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过之后,又大肆张扬,赠送孟第与巴巴乐许多金银珠宝、战马宝刀。
何均说得对,百族各有异心,排斥汉人,要从他们内部瓦解。否则,纵然一统南中,也会留有后患。
收服百族之事,还得从长计议啊。各种手段,是必不可少分。
黄月英令卢俸,迅速写出一本书《地理全书》,主要内容是介绍曹魏、东吴、蜀汉和交州的风土人情、经济水平、政令税赋。《地理全书》上面带有插画,再让齐芳芳翻译成彝语,赠于十个族长。
这能起到上眼药的效果,只要南中想投靠汉人,肯定优先考虑交州呀。其它地方,都太穷了,不能尽情享乐、造福族人。
十位族长首领,从出发到游玩,历时两个月。最后带着许多贵重精巧的礼物,终于踏上了回南疆的归程。
如何收服南疆,黄月英心中已经有计较了。
无非就是离间计、擒贼擒王、以及美人计。美人计自然是从郑软儿下手,不过要看郑软儿的意见,要是鄂顺心在郑软儿这边,蛮王那边的阻力便减少一些。搞定蛮王的话,南中就定下一半。最后,发布一个律令,先投交州的一族,享有最多福利,依次递减。如此这般,不愁百夷之族不破。
反正,洞族那个老族长已经有异心了的。这种事情,如同六国抗秦,挡不住的。
如今,时常请南中的族长、酋长、洞主们来交往。就当便给南中一些时间,让他们内部分裂去吧,最后逐步瓦解便可。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蜀汉这边,与东吴不说联合,却也达成和平共处了。诸葛亮与马谡多番分析,觉得还是克复中原吧。主要是因为黄月英暂时没有与蜀汉为敌的想法,曹丕却有。为了不多面受敌,就针对曹操吧。
自从刘备死后,蜀汉年成大好,粮食产量激增。吴江偷渡过来的高产之粮,也已经推广开来,蜀汉的粮仓爆满。
百姓俱感丞相恩德,每日烧高香求菩萨,务必使诸葛丞相长命百岁,一统天下。蜀汉百姓关心一统天下,主要是因为基本所有男丁都去战场了,要是统一天下了,就能免于征战,他们的父亲、丈夫儿子就能返乡了。
说到蜀汉的人口呀,原本是九百万。失去荆州,没了四百万;火烧夷陵,灰飞烟灭了七十万壮丁;各方征战,又死了四十来万。人口只剩四百一十万,加上自然增长率的,现在人口一共是四百九十万。四百九十万中,过了十五岁的男子,不足一百一十万,还基本全被抓了壮丁。
田地庄稼,基本都是老弱妇孺在伺弄。故而,蜀汉百姓眼里的大熟之年,在黄月英眼里却是可怕的灾荒。蜀汉真是太穷了!
蜀汉全部土地,只有除了牂牁郡、益州郡的益州。牂牁郡在黄月英手里,益州郡在孟获手里。蜀汉面积是四家势力最小的,甚至还不如蛮王孟获。
马谡谏言,在北攻曹魏之前,应该先收复占地面积广、有四十余万人的益州郡,为蜀汉求得更多的立身资本,诸葛亮深以为然。请后主镇守成都,诸葛亮带着马谡、赵云、魏延,引兵十万,朝着益州郡边界而来。
诸葛亮的想法是,务必要使孟获心服口服。故而,不能以蛮力攻之,要以计谋安抚。
孟获听到蜀汉大军来了,火急忙慌召集了十万蛮兵,封了三路元帅,三位洞主,令前去抵抗诸葛亮。孟获是个很骄傲的人,南中一带以他为尊,他不认为诸葛亮能打得过他。
长子孟第和小舅子巴巴乐,却建议孟获去请求黄大帅的帮助。孟获不以为然,蛮人勇敢,读书扯淡敌不过汉人,打仗还会怕汉人吗?
孟获的妻子祝融夫人劝曰:“就当是个预防,有黄大帅在,诸葛亮也不敢轻举妄动呀。”孟获有三个老婆,正妻祝融夫人当然要支持自己嫡亲儿子与弟弟的言语。
孟第曰:“阿爹可知,洞族与水族,已经暗中派人联系黄大帅了,他们想请黄大帅来收管两族。”
孟获大惊:“汝如何得知?”
孟第曰:“乃是黄大帅遣人秘密告诉额的,洞族族长好利轻义,黄大帅心有厌恶。”
祝融夫人曰:“洞族与水族也是不成器,才会日渐衰退啊。”
孟获曰:“两族老族长于本王有大恩,这才凡事想着拉扯两族一把,正是见小利忘大义啊。”
孟第叹口气,曰:“也并非小利。非是儿子没有见识,实在是对交州的各式物品、制度匪夷所思。阿爹未尝亲眼得见,故而不能想象交州盛况。街道上的大超市,物品应有尽有,有钱能买到一切,交州万民,花纸币如水;男子女子,都在地里田间街头巷尾,并无一般汉人的繁文缛节;黄大帅的小女儿黄智才六七岁,所用的佩剑,削铁如泥,非常锋利。”
父母没有亲眼见到,实在是太可惜了。
“小舅舅对那佩剑爱不释手,黄智儿说要送给小舅舅,可小舅舅不敢妄自收大礼,只能拒绝,叹息了好几天。”孟第补充。
孟获摸着一尺长的胡子:“这交州当真如此繁盛富强?”若有所思。
祝融夫人曰:“妾身虽为得见,也能想象其中一二。就说洞族与水族族长,爱慕权势颜面如命;可如今为了能入交州,竟肯放弃权柄。交州之诱惑,可见一般啊。”
孟获问:“依吾儿所见,黄月英与诸葛亮关系如何,万不能中了里应外合的诡计呀。”
孟第重重摇头:“此去交州,齐芳芳大人早早交待,万不可称黄大帅为‘诸葛氏’,这是交州的大忌。任何人犯了此错误,立刻逐出交州三年,三年后认识到了错误,经过官吏认证,才能允许其回来。黄大帅与诸葛亮绝非一路人!”
孟获点头:“也罢,孟第与汝二叔孟忧同去交州,请黄大帅出兵两万,权当留个后手吧。”
孟第大喜,打心底认为:只有和交州为友,才是南中的最好出路呀。
如此繁盛的文明,谁人不心生向往?孟第暗下决心,若是得不到蛮王的世子之位,他就会带着母亲,迁往交州做一番事业。彝语编制的那本《地理全书》上,有交州许多着名人物传记故事,比如《士莲传》、《徐逍传》、《司马青云》传。
那些大人物,不乏出身卑微者,去做得一番大事业,受万人敬仰。依孟第看来,士莲夫人还不如母亲祝融夫人智慧,奈何就是投对了好地方,才有大作为。
孟第是个孝子,也想让母亲见识万年难见的盛世繁华,也不枉来这世间一趟。交州五十岁的老太婆,比南中三十岁的女人还显得年轻。那样的日子,也该让母亲感受一下。
第60章 求助于黄月英
自从黄月英寄来交州永不和亲的投票结果后,孙权就有些寝食难安。说实话,黄月英提出共攻徐州的条件,是非常偏向于东吴的。攻下徐州之后,黄月英相当于多占了两郡,孙权扣除分黄月英的两郡,能净赚四郡啊。
而且,扬州比邻徐州,作战成本低;黄月英要跨过汪洋大海,运送三十万大军、以及粮草兵器至徐州,是要耗费巨大成本的。
若是成功合作,对江东只有一个亏欠。曹魏若是报复,也只能打到江东,打不到遥远的交州以及划给黄月英的两个郡。那两个郡处于荆州的南部,比邻交州。
跨海作战,只有黄月英的水师能达到这个水平。昔日,黄月英与魏王曹操交好时,曾赠于魏王千艘好船。魏王喜不自胜,封了黄月英蜀地。可是那船远不如交州的先进,只能在江上作战,而且保质期不长,不出五年,就坏成了废铁。
曹丕本想找人修缮,然而这船的方向盘、甲板、底板都是由超级轻薄的铁器铸造而成,其余三家没有这种铸铁技术。曹丕只能放弃千艘大船,非常痛心。可以说,曹魏的水船势力,几乎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从去年船开始陆续坏掉起,曹魏的水军,再也不敢主动招惹江东水军。
说回孙权,与黄月英合取徐州,是他意向所在。然而,黄月英不答应和亲,孙权心里留了极大不痛快,张昭作为近臣,一直在说交州威胁论,孙权难免会记在心里。
孙权心中忧闷,犹豫不决。顾雍建议,陆逊身为东吴都督,主管外事,何不去问陆逊呢?
孙权深觉有理,派人前去荆州武陵郡问计。计谋还没到,南中的消息先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