论是非?

方锦书的遭遇过于离奇,她在心中默默谋划的,在此刻根本看不出来。

看了庆隆帝一眼,曹皇后温言道:“你可知净衣庵是什么地方?”

“臣女知道,净衣庵供奉了先皇太后的灵位,也是臣女唯一可以进去的地方。”

是的,无论是太陵、太庙,哪一处都是守卫森严的皇家禁地,绝不会允许外人进入。除了拱卫的侍卫,连杂役都是由皇室宗亲担任,不假于外人之手。

庆隆帝动容道:“难得你小小年纪,如此忠义,朕允了。”

侧身吩咐吴光启,道:“这件事,着宗正寺去办。想必先皇太后见着她亲手挑中的小丫头,也会高兴。”

吴光启应了下来。

见方锦书得了庆隆帝的赞许,曹皇后也替她高兴,附和道:“是陛下教化子民有方,才会有这样忠义的孩子。”

这句话,可谓挠到了庆隆帝的痒痒处,哈哈一笑道:“皇后懂我。”

当即赏下绢帛百匹、黄金百两、珍珠一斛,方锦书领旨谢恩。

她出来时,天色已经逐渐暗了下来,云彩遮掩了大半个夕阳,氤氲出道道霞光。

方孰玉早就在轿子里坐不住了,手里拿着书,围着轿子不住来回踱步。等待的时候分外煎熬,尤其是当他无法知道内里情形的时候。

方锦书再怎么聪慧,毕竟也只是才八岁的小姑娘,会不会出什么意外呢?

这个时候,他只恨自己官阶太低。如果能到四品,司岚笙也就有了进宫的资格,有她陪着,好歹也能放心些。

可惜眼下方家拢共只得方老夫人一个诰命夫人。宫中只说让方锦书觐见,母亲陪着去还说得过去,祖母陪着像什么话?

结果,只能让她一个人进去,独自面对帝后的垂询。

“老爷,四姑娘出来了!”

他步子一顿,见到方锦书小小的身影出现在宫门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放下心头大石。

只要女儿出来了就好,结果如何都不重要。

见到长身玉立等在轿旁的方孰玉,方锦书加快了脚下的步伐,笑着敛礼:“父亲。”

看样子,是成功了。

但这不是说话的地方,方孰玉摸了摸她的头,“回家再说。”

方锦书觐见,不只是方孰玉挂着心,在明玉院的司岚笙更是心焦不已。

“四姑娘回来了!”红霞笑意盈盈的进来禀报。

“可回来了,把我给担心得。”司岚笙绷了一下午的嘴角总算放松了,喜道:“快把她爱吃的点心都拿出来,这一下午也没吃什么东西。”

红霞抿嘴一笑,就算在家,为防积了食,一下午也不会吃什么东西。四姑娘进一趟宫,大太太都担心到骨子里了。

“母亲!”

方锦书进了房,将披风交给身后的云霞,笑着见了礼。

“可顺利?”司岚笙握住她的手,问道。

方孰玉轻轻咳了一声,吩咐道:“你们都下去。”

红霞屈膝应了,带着屋中的大小丫鬟俱都退了下去。

“先喝口茶润润嗓子。”司岚笙满脸的关切,道:“田妈妈说你喜欢上了腊梅花茶,我让人寻了些上好的腊梅花来,喝喝看味道如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