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芳芳当然不会说,这百艘大船是交州淘汰下来的旧产品,交州现在所用的是航行速度更快,有自己动力的海船。
三国的船只,小船靠浆,大船靠风。而现在,交州的大海船,风平浪静时也可以行驶。齐芳芳是个讼师,并不明白其间的原理,只是大概知道是力学的作用。
话说回来,虽然是淘汰的旧产品,也比同时代的船只先进许多。至少,容积率、承重力更大了,平稳度更好了嘛。
曹操赏赐齐芳芳与卢俸金银珠宝,齐芳芳自然照收不误,这可是黄大帅许可的呀。
刘备这边,夺回了两个郡,非常开心。但是也有些疑惑,钻进下水道的那一百个士兵呢,去哪里了?咋毫无回音?
把这事情给军师说了,诸葛亮都气笑了。
“交州设立了别致的茅厕,交州城中的下水道,很多是用来排放污秽之物的。主公可曾见过火杀粪坑,那是有毒气的。一百个士兵,带着火把分别下井道,井道里密不透风,士兵焉有活命之理啊!”魏延出得什么馊主意。
刘备这才后怕,本来他是想叫能说会辩的将军去的,比如魏延,后来想到太污秽了,不符合他仁德的形象,才因此作罢。刘备感觉,真的万幸啊,要派了将军进去,损失就大了。
孙权这边,非常愤怒,大肆责怪张昭,要是周瑜在,肯定不会有这次惨败。孙权又命人给周瑜的孩子送去一些日常用品与金银首饰,务必要让公瑾的妻子儿女过得轻松。
吕蒙、韩当、凌统等武将,纷纷来找孙权。他们深恨刘备,刘备第一次和东吴合作,就把荆州借走了;第二次和东吴合作,刘备几乎毫无损失,就把长沙郡和桂阳郡又借回去了。刘备此人,难以合作呀。
更何况,周瑜可以算是死在诸葛亮手上的。吕蒙、凌统等人是周瑜一手提拔栽培,对周瑜的感情非同一般。如今,可真是新仇旧恨都有了。
韩当曰:“可请长史张大人,去讨回两郡。”至于被黄月英夺走的零陵郡,那就再说嘛。
孙权冷笑,不以为然,张昭的内政才能非常好,可是军事与外交,那差得远得很。还需第二代都督鲁肃,是进行谈判。
话说,自从苍梧郡边界一战之后,孙刘黄三家的边界上,就时常有摩擦,恨不得天天对阵。若非三家的主公都压着,早闹得不可开支了。
因此,各家城门戒备森严,轻易不放人出城门。要想去往其他地界,只能从荒山野岭,没有兵士的路段行走。
如此以来,黄月英更加打探不到父亲、女儿和郑软儿的消息了。黄月英不敢告诉蔡阿兰真相,欺瞒说黄承彦他们还在扬州安定着呢。一面安抚母亲,一面令貂蝉等人全力追踪,且不能惊动荆州,唯恐再生祸患。
黄月英牵肠挂肚内心煎熬,除了睡觉,日夜忙于政事,丝毫享乐也没有了。她开始思考,有的事情要去做吗?
黄月英是害怕战争的,不是怕她个人的生死存亡,是惧怕将更多黎民百姓卷入战火。她是个理科生,不熟悉历史。她总以为,冷兵器时代,战争是区域性的、小规模的。只有到了□□时代,才会发生一战、二战等大规模的战役。
然而,这几年的见识,改变了她的认知。东汉末年,所有百姓饱经战火,流离失所,饿殍遍地,几乎难以保全自身。这样的规模,真的还是局部的吗?
黄月英依稀想起一个事情,她本科学校位于成都,曾经班上有同学聊过西南同学个子比较矮。
有当地的同学开玩笑说,可能与三国的诸葛亮有关系,当时诸葛亮为了征召民兵,强行要求男子十五岁就必须结婚,如此以来,基因就矮了一些。
提到这个事情,是因为父亲、女儿如今大概都在荆州,在诸葛亮的管辖之下,黄月英担心他们的安危。
其次,如今知道,冷兵器时期的战役实际上是更残酷的,大刀的砍伤死得更难看。黄月英一直不敢发展□□,是害怕给未来带来大规模的战争,对人类产生更大的危害。
但是,经过这几场死伤惨重的战役后,她一再反思。把能找到的史书翻了又翻,三国之后是晋朝,晋朝是很乱的时代,比起三国有过之而无不及。二十四史的《晋书》提及,五胡乱华,活吃人肉的事情太多了。如果,这是不改变历史的后果,黄月英情愿改变历史的进程。
诸葛亮北伐了一辈子,也终究到不了西安;来三国整整十年了,她还只停留在交州这个地方。而且,之前的对手只是吴登、吴江和士燮这些不入流的,以后的对手是孙权、曹操和诸葛亮。
他们能在英雄辈出的时代发出璀璨光芒,都各自有过人之处。因此就算黄月英开着高产量、现代无数工具书的外挂,也未必能搞得过这些古代人。
可想而知,若是继续冷兵器下去,纵然交州粮食无数,人口渐多,没个几十年,就别想统一。这还是因为,那时候曹操、诸葛亮、孙权和司马懿全部死了。
然而,火/药等□□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是正是邪难以预料。黄月英一想再想,始终拿不定主意。
此事,加上父亲女儿的下落不明,黄月英纠结了旬月。每日表面欢笑昂扬,实则寝食不安,清减了许多。
众官吏看在眼里,心生担忧,托尚书省长史袁漾去询问。
袁漾问:“大帅忧心忡忡,有何不决之事吗?”
黄月英但笑,言:“知我者,袁尚书也!本帅确有个心事,不知该如何处理。”
袁漾谨慎小心:“哦,是何事呢?”这么纠结,总不会是投降诸葛亮吧!
黄月英垂着眼皮,轻微叹口气,双手交叉相握:“怀路啊,若有一物,杀伤力巨大,能较快结束战争,有助于一统天下。但是,吾亦忧心若这个东西流传起来,日后若是再起战火,战争伤亡更高啊。”
袁漾震惊:“还有如此神物?”
袁漾认真思考良久后,说:“大帅所有所研究之物,皆是影响巨大,造福万民。曾经,漾与徐将军等叹息,可惜高产粮食不能送出交州,不能造福那些饱受饥饿的百姓。若是大帅能一统天下,粮食作物推广开来,可活民数千万,如此大功德,盖过炎黄呀!何况,大帅是心中有丘壑之人,不会任此物滥发的。”
黄月英摇头,叹气:“人心哪,只怕会控制不住啊。”
“本帅心中还有一忧,诸葛亮此等人,极善于学习。若是交州做出了此物,被其余势力模仿了,也会加快他们吞噬我们的进度啊。”诸葛亮,那可是徒手做出孔明灯、木牛流马的人啊。要搁现代,就是个会搞研发的工科生啊。
诸葛亮本来智商就超群,再掌握点跨时代科技,黄月英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大帅所言有理啊,那就再三思吧。”袁漾嘴上这么说,心里想的是,诸葛亮真是大帅的劲敌啊。其一,诸葛亮智谋百出,本就是强敌;其二,诸葛亮是大帅的最大软肋。诸葛亮乃大帅夫君,大帅对其情根深种,行动之间难免会有掣肘,屡屡避让。
哎,要是诸葛亮死掉,就完美了。
黄月英叹息之间,心中已有决断。火/药要研究,也要保密,不要万不得已的生死关头或决战关头,绝对不拿出来。这事儿,不能交给旁人去办,由黄月英带几个道士,亲自琢磨,再好不过。
黄月英是个理科生,当然明白□□研究的危险性。诺贝尔的好几个家人,都是因为火/药而伤亡。但是,再危险的事,也得有人研究,不是吗?
为了保密,研究地点就放在崖州吧。火/药不仅可以用来打战,还可以用来开采崖州铁矿,一石二鸟呀。
作者有话要说:哎呀,我写文水平发挥很不稳定。第十□□万字的部分,我自己很满意;这几章就有所不足了。姐妹们将就看吧。本来打算二十万字结束的,现在已经写了十九万七千字了,进展还是不大,天知道会写多少字。
第46章 黄智儿
东吴彻查城中,并封锁了南下之路时,黄承彦、郑软儿、一名奶娘、带着黄智,往西而去,正到荆州的江夏郡。这里,是刘备的发家点,刘备很是看重此地的百姓,因此赋税与兵役都没那么重。至少,黄承彦已经五十岁,就能免除兵役和徭役了。